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1247
人物姓名: 朱洪山
人物异名: 原名:兆祺;又名:树春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30/001
起始页: 0239.pdf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17年
卒年: 1946年
籍贯: 宁波市慈谿县

传略

朱洪山(1917—1946)原名兆祺,又名树春,慈谿庄桥更楼村(今属庄桥街道)人。家境清寒,少时寄养,上海叔父家,类思小学毕业后入半工半读学校学习,后回乡在鄞县农村任小学教员。1937年抗战爆发后奔赴延安,途经武汉,由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改入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回浙江,5月任中共慈谿县工委委员,以县民众教育馆、慈北战时服务大队、县政府兵役科等单位的公开职务为掩护,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5月至奉化壶潭小学教书,任壶潭自卫队指导员。次年10月任定海抗日自卫队大队附。1942年冬调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在鄞慈一带从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944年5月任鄞慈县办事处主任,次年7月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勤部副部长兼政治处主任。10月初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任留守处副主任。11月,国民党军“清剿”时,一面派员公开谈判,争取伤病员撤离,一面安排后勤部所属各单位人员及物资,应付事态突变,并隐蔽于慈南孔岙村山中,组织群众反“清剿”。1946年10月任鄞慈县特派员,12月31日在鄞西潘岙遭敌包围。他鸣枪提醒住在后屋2人撤离,自己不幸遇难。新中国成立后,他战斗过的南山乡改名“洪山乡”。墓在江北区慈城镇慈湖畔。

知识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出版者: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记述了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包括综合篇、风华篇、乡情篇、近代以来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物名录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指导员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