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RobertHart)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0775
人物姓名: 赫德(RobertHart)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158.pdf
时代:
出生年: 1835年
卒年: 1911年

传略

鹭宾·赫德,1835年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亚马郡,1853年,毕业于英国贝尔法斯特(Belfast)皇后大学。1854年,英外交部招收驻中国领事馆工作人员,该大学保送赫德免试入选,同年4月,时年19岁的赫德被英国外交部安排担任中国见习译学,随即启程来香港。10月到宁波,任领事馆编外翻译工作,负责英国商轮来甬领事签证事宜及送交浙海关的航运报告。期间,他悉心研究中国海关状况,开始学习官话和宁波话,努力学习中国文化,攻读“四书”、“五经”,逐渐成了一名“中国通”。 工作之余,精力充沛的赫德在当时的宁波社交界颇为活跃。由于宁波领事馆人员少,这使赫德和清朝官员的接触机会比起其他口岸的领事官员来得多。他与宁波道台知县、提督交情甚笃,这对他日后在中国的官场活动提供了较好的锻炼。 1855年6月初,赫德和署理副领事文极司脱拜访了宁绍台道,建议在宁波设立与上海海关类似的新海关,道台接受了这一建议。不久,赫德提升为临时助理,年薪270英镑,在领事请假和离职时,由其代理工作。同年8月,赫德以二等助理身份,实际负责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全部工作。在宁波三年半期间,他获得了在华贸易的第一手资料;且由于邻近上海,得以密切地观察总税务司李泰国及其同事正在进行的以海关控制外贸的试验,从而为其以后的海关生涯准备了条件。① 1858年3月,赫德被调往广州。次年6月,被聘为广州新关副税务司。1861年,李泰国回国休养,赫德和黄士莱一起署理总税务司职务。由于赫德懂汉语,有能力,很快就掌握了总税务司权力。 1863年5月,李泰国回到中国,复任总税务司。赫德代理结束,总理衙门任命他为上海海关税务司,兼管长江各口及宁波关务,以此削弱和抵消李泰国的作用。同年李泰国被革职,当年11月16日,赫德正式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连续任职时间达48年。期间,赫德曾多次回宁波视察。1872年,根据他的指令,浙海关重修了甬江入口处虎蹲山、楫里山两个灯塔。1877年,他亲自巡视浙海关管辖的鱼腥脑灯塔,认为位于桓山列岛西部“南大险樵”的该灯塔位置重要,但附近后岭礁危险异常,175烛光的定光灯不能确保航行安全,建议拨款改建。1908年4月13日,赫德离开总税务司署回国。1911年9月20日,逝世。 由于长期以来海关收入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宗,因之赫德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其言行对清政府政策有着重要影响。赫德长期控制中国海关,海关系统成为其个人专断的独立王国。实事求是地说,他对中国海关的资本主义管理方式是有成效的,并且对于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走向开放也有其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他极力扶植腐朽的清朝统治,紧密地和清朝最高统治者结合起来,结果,维护了清朝的腐败统治,也维护了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利益。海关被作为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这种关系可以说是英国对中国的半统治关系。由于这方面的急剧发展,而海关又趁列强争夺中国的权益日趋激烈的机会,扩大了它的权力。这样,中国被步步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潮涌城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社会篇、公共事业篇、慈善公益篇、文化教育篇、人物篇、文献篇、附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副税务司
职位
税务司
职位
总税务司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