第三节 宋代城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宋代城池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3
页码: 125-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子城和罗城宋代城墙的考古发现。子城墙在宋代经历了两次大变动,城墙基础部分使用了条石和包砖结构,城墙宽度有所增加。罗城周围的城墙长度为2527丈,经历了多次修建,使用了条石和包砖,构筑工艺精细。城门包括望京门、灵桥门、渔浦门、甬水门、盐仓门等,其中渔浦门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城门遗址,经过考古发掘揭示了门道、基础和路面的建筑特征。
关键词: 宁波市 海曙区 宋代城池

内容

子城
  城墙宋子城墙包砖的基础部分,在唐墙体之上向两侧扩展,重新砌筑包砖墙面。公园路子城发掘情况证实,建筑宋子城墙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宋城墙,其墙体大部分仍沿用唐城墙。扩建部分东壁与唐城墙壁相距28厘米,专门砌筑包砖面,包砖厚(宽)52~56厘米。西壁则重新叠砌或沿用唐城之包砖,厚(宽)52~56厘米。叠砌整齐有序。城墙宽5.64~6.90米,砖砌部分残高18~44厘米,夯土墙宽0.80~1.36米。夯土中有北宋时期东钱湖窑的刻花碗、浅腹盘、碟和执壶等瓷器。出土物佐证,第一期宋城应建于北宋早期。第二期宋城墙是对第一期墙基部分进行了加宽,城墙东壁作部分(叠压部分)扩建,目的是为了加固墙基,其上叠砌条石。基础部分虽然加宽,但包砖部分改为包石结构,城墙的宽度比第一期略小。条石墙面整齐平坦,砌法以两直一横呈“T”字形,条石上的石灰粘迹仍有很多保留着,这种做法与宋罗城东渡路段部分砌筑条石呈“T”字形完全相同。第二期城墙宽5.20~6.40米,在墙体中仍沿用唐和宋一期夯土城墙。填土中出土有典型的南宋时期龙泉窑薄胎厚釉的碗、盘、瓶等器物。纵观宋城墙的结构,第二期城墙叠压在第一期包砖基础上,并向上构筑,石砌部分残高26~66厘米。
  城下出水口 宋城墙石构部分在第二期城墙重新修筑时,从底部开始,修筑了一个城下出水口,口两侧均用条石叠砌,其底部仍用第一期之包砖。口残高62厘米、宽92厘米。在口中存放有用石灰黏合的红色板瓦,互相错叠,接头处留有很多石灰;板瓦长达70厘米以上。
  护城河 宋城墙外护城河沿用唐代护城河,宽5米,其范围与唐代相同。
  罗城
  城墙 宝庆《四明志》卷三《城郭》记载:“罗城周围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计一十八里,奉化江自南来限其东,慈溪江(注:余姚江)自西来限其北。西与南皆它山之水环之。”北宋建隆初(960),节度使钱亿修。元丰元年(1078),明州知州曾巩又修。南宋宝庆二年(1226),知府胡榘再修。宝祐五年(1257),制置使吴潜拓旧立新,大加修治。根据东渡门、市舶司门段考古发掘资料,宋罗城曾经过两次大变动。第一次宋城大变动,是继唐城的基础上构筑的,宋城使用大量条石作为基础,很多地方在唐代的古城包砖之上。宋城构筑时从工艺上看,无疑比唐代先进。宋城的基础加固利用了唐城旧包砖或夯土,城墙外侧另砌条石作为基础,所以基础比唐代的更为坚实。使用的条石亦均经过加工,较规整。条石多为长方形,规格一般为长80~82厘米、宽60~65厘米、高16~18厘米,错缝叠砌,残高60余厘米。在叠砌中还使用石灰黏合。宋城发掘长度达35米以上,南北均伸入地层,从清理的35米范围内,东壁底部系宋代第一次(即西边)与第二次(东边)底部石砌部分残迹,显示第二次建筑时石基部分又向外扩展,明显利用了第一次的条石基础。虽只残留了第一次的一层城基石,但还能看出同一水平、光面较平整的排列构筑工艺。第一次宋城所包砖头大多错缝叠砌,砖的规格一般为35×18×6.5~35×18×7厘米,由于年长月久,有的砖头已断裂,砖与夯土黏合紧密,残高尚存10块砖60厘米以上。宋城包砖除宋代夯土部分外,其余均利用了唐城的夯土城墙,俯视第一次宋城东壁,可看出壁的砌筑平而整齐,也略有收分,在地层分界上也比较明显。宋城第一次构筑包砖面虽经过近千年岁月,仍不失当年风采。从剖面上看出唐城夯土与宋城夯土交接处紧密。第一次宋城墙清理段宽8.18米,残高2米左右。
  第二次宋城大变动,基本上利用原来第一次建筑的条石,而且石料的数量及加工均比第一次构筑讲究,凡是露明部分都较光滑,砌筑排列十分有规律。从保存较好的东西两壁清理表明,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包砖部分。石砌基础部分,可说在我国宋城墙中属于相当讲究的一个实例。基础下打有木桩,其上构筑条石。经过加工的条石在砌叠时,基础第一块略外露5~8厘米左右,以后往上错缝砌叠十分有规律,砌叠至1米左右时,上面一块向内收。条石棱角已做成圆弧形。这部分第二次构筑的石构基础相当有气势,显示这次重新构筑城墙十分讲究,石料加工也是精细的。在这个石构基础之上,从残留的砖砌遗迹证明,包砖部分从这里开始向上堆砌。宋城第二次构筑,有向西弯的走向,城宽6.90~8.40米,残高2.50米左右。夯土部分仍利用了唐城夯土,宽5~6米左右,残高2.50米。城下有濠。自灵桥门至北,西至永丰门,因滨江,无濠。
  城门 宋明州辟十城门:西望京门,旧名朝京门,有水门,通漕运。夹城立柱楼,其上横七间,纵三丈有九尺,四囱玲珑,既揭门名,又匾其楼“明山”。南甬水门,有水门,通漕运。东南鄞江门。东灵桥门、东渡门、来安门,来安门在市舶司之右,旧不立名,呼市舶司门,因城外建有来安亭,故以亭名之,舶货入则开。东北渔浦门。北盐仓门(南宋改为和义门),盐入则开,附近还有达信门。北西郑堰门。南宋末,废鄞江门、来安门、渔浦门、达信门四门,仅余西面的望京门,东面的灵桥门、东渡门,南面的甬水门,东南的鄞江门,北面的盐仓门,共六门。东渡门遗址和渔浦门遗址经考古发掘,表明渔浦城门基址是一处典型的城门遗址。宋代渔浦城门的建筑结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明州已成为国家对外交通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原来面临姚江码头的渔浦城门,已不适应交通贸易发展的需要,故在原来的渔浦城门基础上加以拓宽。渔浦门门道宽4.40米,残存高度0.50~1.05米,门道深10.96米。城门基础用条石叠砌而成,黏合时使用了石灰,一边仍利用唐代城门基础置以条石,另一边在拓宽时先打下梅花木桩,基础夯实后再安放条石。门道两侧为砖壁,砖壁与石砌基础留有一定的空隙,在空隙上有朽木的柱印,东西两侧尚对称,但大部分因基础破坏而受到损坏。根据城门两侧朽木遗痕和宋代绘画中城楼建筑加以比对,城门两边是排叉柱,故城门上应有门楼。城门位置在近门道中心地段。中间剩下铺地石板,东西两侧还保存着两个朽木柱印,门砧限处尚保留3块石板。两块大的石板中间有10厘米宽的间隙,间隙中保存着朽木。推测当时是用木头做门限,两头固定在两侧柱上。至于装门的是卧秩还是立柣已无法推断。城门内路面全部铺砖,拼成人字形。路面填土可分为三层。底层夯土坚实,中层为8~9厘米的黄泥,上层为2~3厘米的黄沙,上铺小长方砖,俗称“年糕砖”。靠城壁部分系用竖砌法,坚实整齐。
  城墙阴沟 根据和义路古城考古清理,表明阴沟均在宋代城基底部。筑法一种为底部铺上长2.10~2.50米、直径23~25厘米木头,上置石板,即为沟底。在底部左右两边用较规整的长方石叠筑,然后加盖石板而成。另一种即用石板作底部,板下打上4~5个木桩,木桩规格一般为1~1.20米,显然也是为了加固底部。这两类阴沟一般深85~93厘米,宽86~95厘米。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巩
相关人物
吴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宋代子城城墙
相关专题
宋代子城护城河
相关专题
宋代罗城城墙
相关专题
宋代罗城城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