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嘉缔(DivieBethuneMcCartee)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0773
人物姓名: 麦嘉缔(DivieBethuneMcCartee)
人物异名: 字:培端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155.pdf
时代:
出生年: 1820年
卒年: 1900年
亲属: 金雅妹

传略

麦嘉缔,字培端,1820年出生于美国费城,其父是美国纽约长老会牧师。麦嘉缔早年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43年来华,次年2月抵香港,6月到甬,施医传教,是美国长老会派遣到宁波的第一人。当年25岁的麦嘉缔在英国驻宁波领事帮助下,租得江北岸英国领事馆附近小屋数间居住,利用行医机会传道,不久因病退寓舟山,养病期间他认真学习汉语。11月复返宁波,租得北门佑圣观厢房开设施医局传道送书,将新加坡翻印的圣经及劝世文分赠各处。同年底,他购得江北岸卢氏房屋和槐花树下(今槐树路)地基一方,后由美国长老会用于创办教堂、崇信义塾、惠爱医局、华花圣经书房、女子寄宿学校、礼拜堂、妇女学道馆和崇信书院等。1845年5月,他出任美国长老会宁波支会长老,至1859年。期间,麦嘉缔在宁波城区传道的同时,还到鄞县乡村及镇海、慈溪、奉化等地布道,参与创办或管理过长老会鄞县鲍家耷支会和高桥支会。1860年,他去山东烟台、济南传道,3年后返回甬城。曾任美国驻宁波的首任领事(代理)、邮政局主政、驻上海副领事等职。 麦嘉缔于1845年在江北岸创办的崇信义塾,是浙江境内最早的男子洋学堂。该校课堂教学中英文并重,并参用宁波话授课。开设过圣经、“四书”、“五经”、作文、书法、算术、英语、天文、地理、唱歌等10门课程。崇信义塾1850年第一届8名毕业生中,有4名到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印刷所工作。有不少毕业生如鲍哲才、鲍哲华、郁忠恩、谢元芳等后都担任牧师。崇信义塾于1868年迁杭州,改名育英义塾,即后来之江大学的前身。1846年麦嘉缔在江北岸建成小礼堂一所,名为美华礼拜堂,并开设了惠爱医局。 麦嘉缔在甬25年,编写过《万国纲鉴》、《孝敬父母》、《论说谎》、《耶稣教要旨》、《悔改说略》、《三字经注解》、《三字经新增注解》、《敬上之道》、《安心解难良方》、《真理易知》、《灵魂篇》、《初学篇》、《赞美诗》等历史、道德、宗教方面的书籍30本,均由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出版。从1850年到1853年,麦嘉缔还陆续编著并由华花圣经书房出版了《平安通书》4册,介绍天文、气象常识。对宁波、镇海一带渔民出海作业关系重大,故麦嘉缔每年均加以修订。 1872年,麦嘉缔前往日本,担任东京帝国大学法律兼博物学教授,随行的中国籍义女金雅妹便在日本上学。金雅妹(1864-1934)是鄞县韩岭人,其父金定元是宁波长老会牧师,与麦嘉缔交情甚笃。在金雅妹刚满3岁时,她的父母因患传染病去世,麦嘉缔夫妇见她孤苦无依,即收为义女。1881年,金雅妹在日本中学毕业后,麦嘉缔又把她送到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少贡献。麦嘉谛曾一度充任清廷出使日本钦使的顾问、中国驻日本使馆参赞。1880年后,他在东京美国长老会工作,所写有关中国博物学的论文发表在亚洲文会的刊物上,其中用中文写的就有33篇。 麦嘉缔传道时间长达56年,其中在中国宁波25年,山东3年,日本25年,美国檀香山3年。1900年7月17日去世。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潮涌城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社会篇、公共事业篇、慈善公益篇、文化教育篇、人物篇、文献篇、附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主政
职位
副领事
职位
法律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