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其他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51
颗粒名称: 卷三 其他类
分类号: K925.54
页数: 48
页码: 403-4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简报地区废止地名、废止乡(镇)、废止行政村及自然村、废止街巷道路等情况。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地区 地名

内容

废止地名
  废止乡(镇)
  孝中镇(XiàozhōngZhèn)原址位于江北区西北部,原慈溪县城内。民国二十五年(1936)原慈溪县城分设孝东、孝西2镇,隶属城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孝东、孝西合并称孝中镇。,1949年5月慈溪县城解放,当月,在县城中成立孝中镇人民政府。1950年7月,析为孝东、孝西2镇,隶属城关区。1951年8月,孝东、孝西合并称慈城镇。
  云湖镇(YúnhúZhèn)原址位于慈城镇西北部。民国二十五年(1936)设立云湖镇,以古代梅花似云,映入湖中而得名。下辖金沙、东岙、五婆湖、妙山等慈溪县城西北部村,属丈亭区。1950年2月析为妙山、云湖2乡,属云山区。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2个乡合并称妙山乡。1958年10月并入余姚东区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称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从慈城人民公社析出妙山、云湖2个乡。云湖下辖金沙、五联、公有、南联4个村。1992年5月全乡并入慈城镇。
  慈东乡(CídōngXiāng)原址位于慈城镇古县城外东南面。1961年5月从慈城人民公社析出,原名慈东公社,因区域大部分处于古县城东而得名。下辖山东、山西、毛力、毛岙等13个生产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8月,全乡并入慈城镇。
  狮东乡(ShīdōngXiāng)原址位于慈城镇东南。1950年2月由洪塘乡析出,因地处狮子山东面,故名。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横山、裘墅、城东3乡并入。1958年1月,鄮力乡第一村、二村并入。同年10月,全乡并入东风人民公社。
  北郊乡(Běijiāo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约3千米处。东与镇海区庄市街道接壤,东南临甬江,西至余姚江、庄桥街道,北连庄桥街道和镇海区骆驼街道。因地处宁波老城区外北郊,故名。自秦至唐,分属句章县、鄮县。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鄮县为鄞县,东境属定海县,西境属鄞县。宋时属定海县清泉西乡、鄞县万龄老界乡横山里。元时,属定海县清泉乡、鄞县万龄老界乡。明时,属定海县西管乡、鄞县老界乡赤城里甬东隅。清至民国初,属镇海县西管乡,鄞县甬东隅。民国十六年(1927)7月,鄞县部分划归宁波市。民国二十年(1931)鄞县部分复归鄞县,属第三区,镇海部分属西管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部分置江北、北郊2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镇海县西管区分设梅堰、白沙、压赛3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镇海部分调整为沙堰乡。1950年9月分设沙堰、梅堰2乡。1951年7月沙堰乡撤销,划归宁波市郊区,析建白沙、压赛2乡。1954年11月,划入庄桥特区。1956年2月,白沙、压赛、梅堰3乡并建北郊乡。1958年9月,属庄桥公社。1959年12月,属甬江公社北郊管理区。1963年建立江北公社。1978年分属江北、北郊公社。1983年复乡建制,称北郊乡。1984年4月,析镇海县庄市镇路林、联成和双桥3个村委会归北郊乡管辖。1992年5月与湾头合并为甬江镇。
  乍浦乡(ZhàpǔXiāng)原址位于慈城镇西南。1992年5月由乍山乡、半浦乡合并而成,各取两乡一字得名。下辖半浦、虹星、杨陈等12个行政村。隶属江北区。2001年10月并入慈城镇。
  湾头乡(Wāntóu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北偏西约2千米。东濒姚江,南接新马路与永丰路,西至萧甬铁路,北靠姚江。因地处姚江大湾头内,故名。自秦至民国初,分属句章县、鄮县、鄞县。宋时属鄞县清道乡横山里。至清乾隆年间划归东安乡白檀里、甬东隅。民国十六年(1927)7月,划归宁波市。民国二十年(1931)复归鄞县,属第三区北林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鄞县江北镇。1949年6月划归宁波市,设立乡级机构,驻地行门口。1955年1月与泗港乡、西成乡(2个村)合并为西郊乡。1958年9月并入甬江公社称湾头生产大队。1976年11月16日起属甬江公社西南郊管理区。1978年4月甬江公社撤销,另立江北公社。1983年12月复建江北乡。1984年4月24日,更名湾头乡。1992年5月并入甬江镇。
  费市乡(Fèishì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10千米处。东与镇海区骆驼街道接壤,南与原庄桥镇相连,西与原洪塘镇为邻,北靠灵山、马鞍山。因境内旧时有费市,故名。自秦至唐,属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属鄞州,八年(625)属鄮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属慈溪县。宋至民国初,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戌溪里。民国八年(1919)属庄桥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村、里为乡、镇,称费市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政区调整后属灵阳乡。1950年6月,灵阳乡析出费市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合并属鞍山乡第四、第六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期属东风人民公社费市管理区和应家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成立费市公社。1983年12月建费市乡。1992年并入庄桥镇。
  洋市乡(Yángshì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南约9千米处。东与庄桥乡为邻,南、西南濒姚江,西与原裘市乡相连,北与原洪塘、庄桥乡相接。因境内旧时有洋墅上宅、下宅(县志载),故名。自秦至唐,分属句章县、鄮县、鄞县、慈溪县,境内为德门乡。民国初属庄桥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区洋墅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慈溪县东区庄桥镇。1950年4月,庄桥镇析出洋墅乡。1954年10月,全境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合并后属鞍山乡。1958年10月,合并属东风人民公社,称第四、五大队。1959年1月,东风人民公社改称慈城人民公社,大队改称管理区。1960年10月,全境划归宁波市,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1年5月,庄桥人民公社改建后重新设立洋市公社。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称乡。1984年2月属江北区。1990年10月,东邵、西邵、袁陈、谢家4个行政村并入庄桥镇,洋市、孙家、上宅、旧宅徐4个行政村并入洪塘镇。洋市乡撤销。
  裘市乡(Qiúshì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15千米处。东与原洋市乡、洪塘镇相连,南、西南濒姚江,西接原半浦乡,北与慈城镇为邻。因境内有裘市,故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属西屿乡。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慈溪县东区。1950年9月,裘市乡析出横山乡。1954年10月,全境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合并后属狮东乡。1957年12月狮东乡划分为狮东、裘市2个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全境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后为裘市公社;9月属慈城区公所。1983年9月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1984年2月属江北区。1989年改设裘市镇。1992年5月并入洪塘镇。
  乍山乡(Zhàshān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西约25千米处。东与原半浦乡为邻,南濒姚江,西至余姚市交界,北至慈江。因境内有赭(乍)山而得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分设西屿乡、石台乡(网滩、白芦岙2个村)。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丈亭区设云湖镇、赭浦镇、黄思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政区调整后,属慈溪县西区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慈溪县西区改设江屿乡、云湖乡。1950年4月撤销江屿乡,分设黄山、赭山、半浦3个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2月撤区并乡,4月黄山、赭山、半浦3个乡合并为赭山乡(后赭改为乍)。1958年10月归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分设黄山、乍山、半浦3个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管辖。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为慈城、云湖、妙山、乍山、半浦、慈东、裘市等公社(镇)。1983年4月乍山公社改称乍山乡。1992年5月与半浦乡合并为乍浦乡。
  半浦乡(Bànpǔ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北约20千米处。东与原裘市乡、慈城山西村接壤,南濒姚江,西连乍山乡,北靠慈江。因境内有半浦古渡而得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属西屿乡。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赭浦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江屿乡。1950年4月撤销江屿乡,分设黄山、赭山、半浦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与黄山、赭山两乡合并称赭山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管辖。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后为半浦公社。1980年12月公社驻地从半浦村迁至后洋村祝家。1983年9月公社改为乡建制。1992年5月与乍山乡合并为乍浦乡。
  妙山乡(Miàoshān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23千米处。东与慈城镇相连,南濒慈江,西与余姚市交界,北与云湖乡相接。因乡政府驻扶湖庙,前有妙山桥,妙山桥西为广润庵,妙山桥东为灵岩庵(称上庵),桥东南有妙山庙,驻地多庙庵,都围绕妙山桥,故以桥得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分设西屿乡、金川乡(八字、五星、向上、民丰4个村)。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丈亭区云湖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慈溪县西区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慈溪县西区云湖乡。1950年4月设立妙山乡,属丈亭区。同年6月划归云山区。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云湖乡并入妙山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境域分设17、18、19三个大队。1959年1月改设妙山、云湖两个管理区,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后,妙山管理区改为妙山人民公社。1983年3月妙山公社改称妙山乡。1992年5月并入慈城镇。
  云湖乡(Yúnhú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30千米处。东至镇海区山界,南临妙山乡,西至余姚市山界,北至慈溪市山界。因旧时,云湖梅花之盛甲于四明,望之若白云,故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分设西屿乡(金沙、五联2个村)、金川乡(公有、南联2个村)。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丈亭区云湖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政区调整后,属慈溪县西区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黄乡改设江屿乡、云湖乡。1950年4月属云山区。1954年10月归属余姚县。1956年4月并入妙,山乡。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称云湖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成立云湖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并入慈城镇。
  废止行政村及自然村
  甬江街道
  姚江村(Yáojiāng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约2.8千米处。东、西、北三面环姚江,南与环城北路相接。因地处姚江边,故名。辖西周、庙前周、行门口、戚家〓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603户,1378人。民国初之前,属鄞县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三、五图。民国二十年(1931)属鄞县北林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北郊镇。1949年12月,废除甲保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北郊镇划归宁波市,设立湾头乡,属湾头乡。1955年12月并入西郊乡。1958年9月属甬江人民公社,称湾头管理区。1978年属江北公社,称湾头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12月,姚江村村委会设立,因三面环姚江,故名。1992年5月属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2008年,西周、庙前周、戚家〓3个自然村拆迁。2009年行门口自然村整体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
  西周(Xīzhōu)距姚江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5千米。原有村民70户,198人。聚落沿运河东侧呈块状。村民主姓周。因村在清湾庙西,始居周姓,故名。《鄞州区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五图,称湾头西底。2008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三水湾小区。
  庙前周(Miàoqiánzhōu)距姚江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3千米处。原有村民108户,29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村在清湾庙前,故名。《鄞州区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五图,称清湾庙。2008年因湾头开发拆迁,村民安置于三水湾小区。
  行门口(Hángménkǒu)距姚江村村委会驻地北0.05千米。原有村民270户,560人。聚落沿今大闸北路两侧呈块状。因是乡镇集市地,村民姓氏较杂。原称龙眼地界,传说该地是龙的眼睛。旧时,该村设立蔬菜行,长期经营蔬菜批发调拨,群众惯称“行门口”,故名。原是村委会和湾头乡政府驻地。《鄞州区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三图,称湾头。2009年因湾头开发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三水湾小区。
  戚家〓(Qījiādā)距姚江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4千米。原有村民155户,330人。聚落西濒姚江呈块状。该自然村原多雷姓,村名雷家〓。1958年因建姚江大闸,全村分散迁居乡内各自然村。大闸建成后原村基仍在。1960年,因鄞县天童兴建三溪浦水库,村落迁此。村民惯用原地名,故更名戚家〓。《鄞州区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五图,称孔雷。2008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搬至三水湾小区。
  永红村(Yǒnghóng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约4.1千米处。东至姚江大闸,南至蔡家河,西至萧甬铁路,北至姚江。辖东村、柏树桥、屠家沿、地洋漕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490户,1180人。民国初之前,属鄞县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三图。民国二十年(1931)属鄞县北林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北郊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北郊镇划归宁波市,设立湾头乡,属湾头乡。1955年12月并入西郊乡。1958年9月合并为甬江人民公社,属湾头管理区,设柏树桥、屠家沿、范江岸3个生产大队。1966年3个大队合并为1个大队,名永红大队。1978年属江北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12月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属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至今。2008年撤村建居。
  东村(Dōngcūn)原址距永红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0.9千米。原有村民92户,22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清康熙末年,迁自原西郊乡陈家漕,在原陈家漕东又建一村,称东村。后在东村北约300米处再建一村,两村均系陈姓家族,东村改为前东村,后建的取名后东村。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分前东和后东自然村。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因前东村户数较少,两村合并称东村。《鄞州区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三图,称东南江塘。2008年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永红家园、红景佳苑和柏树花园。
  柏树桥(Bǎishùqiáo)原址距永红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8千米。原有村民110户,26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姓氏较杂。该村在三百年前有大片柏树林,旁边有柏树板铺成的木桥,故名。村内有柏树桥老屋、柏树桥新屋、马公桥等小地名。《鄞州区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三图,亦称柏树桥。2008年因城中村改造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柏树花园。
  屠家沿(Tújiāyán)原址距永红村村委会驻地北偏西约0.8千米。共有村民68户,16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屠。村边原有毛府君庙,庙前有一棵胸径1.4米的大樟树。最初,屠姓在此建造堤堰、屠家祠,名屠家堰,村亦以堰名,后演化为屠家沿。1951年,为便利过往船只,新建堰坝,名胜利堰。2012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搬至永红家园、红景佳苑。
  地洋漕(Dìyángcáo)原址距永红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5千米。共有村民220户,540人。聚落呈块状。周姓最早来此建村。1949年前,周姓渐渐外迁。1958年后,因修建姚江大闸,又迁来不少住户。因村内早期有一大片低洼荒地,大雨后似汪洋,村建在河漕边,故名。2012年,因城中村改造拆除,村民搬至永红家园、红景佳苑、柏树花园。
  联成村(Liánchéng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东约4千米处。东至双桥村,南至路林村,西临宁波工程学院,北与镇海区交界。村委会驻新陈家庄,以农业合作社时期的联成高级社得名。辖老陈家庄、新陈家庄、陆白王、朱家、三官堂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78户,979人。主要由陈、蔡等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镇海县西管乡光政里三都三图、四都四图。民国中后期,属沙堰乡。1950年9月属镇海县梅堰乡,称第五村。1955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56年改属庄市乡,称联成高级社。1958年属庄市人民公社,称联成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12月联成村委会设立。1984年划归宁波市江北区北郊乡。1992年5月并入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至今。2010年因区高教项目开发建设,全村整体拆迁。2015年撤村建居。村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慎远学校。
  老陈家庄(Lǎochénjiāzhuāng)原联成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75户,20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陈氏先祖元代时自河南颍川迁居鄞县姜山;明时,移居镇海西管乡陈家庄。村中建有陈氏祠堂,其石碑刻录了陈氏历史,并记有传代辈录。清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四都四图亦称老陈家庄。2010年因江北区高教项目建设用地全部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新陈家庄(Xīnchénjiāzhuāng)原址距联成村村委会驻地西约0.2千米。原有村民124户,330人。聚落在风华路以北,西南临河,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清初,老陈家庄陈氏在村庄200米外的杂基地上建造房屋,逐渐形成新陈家庄。2010年因江北区高教项目建设用地,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陆白王(Lubáiwáng)原址距联成村村委会驻地南偏西约0.4千米。原有村民30户,70人。聚落处风华路北侧呈块状。世居以陆、白、王三姓为主,村以此得名。清光绪《镇海县志》光政里四都四图亦称陆白王。2010年因联成村撤村建居,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朱家(Zhūjiā)原址距联成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3千米。原有村民60户,176人。聚落在风华路南侧,呈块状。村民世居朱姓。据传,朱姓先世于明代中叶自安徽迁此,村以姓氏得名。2010年因江北区高教项目建设用地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三官堂(Sānguāntáng)原址距联成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5千米。原有村民89户,203人。聚落沿甬江北岸呈块状。村民主姓陈,原多蔡、杨等姓。旧时,宁波至镇海的沿江通道旁建有歇脚凉亭,因凉亭里供奉的是三官神像,故以三官堂为村名。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四都四图亦称三官堂,另载有蔡家。2010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搬迁至朱佳苑小区。
  河西村(HéxīCūn)
  倪家(Níjiā)原址距河西村村委会驻地北偏西约0.3千米。原有村民29户,7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倪。据传,倪家于200余年前从庄市后倪分居于此。村以姓得名。2010年,因城中村建设,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甄隘村(Zhēngà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偏北约2.5千米处。东至姚江,南接下江村、姚江村,西、北濒姚江。村委会驻甄隘,故名。辖甄隘、张家、顾家、胡家、后朱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83户,978人。民国初之前,属鄞县清道乡横山里五十都三图,统称湾头。民国二十年(1931)属鄞县第三区北林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北郊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北郊镇划归宁波市湾头乡,属湾头乡。1955年12月,并入西郊乡。1958年9月,合并为甬江人民公社,称湾头管理区。1978年属江北公社湾头大队第一生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12月建立村委会,以驻地甄隘得名。1984年4月,江北乡更名为湾头乡属湾头乡。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至今。2009年城中村改,造,全村整体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
  甄隘(Zhēngà)原甄隘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05户,32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甄。甄姓最早来此定居,已有200多年。2009年因湾头开发,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三水湾小区。
  张家(Zhāngjiā)原址距甄隘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4千米。原有村民103户,25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张,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该自然村为后朱自然村内的小地名。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将其作为独立的自然村。2009年湾头开发,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搬至三水湾小区。
  顾家(Gùjiā)原址距甄隘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2千米。原有村民40户,100人。聚落呈块状。清嘉庆年间,顾姓定居于此,故名。后有朱、童、张姓从黄岩等地迁来,亦有100余年。2009年湾头开发,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三水湾小区。
  胡家(Hújiā)原址距甄隘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4千米。原有村民40户,9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胡,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后朱自然村内的小地名。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成独立的自然村。2009年湾头开发拆迁,村民搬至三水湾小区。
  后朱(Hòuzhū)原址距甄隘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4千米。原有村民95户,210人。聚落呈块状。智姓最早在此定居,已百余年。村以姓得名后智。因“智”与“朱”当地音近,智姓又不多,逐渐演化成后朱。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其村内有张家、管家、吴家、胡家等小地名。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胡家、张家成独立的自然村。2009年湾头开发,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搬至三水湾小区。
  孔浦村(KǒngpǔCūn)
  大郑家(Dàzhèngjiā)原址距孔浦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1.2千米。共有村民45户,85人。聚落呈块状。因郑姓始居,故名郑家。又因与左近的陈家音相近,故称大郑家。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四都二图称孔浦。1994年村整体搬迁,于1996年建成红梅小区,村民安置在红梅新村社区。
  董家(Dǒngjiā)原址距孔浦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1.3千米。原有村民43户,146人。聚落沿环城北路北侧呈块状。董氏先世自象山迁此。村以董姓为主,故名。又因其地形似一只闭着眼的羊,亦称眠羊董。光绪《镇海县志》属西管乡光政里四都五图,称田野董。1949年后称董家。2010年,因城中村建设,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朱佳苑小区。
  孔浦朱家(Kǒngpǔzhūjiā)原址距孔浦村村委会驻地东北约1.2千米。原有村民85户,24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以朱姓为主。朱姓先世自福建迁此。村以姓得名。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四都二图称漕尾巴朱家。1949年后称朱家。1989年与镇海庄市镇划入乡境的朱家重名,改称孔浦朱家。2010年,因建朱佳苑小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朱佳苑小区。
  压赛村(YāsàiCūn)
  上白沙(Shàngbáishā)原址距压赛村村委会驻地南约1.8千米。原有村民29户,50人。聚落沿甬江北岸呈带状。村民姓氏较杂。旧有白沙塘,村居其南。因村地处甬江边,沿江村落分段而名,该村处于上段,故名。又因村位于白沙塘南,亦称外白沙。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五都二图亦称上白沙。光绪《镇海县志》记载,白沙塘,西管乡五都,长二里。20世纪末,因城区拓展,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农转非安置。
  下白沙(Xiàbáishā)原址距压赛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2千米。原有村民19户,20人。聚落沿甬江北岸呈带状。村民姓氏较杂。旧有白沙塘,村居其北。处于白沙塘下段,故名。因村位于白沙塘北,亦称里白沙。民国《镇海县志》称下白沙。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五都四图称里白沙。20世纪末,城区拓展,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农转非安置。
  夏家村(XiàjiāCūn)
  李家(Lǐjiā)原址距夏家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4千米。原有村民27户,70人。聚落濒河西岸呈块状。村名主姓李。李姓明朝时迁来,发展成村。村以姓得名。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四都二图称李家堰。2001年街道建设工业园区时,李家自然村整体拆迁,合并至夏家自然村。
  东漕(Dōngcáo)原址距夏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0.5千米。共有村民43户,14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曹、唐。据传,曹姓约于100年前从西管乡外曹村分迁而来;唐姓为畈里塘村唐氏分支,并有小地名前塘。因曹姓先于唐姓,故以曹姓作村名。因位于外漕的东面,又“曹”与“漕”谐音,后一直以东漕为名。光绪《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四都二图称东曹。2010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路林村(LùlínCūn)
  前吴家(Qiánwújiā)原址距路林村村委会驻地北偏西约0.25千米。原有65户村民,120人。村世居吴姓。据传,吴姓兄弟二人明初自鄞县杨木碶迁来,后子孙繁衍,分建南、北两村,相距150米,本村居南,故名前吴家。村内旧时有西鹭林庙。2010年建造宁波工程学院二期工程,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后吴家(Hòuwújiā)原址距路林村村委会驻地北偏西约0.4千米。原有村民78户,220人。聚落处风华路北侧,西北临河呈块状。村民世居吴姓,与前吴家同族,本村居北,故称后吴家。2010年建造宁波工程学院二期工程,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朱佳苑小区。
  双桥村(Shuāngqiáo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东约5千米处。东与镇海区交界,南临甬江,西至联成村,北与镇海区交界。村委会驻河里头,因村内原有两条河流,河上建有两座石桥,一名大双桥,一名甬东桥,称双跟桥头,双桥村因此得名。辖河里头、大屋陈家、中陈、前陈、擂鼓墙门、塘路下、新屋王家、潘家8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25户,542人。主要由陆、蔡、郭等大姓组成。宋嘉定八年(1215)属定海县清泉西乡。明嘉定《定海县志》载,属东管乡。至民国初,属镇海县东管乡三都三图。1958年属庄市人民公社,称双桥大队。1983年属庄市镇,称双桥村村委会,1984年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江北区北郊乡。1992年5月属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至今。2014年全村整体拆迁。
  河里头(Hélǐtóu)原双桥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38户,99人。村落位于风华路南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杨姓。旧时村南北有两条河,东西向有条河,河上没有桥,要到河对面的村子里去,只有经甬东桥、大双桥,再过王老虎桥才可绕到河对面的村子里,河里头因此得名。光绪《镇海县志》东管乡上湖里三都三图称双根桥。2014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大屋陈家(Dàwūchénjiā)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2千米。原有村民25户,6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其先世在此建有大屋一幢,共有48间,以走马式组成,故名。清光绪年间,大屋陈家发生火灾,将整幢房屋全部烧毁,部分陈姓选址中陈的地基建造了新的楼屋二幢,各五间二弄,为大陈家保留了名声。2014年底,因城中村改造,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中陈(Zhōngchén)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4千米。原有村民30户,72人。聚落处甬江北岸呈块状。村民多姓陈。清光绪年间,自大屋陈家分迁至此。旧时,陈姓建有房屋,东南面有前陈家、东边有大屋陈家,该村位于中间,故名。光绪《镇海县志》东管乡上湖里三都三图亦称中陈。2014年,因城中村建设,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前陈(Qiánchén)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45千米。原有村民58户,13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与大屋陈家同族。因村位于大屋陈家与中陈之南,且南面紧靠甬江,故名。包括大生堂、五份头的王姓,还有航船道头李家堰。陈姓后人已不居此地,村以王姓为主,但仍沿用原地名。光绪《镇海县志》东管乡上湖里三都三图亦称前陈。2014年底,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擂鼓墙门(Léigǔqiángmén)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东北约0.4千米。原有村民28户,4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清嘉庆间来此定居。其居宅文林第正门口有石鼓一对,故名。光绪《镇海县志》东管乡上湖里三都三图称老屋王家。2014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塘路下(Tánglùxià)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南偏西约0.3千米。原有村民14户,47人。聚落呈块状。旧时,宁波至镇海有长达20千米沿江塘路,因村处在塘下,故名,俗称塘头下。曾设宁波市师范学院于此。2014年12月,因城中村改造,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新屋王家(Xīnwūwángjiā)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东北约0.5千米。原有村民9户,2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与擂鼓墙门王氏同族。村原名对河王家。光绪《镇海县志》东管乡上湖里三都三图称老屋王家。1985年10月,包玉刚先生创办宁波大学,全村搬迁至宁镇公路(今名风华路)北约50米处新建自然村,故名。2014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潘家(Pānjiā)原址距双桥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2千米。原有村民23户,5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潘。村以姓得名。光绪《镇海县志》东管乡上湖里三都三图称潘陈。2014年12月,因城中村改造,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毓秀庄园小区。
  下江村(Xiàjiāng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约1.5千米处。东濒姚江,南临环城北路,西接姚江村,北靠甄隘村。原村委会驻下江,故名。辖下江、后穆、方家塘、上赵家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444户,1029人。主要由赵、严、方、朱、穆等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鄞县清道乡。民国二十年(1931)属北林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北郊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划归宁波市,属湾头乡。1955年12月并入西郊乡。1958年9月乡镇合并后,属甬江人民公社湾头管理区。1978年属江北公社,称湾头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1984年4月江北乡更名为湾头乡,同年7月建立下江村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2009年城中村改造,全村整体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
  下江(Xiàjiāng)原下江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215户,475人。聚落东面濒姚江,呈块状。明嘉靖间,甘肃天水县赵姓移居来此,村原名下赵家。清朝末年,何姓从鄞县西门迁来。随后又有谢、严、朱、方等姓陆续迁入。后赵姓外迁上海、芜湖等地。因村靠近姚江,地势较低,比上赵家低1.8米。1920年后遂改名下江至今。村内原有码头、第一墙门、第三墙门后街、纱厂等小地名。并有杭甬运河内河港区码头一座,长130米,宽12米,可供6艘40吨级内河船舶同时作业,今码头尚在。2009年城中村改造已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三水湾小区。
  后穆(Hòumù)原址距下江村村委会驻地南偏西约0.5千米。原有村民125户,27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穆,明嘉靖间从绍兴穆家湾迁来。因村南马家村有穆姓,为便于区别,前者名前穆村,该村命名为后穆村。2009年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三水湾小区。
  方家塘(Fāngjiātáng)原址距下江村村委会驻地西约0.2千米。原有村民80户,204人。聚落沿小河呈块状。村民主姓方,明朝中期从慈溪凤岙方家迁此定居。因村近河塘边,故名方家河塘,简称方家塘。2009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搬至三水湾小区。
  上赵家(Shàngzhàojiā)原址距下江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3千米。原有村民24户,71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赵,明嘉靖年间由甘肃天水县迁此。因村位于下赵家(下江自然村原名)上首,故名。
  包家村(BāojiāCūn)原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约1.6千米处。东至湖西路,南接江北实验小学,西至清河路,北靠环城北路。村委会驻包家漕,故名。辖包家漕、姜家、李家、马家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62户,1076人。民国初之前属鄞县清道乡。民国二十年(1931)属北林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北郊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划归宁波市,属湾头乡。1955年12月并入西郊乡。1958年9月乡镇合并后,属甬江人民公社湾头管理区。1978年属江北公社,称包家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1984年4月江北乡更名为湾头乡,同年7月建立包家村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甬江镇。2003年6月属甬江街道办事处至今。2009年因城中村改造,全村整体拆迁,2010年撤村建居。
  包家漕(Bāojiācáo)原包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96户,490人。聚落沿环城北路南侧呈块状。村民主姓包,明初从山东迁往江东包家道头,后分支迁此。因村中有河漕,故名。2009年,因城中村改造,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滨湖晴园小区。
  姜家(Jiāngjiā)距包家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02千米。原有村民160户,334人。聚落呈块状。因姜姓始居于此,故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该自然村作为包家漕自然村的小地名。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将其作为独立自然村。2009年,因城中村改造全部拆迁,村民安置在滨湖晴园小区。
  李家(Lǐjiā)原址距包家村村委会驻地东约50米。原有村民60户,13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包家漕自然村的小地名。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将其作为独立自然村。2009年,因城中村改造全部拆迁,村民安置在滨湖晴园小区。
  马家(Mǎjiā)原址距包家村村委会驻地北约50米。原有村民46户,12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马。由新马家和老马家两个小自然村合并而成,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作为包家漕自然村的小地名。2004年设置农村门牌时,将其作为独立的自然村。2009年,因城中村改造全部拆迁,村民安置于滨湖晴园小区。
  北郊居委会(BěijiāoJūwěihuì)原位于梅堰社区中。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管辖原北郊乡居民,故名。辖北郊乡压赛、孔浦、路林、联成、双桥、河东、河西、夏家、畈里塘、外漕10个村的散居居民。原有居民2060人。2016年并入梅堰社区。
  湾头居委会(WāntóuJūwěihuì)原位于环城北路北侧,湾头乡政府内。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管辖原湾头乡居民,故名。辖永红、姚江、下江、包家、甄隘5个行政村散居居民,共有居民1677人。2009年,湾头地块整体拆迁,居民迁至三水湾社区与永红社区。
  庄桥街道
  跃进村(Yuejìn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北3.5千米处。东起费市村,南与苏冯村接壤,西与胡家村相连,北与樟树下苏家自然村为邻。村委会驻留公田。辖留公田1个自然村。旧属灵阳乡三村。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5年成立低级社。1956年属鞍山乡第四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费市管理区。1961年5月改称费市公社跃进大队。1983年12月建立费市乡跃进村村委会。1992年随费市乡划归庄桥镇。1995年跃进、费市、严家3村合并为费市村。
  严家村(Yán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北3.5千米处。东与应家村为界,南与邵余村接壤,西与苏冯村相连,北与费市村为邻。村委会驻严家,故名。辖严家、大房、大屋、新屋成房、大四房、石作店、南头、圈墙8个自然村。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一图称严留车。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庄桥镇、灵阳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4年11月属宁波市庄桥特区灵阳乡。1955年成立低级社。1956年属鞍山乡第四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费市管理区。1961年5月为费市乡严家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84年8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1995年跃进、费市、严家3村合并为费市村。
  冯家村(FéngjiāCūn)
  刁家桥(Diāojiāqiáo)原址距冯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6千米。有张界、周家等小地名。原有村民104户,294人。村民主姓冯,与冯家冯氏同族。原村落在冯家河刁家桥两边。旧时有刁家,建于刁家桥。冯姓居此后,以桥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五图称刁家桥冯。后刁家桥以张、周为主姓。2008年,因建造康桥南路,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天成家园小区。
  后姜村(Hòujiāng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1.8千米处,东与邵家村为邻,南与颜家村接壤,西临萧甬铁路,北与萧甬铁路货运路段为界。村委会驻后姜,故名。辖后姜1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41户,221人。主要由姜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五图,称姜家畈。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属姜颜乡四村。1956年2月并入庄桥公社。1958年9月属庄桥公社,称后姜大队。1959年12月属甬江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复为庄桥公社。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84年8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2005年全村整体拆迁。2008年11月撤村建居。
  后姜(HòuJiāng)原后姜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41户,221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姜。据传,北宋年间,姜氏先祖自山东淄沂来此。村以姜姓得名。2005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天成家园小区。
  居陆村(JūlùCūn)
  跨塘庵(Kuàtáng’ān)原址距居陆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75千米。原有村民6户,1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蒋,明代从杭州迁此定居。因村内有跨塘庵,村以庵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一图称跨塘周。2005年全村征地拆迁。
  李家村(Lǐ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东南0.5千米处。东至宁慈东路,南临姚江,西至冯家村,北至宁慈东路。村委会驻朝里,村民主姓李,故名。辖朝里、李家、李碶渡、周家、舒家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423户,842人。主要由李、陈、周大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四都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为慈溪县庄桥镇李家。1958年9月改属庄桥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属甬江公社,称李家大队。1960年10月复属庄桥公社。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84年8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2014年12月全村整体拆迁。
  朝里(Zhāolǐ)原李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39户,4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李氏祖先原是一位书童,长大后,其老板出钱为他独立门户。为不忘旧主,名村为朝李,后改为朝里。2014年12月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拆迁后新建小区。
  李家(Lǐjiā)原址距李家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2千米。原有村民165户,430人。聚落呈块状。村世居姓李,故称。又村北原有一座庵堂,因庵得名,亦称新庵。光绪《慈溪县志·选举》记载,李氏明、清两朝在慈溪县境内曾出进士7人。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四都四图称李大户。2014年12月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拆迁后新建小区。
  李碶渡(Lǐqìdù)原址距李家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71千米处。原有村民12户,3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与李家李氏同族。村处李碶坝旁,早年李家在姚江两岸碶闸附近建渡口,故村名李碶渡,亦称渡头。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四都四图称李碶。光绪《慈溪县志》载:“李碶渡,县东三十五里,潴文溪香山之水以溉农田,久而废弛。宋绍熙四年(1193)通判陈耆寿、邑簿胡大猷重修。”20世纪80年代前后,渡口逐渐废止,仅存一闸。
  周家(Zhōujiā)原址距李家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3千米。原有村民83户,15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据传,村原有刘姓,清咸丰年间消失。村以周姓得名。2014年12月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拆迁后新建小区。
  舒家(Shūjiā)原址距李家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3千米。原有村民124户,18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舒,属当地舒氏分支。村以舒姓得名。又因村近皇封桥,为区别于葛家村舒家自然村,俗称皇封桥舒家。2014年12月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拆迁后新建小区。
  联群村(LiánqúnCūn)
  集福寺(Jífúsì)原址距联群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9千米。原有村民8户,24人。聚落呈块状。因旧有集福寺而得名。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集福寺,县东二十里,俗称诸家庵。明万历年间建,清康熙年间重修。”集福寺即诸家庵,于1968年拆除。2004年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费市家园小区。
  诸家(Zhūjiā)原址距联群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95千米。原有村民18户,6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诸。明万历年间诸氏先世迁居于此。因村世居诸姓,故名。又因村旁有集福寺,亦称集福寺诸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四图亦称诸家。2004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费市家园小区。
  徐顾(Xúgù)原址距联群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7千米。原有村民56户,124人。村民主姓徐、顾。村建于清中期。以徐、顾两姓居住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三图亦称徐顾。2012年10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费市家园、应嘉丽园小区。
  灵山村(LíngshānCūn)
  方家横屋(Fāngjiāhéngwū)原址距灵山村村委会驻地东偏北约0.65千米。原有村民29户,52人。村民主姓方。清光绪年间,因东临化纸闸,初以闸名,后因方姓建造横屋,故名,沿用至今。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称化纸闸。2009年建造灵山嘉苑,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灵山嘉苑小区。
  吕家(Lǚjiā)原址距灵山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05千米。原有村民43户,86人。村民主姓吕。村以姓得名。原属苏家小地名。2008年开始全村整体拆迁,尚余部分房屋未拆。村民安置在灵山嘉苑小区。
  双余(Shuāngyú)原址距灵山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2千米。原有村民12户,29人。村民主姓余。村以姓氏得名。原为双板桥余家,后改为双余。原属苏家小地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称双板桥余。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灵山嘉苑小区。
  洪家(Hóngjiā)原址距灵山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1千米。原有村民8户,2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洪。因洪姓始居,故名。原属苏家小地名。2014年村落全部拆迁。村民安置在灵山嘉苑小区。
  上邵村(ShàngshàoCūn)
  黄泥桥(Huángníqiáo)原址距上邵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35千米。原有村民10户,14人。村落跨上邵河两岸而建。河上有黄泥桥,村以桥命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上二图称黄泥堰桥。2007年上邵村进行新农村建设,黄泥桥河东岸村落已拆迁。村民安置在崇和庄小区。
  上邵(Shàngshào)原址距上邵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2千米。原有村民130户,195人。村落分布于上邵河北岸。村民主姓邵。据《邵氏宗谱》记载,邵氏祖籍河南邵阳。北宋末年,邵康节公后裔来此定居。有二子,分居于南北两地。南又分东西两地,称东邵、西邵。因该村位于东邵、西邵之北,故名上邵。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上二图亦称上邵。2007年起因新农村建设,自然村已逐步拆迁。村民安置在崇和庄小区。
  牛轭邵(Niú’èshào)原址距上邵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7千米。原有村民68户,103人。村民主姓邵,为上邵村邵氏分支迁此。因村内有一水槽,状似牛轭;又因村世居邵姓,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上二图亦称牛轭邵。2010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崇和庄小区。
  兜水陈(Dōushuǐchén)原址距上邵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3千米。原有村民56户,86人。村民主姓陈。清朝咸丰年间洪秀全起义,陈姓人从河南逃难迁此定居。因村建在两条河的相交之处,形似兜,河水汇集于村边,迷信谓风水所在,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上二图亦称兜水陈。2010年开始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崇和庄小区。
  邵家村(Shào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南偏西2千米处。东临原摩托车轮厂,南濒姚江,西至原后姜村,北靠铁路白沙线。村委会驻邵家,故名。辖东姜、邵家2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65户,475人。主要由邵、姜大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五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属姜颜乡。1954年称姜颜乡六村。1956年2月属庄桥镇。1958年9月属庄桥人民公社,称邵家大队。1959年12月属甬江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复属庄桥公社。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84年8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至今。2009年村整体拆迁。2012年2月撤村建居。
  邵家(Shàojiā)原邵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99户,28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邵。邵氏先祖于北宋年间迁此。村以邵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五图亦称邵家。2012年2月撤村建居。村民安置在天成家园小区。
  东姜(Dōngjiāng)原址距邵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2千米。原有村民66户,19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姜,其先祖于北宋年间先居后姜,后分迁于此。村以姜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五图称姜家畈。2012年2月撤村建居。村民安置在天成家园小区。
  邵余村(ShàoyúCūn)
  余家桥头(Yújiāqiáotóu)原址距邵余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9千米。原有村民25户,5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余,因村位于桥头,故名。2009年12月因建火车北站,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邵余华庭小区。
  前余(Qiányú)原址距邵余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6千米。原余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44户,102人。聚落呈小块状散列。村民主姓余。村以姓得名,亦称阴阳门头。因位于后余村南,余氏祠堂前,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上二图称余家门头。2009年12月因建火车北站,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邵余华庭小区。
  后余(Hòuyú)原址距邵余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8千米。原有村民40户,99人。聚落呈小块散列状。村民主姓余。因位于前余北,故名。2009年12月因建火车北站,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邵余华庭小区。
  余家后房(Yújiāhòufáng)原址距邵余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0.76千米。原有村民24户,48人。村民主姓余。余姓子孙繁衍壮大,建造前后房子,因该房位于后面,故名。2009年12月因建火车北站,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邵余华庭小区。
  何家(Héjiā)原址距邵余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约0.6千米。原有村民51户,108人。村民主姓何。村以姓得名。2009年12月因建火车北站,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邵余华庭小区。
  周成村(Zhōuchéng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2.4千米处。东与楼家为界,南与东邵村接壤,西与堰头邵自然村相连,北与余家村为邻。村委会驻成家,取周家河塘、成家自然村首字为名。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一图,称周家河塘。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庄桥镇、灵阳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为灵阳乡十村。1955年成立低级社。1956年属鞍山乡第六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应家管理区。1961年5月属费市公社,称周成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1995年并入东邵村。
  余家村(Yú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7千米处。东与朱秤村为邻,南与上邵村接壤,西与洪塘街道旧宅村相连,北与苏冯村相接。村委会驻前余,故名。原辖前余、后余、何家、余家桥头、余家后房5个自然村。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上二图。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庄桥镇、灵阳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4年11月属宁波市庄桥特区灵阳乡七村。1955年成立低级社。1956年4月属鞍山乡第四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费市管理区。1961年5月属费市公社,称余家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1995年和朱秤村合并为邵余村。
  朱秤村(Zhūchèng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3千米处。东与应家村为界,南至江北大河,西与余家村相连,北与费市村为邻。村委会驻秤钩邵,以朱家、秤钩邵两个自然村的首字命名。原辖朱家、郭家、秤钩邵3个自然村。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一图。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庄桥镇、灵阳乡十村。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2年低级社时,朱郭为钢铁社,秤钩邵、叶家为光辉社。1956年属鞍山乡第六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应家管理区。1961年5月属费市公社,称朱称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1995年9月并入邵余村。
  西邵村(Xīshào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2.4千米处。东临东邵村,南接袁陈村,西至洪塘街道下沈村,北靠洪塘街道堰头邵。村委会驻西邵,故名。辖西邵、小西邵、林沐、陈张姑桥、薛家桥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47户,671人。主要由邵、林、严大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五图下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庄桥镇析出洋墅乡,属洋墅乡第八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属鞍山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洋墅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同年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洋市公社,称西邵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0年10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至今。2010年7月全村整体拆迁。2012年撤村建居。村委会建制仍然保留。
  西邵(Xīshào)原西邵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30户,36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邵。据《邵氏宗谱》记载:邵氏祖籍为湖南邵阳。北宋末,有两兄弟为邵康节后裔,兄邵博筑宅居西;弟邵辅居东,故有东邵、西邵之称。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四图称东西邵。2010年7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小西邵(Xiǎoxīshào)原址距西邵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2千米。原有村民12户,24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邵,为西邵村邵氏分支,又紧靠西邵村,故名。2010年7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林沐(Línmù)原址距西邵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7千米。原有村民66户,16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林、沐。据传,沐姓先祖为福建人,明崇祯年间来宁波经营木材行致富,乃捐官建造大夫第于此。林姓于清乾隆年间自洪塘迁此。后沐姓外迁,林姓子孙繁衍,村仍以林、沐两姓命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四图亦称林沐。2010年7月因建造江北区投资创业园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陈张姑桥(Chénzhānggūqiáo)原址距西邵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5千米。原有村民4户,14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张。村内有陈张姑桥,据传,由陈、张俩姑嫂出资兴建,故名。村以桥得名。因与洪塘境界线从河中通过,故一村分属两地。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四图亦称陈张姑桥。2010年7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薛家桥(Xuējiāqiáo)原址距西邵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8千米。原有村民35户,100人。村落傍东河(即青林河)西岸,以跨河有薛家桥得名。1960年桥改建,以谐音称锡家桥。1981年11月地名普查时复名薛家桥。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四图亦称薛家桥。2010年7月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西卫桥村(XīwèiqiáoCūn)
  后韩(Hòuhán)原址距西卫桥村村委会驻地东偏北约0.4千米。共有村民12户,3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韩,清初从慈溪韩家迁此定居。因始居韩姓,又位于韩葛自然村之北,故名。清《镇海县志》西管乡光政里五都二图称韩葛。2003年因建设北环东路,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西卫桥新村。
  卢家(Lújiā)原址距西卫桥村村委会驻地东北约0.25千米。原有村民35户,11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卢。村以姓得名。2003年因建设北环东路,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西卫桥新村。
  盛家(Shèngjiā)原址距西卫桥村村委会驻地北偏东约0.1千米。原有村民39户,10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盛,由镇海骆驼桥盛家迁此。村以祖居盛姓得名。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桃盛小区。
  谢家村(Xiè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1千米处。东临江北大道,南濒姚江,西至广厦社区,北接北环西路。村委会驻谢家,故名。辖谢家、杨家、后陈、朱洪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79户,734人。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五图下一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属姜颜乡第六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属鞍山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洋市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洋市公社,称谢家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0年10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3年朱洪和后陈两个村拆除。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2010年谢家整体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村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谢家祠堂。
  谢家(Xièjiā)原谢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201户,53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谢,祖上自上虞县谢塘迁来。村因谢姓世居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一图称青林谢。民国时改称谢家。2010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杨家(Yángjiā)原址距谢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76千米。原有村民55户,12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杨,其先祖宋时自河南迁慈城北门外定居,有杨氏祠堂,称世志堂杨家。清康熙年间,其后裔分徙至此。因村处姚江北岸,又称江沿杨家,俗称杨家。又因村有陈、杨两姓始居,亦称杨陈。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一图称杨陈。2010年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后陈(Hòuchén)原址距谢家村村委会驻地南偏西约0.65千米。原有村民14户,4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为杨陈自然村陈姓分支。因村位于杨陈村的北面,故名。2003年建造宁馨园小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广厦怡庭小区。
  朱洪(Zhūhóng)原址距谢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0.5千米。原有村民9户,25人。聚落呈块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一图亦称朱洪。以始居朱、洪两姓得名。其先世均自洪塘迁此。2003年因建造广厦怡庭南区,村落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广厦怡庭小区。
  应家村(Yīng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北约3.3千米处。东起姚家村,南接洪家村,西至邵余村,北连应嘉丽园小区。村委会驻旧宅,以村中主姓应,原有应家,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四图中载有应家。辖旧宅、王家、后东应、东宅、新宅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74户,591人。主要由应、王、姚大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灵阳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6月灵阳乡析出费市乡,属费市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5年成立低级社。1956年4月属鞍山乡第六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应家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同年11月属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费市公社,称应家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2012年11月因旧村改造,所有村落全部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
  旧宅(Jiùzhái)原应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54户,12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应。旧宅为应家应氏早期住宅,原属应家房系,后发展成村。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四图称应家。2012年11月因新农村建设,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应嘉丽园小区。
  王家(Wángjiā)原址距应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1千米。原有村民34户,7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据传,清乾隆年间,王氏祖先从洪塘街道高路头王家迁此定居,后逐渐成村。村以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四图亦称王家。2012年11月因新农村建设,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应嘉丽园小区。
  后东应(Hòudōngyīng)原址距应家村村委会驻地东偏北约0.2千米。原有村民7户,24人。聚落呈块状。古有天官府。明时,天官府主人应氏为仆从建房两幢于府东,前幢为前东应(早年拆毁),后幢为后东应。村民主姓应,先祖明朝中期自河南迁此,已历17代之久。有新宅、旧宅、东宅等房系。2004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应嘉丽园小区。
  东宅(Dōngzhái)原址距应家村村委会驻地东约0.2千米。原有村民90户,18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应,据传早年从应家的旧宅分支而来。因村在旧宅的东面,故名。2012年11月因新农村建设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应嘉丽园小区。
  新宅(XīnZhái)原址距应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0.3千米。原有村民89户,18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应,与应家应氏同宗。因该村建造年代晚于旧宅,故名。2012年9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应嘉丽园小区。
  袁陈村(Yuánchén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偏北约2千米处。东与萧甬铁路为界,南与谢家村接壤,西与洪塘交界,北与西邵村为邻。村委会驻大袁陈,故名。辖大袁陈、小袁陈、王家、草舍庵、和祥桥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58户,396人。主要由陈、王大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五图下一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洋墅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属鞍山乡,称第三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洋墅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同年11月属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洋市公社,称袁陈大队。1966年后改称红卫大队。1979年复为袁陈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90年10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2009年,因建造江北万达商业广场,草舍庵、和祥桥两个自然村整体拆迁。2010年起,大袁陈、小袁陈、王家三个自然村整体拆迁。
  大袁陈(Dàyuánchén)原袁陈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68户,17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袁、陈。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陈姓先祖自福建迁此。后袁姓从河南南渡来此。袁、陈两姓子孙繁衍后分支西迁新建小袁陈村,因而有大小袁陈之称。该村为大袁陈,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一图称袁陈。2010年起大袁陈逐步拆迁,民居基本拆除,尚存村委会办公楼。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小袁陈(Xiǎoyuánchén)原址距袁陈村村委会驻地南0.1千米。原有村民25户,63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袁、陈。属大袁陈分支迁此,故称小袁陈。2010年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王家(Wángjiā)距袁陈村村委会驻地南500米。原有村民38户,8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清乾隆年间,王姓祖先从洪塘高路头王家迁此。村以姓得名。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草舍庵(Cǎoshè’ān)原址距袁陈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0.8千米。原有村民11户,2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谢。谢姓从台州黄岩迁此。据传,明崇祯年间,有一尊木头菩萨顺青林河漂流至此,当地人打捞后即在河边搭建草舍为庵,称草舍庵,村以庵得名。2008年,因建造北环西路、江北万达商业广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丰茗苑小区。
  和祥桥(Héxiángqiáo)原址距袁陈村村委会驻地东偏南0.1千米。原有村民16户,43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清末从台州泽国迁此。另有梅姓,清末从镇海柴桥迁此。村中有座和祥桥。村以桥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五图下一图称和祥桥。2008年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姚家村(YáojiāCūn)
  太二房(Tà’rfáng)原址距姚家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1.2千米。原有村民83户,20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姚,由后姚下湾分居于此。村内有姚太一房、姚太二房、姚太三房、姚太八房。因太二房在村中户数最多,故以太二房名村。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四都二图亦称太二房。1990年建造九龙大道时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晴楠东苑小区。
  颜家村(YánjiāCūn)原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约1.9千米处。东与邵家村相接,南濒姚江,西与谢家村相连,北与袁陈、冯家两村为邻。村委会驻颜家,故名。辖颜家、宝庆寺、青林渡、庙江头、张家畈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49户,522人。主要由颜、陈大姓组成。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唐至清,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五都五图、二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镇。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1年8月属庄桥区姜颜乡六村。1956年2月属庄桥镇,成立高级社时取消姜颜改称颜家大队。1958年9月属庄桥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属甬江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复属庄桥公社。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大队改建为村委会。1984年8月乡镇合并后,属庄桥镇。2004年7月属庄桥街道。2014年10月撤村建居。村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青林渡口。
  颜家(Yánjiā)原颜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46户,24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颜、姜。颜氏先祖于北宋年间自河北青州迁此。村以始居颜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五图称青林渡颜。2008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宝庆寺(Bǎoqìngsì)原址距颜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0.3千米。原有村民33户,97人。聚落呈块状。村在宝庆寺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户增多,扩展成村。村以宝庆寺得名。2008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青林渡(Qīnglíndù)原址距颜家村村委会驻地南偏西约0.5千米。原有村民10户,3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青林渡,原是鄞慈的重要渡口,位于姚江北面。渡口有座青林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毁坏,现已重建。因村建在青林渡口,故名。2008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庙江头(Miàojiāngtóu)原址距颜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南约0.4千米。原有村民32户,76人。聚落呈块状。村头有青林庙,始建于宋。原庙在双林汇,明正德年间迁至此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毁坏,现已修复。因村头有青林庙,且在姚江边,故名。2008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张家畈(Zhāngjiāfàn)原址距颜家村村委会驻地西北约0.9千米。原有村民28户,7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姜,从后姜迁此田畈中建村。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五都五图称姜家畈。因“姜”与“张”方言音近,误作张家畈。2009年为建造江北万达商业广场和姚景花园小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宝丽茗苑、宝翠茗苑小区。
  葛家村(GějiāCūn)
  楼家(Lóujiā)原葛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06户,21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楼,先祖明时从象山迁此。因世居楼姓,故名。1975年曾为庄桥镇农牧场。1983年建立楼家村村委会。1993年《宁波市地名志》中为楼家行政村。之后并入葛家村。2001年建造葛家工业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丽庄西苑小区。
  时家(Shíjiā)原址距葛家村村委会驻地东偏南约0.71千米。有中葛、大酋等小地名。原有村民32户,7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葛、时。宋末始居葛姓,与葛家葛氏同族。后时姓迁入,开设滋大油坊,家业发达,子孙繁衍,遂称时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四都五图亦称时家。2012年村落拆迁。村民安置在丽庄西苑小区。
  舒家(Shūjiā)原址距葛家村村委会驻地东约0.9千米。村内有王家大屋小地名。原有村民146户,301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葛、舒。据传,葛氏宋末自福建迁此。至清,又有舒氏从奉化大桥迁此。舒氏后于葛氏,遂称舒后葛。后因舒氏子孙繁衍,为村之主姓,故称舒家,亦称后葛。老庄桥米厂以南区域也有舒家。2012年开始,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丽庄西苑、樟韵人家小区。
  金家(Jīnjiā)原址距葛家村村委会驻地南偏东约0.45千米。原有村民63户,14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金。金氏先祖明时从山东迁此。村因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四都五图称金陆。2003年,为建造新星都市小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丽庄西苑小区。
  庙后周(Miàohòuzhōu)原址距葛家村村委会驻地西0.65千米。原有村民9户,2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其先祖从河南迁来。初居洪塘灵山脚下,后转徙于此。村始居周姓,南有薛将军庙,因此得名。天启《慈溪县志》载:“薛将军庙,县东南三十里。祀唐时名将薛仁贵,宋节度使李寅重建并立石。”2002年,因庄桥中学扩展,全村整体拆迁。
  洪塘街道
  荐江村(Jiànjiāng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3千米处。东起刘马湖村,南临小郎家村,西接叶家斗村,北至赵家村。村委会驻王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箭江,旧有箭港。因当地方言音同,误写成荐江,相沿至今。辖王家、陈家、枫木庙3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00户,233人。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七都二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裘市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裘市乡,称第十二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属裘市乡第八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属狮东乡。1957年12月属裘市乡,称民乐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称狮东管理区,同年1月划归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荐江大队。1977年与刘马湖、郎家并称曙光大队。1981年复名荐江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3年全村整体拆迁。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07年撤村建居。村民安置在姚江花园。
  王家(Wángjiā)原荐江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49户,114人。原属箭江小地名。村民主姓王,清光绪前迁此定居。光绪《慈溪县志》称箭江。自然村分设后称王家。村以姓得名。200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陈家(Chénjiā)原址距荐江村村委会驻地南0.2千米。原有村民48户,112人。原属箭江小地名。村民主姓陈,清光绪前迁此定居。光绪《慈溪县志》称箭江。自然村分设后称陈家。村以姓得名。200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枫木庙(FēngmùMiào)原址距荐江村村委会驻地东0.15千米。原有村民3户,7人。因村前有枫木庙,故名。2003年自然村全部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下沈村(XiàshěnCūn)
  前新宅(Qiánxīnzhái)原址距下沈村村委会驻地北1千米。原有村民38户,95人。聚落呈长方块状。村民主姓洪,为洪氏八宅之一。因位于后新宅之东南,故名。2009年、2010年分两批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宁沁家园。
  洋毛陈(Yángmáochén)原址距下沈村村委会驻地北0.5千米。原有村民39户,89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世居陈姓。村中有池,形似凉帽,名箬帽池。另说以杨、毛、陈姓得名,后谐音为洋毛陈。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五图称凉帽陈。2003年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后张村(HòuzhāngCūn)
  老屋周家(Lǎowūzhōujiā)原址距后张村村委会驻地东0.5千米。原有村民23户,48人。村民主姓周,旧称周家。据传,清时有分支迁至慈江茅洲闸西建村,称新屋周家,故称此村为老屋周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一图称杜张周。2011年、2013年分两批全部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杜家(Dujiā)原址距后张村村委会驻地北0.2千米。原有村民39户,7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杜,先世从镇海汶溪乡杜梁岙迁来,村因姓得名。2010年自然村全部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宅前张村(Zháiqiánzhāng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0.5千米处。东起下沈与旧宅徐村,南临上宅村,西接刘马湖村,北连洪塘村。村委会驻宅前张,故名。辖宅前张、止觉庵、高潘、李家、竺洋5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25户,562人。宅前张为革命根据地村。1943年,中共慈东区委派党员王隶荣以承裕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领导开展抗日斗争至1945年北撤。当地民兵配合主力,有效地打击日寇。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德门乡十三都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2月属洪塘乡,称六保。1950年2月属狮东乡第二、三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称和平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分称宅前张、高潘、李家大队。“文化大革命”中并称东方红大队。1981年更名为宅前张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05年,因建造江北区投资创业C区,全村整体拆迁。2008年拆村建居。村民安置在宁沁家园。
  宅前张(Zháiqiánzhāng)原宅前张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78户,195人。始居张姓,雍正《慈溪县志》载:“宋侍郎张虙居此。”俗称小鄮州。因位于洪氏下宅之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宅前张。原有张氏宗祠,民国时改为承裕小学,后称宅前张小学,是中共抗日活动据点。2005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沁家园。
  止觉庵(Zhǐjué’ān)原址距宅前张村村委会驻地南0.4千米。原有村民4户,10人。村民主姓张。为当地张氏分支。光绪《慈溪县志》载:“止觉庵..明万历间以朱家庙改建,名普济。清顺治间,僧明超增建前殿。”后改旧庵为民居,形成村落,故以庵命名。2005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沁家园。
  高潘(Gāopān)原址距宅前张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3千米。原有村民63户,157人。村民主姓潘。因村始居潘姓,地势又高,旧时设有水车头三座,俗称高车头潘家,简称高潘。2005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李家(Lǐjiā)原址距宅前张村村委会驻地北0.15千米。原有村民65户,162人。村民主姓李,自原镇海县小港迁此。荪湖村双夹岙李家和洪塘村于家李姓均为其分支。旧有宗祠,已毁。村以姓得名。2005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沁家园。
  竺洋(Zhúyáng)原址距宅前张村村委会驻地南0.4千米。原有村民15户,38人。原村民主姓竺、杨。竺姓明朝时从洋市迁此发展成村。村以竺、杨两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祝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谐音演化为竺洋,沿用至今。后村民主姓徐,明时自洋市潺浦迁入,有徐氏宗祠。2005年自然村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叶家斗村(YèjiādǒuCūn)原址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2.4千米处。东起刘马湖村,南接林家村,西临大郎家村,北与慈城镇白米湾村、山东村相连。村委会驻叶家斗,故名。辖叶家斗、后池王家、庙后陆家、新建村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06户,495人。主要由陈、王、陆大姓组成。叶家斗为革命根据地村。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派党员方明以叶家斗小学做掩护,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民兵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黄郡庙战斗中,当地武装力量曾配合主力痛创日伪军。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七都一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狮山乡,称第十保。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洪塘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狮东乡,称第四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白米湾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公社狮东管理区,同年11月划归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分称新陆、叶家大队。1966年合称立新大队。1981年更名为叶家斗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04年后,因江北区工业C区的建设,自然村相继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村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包家民居古建筑。
  叶家斗(Yèjiādǒu)原叶家斗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57户,146人,聚落呈长方形。村民主姓陈。先有叶姓居此,村傍河兜,故名叶家兜。后叶姓外迁,村民主姓陈。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一图称叶家斗。2011年、2013年分两批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后池王家(Hòuchíwángjiā)原址距叶家斗村村委会驻地南0.8千米,原有村民45户,109人。村民主姓王,自荪湖高路头王家迁此。村以姓得名,又因宅后有饮水池,故名后池王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一图称后池。2002年起开始土地征用。2013年4月自然村全部拆迁,村民分别安置于姚江花园、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庙后陆家(Miàohòulùjiā)原址距叶家斗村村委会驻地东1千米。原有村民39户,86人。村世居陆姓,坐落于后黄君庙之北,故名。据传,陆姓明时自余姚龙山迁此。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一图称庙跟陆。2002年起开始土地征用。2013年4月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分别安置于姚江花园、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新建村(XīnjiànCūn)原址距叶家斗村村委会驻地北1千米,原有村民65户,154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主姓任、莫、张。1971年扩建英雄水库时,慈城镇公有、南联两个村部分受淹农户移此建立新村,故名。2002年起开始土地征用。2013年4月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分别安置于姚江花园、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孙家村(Sūnjiā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东南4千米处。东起庄桥街道谢家村,南至姚江,西、北接洋市行政村。村委会驻孙家,故名。辖孙家、黄瓦屋、郑家3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28户,810人。主要由孙、郑大姓组成。1939年建有中共孙家支部。有党员10人,地下民兵23名,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伪军。在斗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有4人。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下二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洋墅乡,称第五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属鞍山乡称第八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公社洋墅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洋市公社,称孙家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0年10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当年,黄瓦屋自然村整体拆迁。2009年孙家、郑家两个自然村整体拆迁,2015年全村撤村建居。村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2处,均为孙家民居古建筑。
  孙家(Sūnjiā)原孙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208户,536人。村民主姓孙。北宋太平天国间,孙氏先祖为靖海将军,自山东青州徙居宁波月湖,靖康元年(1126)移居于此。后子孙繁衍,分前、中、后三房。村以姓氏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二图称江沿孙。民国时改称孙家。2009年自然村拆迁,村民安置于孙家丽园。
  黄瓦屋(Huángwǎwū)原址距孙家村村委会驻地东北约0.5千米。原有村民25户,49人。清乾隆间,洋墅崇仁堂徐姓后裔在新渡大高墩建窑烧砖瓦,以所制残次品黄瓦盖建房屋于此,故名。2004年自然村全部拆迁,村民安置于广厦怡庭。
  郑家(Zhèngjiā)原址距孙家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8千米。原有村民95户,22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郑,清康熙年间其先世自半浦迁此,后子孙繁衍,发展成村。村以姓得名。2004年、2009年该村分批拆迁,村民安置于广厦怡庭和孙家丽园。
  荪湖村(Sūnhú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3.6千米处。东起洪荪公路,南至都市农业园区,西至观庄村,北与镇海区汶溪交界。村委会驻应家,以区域内的荪湖得名。辖应家、王家、方家、费家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460户,1047人。主要由应、王、方、费等大姓组成。荪湖,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溉田甚广,因湖多香荪,故名荪湖。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八都一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洪塘乡,称第九、十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鞍山乡,称七、八联村。1953年为鞍山高级社。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属鞍山乡,称鞍山一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公社鞍山管理区,当年11月划归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红湖大队。1981年称荪湖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10年应家村拆迁。2011年费家村整体拆迁。2014年王家、方家两个自然村整体拆迁。村内有市级文物保护点莲花庵遗址。通338路公交车,设有停靠站。
  应家(Yīngjiā)原荪湖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24户,272人。村民主姓应,先世宋时自河南迁此定居,子孙繁衍,聚成大族,并发展成村。又聚落沿山脚分布,蜿蜒似长弄,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一图称应家同。2010年、2011年该村分批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王家(Wángjiā)原址距荪湖村村委会驻地南0.35千米。原有村民94户,217人。村民主姓王,北宋时自慈城北门王家迁此,建有家祠。有十五房、十三房、安九房、小六房、后房等小地名,均系王氏房名,沿用至今。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一图称高路头王。2014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方家(Fāngjiā)原址距荪湖村村委会驻地南0.5千米。原有村民106户,239人。村民主姓方,清咸丰年间自镇海迁来,逐渐形成村落,村以姓氏得名。分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和后房。村屋散布呈长带状,俗称长埭方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一图称长带屋方。2014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费家(Fèijiā)原址距荪湖村村委会驻地东0.25千米。原有村民136户,31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费,自费市迁此,后发展成村,村以姓氏得名。光绪《慈溪县志》引《莲峰杂记》曰:“为荪湖之胜景。宋建屿山坊于此,有山色湖光楼,旁有石如卧榻,俗称石榻,费氏居焉。”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一图称石榻头费。2011年因建设需要被拆迁征用。村民暂未安置。
  洋市村(Yángshì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4千米处。东临孙家村,南至姚江,西接上宅村,北至江北大道。村委会驻宁静家园15幢72—74号,原辖吴家、杨家、下宅、葛家、典田张、顾家弄、恩八房、叶家、新宅、新中书门头10个自然村,原有村民528户,1095人。主要由徐、杨大姓组成。1938年4月,中共慈溪县工委始建于此,并建立中共洋墅支部,发动群众,组织民兵,设置联络站(在仲房),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和减租减息活动。在斗争中有2人英勇献身。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下一图、下二图、下三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洋墅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为鞍山乡,与袁陈并称鞍山第三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洋墅管理区,当年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洋市公社,称洋市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建立洋市村委会。1987年顾家弄村村委会撤销并入洋市村。1990年10月洋市村并入洪塘镇,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10年全村整体拆迁。2015年撤村建居。
  吴家(Wújiā)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西0.5千米。原有村民41户,81人。村民主姓吴,明朝时由鄞州五乡碶吴家迁来,发展成村。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二图称后漕吴。村以姓得名。2010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杨家(Yángjiā)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东0.2千米。原有村民45户,105人。村民主姓杨,从慈城北门外世德堂杨家迁来,建有杨家宗祠。村以姓得名。村中现存洋墅桥,系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2010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下宅(Xiàzhái)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北0.3千米。原有村民136户,265人。村民主姓徐。据《徐氏家谱》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德渊徐公从河南迁居孔岙。又据清咸丰三年(1853)《重修崇仁堂碑记》载:“本宗自孔岙徙居邑之东乡,称下洋墅。”自徐氏德渊至今已历34代,徙此已历25代,与上宅、新宅为同宗。后又建新宅,因新宅排列在前,故名下宅。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二图称洋墅下宅。2010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葛家(Gějiā)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东0.1千米。原有村民11户,32人。村民主姓葛。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洋市自然村下的小地名。2009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
  典田张(Diǎntiánzhāng)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南0.4千米。原有村民15户,27人。村民主姓张。据传明万历年间,宰相张久政为祀奠祖墓在此典田三十一亩二分,由张姓居住管理,后成村,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一图称低田张。2004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广厦怡庭。
  顾家弄(Gùjiālòng)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西0.15千米。原有村民65户,150人。聚落成块状。村民主姓顾,南宋时从鄞县顾家迁来,后子孙繁衍,分东顾、西顾两小村,中间由武陵桥相通。后因西顾遭龙卷风所毁形成弄,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顾家同。2010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恩八房(〓nbāfáng)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西1千米。原有村民36户,60人。村民主姓徐,南宋时自上宅迁此,发展成村,以其辈分、排行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二图称安八房。当地“安”与“恩”音近,演化成恩八房。2009年自然村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叶家(Yèjiā)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东面1千米。原有村民11户,32人。村民主姓叶,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洋市自然村的小地名。2004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广厦怡庭。
  新宅(Xīnzhái)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北0.3千米。原有村民136户,265人。村民主姓徐,与下宅徐姓同宗。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二图称新宅。原是洋市下宅自然村,后又建新宅,形成自然村,故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洋市自然村的小地名。2010年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新中书门头(Xīnzhōngshūméntóu)原址距洋市村村委会驻地南0.2千米。原有村民32户,78人。村民主姓徐,为当地徐氏宗族分支。原村中有个中书门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洋市自然村小地名,新分设为自然村后,故名。2004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广厦怡庭。
  西江村(XījiāngCūn)
  张家(Zhāngjiā)原址距西江村村委会驻地西南0.5千米。原有村民46户,113人。聚落沿江呈块状。村民主姓张。清初,一张姓渔民在姚江捕鱼,因船翻无处安身,就上岸搭棚住下,捕鱼种田,逐渐发展成村。村傍姚江边大西坝,俗称大西坝张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二都五图称张家浦。2014年12月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邵家渡村(ShàojiādùCūn)
  邵家渡(Shàojiādù)原址距邵家渡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8千米。原有村民15户,36人。聚落呈块状。据传,清末附近村庄有邵姓人在此建一凉亭和摆渡住的小屋,以后陆续有人搬入,发展成村。因村边有邵家渡,通往对岸海曙区的梁山伯庙,村以渡得名。2014年,因沿江水利工程建设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郎家村(Lángjiā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约3.6千米处。东起原叶家斗村,南临裘市村,西接横山村,北连方界村。村委会驻应家,以郎家自然村得名。辖畈立、大宗郎家、陈大岙、曹隘、魏家、应家6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86户,818人。主要由应、郎、魏等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七都二图、三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裘市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裘市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9月属横山乡三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称应家大队。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裘市公社。“文化大革命”时与曹隘大队、方界大队合并,取名红旗大队。后又分为三个大队。为避免与区内应家村重名,故名郎家村。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3年陈大岙、大宗郎家2个自然村整体拆迁。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当年曹隘自然村整体拆迁。2006年应家自然村整体拆迁。2013年魏家、畈立2个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姚江花园。
  应家(Yīngjiā)原郎家村村委会驻地北。原有村民54户,11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应。据传,南宋乾道年间,一应姓卖糖果的小贩从黄岩做生意到此落户,后发展成村,村以姓得名。2006年8月应家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沁家园。
  畈立(Fànlì)原址距郎家村村委会驻地南0.5千米。原有村民55户,116人。聚落呈块状。
  村民主姓裘。据《慈溪裘氏宗谱》记载,明弘治年间,从裘市分支而来。因村在裘市田畈里,故称畈里,后写作畈立,沿用至今。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裘家畈。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大宗郎家(Dàzōnglángjiā)原址距郎家村村委会驻地东0.8千米。原有村民58户,12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郎,南宋年间从镇海郎家坪分支迁此定居。因祖先在家族中排行老大,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卖席郎。2003年2月自然村因征地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陈大岙(Chéndà’ào)原址距郎家村村委会驻地东1千米。原有村民51户,11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清光绪前迁此定居。据传,陈大岙别名陈大下,因该村路途拗绕难找,方言“拗”与“岙”谐音,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载有陈大岙。2003年2月陈大岙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曹隘(Cáogà)原址距郎家村村委会驻地东0.8千米。原有村民89户,18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曹。村因姓氏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曹界。2004年7月曹隘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方界村(Fāngjiè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3.8千米处。东起江北工业园区,南临郎家村,西接横山头,北连慈城镇白米湾村。村委会驻方界,故名。辖田心、方界、山下沈、徐家墩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99户,563人。主要由曹、方、沈、徐等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七都二图、三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裘市镇(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9月属横山乡四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属狮东乡。1957年12月属裘市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裘市管理区,称方界大队。1959年1月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裘市乡。1967年与曹隘、应家2个大队合并,名红旗大队。1981年分为3个大队,复名方界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3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姚江花园。2007年拆村建居。
  方界(Fāngjiè)原方界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32户,81人。村民以方姓为主,宋、元时河南方家方卿后代分支来此发展成村,别名方隘。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方界。2003年整村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田心(Tiánxīn)原址距原方界村村委会驻地北0.5千米。原有村民59户,17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以曹姓为主,明末清初由绍兴迁此成村。因村在田畈中,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田心曹。2003年整村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山下沈(Shānxiàshěn)原址距方界村村委会驻地北0.5千米。原有村民51户,14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沈。清初,慈溪三北沈家沈太师辞职后,来此落户定居,后发展成村。因村位于芦家山下,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亦称山下沈。2003年自然村全部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徐家墩(Xújiādūn)原址距方界村村委会驻地西0.5千米。原有村民57户,161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徐,清光绪前迁此定居。该村地势较高,建于高土墩上,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徐家墩。2003年自然村全部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横山村(HéngshānCūn)
  缪龙江(Miàolóngjiāng)原址距横山村村委会驻地北1.8千米。原有村民27户,76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缪,清道光年间从慈城十字桥花园弄缪家分迁来此定居,后繁衍成村。因村前有条弯曲如龙的龙河,又村民多姓缪,故名。2011年自然村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横山头(Héngshāntóu)原址距横山村村委会驻地北1.5千米。原有村民130户,27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冯。《冯氏族谱》载:“冯氏自汉朝散大夫忠贞公肇迁以来..居于邑之金川乡。”后迁入慈城,由慈城分支迁此,约300年左右,繁衍成村。因村处横山东头,故名。2011年自然村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前后潘村(Qiánhòupān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南2千米处。东起洪都路未建道路,南临姚江,西接林家村,北连逸嘉社区。村委会驻前潘,因前潘、后潘得名。辖前潘、后潘、姜家、杨家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57户,601人。主要由杨、邵、潘等大姓组成。前后潘为革命根据地村。抗日民主政权庄桥区署和区常备队曾驻此,有交通联络站。在抗击日伪战斗中,常有伤病员在前潘、杨家等红色“堡垒户”中治伤疗养。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安仁里、德门乡右戍溪里十三都二图、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第十三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狮东乡第六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称和平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公社狮东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前后潘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05年后潘自然村整体拆迁。2013年前潘、杨家、姜家3个自然村整体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先后获得江北区卫生村、江北区一星文明村、江北区三星级民主法制村、江北区年度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洪塘街道民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前潘(Qiánpān)原前后潘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75户,187人。村民以潘、宋两姓为主。据传,潘姓先世北宋时自河南迁此,与后潘、高潘潘姓同宗。宋姓,于清嘉庆年间自镇海汶溪乡宋家迁来。因村先居潘姓,又位于后潘村之南,故名。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后潘(Hòupān)原址距前后潘村村委会驻地西北0.2千米。原有村民138户,34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以潘、何两姓为主。潘姓于北宋时自河南迁此。何姓于元代自浙南括苍山迁至慈城彭山后复迁来此。因村先居潘姓,又在前潘之北,故名后潘。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后潘。2005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沁家园。
  姜家(Jiāngjiā)原址距前后潘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3千米。原有村民8户,2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以邵姓为主。因村先居姜姓而得名,后姜姓外迁,邵氏迁入,形成村落,村名仍沿用。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杨家(Yángjiā)原址距前后潘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3千米。原有村民36户,54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杨,先世自象山迁慈城,复迁此定居发展,后逐渐成村。村以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二图称蛋田杨。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刘马湖村(Liúmǎhú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1.3千米处。东起宅前张村,南邻林家村,西接荐江村,北连赵家、叶家斗村。村委会驻刘马胡,故名。辖刘马胡、开宗庵2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00户,242人。主要由马、胡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安仁里、德门乡右戍溪里十三都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称第六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1950年2月属狮东乡,为乡政府驻地。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5年为和平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公社狮东管理区。同年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刘马湖大队。1977年,与荐江、郎家大队并称曙光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刘马湖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3年,开宗庵自然村整体拆迁。2004年7月刘马湖全村整体拆迁。2007年撤村建居。
  刘马胡(Liúmǎhú)原刘马湖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82户,192人。聚落沿小河呈带状。村民主姓刘、马、胡。清初时,刘姓自福建迁此地,建有刘氏宗祠。马、胡均于清光绪前迁此定居。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刘马胡。2004年整个自然村拆迁。刘马胡原为革命根据地村,抗日战争时,有中共党组织和民兵武装。烈士刘长根,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被日伪军宋庆云部杀害于灵山。
  开宗庵(Kāizōng’ān)原址距刘马胡村村委会驻地东北0.5千米。原有村民18户,50人。聚落呈带状。村民主姓刘,为当地刘氏分支,以旧有开宗庵得名。开宗庵,始建于明万历间,1950年改建为狮东劳改农场,属宁波专署管辖。1960年改为宁波专署农场。1962年划归宁波市管辖。1967—1969年改为宁波市知青农场。1971年改建为农牧场,属宁波市。1980年改为宁波市江北区农牧果艺场。200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赵家村(ZhàojiāCūn)
  赵家(Zhàojiā)原址距赵家村村委会驻地西0.7千米。原有村民177户,481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主姓赵、颜。据传,赵姓系宋朝赵氏后裔,自河南迁来,建有赵氏宗祠,原有家谱,“文化大革命”时焚毁。清末,又有颜姓自慈城镇徐颜迁此。村以先居赵姓得名。2003年自然村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林家村(Línjiā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1千米处。东起逸嘉社区,南临姚江,西接小郎家村,北倚江北创业投资中心。村委会驻林家,故名。辖林家、前李家、后李家、下梁、李童港、作坊6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06户,814人。主要由李、林、黄大姓组成。民国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安仁里、德门乡右戍溪里十三都四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裘市镇(乡)第七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属裘市乡第八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属狮东乡,称和平高级社。1957年12月属裘市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公社狮东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同心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因驻林家,更名林家村。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11年全村整体拆迁。2015年撤村建居。
  林家(Línjiā)原林家村村委会驻地。含后墙弄、大屋里、小河沿和作坊等小地名。原有村民137户,240人。聚落沿公路呈长方块状。村民主姓林,北宋时其先世自福建迁此。光绪《慈溪县志》引《焦泥堰记》中载,林氏族稍繁,建有林氏宗祠,匾额书“余庆堂”。清同治年间曾出过武举人,称解元太公。村以姓得名。2011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前李家(Qiánlǐjiā)原址距林家村村委会驻地西0.6千米。原有村民26户,6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系李童港李氏分支,因村位于后李家之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李界。2011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后李家(Hòulǐjiā)原址距林家村村委会驻地北0.5千米。原有村民40户,166人。村民主姓李。因村位于前李家之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李界。2011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下梁(Xiàliáng)原址距林家村村委会驻地南1千米。原有村民25户,115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原主姓梁、黄。梁姓自宁波西郊迁此。有上梁、下梁、东梁、西梁之分。今梁姓已外迁,村民姓黄。黄姓先世自慈溪坎墩迁来。因村世居梁姓,故名。村傍姚江下梁湾,有堰,光绪《慈溪县志》称下梁堰。2011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李童港(Lǐtónggǎng)原址距林家村村委会驻地东0.2千米处。原有村民46户,148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主姓李,宋时自幼童分此,后子孙繁衍,分上李、中李、下李。村处河港底部,世居李姓,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称李童港。2006年自然村部分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2011年自然村整体拆迁,这部分村民暂未安置。
  作坊(Zhuōfang)原址距林家村村委会驻地西0.05千米。原属林家小地名。原有村民32户,85人。村民主姓林。清末时,有一林姓到林家自然村南首建房开小作坊做胭脂化妆品,因“作”与“竹”音近,后曾误写成“竹坊”。2011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
  上宅村(Shàngzhái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1.8千米处。东、南起洋市村,西至姚江花园小区,北接旧宅徐村。村委会驻上宅,故名。辖上宅、经堂跟2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20户,475人。主姓徐。上宅原为革命根据地村。1938年成立中共上宅支部,由妇女党员3人组成,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建立地下联络站和民兵组织,配合主力抗击日伪侵略军。有2人在斗争中英勇献身。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下三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称第四村。1950年2月属洋墅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属鞍山乡,与顾家弄村并称鞍山第十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公社洋墅管理区,同年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洋市公社,称上宅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0年10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村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2处,均为民宅古建筑。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2015年撤村建居。
  上宅(Shàngzhái)原上宅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80户,37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徐。据清咸丰三年(1853)《重修崇仁堂碑记》记载:“本宗自孔岙徙居邑之东乡。称下洋墅。九世祖仁三府君为上宅肇基焉。”村位于洋墅下宅之西,故名。原洋市乡中心小学设此。西河上有上宅桥古桥。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洋墅上宅。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
  经堂跟(Jīngtánggēn)原址距上宅村村委会驻地南1千米。原有村民40户,97人。村民主姓徐,与洋市、上宅、旧宅徐姓同宗。以旧有经堂庵得名。庵于1961年拆除。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经堂跟。2003年第一批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2009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
  洪塘村(HóngtángCūn)
  下宅(Xiàzhái)原址距洪塘村村委会驻地东北0.3千米。村内有老下宅、下宅张、大九房、松房、里新屋、外新屋、四份头、新屋、廿五房、漕沿等小地名。原有村民55户,120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主姓洪,为旧宅洪氏第三代分支,为洪氏八宅之一。因位于旧宅之南,故名。2010年自然村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后漕头(Hòucáotóu)原址距洪塘村村委会驻地西北1千米。原有村民105户,230人。聚落呈块状。村世居洪姓,亦称洪氏后宅,系洪氏八宅之一。现村民以严姓为主,从费市迁入。因村后有一河,故名。2009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鞍山村(〓nshānCūn)
  袁家(Yuánjiā)原距鞍山村村委会驻地西南1.1千米。有西竺庵小地名。共有村民37户,77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以袁姓为主,从慈城袁家迁此安家,发展成村,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一图称吴社桥袁。吴社桥,清同治间重修,今石质桥梁仍存。1982年分田到户及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袁家与西竺庵均是独立自然村,后西竺庵与袁家合并称袁家。西竺庵于2012年拆迁,袁家正在拆迁中,村民未安置。
  小郎家村(Xiǎolángjiā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2.4千米处。东起荐江村,南临林家村,西接裘市村,北连叶家斗村。村委会驻郎家,故名。辖郎家、谢家2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10户,272人。主要由郎、谢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七都二图称郎谢。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裘市镇(乡),称第十二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属裘市乡第六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属狮东乡,称民乐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公社狮东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大郎家大队。1977年与荐江、刘马胡并称曙光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1993年《宁波市地名志》称小宗郎家。1994年析出荐江、刘马胡,建立小郎家村村委会。2003年谢家自然村整体拆迁。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06年郎家村整体拆迁。2008年拆村建居。
  郎家(Lángjiā)原小郎家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78户,200人。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以郎姓为主,故名。郎氏先世明天启间自镇海河头乡郎家坪迁来,有兄弟三人,长兄分驻在裘市乡,称大宗郎家;幼者分此,称小宗郎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郎谢。2006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和宁沁家园。
  谢家(Xièjiā)原址距郎家村村委会北0.2千米。原有村民32户,72人。聚落沿箭港东岸呈散点状。村以谢姓为主,故名。据传,谢姓清嘉庆年间自洋市青林渡谢家迁此,有谢姓小祠堂。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二图称郎谢。200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旧宅徐村(Jiùzháixú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6千米处。东临庄桥街道西邵村,南接上宅村,西至姚江花园小区与下沈村相连,北连下沈村。以徐姓世居得名,村委会驻中心地。辖中心地、省稼桥、蒋家、王家4个自然村,原有村民214户,472人。主要由徐、蒋、王等大姓组成。光绪《慈溪县志》称旧宅。1938年建有中共旧宅支部,党员4名,设联络站2个,有地下民兵15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和减租减息运动。在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人。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下三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洋墅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属鞍山乡,称鞍山第十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公社,与上宅并称洋墅管理区。同年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析建旧宅大队,属洋市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中,因重名改称旧宅徐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0年10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2010年撤村建居。
  中心地(Zhōngxīndì)原旧宅徐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39户,25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徐。据《徐氏家谱》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德渊徐公,从河南迁居孔岙。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旧宅。中心地属旧宅自然村中心,故为今名。1981年地名普查中,为避重名,改称旧宅徐。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
  省稼桥(Xǐngjiàqiáo)原址距旧宅徐村村委会驻地东北0.2千米。原有村民38户,110人。聚落沿洋墅河呈块状。村民主姓徐。据传,清代时徐氏后裔徐庭相农民出身,后为十八学士,省亲时在家乡建了一座桥,名省稼桥,意为入仕不忘庄稼人出身。村以桥名。光绪《慈溪县志》载:“省稼桥,县南二十五里,潺浦詹家闸南。”桥于1985年重建。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省稼桥。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于宁静家园。
  蒋家(Jiǎngjiā)原址距旧宅徐村村委会驻地西0.2千米。原有村民27户,82人。村民主姓蒋,先祖自奉化溪口迁入,子孙繁衍形成村落,故名。因村前有石桥,亦称桥头蒋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大桥头蒋。2010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未安置。
  王家(Wángjiā)原址距旧宅徐村村委会驻地东北1千米。原有村民10户,28人。村民主姓王。清光绪前迁此定居,村以姓得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该自然村为后田洋自然村下的小地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下三图称前后田洋。2003年拆迁,村民安置于姚江花园。
  旧宅村(JiùzháiCūn)原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0.95千米处。东起庄桥街道上邵村,南至宁慈中路,西接洪塘村,北连上沈村。村委会驻旧宅,故名。辖旧宅和阮家2个自然村,原有村民189户,369人。主要由洪、阮大姓组成。旧宅为革命根据地村。抗日战争时期,有中共党组织和民兵武装在此积极开展抗日斗争。村中民兵王阿玉被日伪军杀害于大宝山麓,今遗骸葬于慈湖烈士陵园朱洪山烈士墓旁。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戍溪里六都上一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洪塘镇(乡),称第一保。1949年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1950年2月属鞍山乡,称一村。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5年为鞍山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公社鞍山管理区,同年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洪塘公社,称旧长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洪塘公社旧宅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洪塘镇。2004年7月属洪塘街道。2010年全村整体拆迁,2014年撤村建居。
  旧宅(Jiùzhái)原旧宅村村委会驻地。原有村民155户,254人。聚落呈块状。村始居洪姓。为洪塘洪氏之故宅,故名旧宅。据明崇祯《洪氏家谱》记载:“洪氏始祖名景升,字迁,官拜明州刺史,卜宅于汉塘,后子孙繁衍分支建宅,称此为旧宅。”2010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暂未安置。村中原有塘头庙、驻跸桥遗址。
  阮家(Ruǎnjiā)原址距旧宅村村委会驻地东北0.5千米。原有村民34户,115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阮,自鄞县西门外迁入发展成村。村以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六都上一图称阮家。2010年全村整体拆迁,村民未安置。
  慈城镇
  新联村(XīnliánCūn)原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东1.5千米处。原名山前村。东临湖心村,南至慈江,西临姜官岭,北靠山。1983年建立村委会,下辖短塘、傅家、谢王庙、谢家、唐家湾、山前、桂家湾7个自然村。2005年,境域建慈湖人家社区。2009年撤村建居。
  短塘(Duǎntáng)原址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北约0.5千米。村民主姓朱。清咸丰前就有朱家祠堂。村北原是花屿湖,有东长西短两条湖塘,村在短塘下,故名。2004年5月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傅家(Fùjiā)原址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东南约0.2千米。村民主姓傅,北宋末由陕西迁此定居,村以姓氏命名。2004年5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谢王庙(Xièwángmiào)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东南约0.3千米。村落沿山脚呈条状。原有谢王庙。1950年开始有人建房定居,形成村落。村因谢王庙得名。2005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谢家(Xièjiā)原址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西北约0.5千米。又称姜过岭谢家。村民主姓谢。南宋前已建村,村以姓氏得名。2004年5月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唐家湾(Tángjiāwān)原址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西北0.9千米。村民主姓张、孙、陈。孙姓系甘肃迁此。1949年前附近原有唐坟庄。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二图称唐家湾。2004年5月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山前(Shānqián)原址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北约0.7千米。原是新联村村委会驻地。村民主姓茅。清咸丰年间从鄞县茅山迁此。因村在井碧山前,故名。1962年成立山前大队,由山前、唐家湾、谢家、短塘、桂家湾5个自然村组成。1966年与桥头大队合并,建立新联大队。曾是山前、新联大队驻地。2004年5月建造慈湖人家社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桂家湾(Guìjiāwān)原址距慈湖人家社区驻地北约1千米。村民主姓桂,属慈城本地族系迁此,形成村落,因村在井碧山湾东侧,故名。2010年建慈湖人家第三期安置房时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观庄村(GuānzhuāngCūn)
  前观庄(Qiánguānzhuāng)原址距观庄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3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陆。2011年5月,因慈江东排建设以及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被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山东村(ShāndōngCūn)
  礼睦庙(Lǐmùmiào)原址为山东村村委会驻地。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曹。因村内有礼睦庙,故名。礼睦庙,祀唐十八学士之一盖文达,庙中有咸丰九年(1859)“永禁里役碑”。2003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翁冯(Wēngféng)原址距山东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5千米。村民主姓翁、冯。翁姓在此定居后,冯姓于清咸丰年间因遇太平军战乱从慈城迁来。村以两姓命名。2003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塔水漕(Tǎshuǐcáo)原址距山东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2千米。村民有曹、王、洪三姓。曹姓从洋市林沐村迁此,已有八九代。王姓祖先在慈城。洪姓从洪塘迁来。村中原有一水槽,约70平方米,槽北约100米处有座石碑塔,故称塔水漕(漕字误书)。2003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叶家(Yèjiā)原址距山东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2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叶。叶姓先世清代时从温州迁此,村以姓氏得名。2003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白米湾村(BáimǐwānCūn)
  官二房(Guān’erfáng)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1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曹,系大宗曹氏分支。原为曹氏“光”字辈第二房,称光二房。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官二房。2005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桂家(Guìjiā)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南约1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桂。清道光年间,慈城桂国章偶到此地,见景色优美,遂购地建房,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以姓氏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桂家。2005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陆家(Lùjiā)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5千米。村民主姓陆。元末明初,有祖籍安徽之陆德先者从余姚县周巷迁此定居。因村西北有陶家山,原名陶家,后以姓氏更名陆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陶公山下。2010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洪八房(Hóngbāfáng)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南约0.7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曹,大宗曹氏分居来此,后发展成村,与大宗仅一河之隔,建筑比大宗晚四五十年。属曹氏洪字辈第八房,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洪八房。2010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鞍山(〓nshān)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北约0.3千米。村民主姓陆。1978年平整土地时,从陆家迁此。因自然村在狮子山后鞍部之下,故名。2010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抱子庙(Bàozǐmiào)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7千米。村民主姓陆,明朝时从洪塘庙后陆家迁此。旧时,村前有一座抱子庙,故名。2010年建江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大宗(Dàzōng)原址距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7千米。原名湖下曹,为大宗、洪八房、官二房三自然村之总称。村民主姓曹。据光绪《慈溪县志》载:“曹姓在南宋绍定五年(1232)曾出进士曹巽,咸淳元年(1265)出进士曹一新。其正宗祠堂建于此村,故名大宗。”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七都三图称湖下曹。2005年建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C区时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山西村(ShānxīCūn)原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5千米处。东临狮子山,南与洪塘街道横山村相接,西与原后洋村为邻,以官山河为界,北靠慈江。因原村委会驻地位于狮子山的西面,故名。辖洪家、前谢、姚家、谢家店、小周家、大周家、金家、官山、袁家畈、应家10个自然村,原有村民516户,1053人。主要由周、应、洪、袁、金、蔡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西屿乡右上午里七都三图、八都二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狮山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洪塘乡。1950年2月属狮东乡。1951年8月属城东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属狮东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慈东公社。1966年山西、周家大队合并称山西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1984年8月慈东乡并入慈城镇,属慈城镇。2009年全村整体拆迁,2010年撤村建居。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洪家(Hóngjiā)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西北1.5千米。原有村民74户,162人。村民主姓洪,明嘉靖年间从洪塘分迁来此。村以姓氏得名。因靠近官山,亦称官山洪家。2006年7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前谢(Qiánxiè)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东南1.5千米。原有村民30户,70人。村以姓氏得名。“河道禁例碑”载为徐谢。为便于与谢家店区分,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二图亦称前谢。2008年8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姚家(Yáojiā)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东南1千米。原有村民13户,37人。唐时,住户以苏姓为多,嗣后苏姓人口逐渐减少,现村民主姓姚。姚姓在明、清时曾为官,名声外扬,故在姚守忠考上贡生后,定名姚家。1921年形成自然村。2010年10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谢家店(Xièjiādiàn)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西南1.3千米。原有村民5户,10人。村民主姓谢。1942年后发展成村。谢姓在大路旁积善庵南建一赐茶亭,亭柱上刻有“谢家店”三字,故名。2008年8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小周家(Xiǎozhōujiā)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东南1千米。原有村民78户,149人。周姓大户有两个儿子,后两兄弟分家,大儿子居住地称大周家,小儿子居住地称小周家。2008年8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大周家(Dàzhōujiā)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南0.8千米。原有村民39户,188人。村民主姓周,明末清初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二图称大小周家。2008年8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金家(Jīnjiā)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北0.2千米。原有村民28户,9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金,元后期从镇海澥浦镇迁此。2010年10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官山(Guānshān)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西北1.8千米。原有村民30户,92人。村民以胡姓为主,另有袁、翁、陈、洪等姓。村与夹田桥同建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因村在官山脚下,故名。2006年7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袁家畈(Yuánjiāfàn)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东北1.5千米。原有村民115户,253人。村民主姓袁,村南是一片田畈,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八都二图亦称袁家畈。2010年10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应家(Yīngjiā)原址距山西村村委会驻地北0.4千米。原有村民104户,260人。村民主姓应,明嘉靖至隆庆间从丈亭迁此。村以姓氏得名。又因村在夹田桥东南,亦称夹田桥应家。2010年10月,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前洋村(QiányángCūn)
  大圣寺(Dàshèngsì)原址距前洋村村委会驻地南0.2千米。村民主姓陈。以旧有大圣寺得名。光绪《慈溪县志》称大慈庵。1963年废。半浦酒厂设此。
  后洋村(HòuyángCūn)原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南2千米。东临官山河,南接前洋村,西为新华村,北与慈江及北门、山西农田相连。村委会驻应家,因旧时有后洋庙得名。原有应家、后头屋、小洪家、东江沿、祝家、陆介地、前孙、后孙8个自然村。2005年,因慈城新城建设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2010年撤村建居。
  应家(Yīngjiā)原后洋村村委会驻地。村民主姓应,清朝时从温州迁此。村以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二都七图称应家河塘。自然村有应修人故居和原修人小学。2005年慈城新城建设时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后头屋(Hòutóuwū)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2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冯,清时由东江沿分迁至此。因位于东江沿北,故名。2005年慈城新城建设时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小洪家(Xiǎohóngjiā)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东北约1千米。村民主姓洪,明嘉靖间由洪塘迁此。村以姓氏得名。为与山西村洪家相区别,故名。2005年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东江沿(Dōngjiāngyán)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东约1.1千米。村民主姓冯、洪。冯姓为慈城后地畈冯家分支,清道光七年(1827)迁此。洪姓于清宣统二年(1910)迁此。聚落沿官山江西岸呈三角块状,官山江在乡境之东,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二都七图亦称东江沿。2005年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祝家(Zhùjiā)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南约0.2千米。1980年12月至2001年9月原半浦、乍浦乡政府驻地。村民主姓祝、俞。清乾隆十八年(1753),祝姓先世自山西太原迁此。民国十六年(1937)又有俞姓自慈城北门俞家迁来。祝姓始居,故名。2005年全村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陆介地(Lùjièdì)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东约0.5千米。村民主姓陆、徐。徐姓先世于清道光七年(1827)迁此定居。陆姓先居,且地处平原高地,原名陆高地,今称陆介地。1968年陆姓外迁,其名一直沿用。2005年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前孙(Qiánsūn)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9千米。聚落呈长方块状。村民主姓孙,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迁此定居。因村旁有河漕,又因位居后孙之南,故称。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二都七图称前后沈。2005年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后孙(Hòusūn)原址距后洋村村委会驻地东南约0.8千米。村西有小地名十间头。村民主姓孙,清乾隆五十四(1789)年迁此定居。清咸丰八年(1858),又有沈姓自三北沈师桥迁来。孙姓始居,位于前孙之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二都七图称前后沈。2005年拆迁,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区。
  虹星村(HóngxīngCūn)
  塘路下(Tánglùxià)原址距虹星村村委会驻地西南1.2千米。原有村民70户,15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宋、赵、王。据传,宋氏于清光绪年间迁此定居,赵姓于民国初自余姚候青门迁来,1959年又有王姓自安徽迁此定居。因靠近姚江北岸塘路下而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二都四图称塘头下。2015年7月因建造中波发射台,全村整体拆迁。
  黄山村(HuángshānCūn)
  王家(Wángjiā)原址距黄山村村委会驻地西南0.5千米。原有村民3户,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据《慈溪王氏宗谱》载:先祖籍山西太原,宋建炎间南迁,先居慈城,其第五世再迁黄山。村以姓氏得名。2011年6月,因建造江北连接线二期工程征地,全村拆迁。
  旗杆门头(Qígānméntóu)原址距黄山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南0.35千米。原属黄山小地名。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王,与本地王氏同族。清朝中期,村中一户当官人家,在房子外面树立一根旗杆,因以名村。2010年,因建造江北连接线二期工程征地,全村拆迁。
  石埠头(Shíbùtóu)原址距黄山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2千米。原有村民16户,51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张,明晚期自穿山迁此。因村北河旁有块石所筑的埠头,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一都一图亦称石埠头。2010年,因建造江北连接线二期工程征地,全村整体拆迁。
  国庆村(GuóqìngCūn)
  马路湾(Mǎlùwān)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西北1千米。原有村民47户,118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叶,为慈城本地族系分居于此。因村在古驿道转弯处,“弯”与“湾”同音,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都二图亦称马路湾。2003年,因金田铜业集团扩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枫湾家园。
  樟树下(Zhāngshùxià)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0.2千米。原有村民68户,155人。村民以周姓为主,清初从慈城迁此。因村前有大樟树,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都二图亦称樟树下。2003年,因金田铜业集团扩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枫湾家园。
  枫湾(Fēngwān)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北偏西1.5千米。原有村民91户,208人。聚落沿山西麓呈块状。村民原主姓杨,今以朱姓为主。南宋杨简父亲曾居住丰湾石鱼山下。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九都二图称丰湾。村建在山的转弯处,原有一株大枫树,故易名枫湾。大枫树在1958年被砍伐。2012年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国庆花园。
  何家(Héjiā)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南0.8千米。原有村民95户。220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何,元代从浙南括苍山迁此,村以姓氏命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都二图称鹏山塔。2006年土地征用,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国庆花园。
  张家(Zhāngjiā)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西0.3千米。原有村民62户,136人。村民主姓张,明朝时从河南迁此,后子孙繁衍,逐渐形成村落。村以始居张姓得名。2003年,因金田铜业集团扩建,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国庆花园。
  上胡坑基(Shànghúkēngjī)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西0.3千米。原有村民39户,73人。
  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胡,其祖先填平了一个大土坑,建房于土坑之上,名胡坑基。后胡姓分支至下横河以南建村,称下胡坑基,此村遂名上胡坑基。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都二图称胡坑桥。胡氏自宋至清在慈溪县境内曾出过进士7人。2008年土地被征用拆迁。村民安置在国庆花园。
  彭山(Péngshān)原址距国庆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南1千米。原有村民77户,176人。聚落呈块状。有小地名坟庵、徐家。村民主姓高,1955年从绍兴迁此。因村建在彭山下,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都二图称鹏山塔。2008年土地征用,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国庆花园。
  浦丰村(PǔfēngCūn)
  下杨家(Xiàyángjiā)原址距浦丰村村委会驻地西北0.4千米。原有村民63户,15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杨。据传,杨姓从赭山杨陈来此做长工后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以姓得名。为区分三联村杨家,故名。2013年7月自然村整体拆迁。
  周家(Zhōujiā)原址距浦丰村村委会驻地西北0.6千米。原有村民24户,52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为慈城本地族系。村以周姓得名。后周姓外迁,村中杂姓聚居,以陈姓为主,村名仍沿用。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
  许家(Xǔjiā)原址距浦丰村村委会驻地西0.5千米。原有村民23户,49人。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许,从山西迁入余姚市潘家漕口定居,后分支迁此。村以姓氏得名。因村处在王吉浦河下游东岸边,亦称河东许家。2014年因高新园区筑路,自然村整体拆迁。
  民丰村(MínfēngCūn)原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西4千米处。东接浦丰村,西连三七市镇云山村;南临慈江,北与向上村接壤。村委会驻大会堂旁,寓农民渴望丰收之意,故名。辖童家、庙前、庙后、方家、郑家、孙一、孙二7个自然村,原有村民346户,785人。主要有童、方、郑、孙大姓组成。民国初之前,属慈溪县金川乡云山里二十五都一图、三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云湖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云湖乡。1951年8月属妙山乡,称河东村,是指郭塘河之东。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7年由民一、民二2个低级社并为民丰高级社。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属妙山公社,称民丰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1984年建立村委会。1992年5月乡镇合并后属慈城镇。2013年4月童家、庙前、庙后、孙一4个自然村整体拆迁。2014年10月方家、郑家、孙二3个自然村整体拆迁。辖内有区级文物保护点下王桥。
  童家(Tóngjiā)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驻地西北0.5千米。村民主姓童。因郭塘河西余姚县界内也有童家,为了与余姚童家区分,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二十五都三图称东童,村以姓氏得名。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
  庙前(Miàoqián)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驻地东0.3千米。村民主姓许,由余姚市潘家漕口迁来,已有近200年。村在原有腾君庙东,故名。因河东浦丰村也有许家,俗称河西许家。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二十五都一图亦称庙前。2013年4月自然村拆迁。
  庙后(Miàohòu)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驻地北0.5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许,由余姚市潘家漕口迁来,已有近200年。村在原有腾君庙后,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二十五都三图称下王桥。2013年4月自然村整体拆迁。
  方家(Fāngjiā)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驻地西南0.4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方,由河南迁此定居,已历23代。村以方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二十五都一图称方郑。2014年10月自然村整体拆迁。
  郑家(Zhèngjiā)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西南0.4千米。村民主姓郑,世祖文一公由河南荥阳迁此定居,已历多代。村以郑姓得名。原名方郑。2014年自然村整体拆迁。
  孙一(Sūn1)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南0.2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孙,祖先由五星村的盆文山自然村分迁而来。村以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二十五都一图称孙家。2013年自然村整体拆迁。
  孙二(Sūn2)原址距民丰村村委会南0.2千米。村民主姓孙,由五星村的盆山村分迁而来。村以姓得名。原名孙家。2014年10月自然村整体拆迁。
  向上村(XiàngshàngCūn)
  翁家(Wēngjiā)原址距向上村村委会驻地东0.2千米。原有村民8户,30人。翁姓世居,故名。现村民以王姓为主。2010年9月,因建造南北连接线公路,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枫湾家园三期。
  朱家(Zhūjiā)原址距向上村村委会驻地东0.2千米。村民主姓朱,村以世居朱姓得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二十五都三图亦称朱家。2010年9月,因建造南北连接线公路,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枫湾家园三期。
  徐家(Xújiā)原址距向上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3千米。村民主姓徐,明嘉靖年间从云湖乡东岙村迁此定居成村。村以姓得名。2010年9月,因建造南北连接线公路,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枫湾家园三期。
  张家(Zhāngjiā)原址距向上村村委会驻地东南0.3千米。村民主姓张,村以世居张姓命名。2007年9月,因建造厂房需要,自然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枫湾家园。
  三联村(SānliánCūn)
  智山房(Zhìshānfáng)原址距三联村村委会驻地西偏北0.65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沈,150年前由妙山村坊沿分迁至此。光绪《慈溪县志·乡里》九都三图称智三房。村以房名得名。2005年,因建造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全村整体拆迁。村民安置在三联新村。
  妙山居委会(MiàoshānJūwěihuì)成立于1996年。管辖散居在向上村、五星村、五湖村、三联村、浦丰村、民丰村、妙山村、国庆村、八字村、勤丰峧头10个原妙山乡内村的居民,故名。2008年居委会废除,居民并入宝峰社区。
  云湖居委会(YúnhúJūwěihuì)成立于1996年。管辖散居在金沙村、南联村、五联村、公有村4个原云湖乡内村的居民,故名。2008年居委会废除,居民并入宝峰社区。
  乍山居委会(ZhàshānJūwěihuì)成立于1996年。管辖散居在杨陈村、黄山村、王家坝村、双顶山村、三勤村、洪陈村、龚冯村7个原乍山乡内村的居民,故名。2008年居委会废除,居民并入宝峰社区。
  半浦居委会(BànpǔJūwěihuì)成立于1996年。管辖散居在半浦村、虹星村、前洋村、新华村、后洋村5个原半浦乡内村的居民,故名。2008年居委会废除,居民并入慈湖人家社区。2016年交云鹭湾社区托管。
  废止街巷道路
  中马街道
  新义巷(Xīnyì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新义巷,东至宝记巷,西至鸿茂巷。旧名新义路,又名云松坊。”原长84米,宽4米,混凝土路面。1982年因修建解放桥北堍之新路(大庆南路),将原新义路切断,南段与如意巷合并,更名为新义巷。改为西南起槐树路,西北至鸿茂巷。现槐树路至大庆南路段,因旧城改造已消失。2000年路废。
  后马路(HòumǎLù)民国《鄞县通志》载:“后马路,南起桃渡路,北至石板巷。旧名后街、小菜场李家后门、引仙桥下。”自扬善路至车站路,民国十七年(1928)改建柏油马路,宽9.6米。因该路旧名后街,民国十七年改建马路后,与同走向的外马路、中马路形成系列地名,故名后马路。1958年拓建人民路,名废。
  浮石路(FúshíLù)民国《鄞县通志》载:“浮石路,南起槐树路,北至田畈,通后江沿。旧名浮石亭。”因旧有浮石亭得名。“文化大革命”时,与槐树路并称工农路。1981年地名普查时并入槐树路,名废。
  桃渡街(TáodùJiē)民国《鄞县通志》载:“桃渡街,东至外马路,西到中马路。旧名首善里,规定宽5.76公尺。”今废为新江桥北堍。
  一横街(1HéngJiē)民国《鄞县通志》载:“一横街,东起新江桥,西至后马路。旧名桃花渡头、滕家同。”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马路与外马路之间几条横街,自南至北以序数排列,该街居首,故名。1985年该路与后马路等合并改建人民路,名废。
  三横街(3HéngJiē)民国《鄞县通志》载:“三横街,东至外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生和同。民国十七年(1928)改建马路,宽9.6公尺。”1979年城市道路重修时,改为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102米,宽5米,混凝土路面。2002年旧城改造时,路与名全废。
  四横街(4HéngJiē)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83.8米,宽6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四横街,东至外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邮河同。民国十七年(1928)改建马路,宽9.6公尺。”2003年因建外滩大桥和同方杰座时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花墙街(HuāqiángJiē)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110米,宽2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花墙街,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花墙同。规定宽5.76公尺。”据世居该街居民介绍,明朝天官屠滽后代在此弄内建一大院,大院后墙壁上画有花卉,因名花墙同。1935年改称花墙街。21世纪初旧城改造时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引先街(YǐnxiānJiē)南起板桥街,北至使君街。长56.8米,宽4米,混凝土路面。因附近原有一座引仙桥,街以桥名。民国《鄞县通志》载:“引仙桥街,南至板桥街,北至使君街。旧名引仙桥下。规定宽5.76公尺。”1950年因“引仙”有迷信色彩,以谐音改名引先街。2002年因建外滩大桥和旧城改造而废,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板桥街(BǎnqiáoJiē)南起车站路,东至玛瑙路。长362米,宽2.8米。民国《鄞县通志》载:“板桥街,东至板桥,西接财神殿下,南至车站路。旧名板桥下、财神殿下。规定宽9.6公尺。”因与引先街之间原有一座板桥而得名。旧城改造后街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和栈街(HézhànJiē)东起人民路,西至玛瑙路,中段分叉北至扬善路。长160米,宽2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和栈街,东至后马路,西至玛瑙路,旧名洋楼同、太和栈同。规定宽5.76公尺。”因旧有太和栈房得名。旧城改造后街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山海街(ShānhǎiJiē)东北起二横街,西南接人民路35弄。长21米,宽2.3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山海街,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山海居同。规定宽5.76公尺。”因有一福建人曾在此弄内开设山海居腊鸭店,故又名腊鸭弄。1935年改名山海街。旧城改造后街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德祥巷(DéxiángXiàng)东起玛瑙路,西至板桥街。长100.3米,宽度4.2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德祥街,东至玛瑙路,西不通。旧名德祥坊财神殿后。”1930年前后,米行老板杜良河在此巷建房收租,取名德祥坊。1935年定名德祥巷。旧城改造后街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招商巷(Zhāoshāng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招商巷,东至外马路,西至中马路。旧名招商局同。”清至民国时,宁波招商局设此,故名。拓建宁波港客运站时,巷废。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北宁绍巷(Běiníngshào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北宁绍巷,东至外马路,西至中马路。旧名宁绍北坊。”因巷居原宁绍轮船公司北,故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并入外马路。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南宁绍巷(Nánníngshào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南宁绍巷,东起外马路,西至中马路。旧名宁绍公司同。”因巷居原宁绍轮船公司南,故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并入外马路。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装船巷(Zhuāngchuán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装船巷,东至外马路,西至中马路。旧名装船同。”1981年地名普查时并入中马路。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傅家巷(Fùjiā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傅家巷,南至桃渡路,北通车站巷。旧称傅家道头。”因傅家世居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巷已废。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万祥巷(Wànxiáng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120米,宽2米。石板、砖砌交替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万祥巷,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宝顺同、倪万祥同。”以旧有倪万祥商号得名。1935年改为万祥巷。1988年10月建港务局码头广场时全部拆除。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葆山巷(BǎoshānXiàng)东起外马路,西至中马路。长182米,宽3.2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葆三巷,东至外马路,西至中马路。旧名葆三同。”民国二十五年(1936)《鄞县城厢图》作“三宝街”。旧时,南首附近另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葆山巷,20世纪40年代初已消失。1981年地名普查时,定葆山巷为标准地名。2000年建设茗雅苑小区时废止。
  如意巷(Rúyì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如意巷,东起新义巷,西至槐树路。旧名如意庵同。”其地旧有如意庵,故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并入新义巷,名废。昌源巷(Chāngyuán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昌源巷,东至巷底,西至后马路。旧名王源昌同。”1958年与一横街、后马路等改建人民路,巷废。
  屠家巷(Tújiā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140米,宽2—5米。民国《鄞县通志》载:“屠家巷,东至外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屠家同。”因屠姓宗族世居,得名。1935年定名屠家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张家巷(ZhāngjiāXiàng)民国《鄞县通志》载:“张家巷,西南起槐树路,北至宝记巷。旧名张家同。”据世居者介绍,清时,张姓在此建造住房后,即名张家同。1935年改为张家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封仁桥下(Fēngrénqiáoxià)东南起人民路,西北至鄞慈镇路。长292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位于原封仁桥(佘使君庙前有封神、引仙左右两桥,后封神桥重建,改名封仁桥)西堍,故名。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封神桥巷(FēngshénqiáoXiàng)东起人民路,西接鄞慈镇路。长195.7米,宽2.7米,混凝土路面。因巷口原有封神桥,1935年名封神桥巷。民国《鄞县通志》载:“封神桥巷,东至封神桥下,西至江井园巷。旧名封神桥。”巷内北侧有宁波市第三医院。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钱园巷(QiányuánXiàng)东南起人民路,北至鄞慈镇路。长493米,宽3.4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钱家园,东至引仙桥下。西至江井园巷。旧名钱家花园、江井园。”巷内原有一座钱姓建造的花园,因称该巷为钱家花园。1935年改名钱园巷。建宁波市第三医院时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使君巷(ShǐjūnXiàng)南起板桥街,北与使君街相连。长88米,宽3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旧名佘使君庙同。原系小河,逐年填平筑路,与使君街衔接。”1935年以使君庙命名使君巷。因旧城改造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乐安巷(Lè’ānXiàng)西起桃渡路,东至板桥街。长240米,宽3.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乐安巷,东至板桥街,西至铁路旁。旧名三瑞里。”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颍川巷(YǐngchuānXiàng)东起人民路二口,西至玛瑙路。长149米,宽3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颍川巷,东至麦阳桥下,西至玛瑙路。旧名颍川坊。”原是坟滩地。1930年,公元保险公司老板陈筱葆在该处建房。取名颍川坊,巷以坊得名。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周家桥巷(ZhōujiāqiáoXiàng)东起人民路,西至车站路。长58米,宽2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周家桥巷,东至后马路,西至车站路。旧名周家桥下。”巷口原有周家桥(又名孟阳桥、麦阳桥)。1935年定名周家桥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周家桥下(Zhōujiāqiáoxià)西起玛瑙路,东至人民路二口。路中段30米处分支:向北折至人民路出口,宽3.5米;向南折至人民路出口,宽1.6米。全长278米,混凝土路面。因位于周家桥西堍,故名。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天福巷(TiānfúXiàng)南起桃渡路,西通桃渡路,东接玛瑙路。长165米,宽3.6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天福巷,南至桃渡路,北至田。旧名天福栈同、恒裕里、高裕昌同。”因巷内有天福栈房得名。1935年称天福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尚洁巷(ShàngjiéXiàng)东起文星巷,西至玛瑙路。长60米,宽3.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尚洁巷,东至文星巷,西至玛瑙路。旧名尚洁里。”1935年改尚洁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文星巷(WénxīngXiàng)南起桃渡路,北至和栈街。长90米,宽3.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文星巷,南至后马路,北至和栈街。旧名文星栈同新房子。”文星栈,是以储存茶叶为主的货栈,1935年改文星巷。旧城改造后,路与名俱废。
  均安巷(Jūn’ānXiàng)东起人民路,西至文星巷。长30米,宽4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均安巷,东至后马路,西至文星巷。旧名均安里。”1935年改均安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余大巷(Yúdà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85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余大巷,东至外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余大同。”因该巷东端南侧原有余大钱庄而得名。1935年定名余大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周家巷(Zhōujiā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100米,宽2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周家巷,东至外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周家同、周家道头。”以周姓世居巷内得名。1935年定名周家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腊店巷(Làdiàn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巷底。长57.9米,宽2.6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旧名腊店同。”因巷内东端原有一王氏蜡烛店得名。1935年定名蜡店巷。后“蜡”谐音作“腊”。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邵家巷(Shàojiā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巷底。长55米,宽1.95米,混凝土路面。因邵姓宗族世居,故名。民国《鄞县通志》载:“旧名张家同。”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纪家巷(Jìjiā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70米,宽2—3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纪家巷,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纪家同。”原系纪姓宗族世居,以姓氏得名。1935年定名纪家巷。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永安巷(Yǒng’ānXiàng)东起中马路,西至人民路。长106.7米,宽2.5—4.1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纪家同。”1933年,报关行老板陈阿祥在此建房,取名永安坊。1935年改永安巷。80年代末扩建宁波港客运站后巷消失,名废。
  古井巷(GǔjǐngXiàng)西起人民路,东至巷底。长60米,宽1.2米,混凝土路面。因巷内有一古井得名。民国《鄞县通志》载:“古井巷,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同兴巷(TóngxīngXiàng)东起外马路,西至中马路。长113米,宽2—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旧名福余里庆元坊。”该巷跨越同兴街。1935年改为同兴巷。同兴街今已并入中马路。旧城改造后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白沙街道
  田厂巷(TiánchǎngXiàng)老火车北站内。东南起白沙路,西北至大庆北路。原是农田。民国初年,农户林登协在此造了一座高平屋,后不断扩展成巷。建屋前,有一草舍供农民休息之用,俗名田厂,故巷名田厂巷。1978年港务局宁波作业区扩建,拆除一部分住房,剩下的民房仍称田厂巷。2004年因庆丰桥建设巷全废,今名废。
  宏全巷(HóngquánXiàng)东起白沙路,西至人民路,穿过人民路为泗洲街,与泗洲街在一条直线上。长134米。宽3.4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宏全巷,东起江边,西至河边。旧名宏全坊。”1911—1920年期间,由原营造厂老板邬全顺建造住宅,起名“宏全坊”。1935年定巷名为宏全巷。20世纪90年代末因低洼地段改造,该巷消失。2006年名废。
  清泉巷(QīngquánXiàng)北起宏全巷,东至白沙路,西至人民路。长255米,宽2—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清泉巷,东至白沙路,西至砖桥。旧名清泉坊。”1911年前后,永耀电力公司老板余润泉在该处建造住宅,取名清泉坊。1935年定名清泉巷,巷以坊得名。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桂家巷(GuìjiāXiàng)南起生宝路,北至砖桥巷,东至白沙路。原白沙居委会驻此。长182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民国《县通志》载:“桂家巷,东至江边,西至河边。旧名桂家同。”因桂姓世居得名。1935年设门牌时更名桂家巷。20世纪90年代初因旧房改造巷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三宝巷(SānbǎoXiàng)西北起人民路,东南至白沙路。巷较弯曲。长256米,宽2.7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三宝巷,东至后马路,南至咸宁路。旧名三宝桥下毛家同。”巷北端横跨泗洲河原有一座石桥三宝桥(1952年填河时拆除),巷由桥得名。1935年定名三宝巷。20世纪90年代初旧城改造时巷废。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咸宁巷(XiánníngXiàng)西起人民路,东至白沙路。长72米,宽2.1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咸宁巷,东至后马路,西至三宝巷。旧名乌坑同。”因旧有咸宁桥,巷通咸宁路得名。1935年名咸宁巷。20世纪90年代初旧城改造时消失。2006年市地名委员会公布废止。
  海关巷(HǎiguānXiàng)东南起外马路,西北至中马路。长123米,宽15米,混凝土路面。民国《鄞县通志》载:“海关巷,东至中马路,西至后马路。旧名海关同。”该巷面临甬江,与旧海关相近而得名。1935年定名海关巷,2006年巷废。
  慈城镇
  张太守里(Zhāngtàishǒulǐ)位于古巷社区北偏西,竺巷东路南侧。1989年建中城小学时大部分拆除,小部分并入教堂弄,名废。原路南起骢马桥江(即解放河,已填埋成排污暗河),北抵竺巷东路。光绪《慈溪县志·旧迹·居址》载:“张太守宅,东镇桥西,成都府知府张大器所居。东为坚基堂,西为百忍堂,张佥都楷旧宅。”
  小菜场里(Xiǎocàichǎnglǐ)原位于古巷社区北偏西,竺巷东路北侧。南起竺巷东路,北至太阳殿路。长54米,宽2米,石板路面。弄口原为菜场,故名。1985年菜场扩建为农贸市场,2001年改建为孔庙广场,小菜场里全部拆除,名废。
  冷水湾里(Lěngshuǐwānlǐ)原位于古巷社区北偏西,解放路东侧。原路西起解放路,东至弄底。弄形弯曲,有一井,井水较冷,故名。又因弄内旧有白龙寺(顺济庙),别名市龙堂。南段原名保和里,因较短,1982年并入冷水湾里。1989年建中城小学时,冷水湾里全部拆除,名废。
  董太守房(Dǒngtàishǒufáng)原位于古巷社区北偏西,解放路东侧。原路西起解放路,东至巷底。长40米,宽3.1米,石板路面。光绪《慈溪县志·旧迹居址》载:“董太守宅,县治南,淮阳府知府董允升所居。”1960年后编入解放路,名废。20世纪80年代,该房被拆除改造为商铺和居民住宅。1989年建中城小学时全部拆除。
  学弄(XuéLòng)原位于古巷社区西偏北,东横街北侧。原路南起东横街,北至竺巷东路。长110米,宽1.4米,石板路面。路西侧原有工商行政管理所,房名“抹云楼”;东侧原有慈城镇卫生院。因弄在学宫(孔庙)前,是学生必经之路,故名。1989年建中城小学时被拆除,名废。
  狮子门头(Shīziméntóu)位于古巷社区西南,解放路东侧。西起解放路,东至张家园。长80米,宽2.7米,石板路面。狮子门头是广东佥事赵继宗所建,赵氏三世进士,赵文华是其重孙,一直居住在一起。明嘉靖八年(1529),赵文华中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祖居门前增设一对石狮子,故名,弄以此得名。2003年旧房改造和扩建制冷元件厂时拆除。
  废止宗教场所
  董孝子庙(DǒngxiàozǐMiào)原址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光绪《慈溪县志·坛庙》载:“董孝子庙,县南门内,祀汉董黯。旧在县东北一里慈溪,因孝子得名。”宋楼钥《慈溪县董孝子庙记》载:董孝子,名黯,字叔达,一字孝治,因孝成名。汉延光三年(124)初,奉诏书命其故居崇祠。唐大历十二年(777),郡刺史崔殷请祠额,又葺新祠宇,撰立碑碣。祠因年久圮,附祀于城隍庙。宋建炎间,慈溪县令林叔豹重建祠堂于灵应庙之西,迁其像而祀之,有题跋刻于孝子碑阴,祠宇尚卑陋。绍兴三十二年(1162)郡户曹董邻摄邑,遂于普济寺之西建庙,久而圮。庆元二年(1196)邑令朱堂增修,帅同僚友与邑中,士大夫上巳重阳行三献之礼,里士毕集,祀罢,饮福于普济寺,至今不替。尚书楼钥记之。嘉定十四年(1221),邑令赵崇遂属乡先生杨简题纯德庙额。复祔唐孝子张元择像于座侧。邑人张虙撰记。遂称董张二孝子庙。嘉熙二年(1238),里士桂壮孙、张龙应等修祠,郡人高衡孙为之序。咸淳元年(1265),邑令金昌年另建张庙于祠之东侧,又建宋孝子孙子翰庙于祠西,而庙仍为专祠。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庙为普济寺僧所坏,邑士告迁神像袝于城隍庙。元贞元年(1295),邑主簿刘庆于县西南一里复建,久又圮。延祐元年(1314),邑长乌马儿重建,奉张、孙二孝子共祀之。明洪武二年(1369),令岁祭于郡,遂革其祀。正德十四年(1519),邑令胡琼创“崇孝祠”于学宫。嘉靖间,迁祠主于“乡贤祠”内。万历四十年(1612),巡抚高举新建祠于南门内,每岁春秋致祭。清康熙十年(1671),裔孙董尔宏请于布政司袁一相,定春秋二祭。1964年,因建慈城木材供应站,祀毁。今孔庙“崇孝祠”内神主尚存。宁波南门孝子庙还在。
  废止铁路、火车站
  孔浦支线(KǒngpǔZhīxiàn)南起江北槐树路(今江北公园),东北至孔浦,故名。全长3.92千米。系原沪杭甬铁路甬曹段支线。民国八年(1919)为机车出入而建造。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造为孔浦支线,日开行客车4对。全线有桥梁3座。民国二十七年(1938),铁路奉命拆毁,今尚存铁路桥梁。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洪镇线(HóngzhènXiàn)西起洪塘街道后张村,东至镇海区海涂围塘铁路镇海作业站前路港交界点,故名。全长21.83千米,江北境内段长约9千米。1975年2月开工,1983年底基本竣工。前期和次期工程累计投资2651万元。该线为单线,设计通过能力400万吨,线路等级为Ⅱ中型。全线有桥梁21座,涵渠75座,道口52处。日行小运转货物列车3对。沿线设洪塘编组站、沈家站、俞范线路所、镇海作业站4站。在洪塘编组站和俞范线路所分别衔接37793部队洪塘专用线、镇海石油化工总厂专用铁路各一条,计长19.52千米。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浙江省木材公司宁波分公司专用线(ZhèjiāngShěngMùcáigōngsīNíngbōfèngōngsīZhuānyòngxiàn)接轨宁波北站白沙货场。总长1.81千米,其中正线长0.93千米。始建于1961年7月,1963年7月建成使用。工程投资42.3万元。有安全线1股,有效长101米;货物线2股,有效长0.387千米。桥梁1座,道口5处。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浙江省水产供销宁波中转站专用线(ZhèjiāngShěngShuǐchǎngōngxiāoNíngbōzhōngzhuǎnzhànZhuānyòngxiàn)接轨宁波北站压赛堰、白沙两货场联络线0.01千米处,自西向东延伸至孔浦。总长3.76千米,其中正线长1.83千米。始建于1975年9月,1980年9月建成使用。工程投资246.8万元。有渡线2股,长0.136千米;货物线3股,有效长1495米。桥梁1座,涵渠9座,道口7处。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37793部队铁路宁波北站专用线(37793BùduìTiělùníngbōběizhànZhuānyòngxiàn)接轨萧甬线庄桥站,自西向东北至庄桥机场,亦称庄桥机场专用线。1956年建成。1957年8月,白沙支线兴筑,接轨点移至该支线3.59千米处。1980年6月,北站压赛堰货物列车到发场工程兴建时,接轨点改为该支线4.19千米处。现线路总长2.1千米,其中正线长1.46千米。有货物线2股,有效长0.46千米。桥梁1座,涵渠2座。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宁波建筑材料供销公司专用线(NíngbōJiànzhùcáiliàoGōngxiāogōngsīZhuānyòngxiàn)接轨宁波铁路北站列电货场2号道岔,自东往西至姚江边。长0.39千米。于1984年6月兴建,翌年3月建成使用。工程总投资约60万元。有道岔1组,道口1处。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宁波市燃料公司工业油库专用线(NíngbōShìRánliàogōngsīGōngyèyóukùZhuānyòngxiàn)接轨37793部队宁波北站专用线0.29千米处。总长1千米,其中正线长0.53千米。于1975年1月兴建,1977年9月建成使用。工程投资32.8万元。有货物线2股,有效长0.63千米。涵渠1座。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台州电厂宁波中转站专用线(TāizhōudiànchǎngNíngbōzhōngzhuǎnzhànZhuānyòngxiàn)接轨宁波北站列电货场2号道岔,自东往西至姚江边。长0.38千米。毗邻宁波建筑材料供销公司专用线。于1981年兴建,1984年7月建成使用。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铁路宁波北直属站劳动服务公司专用线(TiělùníngbōběizhíshǔzhànLáodòngfúwùgōngsīZhuānyòngxiàn)接轨宁波北站压赛堰货场牵出线。长0.21千米。于1985年4月兴建,1986年5月交付使用。2014年新宁波北站开通运营后废止。
  宁波站(NíngbōZhàn)原址位于槐树路(今江北公园),是宁波最早设立的火车站。民国元年(1912)10月建成,为客货兼营站。民国二十五年(1936)6月更名为鄞县站。有站屋及候车室等8间,建筑面积467平方米。旅客站台3座,共长891米,宽7.8—9.1米。有货物雨棚、货物仓库、码头、水塔、抽水机房、煤栈、蓄水池、水井各1座,工作人员23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车站被日军炸毁。1956年新建萧甬铁路南门段时,迁至宁波南门外,更名宁波南站。2014年废止。
  慈城站(CíchéngZhàn)曾名慈溪站。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约0.2千米处。以地处慈城而得名。车站中心里程为萧甬线128.37千米。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5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废弃。1955年重建。货运以整车矿石、建材大宗货物为主。系四等中间站。年客运量28万人次,货运量30.3万吨。20世纪末停用。
  废止湖
  花屿湖(HuāyǔHú)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2千米的湖心村和慈湖人家社区。光绪《慈溪县志》载:“花屿湖,县东南一十里,古有小塘潴水。唐贞元十年(794),刺史任侗劝民修筑,计一十七顷四十余亩,溉田六千余亩。湖中筑塘,以通往来,故有东西二湖之名。宋嘉祐间,邑簿成立增堤,以捍水,仍置碶。元至元间,东皋寺僧首取十余亩以种蒲莲。大德初,都省左丞家奴周寿等筑为田,计亩输粮,凡二百余石,官为收科。七年(1303),沾利之民诉于省台。八年(1304)都水使者冯尹辄分隶悉复为湖[至元六年(1269),两浙官田失实,分遣温州路同知杨清孙核之,,李至善等秉时复举,邑尹程郇力争,卒罢其议,郇自为之记]。天历(1328)间,奸人又结道士李至善,从道教所申于部事下州县,复占为田,里民诉于官,湖得不废。洪武三十一年(1398),邑人邵功奏以为田,官为踏量,除积水、池塘、河沟,为田一十三顷九十亩八分九厘。既而民人合诉于官,议又寝。永乐五年(1407),定海卫军人陈详奏复为田。七年(1409),以原定亩数,俾民佃之,起科输粮。”从此,花屿湖遭受人为消失,只剩四顷不到。清雍正《慈溪县志·旧景》中载:“花屿湖,广一千五百,中有两小山,百花蒙之,烂若云锦,因名花屿。四时游人画船往来,乐声不绝。”20世纪6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大兴造田之风,剩下的花屿湖被造田而全部填埋。因而名废。
  废止泉
  旋螺泉(XuánluóQu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5千米处的赭山。光绪《慈溪县志》载:“旋螺泉,县南一十五里,赭山之阳,泉清洁,挹之不尽。”清宋日达《旋子螺泉记略》:“赭山山阳之腰有泉,名旋子螺。旋子螺者,满山石子溪流细曲而下,而泉处颇大,其旋如螺也。”故名。
  今因开办采石场毁,名废。
  玉泉(YùQu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处的东悬岭上。光绪《慈溪县志》载:“玉泉,县东北三里,宋德祐间,邑人冯德谦甃井建亭于上。”取名玉泉,亭名玉泉亭。1996年建慈骆公路时毁,名废。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