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启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
唯一号: 112530020220000029
人物姓名: 秦启宗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202.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3年11月7日
籍贯: 宁波市慈城镇
亲属: 秦润卿

传略

秦启宗,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1933年11月7日出生于宁波市慈城镇。是著名金融家、慈善家秦润卿先生的孙子。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历任复旦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物理二系副系主任、放射化学教研室主任、激光化学研究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上海原子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原子核所辐射化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化学物理学报》、《量子电子学》、《感光科学与光化学》等学术刊物的编委。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发展我国基础较为薄弱的放射化学和化学动力学以及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富有创新精神,在20世纪中叶与国外学者分别同时提出了反相分配色层技术和高灵敏度氯离子选择电极。近20年来,在六化铀红外激光光敏反应、超声分子束研究激光气固表面反应以及激光烧蚀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曾获1979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承担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研究”,在1986年由国家科委、计委等单位颁发了全面完成的纪念证书,其中“六氟化铀红外光敏反应研究”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科技成果。主持的“激光诱导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项目获得了1992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还先后在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态-态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分子反应动态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以及“十五”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致密能源”中负责子课题,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秦启宗教授对教育和科学事业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无私奉献精神,1955年曾被评为复旦大学向科学进军的青年教师标兵。负责主编的《化学分离法》一书,1987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已发表科学论文约250篇,培养了近60位硕士和15位博士。领导创建的复旦大学放射化学实验室和激光化学实验室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改善激光化学研究环境,他积极通过世交关系,获得慈城籍的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先生的一笔资助,建造了一幢具备先进设施的实验楼——抹云楼,为复旦大学培养跨世纪的激光化学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业绩已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化学卷》。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

《江北之骄》

出版者:哈尔滨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43名江北籍专家学者的文章,意在增进海内外江北人与新江北的相互了解,激发爱国爱乡之情,同时对青少年起到教育启迪之功。包含照片、人物简介和回忆类文章。

阅读

相关专题

助教
职位
讲师
职位
副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副系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委员
职位
理事
职位
副理事长
职位
理事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访问学者
职位
访问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所长
职位
编委
职位
编委
职位
编委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