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隶属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0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隶属沿革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田境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瓯越地,在秦统一六国后被征服,并在西汉改为回浦县,随后分别属于松阳县、临海郡、永嘉郡、括苍县和青田县。唐朝时先后改为括州和处州,宋元明清时期则属浙江省的处州府。民国时期先后属于瓯海道、各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温州、丽水专区。
关键词: 政区 地方史 青田县

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今青田境域属瓯越地。
  秦统一六国后,征服瓯越和闽越,置闽中郡,今青田境域在其中。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瓯越首领驺摇因助汉灭秦有功,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地,世称东瓯王,辖地包括今温、台、处(丽)地区。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地回浦乡建立回浦县。今青田境域在回浦县境内,属会稽郡。
  东汉初期,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建安八年(203),分章安县南乡建立松阳县,今青田境域是松阳县的一部分,仍属会稽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等六县另设临海郡,今青田境域随属临海郡。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温岭南的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置永嘉郡,包括今温、处(丽)地区,今青田境域随属永嘉郡。
  南朝时,今青田境域隶属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建立括苍县,今青田境域为括苍县的一部分。开皇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永嘉郡为括州。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刺史孔琮奏请分括苍县建立青田县,隶属括州。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隶属处州。
  五代、宋,青田县隶属不变。
  元时,青田县属江浙行中书省处州路。
  明时,青田县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青田县属温处道处州府。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浙江成立军政府,青田县属处州军政分府。
  民国初期,废清代道、府、厅、州制。民国3年(1914),浙江省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四道,青田县属瓯海道。16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21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制,青田县先后属第十一区、第二特区、第九区、第七区、第六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丽水)。37年5月,青田县划归第五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温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田县隶属温州专区。1963年5月,改属丽水专区(1968年11月改丽水地区),迄今未变。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