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二)》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1001
人物姓名: 周珂
人物异名: 笔名:俞晴;笔名:奚丰淑;笔名:石雨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3/001
起始页: 0152.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9年4月14日
籍贯: 宁波市慈城镇桂花厅周家

传略

高级记者。笔名俞晴、奚丰淑、石雨等。1929年4月14日出生于慈城镇桂花厅周家,系鸦片战争时反帝爱国名士少溪公周璿后裔。先后在尚志小学、慈湖中学求读,1946年初中毕业后到上海,考入民立女中。1948年在上海民立女中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时,曾为地下《学生报》做发行工作及供稿。1949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并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2年毕业,成为新中国正规培养的第一代记者。先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处政法记者、政法文教科副科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报刊广播处科长,《新民晚报》编委兼政治组组长、采访部主任、副总编辑。196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教先进集体代表。1962年,组织《新民晚报》基本经验总结(后称6万字总结),任组长。1979年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副台长时,倡议和创立全国广播系统中第一个新闻评论节目。1981年调回《新民晚报》筹备复刊,任第一副总编辑,策划创立的“蔷薇花下”批评性社会新闻专栏,被评为上海和全国好新闻专栏一等奖,读者誉为晚报第一专栏。1988年经上海市新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定为高级记者(正教授)。离休后聘为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任上海新闻学会理事、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常务理事、慈溪经促会顾问等。1998年评为上海市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发表过大量新闻通讯、特写、专访、纪实故事、言论、学术论文、讽刺小品、杂文、诗词、小说等作品,被选编进上海新闻界回忆录《我们的脚印》、上海学生运动史集《黎明前的战斗》和《中华烈士传》、《上海烈士传》、《延安在起飞》、《明州晨笔》等专著专辑中。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编写“晚报”条目。参与编撰出版《中国晚报学》,并为该书撰写“总纲”和“理论篇”。著有《第六十号证书》、《一个女记者的视野》等。名字和生平已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中国高级记者名录》、《上海新闻志》、《新民晚报报史》等工具书中。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二)

《江北之骄(二)》

出版者:学苑出版社

本书收录54名专家学者的墨宝。这些文章体裁不一,内容各异,生动地再现了当代江北籍专家的理论风格和精神风貌。尽管他们的人生道路、专业领域不尽相同,但字里行间犹如碧空繁星熠熠闪烁,巍巍身影中散发出荡荡英气,那就是:敢闯敢立的开拓意识,求真务实的打拼精神,爱国爱乡的殷切情怀,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在事业上拼出一片新天地,为故乡赢得一片赞誉声。

阅读

相关专题

书记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代表
职位
政法记者
职位
副科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编委
职位
组长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总编辑
职位
副台长
职位
学术委员
职位
理事
职位
常务理事
职位
顾问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