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42
颗粒名称: 水域
分类号: P942.557.7
页数: 32
页码: 371-4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江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水域、河流等情况。
关键词: 江北地区 自然地理 水域

内容

河流
  甬江(YǒngJiāng)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侧约1千米,南往东北流向。南起三江口与姚江、奉化江汇合处,流经甬江大桥、外滩大桥、中马街道、白沙街道、庆丰桥、孔浦街道、常洪隧道、宁波大学等,东北至镇海招宝山入东海。全长25.6千米,江北区境内为10.269千米,宽200余米,通潮汐,深浅不一,属古代海沟形成。淡水源自四明山区,海水来自东海,原称“大浃江”。因位于古甬东地域,加之宁波别称甬,改称甬江。甬江是浙江省七大水系之一,宁波的母亲河,宁波商港的发源地,可泊3000—5000吨级船舶,为宁波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姚江(YáoJiāng)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南、北,呈“T”字形,弯曲不整。江北境内流向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南起三江口,南往北折东转南至日湖,称湾头,流经新江桥、解放桥、中马街道、永丰桥、文教街道、姚江大闸,转东经湾头大桥、天水社区、甬江街道湾头地域;北段自湾头大桥转西北经华辰大桥、青林渡铁路桥、江北大桥、庄桥街道、青林湾大桥、洪塘街道、宁波绕城高速桥、慈城镇至余姚界。全长107.4千米,江北区境内为32.8千米,宽度150—250米,平均深度5米。根据河姆渡遗址印证,该江7000年前已形成,属古运河,旧名前江。因其上流称姚江,该段为姚江延伸段,故名,又名余姚江。光绪《慈溪县志》载:“前江(原作慈溪江,今改)县南一十五里,上流即姚江。自余姚流入,至丈亭渡,歧而为二。前江由车厩历西渡,经郡城北。,至大浃口入于海。”1958年于三江口以北3.3千米处置姚江大闸后,形成内外江道,内江蓄淡水,以利民用与灌溉;外江通过潮汐,达东海。于姚江大闸东245米处设有船闸,保持航运畅通。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三十日《宁波府全图》中称姚江,1991年《江北区地图》中改称余姚江。
  江北大河(JiāngběiDàhé)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约5千米处,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慈江,经泗江闸、洪塘街道周陈村、机场北路、火车新北站、庄桥街道、甬江街道河西村后,折东南经孔浦街道至孔浦大闸入甬江。长16.2千米,宽18—25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16平方千米。属老河道。1966年下半年在宁波市郊区委员会统一组织下,对整条河道进行拓宽、挖深、两端建闸等整治,大大提高了蓄水、排泄、灌溉作用。近几年又进行砌石护堤、绿化堤岸工作,是江北区唯一通甬江的大河,故在整治前定名为江北大河。
  前东漕(QiándōngCáo)位于文教街道育才社区南偏东,东往西流向,属于翠柏河支流。东起翠柏河,西至双东路。其两侧南为莱茵堡别墅群,北为东易大名医院。长0.17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因该地原有前东、后东自然村,为断头河,故名,俗称漕支河。
  学院漕(XuéyuànCáo)位于文教街道驻地西北约1千米,宁波大学师范学院育才校区北,西往东流向,属翠柏河支流。西起翠柏河,东至育才路附近。两侧南面为国际村小区,北面为宁波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楼。长0.24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因河漕处于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北侧,为断头河,故名,俗称漕支河。
  蔡家河(CàijiāHé)位于文教街道繁景社区南,西往东流向。西起铁路桥,东至保丰碶,中途与北斗河相连。流经双东坊社区、繁景社区、范江岸社区。是文教街道城区蓄水、排泄的主河道。长1.5千米,宽20米,深2—3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因旧时沿河有蔡家自然村,故名。
  双东漕(ShuāngdōngCáo)位于文教街道育才社区南偏东,东往西流向。东起翠柏河,西至双东路。两侧均为莱茵堡别墅群。长0.17千米,宽12米,深1.8米。因河漕处于双东路地段,为断头河,故名,俗称漕支河。
  翠柏河(CuìbǎiHé)位于文教街道翠东社区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蔡家河,北至胜利堰,通姚江。流经繁景社区、翠东社区、莱茵堡、康桥经典、宁波大学师范学院等。长1.79千米,宽15米,深2米,流域面积为0.05平方千米。因河道大部分处于翠柏路以东,故名。
  范江岸河(Fànjiāng’ànHé)位于文教街道范江岸社区南,蔡家河与宁波市福利院之间。东往西折南流向。东起教师公寓南区,往西折南接蔡家河,呈“L”形。两侧北为教师公寓楼,南为宁波市福利院。长0.29千米,宽10米,深1.8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蔡家河支河道,断头河,起蓄水、排泄作用。因河道处于范江岸路以南,故名。
  倪赛河(NísàiHé)位于孔浦街道与甬江街道境内西部,百合社区东侧,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倪家河,流经倪家堰、原火车北站,东南至压赛河。长1.31千米,宽处10米左右,狭处8米,平均宽度9米,平均深度2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是孔浦街道与甬江街道的蓄水、排泄河道。因河道处于压赛河与倪家河之间,故名。
  大通河(DàtōngHé)位于孔浦街道与甬江街道境内西北部,沿大通北路东侧,南往北折东流向。南起环城北路,经甬江街道办事处、轻轨大通桥站,东至江北大河。河道长1.6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2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孔浦与甬江街道蓄水、排泄的内河主河道。因河道一半以上处于大通北路沿线,故名。
  徐江岸河(Xújiāng’ànHé)位于甬江街道畈里塘村小徐江岸自然村东北,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对江沈自然村,西北至西卫桥村盛家前公路。流经小徐江岸自然村、西卫桥村。长0.4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是小徐江岸自然村与西卫桥村蓄水、排泄、农灌的内河道。因位于小徐江岸自然村内,故名。
  湾头河(WāntóuHé)位于甬江街道西姚江湾头地块内,原河为南往北折西流向,呈“7”字形。南起方家塘自然村,向北流经后朱自然村,折西至西周自然村。因湾头地区拆迁,湾头中心河正在拓建中,河面有所拓宽。长2.3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是湾头地块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因位于姚江湾头,故名。根据江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将在姚江村西周自然村北侧发现的富成桥认定为晚清时期,推断河道应是该时建成。
  压赛河(YāsàiHé)位于甬江街道压赛村倪家堰自然村,西往东折南转东,呈“Z”字形流向。西起姚江压赛船闸,流经倪家河后转向南,至环城北路转向东与大通河相接。长1.4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旧河改造而成,是压赛村一带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因该河起自姚江压赛船闸,位于压赛村,故名。根据遗存的文物记载,压赛船闸由五眼碶、船闸、郭公碶三部分组成,清道光四年(1824)重新五眼碶,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船闸,河道应早于该时建成。
  张桂家河(ZhāngguìjiāHé)位于甬江街道联成村西南,东往西南流向。东起宁波工程学院,流经东昌路、孔浦、怡江社区,西南至江北大河。长3.47千米,宽10—17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5平方千米。是该地区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因该河原处于张家与桂家之间,故名。
  双桥河(ShuāngqiáoHé)位于甬江街道双桥村村委会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甬江边,流经前东、潘家,北至新屋王家(宁波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长1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河道,原是双桥村农灌、排泄的主河道,现为蓄水、排泄之用。因村内有两条河,河上各建有一座石桥,一名甬东桥,一名大双桥,俗称双跟桥头,故名。大双桥现为区级文物保护点,据考证为清晚期建筑,河道应早于该时形成。
  北郊河(BěijiāoHé)位于甬江街道梅堰社区西侧,东北往南流向。东北起畈里塘河,流经夏家村、梅堰社区、河西村,南至江北大河。长1.57千米,宽10—16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属旧时河道改造而成,现为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因1956年北郊乡人民政府曾驻于该河岸,故名。
  黄龙港河(HuánglónggǎngHé)位于甬江街道河西村西北侧,东往西北转东北流向。东起河西排涝站,流经河西村村委会、上陈,转东北至东漕自然村。长0.66千米,宽10—16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河西村蓄水、排涝、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据民间传说,此河为龙尾河,龙头在梅堰庙跟,暴雨时龙身翻滚,河水黄浊,人们称此龙为黄龙,称河为龙港,合称黄龙港河。
  百丈河(BǎizhàngHé)位于甬江街道压赛村北,东往西流向。东起环北桥倪家河,西至压赛堰铁路桥。长0.9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老河改造而成,是两岸居民蓄水、排泄的内河道。因旧时该河长度为百丈,故名。
  老陈家庄河(LǎochénjiāzhuāngHé)位于甬江街道联成村东,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三官堂,流经朱家自然村,西北至镇海区官仓港河。长0.93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整理而成,现为当地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因该河穿过原老陈家庄自然村,故以村得名。
  上陈河(ShàngchénHé)位于甬江街道夏家村上陈自然村西北侧,东往西北折南流向。东起上陈自然村,往西北折南至江北大河。长0.8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2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今为自然村水网河,以上陈自然村得名。
  畈里塘河(FànlǐtángHé)位于甬江街道畈里塘村村委会西南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北郊河,流经畈里塘、大徐江岸新屋,西北至西大河。全长1.5千米,宽20米,水深2米,流域面积为0.04平方千米。属旧时小河,1952年大修水利时加深加宽,是畈里塘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因该河全线处于畈里塘村,故名。有平皇庙支流、徐江岸老河支流。
  新陈家庄河(XīnchénjiāzhuāngHé)位于甬江街道联成村新陈家庄自然村东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风华路,流经联成村村委会,西北至镇海区官仓港河。长0.6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原属老河,2010年,联成村拆迁后填埋重挖而成。因该河穿过原新陈家庄自然村,故名。
  地洋漕(DìyángCáo)位于甬江街道原永红村地洋漕自然村中,东往西流向。东起地洋漕自然村老年活动室,西至翠柏河。两侧南为工商学校,北为江北教师公寓。长0.32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改造而成,为两侧单位和居民蓄水、排泄之用。因处于原地洋漕自然村,故名。
  屠家沿河(TújiāyánHé)位于甬江街道原永红村屠家沿自然村东南侧,东往西流向。东起江北区工商分局,西至翠柏河,北为胜利堰。长0.29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2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道,为蓄水、排泄之用。因处于原屠家沿自然村,故名。
  夏家河(XiàjiāHé)位于甬江街道夏家村内,南往北流向。南起黄龙港河,流经夏家村,北至畈里塘河。长0.96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原称前塘河,是夏家村蓄水、排泄、农灌的主要河道。因处于夏家村,2010年更名为夏家河。
  乌隘河(WugàHé)位于甬江街道压赛村乌隘自然村内,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庄西河,流经乌隘自然村,东南至大通河。长0.37千米,宽6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乌隘一带蓄水、排泄的内河道,故名。
  庄东河(ZhuāngdōngHé)位于甬江街道庄桥机场东,西南往东北流向。西南起乌隘河,流经乌隘、机场东端,东北至江北大河。长1.56千米,宽17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原为机场护场河,主要用于机场安全和排泄,后经改造,也为当地灌溉之用。因位于庄桥机场东沿,故名庄东河。
  双桥南河(ShuāngqiáoNánhé)位于甬江街道双桥村村委会南,东往西折北流向。东起宁波大学北大门西侧,流经双桥村村委会,折北至甬镇公路。长1.5千米,宽10.32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于20世纪50年代挖成,是双桥村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因位于双桥村南,故名。
  宁大南河(NíngdàNánhé)位于宁波大学内,南往北折西流向,呈“7”字形。南起镇海区界,往北流经宁波大学南区,折西至河里头漕河。长2.53千米,宽4.49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051平方千米。于20世纪50年代挖成,是宁波大学南区排泄河。因位于宁波大学南,故名。
  甄隘河(ZhēngàHé)位于甬江街道湾头原甄隘村村委会内,东往西流向。2009年城中村改造拆迁后重新规划。规划河面宽23米,已逐步形成。因位于原甄隘村,故名。
  宁大东河(NíngdàDōnghé)位于宁波大学东与镇海区界沿线,北往西南流向。北起风华路,沿镇海界线,西南至宁大南河。长1.78千米,宽16.37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建宁波大学后经改造而成。是宁波大学蓄水、排泄的主要内河道。因位于宁波大学东,故名。
  河里头漕(HélǐtóuCáo)位于甬江街道双桥村河里头自然村,南往北流向。南起甬江北岸,为双桥南河的支流,流经原河里头自然村,北至风华路。原长0.2千米,宽8.91米,平均深度1.5米。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经改造后长度加长,现是宁波大学内河。因流经原河里头自然村,属漕支河,故名。
  倪家河(NíjiāHé)位于甬江街道压赛村村委会驻地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压赛村村委会驻地,南至压赛河。长0.89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2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压赛村蓄水、排泄的内河道。因河道处于倪家堰,故名。
  舒家河(Shū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葛家村东北舒家自然村南,西往东流向。西起舒家,东至庄桥河。长0.3千米,宽为14米,平均深度1.8米。1966年开挖而成。是舒家自然村内河道,故名。
  应家老河(YīngjiāLǎohé)位于庄桥街道应家村东,北往南流向。北起铸锋路,流经应家村东宅,南至江北大河。长0.5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是应家村蓄水、排泄的内河道。1958年挖成,早于应家新河,故名。
  应家新河(YīngjiāXīnhé)位于庄桥街道应家村西,东北往南流向。东北起后大河,流经应家丽苑、旧宅、新宅,南至江北大河。长1.8千米,宽10—13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是应家村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59年挖成,晚于应家老河,故名。
  余家新河(YújiāXīnhé)位于庄桥街道邵余村东,北往南流向。北起后大河,流经费市新屋门头、前余自然村,南至江北大河。长1.5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是邵余村与费市村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58年挖成。因该河大部分河段处于邵余村前余自然村,故名。
  洪家新河(HóngjiāXīnhé)位于庄桥街道洪家村西,北往南流向。北起后大河,流经铸锋路、洪家,南至江北大河。长2.5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洪家村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60年挖成。因该河大部分河段处于洪家村,属新建河流,故名。
  上邵河(ShàngshàoHé)位于庄桥街道上邵村南,西北往东流向,呈“S”形。西北起洪塘街道前新宅自然村,流经宁慈中路、堰头邵、上邵村村委会,东至周家自然村。长2.2千米,宽8—16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上邵村等单位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60年挖成。因该河流经上邵村中心地带,故名。
  青林河(QīnglínHé)位于庄桥街道东邵村南,北往南流向。北起东邵,流经东邵村、西邵村薛家桥,沿庄浦线西侧穿过北环西路,到达颜家村后,流经江北万达商业广场,南至姚江。长4.31千米,宽10—14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两侧村落及单位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61年挖成。因该河由北往南直通青林渡西侧,故名。
  解放河(JiěfàngHé)位于庄桥街道西邵村南,西往东流向。西起洋市中心河,流经江北投资创业中心B区,东至青林河。长1.2千米,宽为14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1961年挖成。现为江北投资创业中心内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因该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故名。
  楼家河(Lóu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葛家村西南,东南往西折北流向。东南起车站路西,向西沿宁慈公路,经葛家村后折北,流经新桥一、二、三路,北至江北大河。长1.8千米,宽8—11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是葛家村及新建住宅区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64年挖成。因该河处于原楼家村东南,故名。
  刁家河(Diāo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冯家村西,北往南折东流向。北起葛家村西河凉亭,往南流经冯家村、天沁家园、江北外国语学校,东至庄桥河(铁路白沙线李家村道口北)。长1.14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是冯家村及两侧企业等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1967年挖成。因该河道中旧时有刁家河,新开挖后,仍沿用旧名。
  排涝河(PáilàoHé)位于庄桥街道胡家村东北,南往北折东再折北折东流向。南起胡家村后大河,往北流经胡家村、庄桥蔬菜农业场,折东至居陆村后,再折北折东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平行,东至庄桥大河。长2.2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2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两侧村落蓄水、排泄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旧名会龙河,因东端有跨塘排涝站,为防内涝,于1956年开拓用于排涝,更名排涝河。
  灵山方家河(Língshānfāng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灵山村村委会东南,北往南流向。北起慈江化子闸,南至方家小河。长0.4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1968年挖成,是灵山村方家自然村蓄水、排泄的河道,故名。
  胡家新河(HújiāXīnhé)位于庄桥街道胡家村村委会东,北往南流向。北起灵山闸通慈江,流经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胡家村,南至后大河。长1.7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2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是胡家村蓄水、排泄的河道,1968年挖成,故名。
  后大河(HòuDàhé)位于庄桥街道费市村北,属慈江支流,东往西流向,河道弯曲不整,俗称十八弯河。东起庄桥大河(联群村北),流经胡家村、苏冯村、费市村、塘民村、联群村,西至泗港闸通慈江。长4.4千米,宽10—16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6平方千米。是河流两侧行政村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因该河位于庄桥街道区域的北面,故名后大河。
  庄桥河(ZhuāngqiáoHé)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东,从老集镇中穿过,北往南流向,中间呈弧形。北起化子闸,流经居陆村、联群村、姚家村、洪家村、孔家村、庄桥老集镇、李家村,南至姚江。南端有李碶渡。长8.5千米,宽15—2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16平方千米。是庄桥街道中心地带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因该河途经庄桥街道老集镇,与庄桥街河相通,故名。旧称李碶河,光绪《慈溪县志》载:“李碶河,县东南三十里,南抵李碶,北至化纸闸,入后江。宋宝祐五年(1257)吴制使浚五百丈。”由南往北直穿庄桥老集镇。
  洋市中心河(YángshìZhōngxīnHé)位于庄桥街道西,与洪塘街道交界处,部分河段在洪塘街道境内,北往南流向。北起江北大河,流经新火车北站、上邵、西邵、洪塘下沈、上宅、广厦社区、广庭社区,南至姚江。长4.45千米,宽16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是庄桥与洪塘街道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因该河流经原洋市乡中心地带,故名。
  西大河(XīDàhé)位于庄桥街道西卫桥村南侧,与甬江街道为分界河,北往西南流向。北起镇海西大河(本境河段起自北环东路高架桥下),流经西卫桥村、马径村里曹,西南至江北大河。长1.86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2米,流域面积为0.04平方千米。是庄桥与甬江街道边缘地区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因该河位于甬江街道东偏北,与镇海区西大河相连,故名。
  严家河(Yán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费市村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严家大屋,流经大樟树下,北至后大河。长0.5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是费市村蓄水、排泄的内河道。1958年挖成。因该河大部分河段处于严家自然村,故名。
  姚童河(YáotóngHé)位于庄桥街道童家村北,西往东流向。西起庄桥大河(黄梅堰)流经姚家村后姚、童家村、庙后童,东至方家,堰。长1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1967年挖成。是姚家村与童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故以姚童得名。
  邵家河(Shào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南天合社区西侧,南往北流向。南起姚江,流经天水家园小区、惠贞书院分院、水尚阑珊小区,北至后姜河。长1.06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1968年挖成。现主要用于住宅区排泄。因该河位于原邵家村,故名。
  后姜河(HòujiāngHé)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天合家园西北侧,南往北折东流向。南起天合家园西侧,往北折东沿铁路白沙线,东至李家村李碶渡。长2.5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4平方千米。1967年挖成。现主要用于铁路与新建小区排泄,因建造住宅小区,部分河段暂时被填埋。该河位于原后姜村,故名。
  童西河(TóngxīHé)位于庄桥街道童家村西,北往东南流向。北起姚童河,流经童家村村委会,穿过萧甬铁路、北环东路,东南至西大河。长2.6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于1968年开挖而成。是童家村与西卫桥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故名。
  富利江河(FùlìjiāngHé)位于庄桥街道姚家村后张自然村南,东往西流向。东起童西河,流经姚家村后张,西至江北大河。长1.2千米,宽19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于1910年开挖而成。是姚家村与马径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因该河宽似江,利于两岸村民致富,故名。
  穆家河(Mù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马径村东南,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马径村马径自然村,流经马径、穆家自然村,西南至江北大河。长0.74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69年开挖而成。是马径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以穆家自然村得名。旧时有马泾河,光绪《慈溪县志》载:“马泾河,县东南三十五里,南至梅林堰,北至童家港,西通大吕桥至李碶河。宋宝祐五年(1257)冬制使吴潜重浚。”
  庄西河(ZhuāngxīHé)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庄桥机场西侧,南往北流向,中途呈弧形。南起姚江,流经梅林、庄桥机场西侧,北至北环西路。长5.28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7平方千米。于1968年开挖而成。是庄桥街道与甬江街道等单位排泄的主河道。因该河道处于庄桥机场西侧,故名。
  方家堰河(FāngjiāyànHé)位于庄桥街道童家村东,北往南流向。北起镇海区浜子港河(方家堰北),流经童家村方家堰、三斢童,南至老漕洪自然村。长1.3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12年开挖而成。是两岸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以方家堰自然村得名。
  居陆河(JūlùHé)位于庄桥街道居陆村东,南往北流向。南起塘民村后大河,流经东陆、会龙庵、居陆村村委会,北至排涝河支河(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下)。长1.1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66年开挖而成。是居陆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故名。
  塘民小河(TángmínXiǎohé)位于庄桥街道塘民村内,北往南流向。北起塘民,南至后大河。长0.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于1969年开挖而成,是塘民村蓄水、排泄的内河道,故名。
  应家小河(YīngjiāXiǎohé)位于庄桥街道应家村内,西往东流向。西起应家新河,东至应家老河。长0.4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6米。于1969年开挖而成,是应家村蓄水、排泄的内河道,故名。
  王家小河(WángjiāXiǎohé)位于庄桥街道胡家村王家自然村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胡家村王家,北至慈江。长0.6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于1972年开挖而成,是王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灌的内河道,故名。
  苏冯小河(SūféngXiǎohé)位于庄桥街道苏冯村内,东往西折北流向。东起苏冯村后桥头自然村,往西折北至后大河。长0.9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72年开挖而成,是后桥头自然村蓄水、排泄、农灌的内河道。因系属于苏冯行政村的小河,故名。
  东邵河(DōngshàoHé)位于庄桥街道东邵村西南,东往西折北再折西流向,呈“Z”形。东起青林河,往西流经东邵自然村,折北再折西至洋市中心河。长1.2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河南侧为江北投资创业中心B区。该河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今是东邵村与江北投资创业中心内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因处于东邵村内,故名。
  谢家河(XièjiāHé)位于庄桥街道谢家村榭嘉路南侧,西往东流向。西起洋市中心河(原朱洪自然村),流经广厦怡庭社区,东至青林河和祥桥(江北万达商业广场前)。长1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72年开挖而成,是两侧住宅区蓄水、排泄的内河道。因该河处于原谢家村内,故名。
  宝庆河(BǎoqìngHé)位于庄桥街道广庆社区宝丽茗苑南侧,东往西流向。东起宝庆讲寺,西至青林河,长0.4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旧时老河。因位于宝庆讲寺南边,故名。
  张家畈河(ZhāngjiāfànHé)位于庄桥街道广泰社区及广庆社区东侧,西往东折南流向。西起北环西路南侧青林河,往东折南至宝庆河。长1.5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旧时老河,2012年建设宝丰茗苑时部分改道。因该河道原位于张家畈自然村,故名。
  后姚河(HòuyáoHé)位于庄桥街道姚家村后姚自然村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姚家村庙跟,流经后姚自然村,北至浜子港(江北区与镇海区的界河)。长1.1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75年开挖而成。是姚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中心河道。因该河流经后姚自然村,故名。
  前姚河(QiányáoHé)位于庄桥街道姚家村前姚自然村西南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前姚自然村,西南至庄桥大河。长0.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75年开挖而成。是前姚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故名。
  吴应小河(Wúīǎ)位于庄桥街道童家村吴应自然村东侧,南往北流向,中途有两yngXiohé条河漕。南起北环东路,流经童家村吴应自然村、老漕洪自然村,北至方家堰河。长1.4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于20世纪60年代开挖而成。是吴应、老漕洪两个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流经以吴应自然村为主,故名。
  马径小河(MǎjìngXiǎohé)位于庄桥街道马径村北,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童西河,流经马径自然村,西南至穆家自然村。长1.4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于20世纪70年代开挖而成,是马径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故名。
  东升河(DōngshēngHé)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至邵家渡村,东北往西南折东流向,呈“L”形。东北起三横河,往西南流经赵家村、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林家村、朱界村、邵家渡村,折东至姚江。长5.5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属新老河结合而成,是两岸单位和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以旭日东升之东升得名。
  上沈旧宅河(ShàngshěnjiùzháiHé)位于洪塘街道上沈村村委会西侧,北往南折西流向,呈“J”形。北起慈江,往南流经周陈、上沈、旧宅村,折西至宁慈公路河。长2.2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航运的主要河道。因该河主要流经上沈、旧宅村,故名。旧名上沈河,光绪《慈溪县志》载:“上沈河,县东一十七里,由洪家塘入潺浦,北由茅洲闸入后江。”
  上沈门前河(ShàngshěnménqiánHé)位于洪塘街道上沈村村委会南,西往东流向。西起上沈旧宅河,穿过机场北路,东至江北大河。长0.8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之用。因该河处于上沈村村委会前,故名。
  王家横河(WángjiāHénghé)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王家自然村南,东往西流向。东起洪荪公路,流经洪家畈、王家自然村,西至朱家排涝河。长1.7千米,宽7—11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原河弯曲短窄,1975年大部分河段经重新整治后取直拓宽,现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之用。因该河横贯王家自然村,故名。
  支浦河(ZhīpǔHé)位于洪塘街道西洪村支浦张自然村东侧,西南往东北流向。西南起支浦张自然村,流经裘市村、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东北至三横河。长4.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属新老河结合而成,是两岸单位和村落蓄水、排泄、农溉的主要河道,以旧时姚江口支浦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支浦,县东南二十里,详闸。”“支浦闸,县东南一十六里。宋开庆元年(1259)制使吴潜建。”河应早于该时。
  一横河(1HéngHé)位于洪塘街道原林家村西南侧,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支浦河,流经林家村,东南至宅前张河入姚江。长2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挖成,是原林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为洪塘自南至北第一条横河,故名。
  二横河(2HéngHé)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南,西往东流向。西起河滩浦河,流经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洪塘工业区、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至下沈村羊毛陈自然村。中途与支浦河、东升河、茅家河相通。长4.6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挖成,是两岸单位和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为洪塘自南至北第二条横河,故名。
  三横河(3HéngHé)位于洪塘街道赵家村委会北,东往西流向。东起宁慈公路河,流经王家自然村、赵家自然村、穿过江北大道、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西至河滩浦河。长2.6千米,宽10—16米,平均深度1.6米。于20世纪70年代挖成,是两岸村落和单位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为洪塘自南至北第三条横河,故名。
  畈立小河(FànlìXiǎohé)位于洪塘街道原郎家村畈立自然村,西北往东南走向。西北起畈立自然村,东南至河滩浦河。长0.2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建而成,是畈立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荪湖水库河(SūnhúshuǐkùHé)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荪湖水库坝下,流经荪湖村王家自然村,南至慈江。长1.4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1958年开挖而成,为荪湖水库排泄之用。因该河处于荪湖水库下,故名。
  后漕头河(HòucáotóuHé)位于洪塘街道洪塘村后漕头自然村西南,西南往东北折西北流向,呈“>”形。西南起三横河,往东北流经后漕头自然村,折西北至慈江支流。长1.2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道改造而成,是后漕头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大严河(DàyánHé)位于洪塘街道周陈村大滩严家自然村西南,东往西折北流向,呈“L”形。东起上沈旧宅河,往西流经大滩严家自然村后折北至慈江。长1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于20世纪50年代挖成,属旧时老河道改造而成,是该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因该河流经大滩严家自然村,故名。
  裘市大河(QiúshìDàhé)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裘市一带,西往东南流向。西起横山头官山河,流经横山村、裘市村,东南至姚江。长4.3千米,宽10—18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6平方千米。原属旧时老河,于20世纪50年代改造而成。是该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和航运的主要内河道。因该河流经原裘市乡中心地区,故名。光绪《慈溪县志》称东西箭河。
  山下沈河(ShānxiàshěnHé)位于洪塘街道原方界村山下沈自然村,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山下沈自然村,流经横山村原缪龙江自然村、横山自然村,西南至裘市大河。长1.5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山下沈自然村得名。
  汪家桥河(WāngjiāqiáoHé)位于洪塘街道西洪村东北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东升河,流经后朱界,西北至河滩浦河。长1.2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重浚,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因旧时有汪家桥,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汪家桥,县东南一十五里,汪家河洪碶桥南。”该河旧称汪家河,清朝时已有。
  安山河(〓nshānHé)位于洪塘街道鞍山村南,西往东流向。西起鞍山村翁家自然村,流经赵家、后赵自然村,东至慈江。长0.6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鞍山村内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旧名斗门河,光绪《慈溪县志》载:“斗门河,县东南一十五里,东至留车桥,西至荪湖浦。宋宝祐五年(1257)冬制使吴潜重浚五百丈。”由东往西从鞍山村中过。
  洪塘朱家河(HóngtángzhūjiāHé)位于洪塘街道西江村朱家自然村东南侧,北往南折西流向。北起前王河,往南至张家自然村后折西至姚江。长1.3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改造而成。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以朱家自然村得名。为与慈城镇朱家河相区别,故加洪塘。
  陈家小河(ChénjiāXiǎohé)位于洪塘街道周陈村陈家自然村,东往西流向。东起陈家自然村,西至朱家河。长0.4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陈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下洋河(XiàyángHé)位于洪塘街道鞍山村西南下洋自然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鞍山村安山河,流经二房、下洋、上房自然村,南至慈江。长0.8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中段流经下洋自然村,故名。
  宝云庄河(BǎoyúnzhuāngHé)位于洪塘街道赵家村宝云庄自然村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宝云庄自然村,北至后漕头河。长0.3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宝云庄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前王河(QiánwángHé)位于洪塘街道横山村前王自然村东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中间河道弯曲。东南起河滩浦河,流经田洋、前王自然村,西北至小西坝河附近。长1.6千米,宽8—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改造而成。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以前王自然村得名。
  刁冯河(DiāoféngHé)位于洪塘街道西江村刁家、冯家自然村。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河滩浦河,流经冯家、刁家自然村,西北至朱家河外。长0.5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重浚而成。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因该河流经刁家、冯家自然村,故以两姓得名。
  曹隘河(CáogàHé)位于洪塘街道原曹隘村村委会西南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曹隘,流经裘市大河、横山村村委会,西南至红凉亭。长1.8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清光绪年间已形成,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原称曹界河,以光绪《慈溪县志》中记载的曹界自然村得名,因“界”与“隘”方言音同,演化为曹隘。旧名东河,光绪《慈溪县志》载:“东河,县东南一十二里(横山南),西屿乡七都,自东河下南堰至王家漕五百四十丈。宋宝祐五年(1257)吴制使重浚。”
  朱家排涝河(ZhūjiāPáilàoHé)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朱家自然村东南侧,北往南流向。北起荪湖王家横河,南至慈江。长0.5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4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改造而成,主要用于排涝。因位于朱家,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朱家河,县东一十二里,在朱家庄,由石堰山南流入后江。”
  河滩浦河(HétānpǔHé)位于洪塘街道裘市村西北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慈城镇原山东村徐颜小河,流经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盛世一村、裘市村、西江村,西南至姚江。长4.5千米,宽10—12米,平均深度1.8米。属新老河结合而成。是两岸单位和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因该河道沿途有支河,原河口似滩,故名。
  荪湖马路河(SūnhúmǎlùHé)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东,北往南流向。北起荪湖村桂严自然村,流经洪家畈、陈家自然村,南至慈江。长1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荪湖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自北而南邻近洪荪公路,故名。
  戴家河(DàijiāHé)位于洪塘街道朱界村戴家自然村东南侧,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东升河,流经戴家自然村,东南至姚江(长命桥)。长0.4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建而成,是戴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园区排涝河(YuánqūPáilàoHé)位于洪塘街道后张村西北都市农业园区内,东往西流向。东起后张村新屋周家自然村,流经张家、农业园区,西至排涝站。长2.2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20世纪50年代挖成,2005年重新疏浚,主要用于园区内排涝,故名。
  茅家河(MáojiāHé)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洪塘西路西侧,北往西南流向。北起慈江边小洋桥闸,流经赵家村、洪塘村、前后潘村等,西南至姚江边下梁闸。长5.9千米,宽16米,平均深度1.8米,流域面积为0.08平方千米。属老河改造而成,是沿岸居民和单位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十三都四图中原沿河有毛家自然村,因毛与茅音同,故称。
  横北洞桥河(HéngběidòngqiáoHé)位于洪塘街道横山村东北侧,西南往东北折东南流向,呈“人”字形。西南起裘市大河,往东北流经原郎家村村委会后折东南至畈立自然村河滩浦河。长1.7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改造而成,是原郎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处于横山村的东北面,原河上有洞桥,故名。
  楼家头河(LóujiātóuHé)位于洪塘街道邵家渡村楼家汇头自然村,北往南折东流向,呈“L”形。北起东升河,往南流经邵家渡村,折东至姚江。长0.4千米,宽5—7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邵家渡村蓄水、排泄的内河。因该河位于楼家汇头自然村,故名。旧称娄家汇河。光绪《慈溪县志》载:“娄家汇河,县东一十五里(支浦东),由回龙浦入前江。”
  横峰小河(HéngfēngXiǎohé)位于洪塘街道赵家村横峰堰自然村前,东往西流向。东起江北大道,流经横峰堰自然村,西至河滩浦。长0.3千米,宽5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建而成,是横峰堰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2014年,江北大道至慈江支流段已填埋。
  孙家河(SūnjiāHé)位于洪塘街道广庭社区孙家丽园西南侧,弯曲不整,南往北转西折南流向。南起孙家丽园,往北流经孙家丽园、机场北路,折西北转西折南与潺浦河汇合。长0.2千米,宽7—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原孙家村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徐家庄小河(XújiāzhuāngXiǎohé)位于洪塘街道横山村徐家庄自然村西北侧,西南往东北流向。西南起徐家庄自然村,东北至裘市大河。长0.3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成,是徐家庄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下沈河(XiàshěnHé)位于洪塘街道下沈村下沈自然村东侧,东北往西南折东南流向。东北起堰头邵河,往西南流经下沈村,折东南至洋市中心河。长1千米,宽8—10米,平均深度1.6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成,是当地蓄水、排泄的内河。以下沈村得名。
  宅前张河(ZháiqiánzhāngHé)位于洪塘街道洪塘中路西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原洪塘中心小学,流经逸嘉社区、前后潘村,西南至一横河。长2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6米。因拆迁改造,该河目前正在向西南延伸。因原河流经宅前张自然村,故名。
  后王河(HòuwángHé)位于洪塘街道横山村后王自然村西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裘市大河,流经后王自然村,西南至前王河。长0.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是后王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堰头邵河(YàntóushàoHé)位于洪塘街道下沈村堰头邵自然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庄桥街道上邵村兜水陈自然村,流经萧甬铁路、堰头邵、高池头自然村,南至洋市中心河。长1.6千米,宽14米,平均深度1.6米。已有千年历史,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以堰头邵自然村得名。
  西河(XīHé)位于洪塘街道下沈村东南,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洋市中心河支河,流经洪都社区、宁静家园、旧宅徐村,西南至姚江,建有西河闸。长2.2千米,宽7—12米,平均深度1.5米。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河道,大部分已经石砌改造,是两岸居民区、村落蓄水和排泄的主要河道。该河地处原洋市乡人民政府驻地西侧,故名。
  潺浦河(ChánpǔHé)位于洪塘街道宁波技师学院西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洋市中心河,流经宁波技师学院、第九医院,西南至姚江,与孙家河相连。长1.8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属古河道,是两岸居民区和单位蓄水、排泄的主要河道。该河以旧时的潺浦得名。
  西洪小河(XīhóngXiǎohé)位于洪塘街道西洪村西洪自然村西南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唐家自然村,流经西洪村村委会、支浦张河,西北至河滩浦河。长0.9千米,宽5—10米,平均深度1.5米。因位于西洪村内,故名。
  庙前周家河(MiàoqiánzhōujiāHé)位于洪塘街道西江村庙前周家自然村,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庙前周家,东南至支浦河。长0.4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庙前周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道,故名。
  慈江(CíJiāng)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南,西往东南转东北流向,微呈“V”字形。西起江北区慈江大闸西的余姚分界处,自西向东南流经慈城镇、洪塘街道周陈村后转向东北,入庄桥街道境,至庄桥灵山的化纸闸与镇海区界河相连。长18.1千米,宽20—40米,平均深度1.9米,流域面积为0.7平方千米。属古句章县时老江河,是沿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重要江河,也是由东往西的内运河。因位于唐时慈溪县城南,俗称慈江,1958年正式定名。旧名管山江、后江。光绪《慈溪县志》载:“管山江(《雍正志》云即后江,旧名官山河)。县东南五里,所谓小江也。由丈亭东注四十五里,至夹田桥,旧因民田阻之,江流不得直达东乡,旱无沾溉之利,潦则泛溢。宋宝祐五年(1257)制使吴潜市民田,开江七百丈有奇,广三十六尺,自是水不迂曲,南抵西渡,东抵茅洲闸,鄞、慈、定三邑皆蒙其利。”清费志云《管山江》诗:“满江风雨冷归舟,水涌兰桡
  夜不流。何处箫声吹隔岸,两三灯火映高楼。”
  长命河(ChángmìngHé)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王家坝自然村西北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讴思河,流经王家坝自然村,西南至姚江。长0.4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王家坝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因该河地处古句章县治附近,历史悠久,故名。2011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时正式定名。
  阮家河(RuǎnjiāHé)位于慈城镇三勤村阮家自然村前,东往西流向。东起讴思河,西至阮家自然村。长0.6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阮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老张家浦河(LǎozhǎngjiāpǔHé)位于慈城镇半浦村东北,东往西折南流向。东起中横河,往西折南至老张家浦,故名。长0.4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光绪《慈溪县志》载:“张家浦,县西南一十五里。北入后江,南由半浦入前江。”
  民丰村护塘河(MínfēngcūnHùtángHé)位于慈城镇民丰村西,北往南流向。北起童家河,沿郭塘河堤,南至慈江大闸。长1.3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千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建而成,主要用于排涝和护塘,又地处民丰村,故名。近几年经砌石加固。
  童家小河(TóngjiāXiǎohé)位于慈城镇民丰村童家自然村前,东往西流向。东起童家河,流经童家自然村,西至护塘河,经童家闸入郭塘河。长0.3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童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浦丰村杨家河(PǔfēngCūnYángjiāHé)位于慈城镇浦丰村下杨家自然村前,东往西流向。西起中心河,流经下杨家自然村,东至东大河。长1.4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挖而成,是下杨家自然村一带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故名。为与三联村杨家河区别,故加浦丰村。俗称下横河。
  安仁河(〓nrénHé)位于慈城镇黄山村村委会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姚江,流经洪陈村、黄山村,北至慈江。长4千米,宽15—2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1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1974年重浚拓宽,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的主河道,以旧时的安仁浦得名。
  山西河(ShānxīHé)位于慈城镇原山西村内,西往东折北流向,呈“J”形。西起官山河,往东流经原大小周家、袁家畈,折北至慈江,与姚家河相通。长2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整修而成,现为慈城新城区内蓄水、排泄的内河。以原山西村得名。
  前颜小河(QiányánXiǎohé)位于慈城镇原山东村徐颜自然村南,北往南折西流向。北起前颜河,往南通金山路涵洞,折西至河滩浦河。长0.6千米,宽6—8米,平均深度1.2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挖成,是徐颜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因“徐”与“前”方言音近,改称前颜。
  白米湾河(BáimǐwānHé)位于慈城镇白米湾村东侧,北往南折西南流向。北起慈江,往南折西南至山下沈闸。长2.4千米,宽14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河道。因流经白米湾村,故名。
  楼盆河(LóupénHé)位于慈城镇五星村盆山自然村中,东南往西北折南流向。东南起东大河,往西北流经妙山村楼家沿、中心河、八字河、五星村盆山、郭塘河、溪塘头自然村后,折南至五星村石道地自然村。长2.8千米,宽10—13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20世纪70年代取直拓宽而成,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横河。以楼家堰、盆山两个自然村的首字合称。俗称上横河。
  向家小河(XiàngjiāXiǎohé)位于慈城镇向上村向家自然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田野,流经向家,南至朱家河。长0.4千米,宽5—8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向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里夹岙河(Lǐ’oH)位于慈城镇五湖村里夹岙自然村,东往西流向。东起里夹岙溪,西jiāàé至东大河。长0.3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挖成,是里夹岙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讴思河(〓usīHé)位于慈城镇黄山村村委会西,北往南流向。北起慈江,流经西陈家、西甸洋、讴思桥、蒋家、阮家河、王家坝,南至埋庙河(原名苏梁河)。长3.6千米,宽10—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5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道,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的主要河道,以旧时鸥渚浦得名。因“鸥渚”与“讴思”音近,故名。
  童家河(TóngjiāHé)位于慈城镇民丰村童家自然村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铁路河,北至田野。长0.5千米,宽4米,平均深度1.2米。于20世纪70年代挖成,为两岸居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因地处童家自然村,故名。
  丰产方河(FēngchǎnfāngHé)位于慈城镇三联村南丰产方内,东往西流向。东起机耕路,西至中心河。长0.3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原为老小河,1996年建丰产方时重浚拓宽,为丰产方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西城河(XīchéngHé)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北,东往西折南流向。东起石刺岭脚西侧,往西折南流经小西门、大西门至丰河。中途通过暗河。长1.5千米,宽8—12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慈溪县城筑城墙时挖成的护城河,原为安全防卫之用,今为城内蓄水、排泄之用。旧名壕河。因处于古县城西侧,故名。
  朱家河(ZhūjiāHé)位于慈城镇向上村朱家自然村南,东往西流向。东起中心河,流经朱家自然村,西至向上村村委会驻地。长0.8千米,宽7—10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成,是朱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杨陈小河(YángchénXiǎohé)位于慈城镇杨陈村村委会驻地,西往东流向。西起杨陈自然村,东至乍浦分界河。长0.3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杨陈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周家漕河(ZhōujiācáoHé)位于慈城镇新华村周家漕自然村,东往西流向。东起周家漕自然村,西至乍浦分界河。长0.9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成,是周家漕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苏家畈河(SūjiāfànHé)位于慈城镇向上村北,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中心河,西北至郭塘河,两端有闸。长1.5千米,宽4—8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老河改造而成,是五星村、原云湖乡所属村的田畈中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该田畈大部分是原云湖乡各村因造英雄水库淹没安置田,田畈俗称苏家畈,故名。
  半浦村河(BànpǔcūnHé)位于慈城镇半浦村村委会驻地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半浦自然村,南至姚江。长0.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属明、清时期老河整治而成,是半浦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内河,故名。
  三联河(SānliánHé)位于慈城镇三联村村委会南,西往东转东南流向。西起中心河,往东流经黄家、冯家庄、沈家、杨家、双门头自然村,转东南至东大河。长1.4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1979年取直整改而成,是三联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的主要河道,故名。俗称中横河。
  地畈河(DìfànHé)位于慈城镇五星村地畈自然村东南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郭塘河,流经小文山,西北至地畈自然村,与楼盆河相通。长0.5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两岸农田蓄水、排泄的内河。该河处于地畈自然村前,方言“地”与“田”音近,故名。
  东城河(DōngchéngHé)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东侧,东北往南流向。东北起上岙水库下,流经上岙村村委会至下地洋为溪流河,经烂塘泾,沿东城沿路、东门村、宁慈公路、萧甬铁路、夹田桥北,南入慈江。长3.3千米,宽8—15米,除溪流外,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上段属古时东溪的一部分,中段为明嘉靖年间挖掘的护城河,下段为慈江水路通往原慈溪县城的古河道。该河是城镇居民与岸边农田蓄水、排泄、船运的主河道。因主河段属古县城东侧的护城河,故名。
  盆山河(PénshānHé)位于慈城镇五星村盆山自然村西北侧,西南往东北流向。西南起盆山自然村南长车沟,流经盆山自然村,东北至楼盆河。长0.5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挖成,主要用于盆山自然村及周边农田的排泄。以盆山自然村得名。
  罗家河(LuójiāHé)位于慈城镇双顶山村罗家自然村北,南往北流向。南起罗家自然村,流经乍山公路,北至慈江。长1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浚疏通而成,是两岸农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罗家自然村得名。
  宋家湾河(SòngjiāwānHé)位于慈城镇虹星村宋家湾自然村东南侧,西北往南流向。西北起乍山采石场简易公路下,流经宋家湾自然村,南至乍浦分界河。长0.4千米,宽7—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浚,是乍山和宋家湾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宋家湾自然村得名。
  慈城公路河(CíchénggōnglùHé)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侧,萧甬铁路和61省道之间,西北往东南流向。西北起东城河,沿路往东南至观庄铁路桥北侧入慈江。长2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0.5米,流域面积为0.04平方千米。民国元年至二年(1912—1913)建宁波至慈溪(今慈城镇)铁路时挖城,为铁路护基和排泄河。1971年建宁慈公路后,因公路拓宽,河道局部淤塞。该河处于慈城境内公路旁,故名。
  叶家河(YèjiāHé)位于慈城镇双顶山村叶家自然村西南侧,北往南折东南流向。北起乍山公路旁马路河,往南流经叶家、东沈家、岑家自然村,东南至农田。长0.5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新老河合成,新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成,是该地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叶家自然村得名。
  卢家河(LújiāHé)位于慈城镇三联村卢家自然村南侧,西往东折南流向。西起中心河,往东流经卢家自然村,折南至三联河。长0.9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属新老河合成,南段新河于20世纪70年代挖成,是卢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裴家河(PéijiāHé)位于慈城镇洪陈村裴家自然村西侧,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裴家自然村,西北至埋庙河(原名苏梁河)。长0.2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掘的排涝河,以裴家自然村得名。
  横河头河(HénghétóuHé)位于慈城镇新华村横河头自然村,东往西流向。东起横河头自然村,西至乍浦分界河。长0.4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横河头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傅家河(FùjiāHé)位于慈城镇洪陈村傅家自然村,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自田野,流经傅家、小山自然村,西南至安仁河。长0.3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2米。属旧时老河,是当地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傅家自然村得名。
  马路河(MǎlùHé)位于慈城镇双顶山村村委会驻地前,东往西流向。东起乍浦分界河,流经双顶山村,沿乍山公路,经安仁河,西至乍山公交车站前。长2.1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成,是双顶山村及公路两旁农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处于公路(俗称马路)沿线,故名。
  赵隘河(ZhàogàHé)位于慈城镇前洋村赵隘自然村西北侧,东往西折南流向。东起官山河,往西流经赵隘自然村、宁波绕城高速、中横河,折南至半浦村塘路墩自然村。长0.7千米,宽8—14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新老河合成,原有赵隘老小河,后经取直、拓宽、延伸,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横河。以赵隘自然村得名。
  官山河(GuānshānHé)位于慈城镇新城区中心位置,北往南流向。北起慈江官山闸,流经新城区、前洋村,南至姚江小西坝闸。长4.1千米,宽20米,流域面积为0.13平方千米。属古河道,为姚江至慈江的支流,亦是姚江与慈江的内河船运连接线,又是蓄水、排泄的主河道,属旧名沿用。
  丰河(FēngHé)原名南城河。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前,东往西北流向。东起东城河,流经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南门村、勤丰村,西北至西城河。长1.4千米,宽13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明嘉靖年间筑城墙时挖成,主要用于护城和城内蓄水、排泄。旧名统称濠河。光绪《慈溪县志》载:“濠河,东、西、南三面沿绕城墙,唯北门外半里无濠。”俗称护城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墙全部被清除,两岸农田用城河灌溉获得丰收,故名。
  希贤房河(XīxiánfángHé)位于慈城镇半浦村希贤房自然村南侧,西往东流向。西起乍浦分界河,流经希贤房自然村,东至中横河。长1.4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近几年重浚,并于中横河口建闸,是希贤房自然村两岸农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横河,故名。
  姚家河(YáojiāHé)位于慈城镇新城区官山河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慈水东路,北至慈江。长1.6千米,宽14米,平均深度1.7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原山西村姚家自然村的老河,故名。于2009年新城区建设时,经拓宽、延伸改造而成,现为新城内蓄水、排泄的主要内河。
  张陆河(ZhānglùHé)位于慈城镇新华村张陆自然村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中横河,流经陈广庄、黑白屋、张陆自然村,北至慈江。长2.6千米,宽10—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4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内直河。旧时有张陆堰,光绪《慈溪县志》载:“张陆堰,县南六里,草舍利庵东。咸丰七年(1857)建堵江闸。”河早于该时,以张陆自然村得名。
  三联村杨家河(SānliáncūnYángjiāHé)位于慈城镇三联村杨家自然村中间,西往东折南流向。西起卢家河,往东折南流经杨家自然村至三联河。长0.5千米,宽5—7米,平均深度1.2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杨家自然村内老小河,主要用于蓄水、排泄,故名。为与半浦村杨家河区别,故加三联村。
  塘路下河(TánglùxiàHé)位于慈城镇虹星村塘路下自然村前,东往西折南流向。东起乍浦分界河,往西流经塘路下自然村后,折南至姚江乍山闸。长1千米,宽8—11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塘路下自然村及两岸农田蓄水、排泄、灌溉的内河,故名。
  湖塘河(Hútá
  ngHé)位于慈城镇湖心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七夹岙自然村溪流河,流经笆篱张、汪家、湖塘下、宁慈西路、萧甬铁路,南至慈江。长2.2千米,宽7—10米,平均深度
  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唐贞元十年(794)修筑花屿湖时形成,上段为花屿湖源头河,中段原为湖,下段为排泄河。明永乐七年(1409),花屿湖辟为农田后用作农田灌溉、排泄、蓄水,上、中、下三段疏浚成河。因该河穿越湖塘,故名。
  中横河(ZhōnghéngHé)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南,北往南流向。北起慈江三板桥闸,流经新华村、私营工业城、前洋村,南至姚江张家浦闸。长4.4千米,宽16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7平方千米。属古河道疏浚改造而成,南北贯通姚江、慈江,对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起着重要作用。因该河处于原半浦乡境内中间,横于乡政府大门前,故名。
  小山河(XiǎoshānHé)位于慈城镇洪陈村小山自然村北侧,东往西流向。东起田野,流经小山自然村,西至安仁河。长0.7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造而成,是小山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十八湾河(ShíbāwānHé)位于慈城镇浦丰村村委会驻地东南,为变形横“M”形流向。北起东大河,转西流经冯家后转南折东经滕家自然村,再折南转西弯东南沿萧甬铁路,东至东大河彭山闸。长1.6千米,宽7—15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疏浚而成,是浦丰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内河。因该河有众多弯绕处,故名。
  余姚界河(YúyáoJièhé)位于慈城镇龚冯村龚冯自然村西侧,南往北流向。南起白虎岭脚,北至慈江,与护塘河相通。长1.4千米,宽15—24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原为小河,与余姚县定界后重浚而成。是两地农田蓄水、排泄、灌溉的共用内河,与余姚以河为界,故名。
  陈张河(ChénzhāngHé)位于慈城镇龚冯村村委会驻地西侧,南往北流向。南起龚冯村里夹岙自然村,流经上冯、下冯、孙邵自然村与护塘河相连,北至慈江。长1.5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1957年挖成,是两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因陈、张两姓为挖掘发起人,故名。
  冯家河(FéngjiāHé)位于慈城镇龚冯村上冯家自然村南侧,西往东流向。西起龚家自然村,东至上冯家自然村,与陈张河相连。长0.4千米,宽6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挖成,是两个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冯家自然村得名。
  东江沿河(DōngjiāngyánHé)位于慈城镇原后洋村东江沿自然村北侧,西往东流向。西起中横河农牧场闸,流经原小洪家、东江沿自然村,东至官山河。长1.3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1968年农牧场造闸时,河道拓宽取直,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内河。以东江沿自然村得名。慈城新城建设时,该河改道汇入新城湖中。
  乍浦分界河(ZhàpǔFēnjièHé)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乍山东侧,南往北流向。南起姚江潺头浦,流经半浦村、虹星村、新华村、双顶山村,北至慈江。长5.5千米,宽10—12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7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清光绪六年(1880)在该河北段建堵江闸。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河道。因该河处于原乍山与半浦两乡的分界处,故名。
  杨界河(YángjièHé)位于慈城镇前洋村杨界自然村南侧,西往东流向。西起大圣寺,流经杨界自然村,东至官山河。长0.7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杨界自然村得名。
  西甸洋小河(XīdiànyángXiǎohé)位于慈城镇黄山村西甸洋自然村,东往西流向。东起新屋弄,西至讴思河。长0.3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村落小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重浚时拓宽,是西甸洋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西甸洋河(XīdiànyángHé)位于慈城镇黄山村西甸洋自然村,东往西流向。东起西甸洋自然村,西至讴思河。长0.4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浚,是西甸洋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湖心河(HúxīnHé)位于慈城镇湖心村村委会驻地前,西往东流向。西起菩提弄河,流经湖心村委会,中途与湖心小河相通,东至湖塘河。长1.5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旧属花屿湖,明永乐七年(1409),花屿湖除湖心外辟为农田,河于此时形成,为排泄、农业灌溉之用。因流经湖心村村委会,故名。
  郑家护塘河(ZhèngjiāHùtángHé)位于慈城镇龚冯村郑家自然村北侧,东往西流向。东起
  郑家自然村北侧,西至余姚界河。长1.5千米,宽8—12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于1957年慈江筑塘时挖掘而成,起护塘与排泄作用。以郑家自然村得名。
  朱家沿河(ZhūjiāyánHé)位于慈城镇前洋村朱家沿自然村北侧,西往东流向。西起中横河,流经朱家沿、时家、江西自然村,东至官山河。长1.7千米,宽7—11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建设沈海高速公路时,朱家沿段改从高架桥下过,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朱家沿自然村得名。
  彭山河(PéngshānHé)位于慈城镇国庆村彭山自然村前,南往北流向。南起原彭山自然村南萧甬铁路,北至国庆横河。长0.3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彭山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周家庄河(ZhōujiāzhuāngHé)位于慈城镇虹星村周家庄自然村,西南往东北流向。西南起周家庄自然村,东北至张陆河。长0.5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周家庄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湖心小河(HúxīnXiǎohé)位于慈城镇湖心村村委会驻地西南侧,北往南流向。北起白龙寺,南至湖心河。长0.7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花屿湖水源河,通岙中溪。明永乐七年(1409),花屿湖辟为农田后,改造成小河。因该河是湖心河的支流,故名。
  农场河(NóngchǎngHé)位于慈城镇国庆村枫湾自然村前,东往西流向。东起枫湾自然村,流经宁波市妙山良种场、原妙山庙,西至东大河。长0.9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枫湾自然村前靠东一段属溪流河,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主要内河。因流经妙山良种场(简称妙山农场),故名。
  茅家小河(MáojiāXiǎohé)位于慈城镇原新联村茅家自然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桂家湾,流经慈湖人家社区,南至宁慈西路。长1.1千米,宽10—15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花屿湖干涸后,由桂家湾溪流形成的小河。因流经原茅家自然村,故名。2005年慈湖人家社区建成时,对该小河进行取直、拓宽、挖深、砌石等整治,成为今河。为社区内蓄水、排泄主河道。
  官二房河(Guān’èrfángHé)位于慈城镇白米湾村原官二房自然村东北侧,北往东南流向。北起山下沈河,流经官二房自然村,向东南流入河滩浦河,与姜湖河、陆家河相通。长0.6千米,宽6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原官二房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姜湖河(JiānghúHé)位于慈城镇白米湾村村委会驻地西南侧姜湖水库下,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官二房河,西北至姜湖水库。长0.4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姜湖排泄河,1965年5月姜湖水库建成后,为水库泄洪配套河,故名。
  郭塘河(GuōtángHé)位于慈城镇向上村村委会驻地西侧,中段与余姚市三七市镇云山前村为界河,由南往北折东流向。南起慈江,往北
  流经民丰村、向上村、五星村、八字村韩家自然村,折东沿虞家山嘴入中心河。属古河道,至今河中段尚存宋代建筑郭塘桥。经多次重浚整治,河面有所拓宽,两岸石砌护堤,虞家山嘴部分于1976年取直改道。全长4.3千米,宽16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7平方千米。该河是沿岸村落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的重要内连外通河道。以源头郭塘岙得名。
  孙家漕直河(SūnjiācáoZhíhé)位于慈城镇前洋村庙后陈自然村西北侧,南往北折东流向。南起朱家沿河,往北流经庙后陈自然村,折东至官山河。长0.6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该河原为南北流向直河,因大部分处于原后洋村孙家漕自然村而得名。2005年慈城新城开建后重浚拓宽,成为新城外沿河道,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仍沿用原名。
  郭塘岙河(Guōtáng’àoHé)位于慈城镇八字村郭塘岙自然村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郭塘岙,南入郭塘河。长0.6千米,宽4—8米,平均深度1米。属古代溪流形成的河道,至今一半长度仍为溪流,是郭塘岙和韩家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因源自郭塘岙而得名。
  苏梁河(SūliángHé)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村委会驻地东南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乍浦分界河,流经杨陈村、苏梁、皋拜桥、陈郎桥、王家坝自然村,西南至姚江。长3.9千米,宽10—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3平方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苏梁河,县南十里,以苏梁村得名。年久湮塞,光绪间,杨复亨因继修亭滨河,移建今址,捐浚深广,舟楫始通。”成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的重要河道。1991年10月江北区地图中亦称苏梁河。今称埋庙河来历不明。
  枫湾河(FēngwānHé)位于慈城镇国庆村枫湾自然村西南侧,北往南流向。北起农场河,流经三星集团公司厂区、宁慈西路、古城新景住宅区,南至国庆河。长1.2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成,是原枫湾自然村与妙山农场两岸农田蓄水、排泄、灌溉的内河。2005年建古城新景住宅区时,南段河道重浚,两岸石砌护堤,河中养花除污。2011年北段建厂区时重浚并拓宽。现该河为厂区和住宅区的内河。以河北端的枫湾得名。
  国庆河(GuóqìngHé)位于慈城镇国庆村村委会西南侧,东往西流向。东起西城河,流经上、下胡坑基,何家,彭山,西至东大河,与彭山河、枫湾河相通。长1.7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古河道,旧时统称骢马桥河。根据清雍正《慈溪县志·旧景》记载:“骢马桥,自昔为江,因弯曲潮慢,不能远达东乡,旱无溉田,潦则泛溢,墟落乡民患之。宋宝祐五年(1257),合词请于吴丞相潜。吴公以钱市管山西民田,垦河三里,长八百余丈,广三丈六尺,深一丈六尺,由是诸港皆得通潮,鄞、慈、镇三邑蒙利。然骢马桥河自此淤塞,狭如沟渠,舟楫难通矣。河之两岸旧有纤路,今皆没于民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骢马桥河改名为解放河。1982年解放河填埋,改成排污暗河,城外河段属国庆村境内,故名。
  上刘河(ShàngliúHé)位于慈城镇向上村上刘自然村中,西往东流向。西起余姚市三七市镇朱家山头自然村地界,东至郭塘河,河口有闸。长0.6千米,宽7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上刘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龚冯河(GōngféngHé)位于慈城镇龚冯村龚冯自然村南,东往西流向。东起陈张河芳江闸,沿乍山公路,流经龚家自然村,西至余姚界河。长1千米,宽8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于1993年造闸时重浚,是龚冯村内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陈家河(ChénjiāHé)位于慈城镇双顶山村陈家自然村西北侧,南往北流向。南起陈家自然村外马路河,北至慈江,河口设有塘河闸。长0.8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挖成,为陈家一带农田蓄水、排泄、灌溉之用,故名。
  中心河(ZhōngxīnHé)位于慈城镇民丰村村委会驻地东侧,东往西折南流向。东起浮上桥自然村前东大河,往西流经妙法寺后折南,经八字村、五星村、向上村、浦丰村、民丰村,至王子浦入慈江,旁有妙山万亩排涝站。长4.4千米,宽10—16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7平方千米。属古河道,中段尚存宋代建筑王桥。该河处于原妙山乡的中心地段,故名。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的重要河道。
  界址桥河(JièzhǐqiáoHé)位于慈城镇虹星村界址桥自然村东南侧,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张陆河,流经界址桥自然村,西南至乍浦分界河。长0.9千米,宽10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光绪《慈溪县志》西屿乡十二都二图称格子桥,因音近演化为界址桥。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桥得名。
  珠春岙河(Zhūchūn’àoHé)位于慈城镇妙山村珠春岙自然村前,东往西流向。东起珠春岙溪流河,流经上宅,沿村级公路西至东大河。长0.6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2米。属旧时溪流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直改造而成,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珠春岙自然村得名。
  杨家桥河(YángjiāqiáoHé)位于慈城镇黄山村杨家桥自然村南侧,东往西流向。东起安仁河,流经杨家桥、新庵、西王岙自然村,西至讴思河,与陈郎桥河相通。长1.7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2平方千米。属旧时老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拓宽整治,是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以杨家桥自然村得名。
  前颜河(QiányánHé)位于慈城镇原山东村徐颜自然村东南侧,西往东折北流向。西起前颜小河,向东流经徐颜自然村,折北至慈江。长0.6千米,宽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拓宽整治而成,是徐颜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因“徐”与“前”方言音近,演化为今名。
  团结河(TuánjiéHé)位于慈城镇杨陈村村委会驻地西南,东南往西北流向。东南起夏家自然村,西北至埋庙河(即苏梁河)。长0.8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该河于20世纪50年代初合作化时挖成,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之用。取团结合作的团结为名。
  竹桥头河(ZhúqiáotóuHé)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村委会驻地北,东北往西南流向。东北起陈郎桥河,流经竹桥头自然村,西南至田野。长1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竹桥头自然村前另有支河一段,均属旧时老河,是竹桥头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陈郎桥河(ChénlángqiáoHé)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村委会驻地东侧,北往南流向。北起杨家桥河,流经长兴公路、吴家、张家、陈郎桥自然村,南至埋庙河(即苏梁河),与竹桥头河相连。长1.6千米,宽10—12米,平均深度1.6米。属旧时老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治为排灌两用河。以陈郎桥自然村得名。
  王家河(WángjiāHé)位于慈城镇原山东村村委会驻地南,东往西流向。东起前颜小河,流经原叶家、塔水槽自然村,西至白米湾河。长0.8千米,宽15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原属村落老河,20世纪90年代末江北投资创业中心C区建成后,经整治拓宽为园区内蓄水、排泄的内河。因该河处于原塔水漕自然村中的王家,故名。
  东大河(DōngDàhé)位于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2.5千米处,北往南流向。北起英雄水库坝外张家桥,流经浮上桥、楼家沿、西桥头自然村、妙山桥、金田铜业集团公司、彭山、萧甬铁路,南至彭山浦入慈江,与里夹岙河、中心河、五湖河、珠春岙河、三联河、农场河、杨家河、国庆河相通。长5.6千米,宽20米,平均深度1.6米,流域面积为0.1平方千米。属古河道,由云湖山区溪流冲刷而成,较弯曲。清前至清末,溪流西设有金川乡。1958年始筑英雄水库后,河道随之经多次取直、拓宽、挖深、砌石等改造,现成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船运、水库泄洪的重要河道。因该河处于原妙山乡境内的东侧,故名。
  王山河(WángshānHé)位于慈城镇黄山村村委会驻地南,西往东流向。西起西甸洋自然村,流经树桥头自然村,东至安仁河。长0.6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成,为当地蓄水、排泄、农业灌溉之用。因该河处于前后黄(王)山中间,故名。
  五湖河(WǔhúHé)位于慈城镇五湖村村委会驻地西南,东往西流向。东起五婆湖水库大坝下,西至东大河。长0.6千米,宽11米,平均深度1.5米,流域面积为0.01平方千米。属旧时溪流冲刷而成。1955年始筑五婆湖水库后,溪流截断,河道经人工拓宽、挖深改造,为当地蓄水、灌溉、五婆湖水库泄洪之用。因该河处于五湖村田野中间,故名。
  焦家山河(JiāojiāshānHé)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焦家山自然村西侧,北往南流向。北起埋庙河(即苏梁河),流经焦家山自然村,南至姚江。长0.8千米,宽9米,平均深度1.5米。属旧时老河,是焦家山自然村蓄水、排泄、农业灌溉的内河,故名。
  溪
  东溪(DōngXī)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的上岙村,东北往南流向。东北源自东悬岭,南入东护城河,原全长约2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东溪,县东二里。水源于东悬岭,注小东门,入城门内。”后因造上岙水库,溪流改道至上岙村村委会西侧,源自水库泄洪与上午岙高溪,溪长约1千米。因处于县城东面,故名。清秦黄开《东溪修禊》诗:“良辰逢上巳,幽赏出芳溪。林密行还住,觞流东复西。莺簧喧碧涧,蝶粉罥香泥。愧乏江郎笔,新诗作意题。”
  董溪(DǒngXī)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的慈湖北,北往南流向。全长约1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董溪(亦曰慈溪),县东北一里(普济寺西)。南流入慈湖,或云即谈妙涧,源出阚峰。按《纯德汇编》:慈溪,在县北郊外一里阚湖上流,即孝子舍旁所涌之泉也,又名董溪。”为纪念东汉孝子董黯命名。明叶橹《过董溪访董云庄》诗:“阚山山下董溪滨,古屋清幽事迹陈。遗泽至今称孝子,儒林从古出高人。一帘草色书香旧,半榻云光鹤梦新。病起扶筇偿宿约,莺花缭乱正逢春。”
  长溪(ChángXī)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2千米的长溪岭南,北折东往南流向。原全长约12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长溪,县西北三十里,水南出浮上桥,入后江。”1958年建造英雄水库时,溪流被截断,五分之一多纳入库区,近五分之二改造为大坝外河道,现存全长约1千米。自长溪岭南折东南至英雄水库吴塘下库区。因源由长溪岭一带山脉,溪沿长溪岭而泻,故名。清王焘撰有《长溪行》。
  金沙溪(JīnshāXī)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1千米的金沙村,东北往西南流向。流经五联村,至英雄水库东岙库区,全长共约3.5千米。源自桃花岭一带山水,有百亩山支溪、大岙支溪。旧时,因溪沙中有金沙,故名。《山海经》:“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句余山是慈城北面一带山脉的统称,古代用作余姚与句章的界山。金沙溪是句余山一带最长的溪流,自北而南直达慈江。旧称金川。
  郭塘溪(GuōtángXī)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千米的八字村郭塘岙自然村前。主溪自北往南、支溪自西北往东南流向,流经郭塘岙自然村,至韩家桥,入郭塘河。全长约2千米。源自滑石湾、淘箩湾一带山水。因溪在郭塘岙中,故名。
  高溪(GāoXī)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的上岙村西北侧,北往南流向。全长约0.5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高溪,县东北二里,源出上午岙。”流经下地洋自然村,南至东护城河。因该溪沿高岭而泻,故名。
  寒溪(HánXī)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5千米的荪湖水库东侧,自东北往西南流向。全长约1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寒溪,县南一十五里。源出骠骑山,经黄泥岭,西流入荪湖,林木阴翳,寒冽异常,故名。”今西端为荪湖水库。清费志云《寒溪》诗:“石径碧无垠,杳霭入深谷。潺潺水声来,空崖吼飞瀑。山静溪益清,到处消炎燠。合享水仙王,一盏荐秋菊。”
  莲溪(LiánXī)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5千米的荪湖水库西,自北往南流向。全长约1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莲溪,县东一十五里(荪湖之西)。源出莲华峰。水泉甘洌,远近取汲焉。《莲山草堂遗集》云:莲峰之下有溪,溪之中有二潭,其一深幽不可测,人莫能知。洎望久之,有大鱼从容出没,奇丽莫状;其一浅,势不盈尺,沙石可指数,亦有小鱼鼓荡踊跃,抑扬上下,一览可见,过者莫不艳之焉。”今大部分已埋没于荪湖水库之中。
  杨溪(YángXī)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5千米的马鞍山南,北往南流向。全长约0.5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杨溪,县东一十五里(杨岭下)。”源出马鞍山,南至安山河。因该溪旁有杨岭,故名。
  泉
  顾家泉(GùjiāQu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处。光绪《慈溪县志》载:“顾家泉,县北一里。泉甘水清,为邑中第一。明副使顾巽读书其地,故名。”
  玉蟾泉(YùchánQu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千米的虹星村赭山。光绪《慈溪县志》载:“玉蟾泉,县南一十里,赭山清果寺后。”清杨兆熊有诗“僧院栖息幽,背山森石壁。下有一泓泉,凉月扃禅寂。灵魄濯宵光,玉乳蟾蜍滴”,故名。
  思恩泉(Sī’ēnQu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5千米的龚冯村里夹岙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思恩泉,县西南一十五里,李家岙拜诏山(俗名倒拜坟)下,有井泉,旱不涸。”
  远近取汲,惠及民间,故名。
  大宝泉(DàbǎoQu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的大宝山。光绪《慈溪县志》载:“大宝泉,县西二里,大宝山之麓。水性轻清,味甘色白,宜烹茶,大旱不涸。”因源自大宝山,故名。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撰有《大宝泉铭》,《慈溪县志》中有记载。
  勺泉(SháoQuá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5千米的荪湖岭北。光绪《慈溪县志》载:“勺泉,县东一十里,荪湖岭之北。潭小而清,形家者言以为峡中天池也,故大旱不涸。”因形似勺,故名。
  甘泉(GānQuá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千米的上沈村。光绪《慈溪县志》载:“甘泉,县东南一十五里(上沈)。雍正志云:汉惠桥赐却亭旁,有甘泉。”因味甘而得名。
  潭
  白龙潭(Báilóng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的湖心村。光绪《慈溪县志》载:“白龙潭,县东南七里,花墅湖上,水出岩间,又名冷水湾。上有龙王祠,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六日并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十九日据赐庙额。宝祐六年(1258)正月敕赐顺济庙。国朝光绪十八年(1892)敕加封号布泽。”因龙王为白龙,故名。明会元、状元杨守勤有《白龙应祷记》。明钱文荐《白龙潭》诗:“寒潭虽一泓,灵迹已千载。洞杳知难测,崖劣恐有碍。窥壁残涎冷,叩扃乱云晦。印师久不兴,听法何由再。”
  虎潭(Hǔ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5千米的黄山村前黄山。光绪《慈溪县志》载:“虎潭,县西南一十二里(前黄山)。清泉一泓,冷逼毫发,居民取以酿酒,不减钱唐梅花泉水。”以潭之气势命名。
  枇杷潭(Pípá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千米的赭山北麓。光绪《慈溪县志》载:“枇杷潭,县西南一十里(赭山北麓)。一蹄涔耳,虽旱不涸,远近往取汲焉。”因潭形似枇杷,故名。清杨庆槐《枇杷潭铭》:“一泓止水,形似枇杷。时有蛰龙,腾空攫拿。琼浆一滴,霖雨万象。”
  天井潭(Tiānjǐng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千米的五星村淘箩湾(统称茅山)中。光绪《慈溪县志》载:“天井潭,县西北二十五里(茅山)。宋刘扬祖隐居之地。有潭天成,名天井,扬祖汲处也。蜥蜴时出,旱暵祷之辄雨,人皆谓其精忠所致。俗名其山曰茅尖山。潭圆径六尺许,迤东北曰中潭,又有下潭。”今山与余姚市相岙村成插花山。清费志云《天井潭》诗:“岫云夏参差,岩泉秋呜嗌。幽居窃逍遥,木落无人迹。鱼鸟两相投,飞潜同幽适。繁华不入梦,枯坐泯追惜。”
  龙尾潭(Lóngwěi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的公有村,原云湖乡政府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龙尾潭,县西二十里云湖之滨。”龙尾潭在龙山龙尾庵前,分东西两潭,四周砌石,中为石砌拱桥,俗称龙眼,旱而不涸。
  乌石潭(Wūshí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5千米的乌石尖山上。光绪《慈溪县志》载:“乌石潭,县西南二十里,芦山东峰之巅。宽仅亩余,而潭水沦漪,清澈无底。”以乌石尖山得名。
  黄鳝冈潭(HuángshàngāngTán)位于慈城镇政府北3.5千米的八面山中。光绪《慈溪县志》载:“黄鳝冈潭,县北五里,九都二图。峰峦层复,云霞鲜丽,望之知为神区。成化间,山顶石裂,出一巨鳝,金色四射,半天风雨,化龙而去,因名为黄鳝冈。夜见其山头闪电,则次日必雨。”潭以黄鳝冈得名。
  九龟潭(JiǔguīTá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千米的马鞍山顶,即骠骑山。光绪《慈溪县志》载:“九龟潭,县东北一十五里,骠骑山之顶有龙宅焉,时作十龟出见。邑令张春皓升湖州司李,当湖旱甚,张以令慈日祷于十龟而应,遂率郡人祷焉,祈得一龟以去,留于湖。故名九龟。”宋张春皓《十龟潭祈雨》诗:“缘萝蹑磴共跻攀,水色山光远近间。一勺龙蟠通海窟,半空虎啸隔尘寰。石潭云冷人稀到,溪路苔生马倦还。早望云霓施圣泽,何难菅屦步灵山。”
  湾
  半塘湾(Bàntá
  ng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的东山村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半塘湾,县东二里许(东山下)。”坐东朝西,面宽、进深各约100米,形似半塘,故名。湾内原有明代主事钱文荐归田后卜居于此的半塘湾别业。
  唐家湾(Tángjiā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的慈湖人家社区西北。现名塘家湾。光绪《慈溪县志》载:“唐家湾,县东三里(姜官岭东)。”坐北朝南,面宽约400米,进深约200米,旧时有唐姓居此,故名。湾内原有宋淳祐十一年(1251)建的东皋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毁于倭寇后,明兵部尚书姚镆在其旧址上建东泉书院,位于琴山南麓,即湾中山脚下,右负冈蜿蜒,东奇峰绝壁,左右与前面皆清溪。
  竹山湾(Zhúshān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1千米的清道观东南山麓。光绪《慈溪县志》载:“竹山湾,县东三里(清道观东南)。”坐西北朝东南,湾较小,多竹,故名。湾内原有明天启四年(1624)建的崧生书院。原竹山湾自然村驻地。
  大湾(Dà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的湖心村西北。光绪《慈溪县志》载:“大湾,县东四里(花屿湖北)。”坐西北朝东南,面宽约250米,进深约500米,因湾较大,故名。为大湾自然村驻地。
  冷水湾(Lěngshuǐ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的湖心村西北大湾自然村。属大湾东北侧的小湾。光绪《慈溪县志》载:“冷水湾,县东北七里。”湾坐东北朝西南。湾中有白龙潭、顺济庙(即白龙寺)。因湾中水较冷,故名。
  螺湾(Luó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5千米的三勤村西南,旧名螺蛳湾。光绪《慈溪县志》载:“螺蛳湾,县西南二十五里(芦山南),在大江滨。”坐北朝南。面宽约500米,进深约250米,今为螺湾、网滩自然村所在地,有里螺湾、外螺湾之称。因湾形似螺蛳沿口,故名。湾旁有螺湾庙,祀唐朝孙思邈。
  妙湾(Miào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的国庆村北妙湾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妙湾,县西三里(小西门外)。国初,隐君王治皞,字白民,居此。”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约200米。因湾天成美妙,故名。又因湾口西侧有郑山庙,故亦称庙湾。湾中41号民居坦园应是王治皞故居,今为区级文物保护点。东侧原为护龙寺,今迁建至湾中心;西侧郑山庙旁有抗英将领朱贵将军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原有四川按察司副使顾翀墓。朱贵祠后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忠墓。
  丰湾(FēngW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的国庆村丰湾自然村,亦称枫湾。光绪《慈溪县志》载:“丰湾,县西五里(郑山庙西)。”坐东北朝西南。面宽、进深各约300米。因湾口大而丰满,故名。湾中原有8座古墓,如明代南京工部尚书王来墓,在丰湾东麓;明潞州判官赠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伯燻墓,在丰湾石鱼山;明广西布政使参议向东墓等。
  东湾(DōngW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千米的荪湖水库东。光绪《慈溪县志》载:“东湾,县东一十五里(荪湖东)。”坐东朝西。面宽、进深各约200米。因处于荪湖东,故名。今湾西为荪湖水库。湾辟为荪湖旅游度假区。
  池
  西官池(XīguānChí)在慈城镇古县城始平路,后新屋冯家前面。光绪《慈溪县志》载:“西官池,县治西半里,城隍庙西北隅,一名月池。翁郎桥有小河一带折入西官池。”今保存尚好。
  林家池(LínjiāChí)在慈城镇古县城顾家弄内,部分尚好。光绪《慈溪县志》载:“林家池,县西南半里许,今名顾家池。”该志《旧迹》中称林驸马池,林家人挖掘,故名。宋刘厚南《林家池记》:“林家池者,其习氏池耶,在邑治西南半里许。余时徜徉其间,窃兹碧址,涤我烦襟。一日,主人至,问其由,曰:先世闽人,祖讳保者,仕高庙朝,为吏部侍郎,扈从南迁,进《龟鉴》,天子嘉纳之。不久,疏而引退,卜居四明郡,慕胜也。因为四明人。越世,讳朴,永嘉令,重董黯孝,卜居董溪之上,慕贤也。乃为慈溪人。又越世,迁居邑南平政桥之里,母氏以此地喧豗嚣杂,欲效孟母之迁而未果。时余性颇沉重,足不出门阀,守箕裘,习诗礼,甫冠,虚声谬驰,得尚帝胄怀王之女。后恳疏乞归养,得偕郡主赋归来,罄子母、妇姑之乐。遂为别业于浮碧之西,大宝之东,筑基构室于是所,宛然一城市山林,从母志也。里人往来,皆呼为林家巷。云时所谓池,则未也。偶来堪舆家,语余曰:美则美矣,地当火局,请从朱雀上蓄水以厌之。惊入告母氏,爰命备畚锸,募佣众浚池焉。浃旬而池成,混涵淳蓄,延袤计之逾半亩许,围以石栏,蓄以鱼鳖。池之北,建室数楹,曰‘挹青轩’,罗名花,购奇石,列台几,张画帘,琴、瑟、箫、管、石棋、投壶毕具。池之左右隙地植葵莳韭,树果种药;池之南又别为浅沼,植菱芡、莲荷于其中;而于池垣之东,另穿一井,以资里汲;于池垣之西,远数百步,更浚一池以浴马。是池在于中,虽家池,与众乐之..”据此知今顾家池,实为林家池,始掘于南宋中晚期。
  孙家池(SūnjiāChí)在慈城镇古县城内雷家巷南。光绪《慈溪县志》载:“孙家池,县西南半里(坊十三图)。”坊隅中称“孙家池头”。孙家人挖掘,故名。根据光绪《慈溪县志·旧迹》载,县治西街(即今民主路),有宋宝庆二年(1226)进士孙梦观,官侍郎宅为古县城内孙氏的聚居地,池为孙氏家池。
  荷花池(HéhuāChí)在慈城镇古县城骢马桥下,即今解放路解放桥下。光绪《慈溪县志》载:“荷花池,县西南二里骢马桥下。”池内植荷花而得名。待考。
  落星池(LuòxīngChí)在慈城镇古县城紫国庙中。光绪《慈溪县志》载:“落星池,县西南二里紫国庙中。”同志《坛庙》中载:“紫国庙,县治西南二里,祀紫微大帝,殿旁有落星池。”《旧迹》中载:“万历间,夜有大星出斗墟,自北飞坠于邑西南城隅,轰然有声。其质似石,体巨力重,入地为坎,深数尺,灵泉上涌,石质渐销,遂成一池,紫光熊熊,常腾水面,里人于池左立庙,以祀紫微。”因池为陨石坠落而成,故名。
  严家池(YánjiāChí)在慈城镇西南虹星村村委会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严家池,县南一十里,赭山东北麓有小溪,汇而为池,曰‘严家池’。”因是严家自然村人围筑而成,故名。至今保存完好。
  孝子池(XiàozǐChí)在慈城镇西南杨陈村村委会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孝子池,县南七里,在杨村。方广五亩,甃以石,因孝子杨诚得名,亦名大方池,远近取汲焉。”
  洗马池(XiǎnmǎChí)在慈城镇西南杨陈村村委会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洗马池,县南七里。一名‘双莲池’,在孝子池南偏,相传系宋官枢密院杨文德故迹。”为洗马掘成,故名。
  泻红池(XièhóngChí)在慈城镇西南的赭山清果寺前。光绪《慈溪县志》载:“泻红池,县南十里,赭山清果寺前。”因赭山土质红色,山水染红后泻入池中,故名。清杨兆熊诗:“骤雨添涧泉,活活丹砂走。乱流竹篱根,迸入溪桥口。坐愁桃源春,闲数落红否。”
  玉泉池(YùquánChí)在慈城镇北,小北门外半里。光绪《慈溪县志》载:“玉泉池,县北半里,小北门外。”因泉水洁净如玉,故名。
  玉湖池(YùhúChí)在洪塘街道西南裘市村村委会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玉湖池,县东南十七里,明总兵裘市锦所凿,通市河,设闸以放水。旁有楼,其子横山先生读书处也。”该池水质洁净如玉,池大似湖,故名。清裘日和《玉湖感怀》诗:“玉湖水沦漪,游鱼浮水面。我急持丝缗,悠然逝不见。荒径路漫漫,石梁云片片。思念益凄其,怀古动歆羡。曾闻崇正朝,高楼建湖畔。藏书过范氏,笙歌杂清宴。今日已无楼,乌能复见书。十步紫锦障,变作鸟雀墟。精华谢有期,荣枯难逆晓。却曲伤迷阳,苦我生不早。”
  箬帽池(RuòmàoChí)在洪塘街道东陈家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箬帽池,县东南二十里,以形似箬帽得名。陈氏居此,故俗称凉帽陈。”
  义池(YìChí)在洪塘街道下沈村高池头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义池,县东南二十里(池头沈)。沈氏居此,凿池以便人汲,故名。”
  浦
  毛家浦(Máojiā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的慈湖人家社区南慈江边,以毛家自然村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毛家浦,县东南四里(塔山东)。源出花屿湖,南入后江。”
  花屿湖浦(Huāyǔhú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2.5千米的观庄村西南慈江边,以原花屿湖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花屿湖浦,县东南八里,南经葑河桥,入后江。”
  彭山浦(Péngshā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2.5千米的彭山西南慈江边,以彭山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彭山(雍正志作鹏山)浦,县西五里,南入后江。”
  今水自东大河入慈江。王子浦(Wángzǐ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4千米的民丰村东南慈江边。光绪《慈溪县志》载:“王子浦,县西一十里,南入后江,俗称王桥浦。”以王子桥得名。后亦称皇吉浦、黄吉浦。水自中心河入慈江。
  郭塘桥浦(Guōtángqiáo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5千米的民丰村方家渡西慈江边,以郭塘桥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郭塘桥浦,县西一十五里,源出郭塘岙,南由方家渡入后江。”
  前沈浦(Qiánshě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的原后洋村前沈自然村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前沈浦,县东南五里(前沈南)。”
  后沈浦(Hòushě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的原后洋村后沈自然村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后沈浦,县东南五里(后沈北)。”
  应家河塘浦(Yīngjiāhétáng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5千米的原后洋村应家河塘东端,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应家河塘浦,县东南七里(横山西)。”
  港西浦(Gǎngxī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3千米的前洋村江西自然村东,官山河边,因旧时东面有宣德港,故名。村名亦称港西。光绪《慈溪县志》载:“港西浦,县东南七里(横山西)。”
  龙山桥浦(Lóngshānqiáo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4千米的白米湾村中心河北端慈江边,因西侧有龙山,旁有龙山桥,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龙山桥浦,县东南一十里(狮子山东),北入后江。”
  刹子浦(Shāzǐ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5千米的官山河中。光绪《慈溪县志》载:“刹子浦,县东南一十二里,北通管山桥,入后江。”宋宝祐五年(1257)前,夹田桥西至三板桥江面不通,慈城出水到夹田桥刹住后,一路向东走慈江,一路向南走官山河,官山河成为慈江的派生江,即子江,故河口浦称为刹子浦。
  东江沿浦(Dōngjiāngyá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1.5千米的原后洋村东江沿自然村东官山河边。因旧时官山河是慈江的子江,村落聚居在江的西边,沿江而建,故名东江沿,浦以村名。光绪《慈溪县志》载:“东江沿浦,县东南四里(管山桥南)。”
  老子浦(Lǎozǐ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千米的双顶山村北慈江边。因浦较古老,被视作浦的长辈,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老子浦,县西南五里(堵江浦西)。”
  堵江浦(Dǔjiāng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的新华村堵江桥自然村北慈江边。以村名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堵江浦,县西南四里(太平桥西)。咸丰丁巳(1857),即桥建闸,南接巉头浦。”
  安仁浦(〓nré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5千米的黄山村东安仁河口慈江边。以河名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安仁浦,县西南一十里,旧名谢墅浦。南接洪陈浦,西通鸥渚浦,言水利者谓:遇旱即安仁桥北筑堰以御咸,开苏梁浦堰以纳淡,可溉田万亩。”
  鸥渚浦(〓uzhǔ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6千米的龚冯村东讴思河北端慈江边。光绪《慈溪县志》载:“鸥渚浦,县西南一十二里(安仁浦西)。南接谢郎堰浦,东通洪陈浦,每遇旱咸潮至筑堰。”
  陈将浦(Chénjiāng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7千米的龚冯村北慈江边。光绪《慈溪县志》载:“陈将浦,县西南一十五里。北入后江。俗称龚冯浦。”
  月镜浦(YuèJìng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7.5千米的龚冯村西北慈江边。因处于江湾边沿,形似半月,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月镜浦,县西南一十五里,北入后江。”
  半浦(Bà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4千米的半浦村南姚江边。旧名浦。光绪《慈溪县志》载:“鹳浦(一作半浦),县南一十五里。清郑梁《半浦考》:半浦,俗称灌浦,谓取灌溉之义。陈敬宗《江郊渔牧记》中亦称灌浦,其散见于诗家者皆然。然何水不可灌溉,独是浦以是名耶?考张时彻《宁波郡志》则云鹳浦。然田有鹳邱,而是浦不知所在,亦属无据。泰和曾彦《送郑本弘序》曰:维郑之先,蜀人也,徙居慈溪之官浦。一时流俗有官浦、宦江之称。李东阳《送郑廷器序》曰:君为慈溪贯浦之望族。则又江南、江北两浦相贯之说矣。今江南有浦而江北则无,如谓江北为后人所塞,则塞不知其始于何人、何时。唯隐川先生《地里考据》云:半浦,慈溪南十三里,十二都四图、五图,西屿乡安仁里安仁村之境,临大江,东八十里到海,自宁波府城西来,至此始有山,汇为幻江。而北、西北夹江皆山,北坐赭山,南望石塘山,浦在江南,经九里接石塘溪,亦名‘九里浦’。曰‘灌浦’,当取灌溉之义;或曰‘半浦’者,以东为鄞,西为慈溪,两县相半之界也。浦在江南,名地以浦,岂以此浦系此地之形胜耶?浦口有桥,太学如江公之孺人杨氏所筑。杨氏,鄞邑杨布政守隅孙女也。居此地者,郑姓凡七族,今按此地有郑熙没官田,郑通没官田,凡千余亩,王册仍旧,竟不审没在何时,今为谁家祖云。又南凡先生《十二都江山记》云:慈之西屿乡安仁里,曰‘半浦’,又曰‘半江’。曰‘半浦’者,江以南有浦,纾迂九里而抵石塘碶,引桃源、白鹤诸山水而注于江,其浦东隶鄞,西隶慈,分有其半,故曰‘半浦’;由浦而东四十里抵郡北郭,江以南隶鄞,北隶慈,以江心为界,故亦曰‘半江’。按此两记,则浦在江南也,决矣。而乃以名江北之地者,地因渡而名,渡因浦而名也。半浦之称当属无疑。”
  巉头浦(Chántòu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4.5千米的半浦村西南姚江边。因浦处于姚江流水险峻的弯头地方,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巉头浦,县西南一十五里。”清郑梁《元日巉头》诗:“此身真个合奔波,元日巉头冒雨过。呼应不灵新仆小,排行须问后生多。斜风窄伞颧都湿,滑路宽靴脚屡蹉。山色江西浑隔断,青人双眼只塍莎。”
  洪陈浦(Hóngché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5千米的洪陈村南姚江边。以村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洪陈浦,县西南一十里,北通谢墅浦,南由洪陈渡入前江。”
  谢郎浦(Xièláng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5千米的王家坝村南姚江边。以谢姓男儿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谢郎浦,县西南一十五里(城山渡东)。南入前江,北由鸥渚浦入后江。”
  张家浦(Zhāngjiā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千米的新华村张陆自然村南,以旧时张家自然村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张家浦,县西南一十五里(太平桥南)。北入后江,南由半浦入前江。”
  回龙浦(HuílóngPǔ)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5千米的邵家渡村西北,因旧时浦附近有回龙庵,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回龙浦,县东南一十五里(邵家渡西北)。”西南入姚江。
  潺浦(ChánPǔ)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5千米的洋市中心河南段,即今丽江西路南侧,旧时,因水经常流动,发出声音,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潺浦,县东南二十里。南入前江,北由洪家塘入后江。自徐洋闸至潺浦颜家堰河三千一百丈,宋宝祐五年(1257)吴制使重浚。”
  荪湖浦(SūnhúPǔ)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千米的荪湖村南慈江边,因水源自荪湖,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荪湖浦,县东南一十二里。荪湖东西碶分流,经张家桥合而南,至汇源桥入后江。”
  横泾浦(HéngjīngPǔ)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5千米的赵家村北慈江支流边,旧时附近有横枫堰,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横泾浦,县东南二十里(洪家塘西)。南接下梁、焦泥二堰。”
  鸬鹚浦(LúcíPǔ)位于甬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千米的压赛村高地头自然村慈镇桥北,旧时因鸬鹚常出没于此,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鸬鹚浦,县东南三十五里。南通倪家堰,北流注夏顾葛。”
  井
  董孝子井(DǒngxiàozǐJǐng)位于慈城镇古县城内太湖路与太阳殿路交叉口西侧。光绪《慈溪县志》载:“董孝子井,县东南一里,在慈溪巷林家桥西。相传孝子凿,井甃尚存有汉篆‘孝子董黯之井’六字。”该井为东汉孝子董黯为母饮水所凿,故名。宋方山京《慈井》诗:“古井千年尚著名,只缘慈孝不胜情。碧烟自好浓霜白,何必溪流擅独清。”
  官井(GuānJǐng)位于慈城镇古县城内外。光绪《慈溪县志》载:“一在鼓楼西偏,一在塔山西北路侧,常盈不涸,绀碧甘美。”井属官方为民所凿,故名。明陈茂义《官井》诗:“名泉袅袅碧山隈,山径胡奴日几回。自是丈夫怜抱瓮,莫教架竹引泉来。”
  金家井(JīnjiāJǐng)位于慈城镇古县城金家井巷内。光绪《慈溪县志·井》载:“金家井,县东南半里许,金家井巷内。”为旧时金氏所凿,故名。八角井(BājiǎoJǐng)位于慈城镇古县城杨家巷东南。光绪《慈溪县志·井》载:“八角井,县治东二百余步(杨家巷东南)。”因井口呈八角形,故名。
  冷水湾井(LěngshuǐwānJǐng)位于慈城镇湖心村大湾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井》载:“冷水湾井,县东南七里,顺济庙前。源出白龙湫,泉甘冷,里人筑亭其上,以便行者饮憩。”因井处于冷水湾中,故名。明冯元仲《冷水湾》诗:“滞暑寻山寺,迎凉拂素琴。潭寒时洗砚,树古半成阴。散发过花屿,披襟坐竹林。题诗满苔壁,拈与老僧吟。”
  祇树井(QíshùJǐng)位于慈城镇虹星村赭山半腰。光绪《慈溪县志·井》载:“祇树井,县南一十里(赭山寺义园东北)。”处于树旁,故名。清杨兆熊诗:“祇树本无树,取以名其井。地非一由旬,泥洹探智猛。净瓶沾溉多,慧日长圆影。”
  阮公井(RuǎngōngJǐng)位于慈城镇黄山村前黄山山麓。光绪《慈溪县志·井》载:“阮公井,县西南一十二里(前黄山麓)。相传阮公隐此,常以井水和药济人,屡著灵验。今水味甘冽,其色深黛,居民多取汲于此。”为阮公所凿,故名。
  方井(FāngJǐng)位于慈城镇公有村杨莫家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井》载:“方井,县西北二十里(梅源庵西)。井石甃作方式,水不竭。”以井呈方形,故名。村落旧名方井头。
  费井(FèiJǐng)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原费家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井》载:“费井,县东一十五里,荪湖之滨。明永乐时,里人费稽所凿,泉甘而洌,虽旱不涸,人便汲焉。”故以费氏得名。
  清费志云《井铭》:“荪水之滨,黄冈之麓。有泉凼凼,大造亭毒。溅若流珠,澄如漱玉。可以乐饥,可以湔濯。懿与上祖,于是饘粥。流泽孔长,井养食福。载清载浊,宛潬洄洑。汲之无穷,何逊湖渌。”
  沈家井(ShěnjiāJǐng)位于洪塘街道鞍山村留车桥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井》载:“沈家井,县东一十五里(留车桥北大岙内),泉甚清冽。”为沈氏所凿,故名。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