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1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
分类号: K928.2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史时期明州城的建立以及海曙区内的不同乡、坊的范围和地理位置。其中包括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和城西隅的具体地理特点和相关街道、桥梁的名称。
关键词: 海曙区 政区 区划

内容

唐长庆元年(821)始建明州城,为明州治所,此后,历为州、路、府治和鄞县县治。清时一度驻宁绍台道。
  清光绪《鄞县志》卷二载城区范围,相仍为武康乡小江里,东安乡白坛里,老界乡赤城里,清道乡横山里。(现除老界乡赤城里属江东区、鄞州区外,余者仍在境内。)
  武康乡小江里在县治东,领东南隅。宋时,武康乡在州城下,管小江里。元时,隶庆元路录事司。明时武康乡在县东,领东南隅、东北隅。
  东南隅宋七里,元十坊、二十八社,明十图。清八图:一图,灵桥门、迎春桥;二图,莲花棚庙;三图,三法卿坊、助海龙王庙、古堇坊、参议庙;四图,洗马桥、新街口、郁家庙(一作毓嘉庙);五图,广济桥、提督署前;六图,霓桥巷(一作泥桥巷)、天主堂;七图,家井巷(一作江心巷、君子营);八图,沙泥街、学士桥。
  东北隅宋六里,元十坊、二十六社(一说二十七社),明八图。清四图:一图,贯桥头、千岁坊;二图,开明桥、万寿寺;三图,古堇坊、大池头;四图,二境庙、东渡门、崔衙前。
  东安乡白坛里在县治西,总西南隅、西北隅。宋时,东安乡在州城下,管白坛里。元时,隶庆元路录事司。明时,东安乡在县西,领西南隅、西北隅。
  西南隅宋十四里,元十坊、三十九社,明二十图。清十七图:一图,醋务桥、渡母桥;二图,青石桥、水仙庙;三图,平桥头、紫薇街、九曲巷;四图,千岁坊、迎凤桥;五图,新桥头、郭家衕;六图,三角地、普照桥;七图,仓基;八图,梅园庙、王家墩、太平巷;九图,南门内、桂芳桥、大庙前;十图,仓桥头、紫金巷;十一图,宝云寺巷;十二图,小尚书桥、花果园庙;十三图,三板桥、菱池头、锦带桥;十四图,虹桥头、马牙漕;十五图,章衙漕、岙底、扒沙巷;十六图,湖桥头、镇明岭;十七图,章耆巷。
  西北隅宋十二里,元十坊、三十七社,明十六图。清九图:一图,天灵(宁)市桥;二图,和利市桥、西社坛桥;三图,察院前、孝闻坊;四图,府学前、道后;五图,鉴桥头、和义门、甘溪潭、道后;六图,佑圣观、都宪桥、双池头、西上桥;七图,县西巷、府前;八图,虹桥巷、芳嘉桥;九图,西祥寺。
  清道乡横山里在县西,总四十九至五十一都及城西隅。其中五十都三图距城7里,湾头东南江塘、青林渡、柏树桥、新河塘;四图距城5里,望春桥、杨家水畈;六图距城5里,冯家漕、仇家漕、周家岸;五十一都三图距城8里,段塘南。
  城西隅宋志无记,元不隶乡,在迎恩即望京门外,管八图。清管九图:一图,南门外、长春庵;二图,柳亭庵、下驾桥;三图,西门外、大卿桥、郎官第、金家衕;四图,潮音堂、筱墙衕;五图,乙未牌坊、文林第、玉和堂;六图,西衕堂、花桥衕;七图,马鞍埠头、前莫家漕、卖鱼桥;八图,汪衕、千柱屋、柳庄坊、圣旨亭、高塘墩、后马;九图,北门外、郎汤街头、堰头。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