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除夕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261
专题名称: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除夕习俗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9/001
起始页: 006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岁末,叫“过年”。除夕,称三十年夜,月份小称廿九夜。辞旧迎新的这天,是一年到头最忙碌的一天。旧时“过年”,多围绕祀神祭祖、祈求吉祥进行。易门神,贴春联,房门贴写有“青龙吉庆”字样的青龙纸或笑呵呵的和合二仙,农家谷仓亦贴青龙纸。此夕,做年夜羹饭祭祖,祭毕,家人聚食,称“吃年夜饭”。席间长辈搛菜给孩子吃,讲吉利话,讨新岁彩头。对全鱼多不动筷,留至新岁,寓“年年有余”意。餐毕,长辈分“压岁钱”给孩子,压于枕下。此夜,要把次日(正月初一)需动刀的食物切好。地也扫好,扫时要从外面扫进来,边扫边说“元宝扫进来了”,将畚斗里的垃圾倒在灶前火缸里。扫地毕,洗净扫帚,柄上扎元宝年糕,以敬“扫帚公公”和“扫帚婆婆”。以米筛盛酒馔搁凳上,在卧室祀“床公床婆”,祈小孩终岁平安。农家还在地头祀“地孔大王”,牛栏、猪舍、鸡笼祀各神,祈求五谷丰登,家畜平安。传灶神廿三夜上天,除夕夜下界,清点名册,故媳妇须在夫家过年。此日,各家水缸都要挑满水,米缸盛满米,置元宝年糕、如意年糕和鱼、肉、饭各一碗于米缸内,谓之“缸缸满、甏甏满”。各室点灯,大户人家高烧明烛,通宵达旦,有的燃一斤重的龙凤红烛,从日落点起至初一日出止,谓之“接光”。信佛妇女坐夜待晓,或径至寺庙坐夜“守岁”。 在美魏茶的记述中,1843年的1月29日,“人们‘坐在家中’,在宁波,这种庆祝方式被称作‘守岁’,也叫‘守爹娘完存’,意为‘守护父亲和母亲,确保他们的安全’。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坐着吃上一盘热气腾腾的年糕;破晓时分,人们外出并以如下顺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第一,家神;第二,祖先;第三,父母;第四,城隍;第五,兄弟姊妹;第六,亲朋好友”。 美魏茶观察到,那时,在最初的两三天,除了一些水果摊等还在营业,没有其他商店开门,所以要准备足够一段时间食用的、新鲜的和腌制的食物。 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各家打扫卫生,筹办年货。除夕晚合家聚宴,吃完年夜饭后观看电视,多不出门。长辈分给小孩“压岁钱”,数额趋增。除夕十二点来临,鞭炮齐响,迎接新岁。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马径张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篇和人物篇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童姚马径张,铜钿银子好打墙”“马径张氏家谱家训”“马径张氏宗祠”“村内社庙”“村内桥亭”张斯桂兄弟——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宁波人“张汝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