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47
颗粒名称:
分类号: P942.557.7
页数: 2
页码: 396-3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江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的情况。
关键词: 江北地区 自然地理

内容

半塘湾(Bàntáng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的东山村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半塘湾,县东二里许(东山下)。”坐东朝西,面宽、进深各约100米,形似半塘,故名。湾内原有明代主事钱文荐归田后卜居于此的半塘湾别业。
  唐家湾(Tángjiā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的慈湖人家社区西北。现名塘家湾。光绪《慈溪县志》载:“唐家湾,县东三里(姜官岭东)。”坐北朝南,面宽约400米,进深约200米,旧时有唐姓居此,故名。湾内原有宋淳祐十一年(1251)建的东皋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毁于倭寇后,明兵部尚书姚镆在其旧址上建东泉书院,位于琴山南麓,即湾中山脚下,右负冈蜿蜒,东奇峰绝壁,左右与前面皆清溪。
  竹山湾(Zhúshān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1千米的清道观东南山麓。光绪《慈溪县志》载:“竹山湾,县东三里(清道观东南)。”坐西北朝东南,湾较小,多竹,故名。湾内原有明天启四年(1624)建的崧生书院。原竹山湾自然村驻地。
  大湾(Dà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的湖心村西北。光绪《慈溪县志》载:“大湾,县东四里(花屿湖北)。”坐西北朝东南,面宽约250米,进深约500米,因湾较大,故名。为大湾自然村驻地。
  冷水湾(Lěngshuǐ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的湖心村西北大湾自然村。属大湾东北侧的小湾。光绪《慈溪县志》载:“冷水湾,县东北七里。”湾坐东北朝西南。湾中有白龙潭、顺济庙(即白龙寺)。因湾中水较冷,故名。
  螺湾(Luó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5千米的三勤村西南,旧名螺蛳湾。光绪《慈溪县志》载:“螺蛳湾,县西南二十五里(芦山南),在大江滨。”坐北朝南。面宽约500米,进深约250米,今为螺湾、网滩自然村所在地,有里螺湾、外螺湾之称。因湾形似螺蛳沿口,故名。湾旁有螺湾庙,祀唐朝孙思邈。
  妙湾(Miào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的国庆村北妙湾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妙湾,县西三里(小西门外)。国初,隐君王治皞,字白民,居此。”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约200米。因湾天成美妙,故名。又因湾口西侧有郑山庙,故亦称庙湾。湾中41号民居坦园应是王治皞故居,今为区级文物保护点。东侧原为护龙寺,今迁建至湾中心;西侧郑山庙旁有抗英将领朱贵将军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原有四川按察司副使顾翀墓。朱贵祠后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忠墓。
  丰湾(Fēng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的国庆村丰湾自然村,亦称枫湾。光绪《慈溪县志》载:“丰湾,县西五里(郑山庙西)。”坐东北朝西南。面宽、进深各约300米。因湾口大而丰满,故名。湾中原有8座古墓,如明代南京工部尚书王来墓,在丰湾东麓;明潞州判官赠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伯燻墓,在丰湾石鱼山;明广西布政使参议向东墓等。
  东湾(DōngW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千米的荪湖水库东。光绪《慈溪县志》载:“东湾,县东一十五里(荪湖东)。”坐东朝西。面宽、进深各约200米。因处于荪湖东,故名。今湾西为荪湖水库。湾辟为荪湖旅游度假区。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