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起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二)》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1004
人物姓名: 方起程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3/001
起始页: 0175.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9年11月22日
籍贯: 宁波市江北岸

传略

研究员,资深天然药物化学家。1929年11月22日出生在宁波市江北岸。曾在洪塘小学求读,1947年宁波效实中学毕业。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并留校任制药工程和有机单元作业两门课程的助教。1954年考取留苏研究生,1958年10月于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药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回国,分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家组成员。此外还曾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国药学杂志》编委。现兼任国际性杂志《JournalofAsianNaturalProducts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编辑部专家委员会常务编委。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三届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宣武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40多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创制了各类新药,如液体发酵生产麦角新碱、中药麻醉(致麻醉有效成分的研究)、硝酸一叶获碱(研制和生产)以及葛根的研究(愈风宁心片)等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新药氫酸山莨菪碱(包括天然品654及合成品654-2)”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7年5月应邀去美国,在北卡罗莱那州三角研究所工作并任顾问,从一种抗肿瘤中药复方中分离出两个对拓扑异构酶Ⅰ和Ⅱ有很强抑制作用的成分,测定了化学结构,获得了美国专利,随后又获得了加拿大、中国、日本、韩国、西欧和北欧等主要国家的专利。1988年7月回国后,继续从事抗肿瘤药和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主持和领导了抗肿瘤新药紫杉醇及其注射液“紫素”的研究,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1996年和1997年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次年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个人,曾先后培养了10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20多篇。作为副主编之一参与编辑了《中草药现代研究》一书(4卷),该书于1998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地奥药学科技奖(中药)突出成就奖,2001年12月又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中国药学会颁发的2001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药物化学奖)。名字和生平已列入《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大典》等工具书中。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二)

《江北之骄(二)》

出版者:学苑出版社

本书收录54名专家学者的墨宝。这些文章体裁不一,内容各异,生动地再现了当代江北籍专家的理论风格和精神风貌。尽管他们的人生道路、专业领域不尽相同,但字里行间犹如碧空繁星熠熠闪烁,巍巍身影中散发出荡荡英气,那就是:敢闯敢立的开拓意识,求真务实的打拼精神,爱国爱乡的殷切情怀,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在事业上拼出一片新天地,为故乡赢得一片赞誉声。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成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编委
职位
编委
职位
常务编委
职位
代表
职位
代表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