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大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1288
人物姓名: 应大明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30/001
起始页: 0252.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1年
籍贯: 慈谿庄桥(今属江北区)
亲属: 应云卫

传略

应大明(1931—),慈谿庄桥(今属江北区)人,著名戏曲、话剧、电影导演应云卫的长子。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瑞金医院儿科、新华医院儿科工作,曾任小儿血液科主任,兼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免疫室主任。1979—1980年赴法国巴黎进修临床免疫和造血干细胞移植,1997年去美国医院考察小儿血液肿瘤。1993年5月发起成立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2000年退休后回聘,担任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和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顾问工作。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主要贡献有:(1)对小儿血液病中最为严重危害小儿生命的急性白血病和重症再障进行了研究。所在科室率先在国内应用强烈联合化疗使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从原来的0%提高到70%以上,1992年获卫生部二等奖;在国内率先应用免疫抑制疗法挽救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儿,使生存率从10%提高到60%以上。(2)对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大力提倡内外各科合作进行综合治疗。使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生存率有显著提高。并在全国范围内创组了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将国内所有从事小儿肿瘤工作的力量组织起来,曾历任创办以来的二届主任。(3)于1981年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障,获得成功,为国内开展这项新的治疗工作起了带头作用。(4)推动了国内小儿临床免疫工作的发展,1982年参与筹组全国小儿临床免疫学组。此后一直在先天性免役缺陷、移植免疫和各种免疫性疾病方面努力工作。编著有《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主编《小儿肿瘤学》《小儿血液病》。 应云卫(1904—1967)字雨辰,号杨震。慈谿应家村(今属庄桥街道)人,生于上海。15岁因家贫辍学,,先后在日商古河洋行、英商慎昌洋行、浙商肇兴轮船公司工作。醉心于表演艺术,1921年参与组织上海戏剧协社,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1933年组织并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反响强烈。1934年辞去洋行职务,加入电通影片公司,导演电影《桃李劫》,获得巨大成功,影片主题曲《毕业歌》流行一时。次年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教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剧艺社,任上海救亡演剧队三、四两队总队长,执导《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等抗战名剧,组织演出《屈原》《棠棣之花》《法西斯细菌》等话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电影局顾问等职,仍从事导演工作。代表作有《宋士杰》《追鱼》《武松》《周信芳舞台艺术》等。还曾导演甬剧《半把剪刀》、沪剧《自有后来人》等。“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1978年11月上海市电影局为应云卫举行平反昭雪大会。1984年夏衍为他题写了“戏剧魂”三个字。

知识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出版者: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记述了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包括综合篇、风华篇、乡情篇、近代以来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物名录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顾问
职位
顾问
职位
顾问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