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止宗教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55
颗粒名称: 废止宗教场所
分类号: K925.54
页数: 1
页码: 4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废止宗教场所董孝子庙。
关键词: 江北区 宗教场所 宁波市

内容

董孝子庙(DǒngxiàozǐMiào)原址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光绪《慈溪县志·坛庙》载:“董孝子庙,县南门内,祀汉董黯。旧在县东北一里慈溪,因孝子得名。”宋楼钥《慈溪县董孝子庙记》载:董孝子,名黯,字叔达,一字孝治,因孝成名。汉延光三年(124)初,奉诏书命其故居崇祠。唐大历十二年(777),郡刺史崔殷请祠额,又葺新祠宇,撰立碑碣。祠因年久圮,附祀于城隍庙。宋建炎间,慈溪县令林叔豹重建祠堂于灵应庙之西,迁其像而祀之,有题跋刻于孝子碑阴,祠宇尚卑陋。绍兴三十二年(1162)郡户曹董邻摄邑,遂于普济寺之西建庙,久而圮。庆元二年(1196)邑令朱堂增修,帅同僚友与邑中,士大夫上巳重阳行三献之礼,里士毕集,祀罢,饮福于普济寺,至今不替。尚书楼钥记之。嘉定十四年(1221),邑令赵崇遂属乡先生杨简题纯德庙额。复祔唐孝子张元择像于座侧。邑人张虙撰记。遂称董张二孝子庙。嘉熙二年(1238),里士桂壮孙、张龙应等修祠,郡人高衡孙为之序。咸淳元年(1265),邑令金昌年另建张庙于祠之东侧,又建宋孝子孙子翰庙于祠西,而庙仍为专祠。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庙为普济寺僧所坏,邑士告迁神像袝于城隍庙。元贞元年(1295),邑主簿刘庆于县西南一里复建,久又圮。延祐元年(1314),邑长乌马儿重建,奉张、孙二孝子共祀之。明洪武二年(1369),令岁祭于郡,遂革其祀。正德十四年(1519),邑令胡琼创“崇孝祠”于学宫。嘉靖间,迁祠主于“乡贤祠”内。万历四十年(1612),巡抚高举新建祠于南门内,每岁春秋致祭。清康熙十年(1671),裔孙董尔宏请于布政司袁一相,定春秋二祭。1964年,因建慈城木材供应站,祀毁。今孔庙“崇孝祠”内神主尚存。宁波南门孝子庙还在。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
董孝子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