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宁波市江北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101
专题名称:
宁波市江北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情况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697.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伤寒副伤寒 1950年始,宁波市有伤寒副伤寒疫情记录。1950—1987年,年发病率较低,为4.24/10万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伤寒发病率明显上升,1990年出现高强度暴发流行,宁波市年平均发病率达65.15/10万人,江北区为119.26/10万人,其中慈城、妙山、云湖3个乡镇位于前三位,以后发病率呈持续下降趋势。1996年年平均发病率仅为4.20/10万人。但2004年江北区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高达27.37/10万人。 伤寒副伤寒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集中趋势,1950—1979年,多发生于7—10月。1980年以后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季节高峰,第一个高峰在2—4月,第二个高峰在7—10月。前者多与春节至清明期间市民多生食毛蚶、牡蛎有关;后者则与其他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相一致。1992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宁建一公司混凝土预制品厂暴发伤寒29例,罹患率10.39%,江北区卫生防疫站及时对疫区采取了综合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2004年起,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的2—4月开展对毛蚶、牡蛎等小海水产品病原学监测;5—10月开展对小海水产品、粪便、水等外环境监测。2004—2006年,监测中未发现伤寒副伤寒、霍乱致病菌。2007年开始,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其他致病性弧菌监测,在对毛等539份小水产品检测中,分别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弧菌共80株,总合格率仅为14.8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