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闸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唯一号: 112535020220000553
作品名称: 茅洲闸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8/001
起始页: 0295.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V66
主题词: 水闸

作品简介

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2.5千米的慈江上,因旧有茅洲闸,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茅洲闸,县东南十五里,旧名茅砧碶。沾其利者,鄞、慈、定三邑。水源有二,一自慈溪小江,一自余姚分水。先是,碶西五里外有赵氏地横截其前,江流不得通。宋宝祐五年(1257)丞相吴潜市其地,浚为管山河,于是西江二百余里之水悉汇于碶之上。碶旧有闸,启闭以时。闸废,,更为堰,水源中隔,而水之利又不得达于碶之下,乡民陈词于郡,亟遣吏相度,遂于旧闸基之旁,别为新闸,立四石柱,分为五眼,比旧增九尺。后以江面旷阔,深葑穿漏,有泄无蓄。元至正元年(1341),郡人倪可久等请于总官王元恭,塞旧闸,去三十余丈,买田二十亩,开掘东西六十丈,通江潮,置碶闸五眼,余田十三亩,佣食人夫居守。其后复废,倪可久移置闸东五里(按:此即化纸闸),地势增高,潮不及港,乃于闸东二里(按:此指旧闸言)四港口增置小闸,民亦不蒙其利。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乡民苏安等诉于官,主簿李子谦相度其宜,迁复故址。岁久损漏,天顺六年(1462),郡守陆阜复加修葺,设闸夫二名,岁给工食。康熙间载入全书。”1955重建,为单孔,孔净宽3米。今为慈江内河防汛闸。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