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径张氏宗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马径张氏》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67
颗粒名称: 马径张氏宗祠
分类号: K820.9
页数: 7
页码: 020-0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张氏宗祠永思堂,以及祭祀仪式等。
关键词: 马径村 张氏 宗祠

内容

为什么要祭祀祖先?首先从生理上讲,人身是父母生的,一代又一代的相传相继,形成小的家庭和大的家族。从经济关系上看,在广大农村,最重要的家产就是土地和房屋,现在称它们为“不动产”,多是祖先留存下来的,有的家庭如果还拥有金银财宝,即“动产”,也会代代相传留给子孙后代。所以家庭的现实生活需要祖先保佑,家庭的盛衰荣辱、地位权势也与祖先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祭祀祖先很早就成了国家的重要礼制内容之一。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是太庙,在《礼记·曲礼下》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朝廷营造宫室时,首先会营造宗庙,可见宗庙在国家礼制中的重要地位。太庙有多大规模,在《周礼》中也有规定: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祭祖的七庙分别为祭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的五庙加祭远祖的昭穆二庙。以下诸侯、大夫、士都规定不同数目的庙,只有庶人百姓不许设庙,而只能在自己家里祭祖。每逢清明,百姓带着祭品到先人的坟地,在坟头竖起白幡,招请祖先的灵魂来这里接受子孙后辈的祭拜。每逢春节和祖辈的生日、忌日,百姓会在家中堂屋设供,面对祖先牌位行叩拜之礼。这种状况到明代有了改变,因为朝廷越来越认识到,农村是国家的最基层,加强农村宗族的力量能够起到稳定民心、聚合国力的作用,所以逐渐允许庶民百姓设庙祭祖了,这种民间专门祭祖的场所称为祠堂。清代朝廷进一步梳理宗族的功能,雍正皇帝在《圣谕广训》中明确提出:“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可以说将这种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家庙即祠堂,它的功能是祭祀一家一族的祖先。在有的农村,把供同族子弟学文化的家塾也设在祠堂里,将供赡养贫困人家的义田也交由祠堂管理。续修族谱是宗族的一件大事,由一族之长作出决定,选定有文化的族人,在祠堂内举行一定的仪式,宣告续修族谱的开始。如此一来,祠堂的功能更多样化了,它逐渐成为一个家族的政治中心。
  祠堂的公有性功能决定了祠堂在村落中所处的位置:它们必然都被安置在村落的中心地带,也有的被安置在村口处,以起到保佑家族的象征作用。
  永思堂,是马径张氏的祠堂。2004年4月1日,张氏祠堂(永思堂)被评定为江北区文物保护点。马径张氏于清嘉庆年间修缮祖堂五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祠堂由族人集资大修,新增门楼、厢房和戏台,使格局完整。现宗祠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分别由前进、左右厢楼、戏台和大厅主体建筑组成,内设前后天井,占地面积920平方米。
  建筑布局规正、传统,前进中间为三开间大门,两侧各置耳房三间,为九开间,硬山顶,前飞檐,船篷轩,梁架正贴施中柱,后双步梁。戏台顶为歇山式,四周飞檐,有部分木结构雕刻损坏。大厅为五开间,硬山屋面,进深八柱十一檩,明间为抬梁结构,次、稍间正贴施中柱,穿斗结构,后三间为双步梁。该建筑用材硕大,做工精细,人文内涵丰富,保存完整,结构富有地方特色,是江北地区晚清宗祠的典型代表之一。
  马径张氏族人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清明祭祖仪式。每到这一天,不管身在何方、工作有多忙,张氏后人都会赶来参加祭祖仪式。2016年4月1日上午11时,众多族人到齐,永思堂门口摆着香案,族长张惠康扯着沙哑的嗓子,提醒族人整理衣冠,准备祭祀。在庄严的氛围中,按照辈分先后,七十多位张氏族人纷纷给始祖拜大礼。“我要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根在哪里!”张国健如是说。作为张氏后人,他特意从美国旧金山赶到庄桥马径村,就是为了参加这次祭祖仪式。因为“根”的牵引,许多和张国健一样的张氏后人回到了故乡。平日里,他们四散在世界各地,在祭祖仪式前夕,他们从天津,从上海,从世界各地赶来。虽然路途遥远,但他们说,“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无论到哪里,都无法割舍”。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马径张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篇和人物篇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童姚马径张,铜钿银子好打墙”“马径张氏家谱家训”“马径张氏宗祠”“村内社庙”“村内桥亭”张斯桂兄弟——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宁波人“张汝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