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39
颗粒名称:
分类号: P942
页数: 13
页码: 350-3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北地区自然地理、山的情况。
关键词: 江北地区 自然地理

内容

浮碧山(Fúbì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2千米处。东麓为宝善堂,南麓为慈溪县署,西侧接抱珠山,北濒慈湖。海拔约50米,占地面积约50亩。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建慈溪县治于其上,明永乐十六年(1418)迁山之南麓。光,绪《慈溪县志》载:“浮碧山,在县治北。《名胜志》云,北西东三面潴为湖,山浮其上,故名。唐县令房公迁治于此,形卑似鳖,故又名浮鳖。以石刺岭作少祖,陡绝翔舞下倏突,而巅蜿蜒南行,峙小山百雉亘其上,又峡而东矗为浮碧县治,宫顶后徙麓,上有见山亭。”亦称县后山。明王恂《县山》诗:“九岭环趋类九龙,青珠一颗正当中。若非官舍来相压,抢入阳侯海藏宫。”
  花瓶山(Huāpí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7千米处。东临湖心村,南接清道观山,西麓上岙村,北靠白岩石山。主峰海拔249.6米,占地面积约2.5平方千米,因形似花瓶,故名。山中有毛岭,今名鄮岭墩。盛产杨梅、茶叶、毛笋等。光绪《慈溪县志》载:“花瓶山,县东二里,居县震位,山峰高耸直峙,属木。按冯元仲《白龙寺记》中作‘华平山’。”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志名称“东竹山”。
  赭山(Zhě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千米处。东为虹星村,南濒姚江,西为洪陈村,北麓赭山街。巅峰海拔123.6米,占地面积约0.48平方千米。光绪《慈溪县志》载:“赭山,县西南八里。土色正赤,故曰赭山。一名紫蟾山,一名丹山,绝顶有龙湫。其最高峰曰‘离卦尖’,下有玉蟾井、祗树井、枇杷潭,泉皆甘洌,远近取汲,旱不干涸。”位居离,属火。上有赭山寺。产毛竹、茶叶等。元曹汉炎《赭山》诗:“千仞冈头四望赊,衰年脚力尚堪夸。江流曲似阳冰篆,山色丹于勾漏砂。往古桃源疑此路,故侯瓜圃几何家。吾生悔不知几早,来伴羊裘坐钓槎。”
  大宝山(Dàbǎ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处。东临古县城,南麓勤丰村村委会驻地,西麓宁慈西路,北接妙湾山麓。巅峰原海拔约100米,采石后降至61米,占地面积约300亩。光绪《慈溪县志》载:“大宝山,县西南二里。为邑之白虎山,雄然西据,以障风气,位居西兑,故以宝名。”清王国上邑令《兴复大宝山古迹议》中记,宋元间人赵偕隐居大宝山,游称宝峰先生,创立宝峰书院,故后人俗称大宝山为宝峰。明沈周《登宝峰次张碧溪韵》诗:“乐事春来不要空,直登峰顶路方穷。青山始耳三人酒,白发冷然万古风。城郭周遭江势转,莺花烂漫物华同。太平无象今成象,好在诗篇杖履中。”
  八面山(Bāmià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处。东隔山为毛力水库,南麓慈湖村,西连石刺岭,北接毛岙、五湖村。巅峰海拔265.4米,占地面积近千亩。盛产杨梅、茶叶、毛竹等。因山面南形似“八”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八面山,县北三里。居坎位。层峦叠嶂,如波翻涛涌,属水。”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为“八美山”。明沈潜《入句章北山谷中》诗:“两岸芳汀信所之,槐阴斜倚第三枝。雨浮溪涨流声急,云断山深鸟步迟。草坞隔涯笼白壁,野塘绕路挂青丝。松杉冷落初相识,誓不寒盟负故知。”
  清道观山(Qīngdàoguà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0.9千米处。东临慈湖人家社区,南为宁慈西路,西麓东门村,北连姜官岭。山巅海拔77米,占地面积约300亩。原名塔山,旧时山上有塔,故名。唐天宝八年(749)建清道观后,俗称清道观山至今。光绪《慈溪县志》载:“塔山,县东南三里。阴阳家谓县之青龙山,俗呼为东山。蜿蜒南行,尽于夹田之北。上有清道观,前临两江,西瞰城郭。旧尝建塔其上,唐(开元二十六年)房琯为令,因形家言,废而至今,犹仍旧名。”今山上重建清道观,辟为旅游胜地。明刘钟《塔山》诗:“有约出郭登东山,白云片片相与还。水流苔滑一溪碧,风吹帽落双鬓斑。野老对酌兴何逸,道人高咏心自闲。满径黄花醉眼豁,恍然身世非尘寰。”
  汤山(Tā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1千米处的东山村西南。东接东山,南临游客中心停车场,西麓为慈骆公路,北麓为东山村道。海拔十余米,占地面积约10亩。旧时潮汐涨时,山浮于海水中,形似汤中浮料,故名。今为慈城镇煤气站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汤山,县东一里。有青莲圣迹,僧遂端窆处。冯元仲建别业于此,改名‘天益山’。”冯元仲为其别业天益山堂作诗52首,其中有一首《听涛》诗:“有雨翠为瀑,无风声亦涛。朅来洗耳听,隔坞奏琅璈。”
  东山(Dō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1千米处的姜官岭北。东麓为慈湖人家唐家湾,南连清道观山,西接汤山与东山村,北靠花瓶山。海拔123米,占地面积约300亩。产毛竹、杨梅等。光绪《慈溪县志》载:此山“与塔山南北相连,中隔一姜官岭”。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东竹山”。明杨子器《东山感遇次夏大理》韵:“秦筝发讴吟,齐瑟杂吹弹。慷慨动颜魄,荒湎非久安。希声邈何许,太朴宁复完。爰有太古琴,置之几案端。一鼓精神怡,再鼓心怀宽。郢曲出高调,巴人和应难。光风泛兰茝,月明清夜阑。思人不可见,曲终泪泛澜。”
  山前山(Shānqiá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处的慈湖人家社区北。东临湖心村,南麓慈湖人家社区,西为唐家湾,北靠桂家湾。海拔59米,占地面积约100亩。旧时属花屿湖中一屿,孤立在前,故今。产竹木。
  虎日山(HǔìShā村,南麓为r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处的慈湖中学北。东麓上岙慈湖中学,西麓慈湖村,北隔山与毛岙村相连。最高点海拔209.8米,占地面积约1000亩。相传旧时山中有虎,昼日常出,故名。产毛竹、杨梅等。
  黄夹岙山(Huángjiā’à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处的勤丰村陈家边自然村。东麓为陈家边自然村,南麓为勤丰村耕田,西连西悬岭太平庵,北麓为黄夹岙盆景园。海拔2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因该山位于黄夹岙口西侧,故名。盛产毛竹、毛笋。旧名蟹山。光绪《慈溪县志》称:“蟹山,县西北一里(西悬岭)。上有江西布政使左布政秦淦墓。”属同一座山,为黄夹岙山旧名。今西悬岭尚完好。
  巽尖岙山(Xùnjiān’à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处的东山村村委会驻地东北侧。东麓为湖心村大湾底,南连东竹山与东山村驻地,西麓为慈骆公路,北麓为巽尖岙。海拔165米,占地面积约200亩。以巽尖岙得名。产茶叶、杨梅等,设有公墓地。内有常侍山。山上有抗战时期日本人迫使当地民工开掘的山洞。
  绞面山(Jiǎomià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处的湖心村村委会驻地北。东临戚夹岙,南接白龙山,西麓为大湾,北连花娘庵。海拔156米,占地面积约400亩。因山面光滑似被绞面过,故名。产杨梅等。旧名飞雁山。光绪《慈溪县志》载:“飞雁山,县东南八里。俗称白龙王堂山,形家者言呼为飞鹅帐是也。”旧时有五代后汉乾祐中建的白龙禅寺,故俗称白龙王堂山。今因山体分割,大山名称随之演变为多种新名。花娘庵后有抗战时期挖掘的山洞。
  东竹山(Dōngzhú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处的东山村东侧。东麓为湖心村大湾,南接东山,西麓东山村,北与巽尖岙山相连。海拔130米,占地面积约300亩。因东边毛竹成林,故名。处于东山与巽尖岙山中间。产杨梅、桃子等。今前后山江北区政区图中统称为“东竹山”。
  老鹰嘴山(Lǎoyīngzuǐ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4千米处的湖心村北。东接洪塘街道荪湖岭,南麓为六夹庵,西临戚夹岙自然村,北接毛力村。海拔218.1米,占地面积约500亩。因山顶有石似老鹰嘴,故名。产杨梅、毛笋等。旧名统称坐蟾山,属坐蟾山北部,与中灵峰相连。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猪头山”。
  中灵峰山(Zhōnglíngfē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5千米处的湖心村东北。东属洪塘街道荪湖村,山麓为荪湖水库,南接九龙山,西麓为湖心村,北接老鹰嘴山。海拔215米,占地面积约500亩。因东有大灵峰、小灵峰,故依次名中灵峰。产杨梅等。旧名坐蟾山,光绪《慈溪县志》载:“坐蟾山,县东南八里。山形似坐蟾。或曰上有坐禅堂,旧名坐禅也,俗称望海峰。”《寺观》中载:“坐禅堂,俗称中灵峰。”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猪头山”。属猪头山中部。明冯元仲《登望海峰》诗:“一径微开曲涧流,万松深处可寻幽。翠岩浓淡诗中画,烟树浮沉海外洲。越水吴山凭四望,孤峰怪石几千秋。为思花屿当年景,不惜题笺向寺留。”
  九龙山(Jiǔló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4千米处的湖心村东南。东属洪塘街道荪湖村,南至湖心村山脚下自然村,西麓为湖心村,北连中灵峰。海拔118.1米,占地面积约500亩。属形胜中的第九处,故名。俗称青龙山。产杨梅等。青龙山东原有“大悲堂,奉尚书冯元飙香火,尚书墓在其旁”。山上旧有硖石庙,祀唐狄仁杰,后迁至观庄桥北。九龙山,旧称“三盘山..俗称茅山,有茅副使维扬墓,其东名硖石同,旧有硖石庙,今徙官(今改观)庄桥北”。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猪头山”。属猪头山中南部。
  义山(Yì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2.5千米处的慈湖人家社区东南侧。东临观庄村湖塘下自然村,南麓为宁慈西路,西麓为慈湖人家社区,北麓为湖心村。海拔78.1米,占地面积约400亩。因山南有谢士庙,山为庙产,旧时义葬穷人死者,故名。庙西南侧有龙潭,位于大樟树下,水清澈甘洌,大旱不涸。产毛笋、杨梅等。
  大猫山(Dàmā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4千米处的湖心村北。东与镇海区汶溪交界,南临湖心村戚夹岙自然村,西接花瓶山,北麓为毛力村。海拔207米,本境内占地面积约500亩。因山形似大野猫,故名。盛产杨梅、毛竹等。江北政区图中标名“大猫山”。
  湖心村大山(HúxīncūnDà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4千米的湖心村北。东连老鹰嘴山,南麓为湖心村耕地,西为戚夹岙自然村,北靠大猫山。海拔121米,占地面积约700亩。产杨梅、毛竹等。因该山是湖心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山,故名。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大猫山”。属大猫山西南部。
  六夹岙山(Liùjiā’à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4千米处的湖心村东北。东接中灵峰与荪湖交界,南麓为笆篱张自然村,西麓为湖心村耕地,北麓为六夹岙与老鹰嘴山相连。海拔178米,占地面积属湖心村的约200亩。产杨梅等。因该山处于六夹岙东南侧,故名。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猪头山”。属猪头山中偏南部。
  白鹤山(Báihè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4千米处的观庄村东北。东属洪塘街道荪湖村,南麓为山脚下自然村,西侧为湖塘下自然村,北连九龙山、中灵峰。海拔97.5米,境内占地面积约300亩。产杨梅等。因山面较陡,当地俗称竖起山,后因建公墓,认为原山名不吉利,更名为白鹤山。今山上为白鹤公墓地。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猪头山”。属猪头山南部。
  狮子山(Shīzi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3千米处的白米湾村西南。东、南临宁波绕城高速,西麓为姜湖水库,北麓为白米湾。海拔99米,占地面积约700亩。光绪《慈溪县志》载:“狮子山,县东南一十里。其形蹲踞如狮子。山之东北麓有康熙间禁止采石碑,西峰曰卢家山。”山顶有抗战时期日军留下的战壕和碉堡式山洞。清钱滨《狮子山》诗:“巉岩西畔绕姜湖,烟景全收入画图。惆怅同游人不见,何堪重踏旧蘼芜。”
  抱子山(Bàozǐ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3千米处的白米湾村西南。东、南临江北创业园区,西、北紧靠宁波绕城高速。海拔12米,占地面积十余亩。光绪《慈溪县志》载:“抱子山,县东南一十里。山势宛转盘泊,如龙蛇抱子之状,故名。”
  老鸦山(Lǎoy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处的上岙村西南侧。东麓为上岙村村道,南麓为山岙,西与骑龙园相连,北接高岭。海拔125米,占地面积约100亩。因该山处于阚峰左侧,东南朝向,竹林茂盛,常有乌鸦群聚居,故名。旧称上午岙山。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八美山”。产杨梅、毛笋等。
  骑龙园山(Qílóngyuá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处的慈湖村东北侧。东连老鸦山,南麓为山岙,西麓为慈湖村大池头,北接高岭。海拔130米,占地面积约150亩。因慈城自古形胜为“九龙戏珠”,此山脉属其中一龙,处于龙头颈以下,形似骑在龙体上,故名。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八美山”。产杨梅、毛笋等。
  陆家山(Lùji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4.3千米处的毛力水库东北。东与镇海区界接壤,西、南麓为毛力村与毛力水库,北接大斗山。海拔196.3米,境内占地面积约500亩。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山属陆姓,故名。产杨梅、毛笋等。旧时称飞凫山。光绪《慈溪县志》载:“飞凫山,县北一十里。山有二,俗称里飞凫、外飞凫,俱在鄮岙,有宋刘应时别业。”宋刘应时《飞凫山中》诗:“始看红紫上花梢,倏忽春光已半消。最是幽窗魂断处,杜鹃啼月过山腰。”
  大斗山(Dàdǒ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7千米处的毛力水库东北。光绪《慈溪县志》载为“鄮岙东北”。东南往西北走向,东南接陆家山,西麓为毛岙村,北接小黄泥尖。海拔339.7米,占地面积约千亩。因山体似斗形,故名。产毛竹、杨梅、茶叶等。
  钱会山(Qiánhuì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北3.8千米处的毛力水库东南侧。东与镇海区界接壤,南与大猫山相连,西、北接毛力水库。海拔176米,占地面积近千亩。据说该山是过去钱业会馆所置产业,故名。旧时分为朝阳山、鄮山。光绪《慈溪县志》载:“朝阳山,县东北八里。上有袁州府知府姚汀墓。”因面朝阳,故名。“鄮山,县东北一十里。宋、元时贸易之地,故名。”产杨梅、橘子、茶叶、毛笋等。元周棐《鄮山归兴》诗:“松边采药去,谷里带云归。步转半崖侧,影涵空涧微。独寻茅宇歇,因看水舂机。数点山花落,孤禽避客飞。”
  蒋家山(Jiǎngji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6千米处的黄山村西南。东临蒋家自然村,南为长兴公路,西麓为耕地,北麓为乍山公路。海拔51米,占地面积约200亩。以蒋家自然村得名。旧时称珉山。光绪《慈溪县志》载:“珉山,县西南一十五里..北有小山;曰蚌山,东侧石埠桥。”“蚌山,县西南一十五里(方家渡南)。”现统称蒋家山。
  大湾山(Dàw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5千米处的羊角尖山东南。东麓为耕地,南濒姚江,山南麓有城山渡,西临羊角尖山与螺湾自然村,北麓为耕地。海拔87.1米,占地面积约250亩。盛产松木、毛竹。
  乌石山(Wūshí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5千米处的三勤村北。东麓为耕地,南临周家自然村,西与余姚山界接壤,北麓为里夹岙。海拔154.6米,境内占地面积约700亩。产毛竹、杨梅等。旧名统称芦山。光绪《慈溪县志》载:“芦山,县西南二十里..东南(地图中今为东北)一峰名乌石尖,尤胜,上有龙湫,名乌石潭。”明周旋《游乌石山》诗:“清秋动凉飔,芳草正衰歇。山行竟朝昏,迢递登名刹。周游遍林坰,陟险登峻绝。云霞互往来,天籁鸣不辍。欲度泉趁人,未暝山出月。超豁见天倪,睥睨瞰石穴。灵运自旷夷,彦伦亦高洁。出水癖未除,抚景多怡悦。寄语山中人,雅道莫相别。”
  羊角尖山(Yángjiǎo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5千米处的三勤村西南。东麓为村级公路,南临姚江,西与余姚界接壤,北连乌石山。海拔165.3米,境内占地面积近千亩。旧名统称芦山。光绪《慈溪县志》载:“宋侍郎刘逵记云:其山堆青拥翠秀拔,鹤汀凫渚之上,物情万状,皆出其中,此亦一方之佳景也..又有羊角峰、牛轭岭..”故以羊角峰得名。盛产桃、橘、梨等水果及茶叶、竹木,是宁波市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
  龙王堂山(Lóngwángtá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千米处的虹星村西南侧。东麓为虹星村,南濒姚江,西、北麓均为耕地。海拔79.6米,占地面积约300余亩。山顶有泉,名赭山潭,称龙湫。山麓有庵,光绪《慈溪县志·坛庙》载:“听松庵..处于赭山龙王堂,清嘉庆间住僧心如建,旁为松风水月阁。咸丰元年(1851)重修。”产竹木。
  双顶山(Shuāngdǐ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千米处的双顶山村西南。东临沈海高速公路,南为田野,西与岑家自然村相邻,北麓为田野。海拔40.1米,占地面积约200亩。光绪《慈溪县志》载:“双顶山,县西南七里。两峰并峙,兀立平野。”故名。山林以毛竹为主。
  后黄山(Hòuhuá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4千米处的黄山村西北。东临后新屋自然村,南近黄山村村委会驻地,西、北均为田野。海拔57.3米,占地面积约200亩。光绪《慈溪县志》载:“黄山,县西南一十里。一名王山,王氏居其下也。两峰对峙(南曰前黄山,北曰后黄山),形似覆盂,丛筱、乔松苍翠若滴。前山之麓有阮公井,相传阮公(黄山庙神,佚其名)隐此,常以井水和丹药济人,屡著灵验。今水味甘洌,色深碧,居民多取汲于此。又有虎潭,在山椒,清泉一泓,冷逼毫发,取以酿酒,不减吾乡梅花泉水。”清王庸曜《九日同诸兄弟登黄山》诗:“绝顶苍茫一望中,无边秋色晚来空。长江远落孤帆影,群鸟高呼万木风。终古青山吾辈在,百年佳节几回同。登临且喜都强健,好插茱萸泛酒红。”
  前黄山(Qiánhuá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4千米处的黄山村南。东临乍山公交车站,南麓为原乍山乡驻地,西为田野,北麓为乍山公路。海拔57米,占地面积约200亩。
  羊山头(YángShāntóu)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5千米处的三勤村东南。东麓为田野,南濒姚江,西接大湾山,北麓为田野。海拔107米,占地面积约500亩。西南麓有城山古渡,东侧有句章古县治遗址。因山形似卧羊,故名。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为“大湾山”。产竹木。光绪《慈溪县志》统称为“城山”,俗称县后山,山以城得名。
  小山(Xiǎ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千米处的洪陈村东南。东、南、西三面为田野,北麓有小山自然村,原为小山村村委会驻地,孤山。海拔约20米,占地面积约100亩。因山小得名,村亦以山名。光绪《慈溪县志》称:“篑山,县西南一十里。旧名小山,高五六丈,周回约里许,产方竹。”
  焦家山(Jiāoji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千米处的王家坝村东南。东、西、北三面为田野,南临姚江,有焦家山自然村。海拔10.9米,占地面积约200亩。据传,旧时有焦姓居住,故名。光绪《慈溪县志》称:“焦家山,县西南一十五里(城山东)。其东又有方家山、陆家山。”今统称为焦家山。
  网滩山(Wǎngt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8千米处的三勤村西南。东临网滩自然村,南濒姚江,西、北与余姚界接壤。海拔107米,境内占地面积约100亩。据传,旧时当地村民以捕鱼为生,常在山边滩渡上晒网,故称网滩。山以滩得名。产竹木。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属“羊角尖”山脉。
  计家山(Jìji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5千米处的前黄山西南。东麓为计家山自然村,南临长兴公路,西北麓为田野。有数座小山相连。海拔50米,占地面积约200亩。以计家自然村得名。产竹木。光绪《慈溪县志》载:“计家山,县西南一十二里(黄山西南)。相传有计然该志《冢墓》中按:《汉书·冢。”“货殖传》注引《皇览》:计然,濮上人,常南游,越范蠡事之。”计氏可能于此时定居计家山下,繁衍至今。
  阮家山(Ruǎnji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5.5千米处的五星村东,郭塘岙口东侧。东与八字村茶叶山相连,南麓为村级公路,西近郭塘河上段,北麓为山岙。海拔40米,占地面积约100亩。因旧时山北有虞姓居住,旧名虞家山嘴,因音近讹为阮家山。产杂木。
  毛山(Má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9千米处五星村西北。东接绿野山庄廿四爿地、结珠湾,南连泗洲佛堂山,西与余姚界接壤,北有天井庵。海拔175.8米,境内占地面积约500亩。主产毛竹、毛笋、杂木等。旧名茅山。光绪《慈溪县志》载:“茅山..宋刘扬祖隐居之地。”山分上下两截,上称上茅山,下称下茅山。上茅山多长成片茅草,故称茅山。茅与毛音近,今更名为毛山。
  小尖山(Xiǎo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2千米处五星村西北。东临郭塘岙,南接天井庵西岙,西、北与余姚界接壤。海拔109.8米,境内占地面积约300亩。因山顶岩石尖似小山,故名。山下有湾,形似淘箩,俗呼淘箩湾,故山亦称淘箩湾山。产各种杂木。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许家山”。
  雄鹅头山(Xióng’étó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千米处五星村西南侧。东麓为田畈自然村,南与朱家大山相连,西与余姚市二六市陆家岙界,北接泗洲佛堂山。海拔203米,境内占地面积约500亩。因该山形似雄鹅头,故名。特产茶叶,是五星村茶叶的发源地(1966年始种)与主产地。北侧有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古道羊岭。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朱家大山”。
  朱家大山(ZhūjiāDà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千米处五星村西南侧。东临石道地自然村,南与余姚市二六市朱家村界,西与余姚山界相连,北接雄鹅头山。海拔109.6米,境内占地面积约150亩。以朱家自然村得名,俗呼朱家山头山。北侧为茶叶山,南侧为柴山。
  五星村大山(WǔxīngcūnDà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处五星村东北侧。东临八字村郭塘岙自然村,南麓为五星村阮夹岙自然村,西与五星村廿四爿地山岙相连,北麓为郭塘岙中东西走向的西岙。海拔164米,其中有八字村的插花山,属五星村的占地面积约800亩。因山体占地面积较大,故名大山。其中南空湾西南侧已辟为绿野山庄。主产乌龙茶、毛竹、杨梅。
  郭塘岙山(Guōtáng’à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处八字村西北。东临郭塘岙,南麓韩家自然村碾子跟,西与五星村大山相连,北麓为郭塘岙李家自然村。海拔243米,其中有五星村的插花山,属八字村的占地面积约300亩。因该山位于郭塘岙自然村西侧,故名。山中毛竹成林,主产毛笋、杨梅、橘子。
  季岙山(Jì’oShāà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千米处八字村北。东临沈海高速公路,南为季岙自然村,西与滑石湾山相连,北与南联村吴塘庙相接。海拔300米,其中有五星村等插花山,属八字村的占地面积约500亩。以季岙得名。山下原有1986年开办的妙山砖瓦厂,现改为水泥砖厂。盛产毛竹、毛笋。
  妙法寺山(Miàofǎsì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处八字村北。东临沈海高速公路慈城服务区,南与石人桥自然村相连,西麓为郭塘岙,北接郭塘岙通往季岙的桃花岭(2013年辟为水泥路)。海拔65米,其中西面有五星村插花山,属八字村的占地面积约500亩。主产毛竹、茶叶、杨梅、橘子。山东麓为妙法寺遗址。
  荷叶山(Héyè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千米处八字村北偏东。东麓为田野,南面为妙法寺山,西倚沈海高速公路,北麓为季岙岙底。海拔88米,东面有三联村插花山,属八字村的占地面积约300亩。山西边有毛竹林、杨梅园等,东面为柴山。因山形似荷叶,故名。
  滑石湾山(Huáshíw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千米处八字村北面。东与季岙山相连,南接妙法寺山桃花岭,西麓为郭塘岙与半松岭相连,北与余姚山界。海拔209.4米,中间多处为五星村插花山,属八字村的占地面积约500亩。因该山处于郭塘岙湾底,主峰陡峭,多碎石,人、兽往上爬时容易跟着碎石下滑,故名。主峰下种植茶叶、杨梅。山西边有古道半松岭,前有东汉时期郭塘岙窑遗址。
  相子山(Xiàngzǐ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7.5千米处五湖村东北。东与毛岙村大斗山相连,南麓为水楼自然村,西麓为里夹岙自然村,北接长龙山。海拔208.9米,占地面积约500亩。传说该山风水好,能出宰相,故名,亦称相岭山。西北侧有古道,可通往英雄水库、五联村。主产毛竹、毛笋、杨梅等。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标名统称“长龙山”。
  后山(Hò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5.5千米处五湖村西。东与北山相连,南麓为浮上桥自然村,西麓为东大河,北麓为往里夹岙自然村道路。海拔95.9米,占地面积约200亩。因浮上桥西原有东湫庙,光绪《慈溪县志》载:“东湫庙..神姓潘,名守仁,读书守道,尝结书院于山岙,曰‘未信亭’,捐资建东、西湫二闸。乡人德之,立庙祀焉。旧在浮上桥西,明正德间,里人廉使朱良徙建于桥东。”山处于庙后,故名。山北有五湖村畜牧场,山南有梨园。主产毛竹、毛笋。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标名统称“北山”。
  鸡笼山(Jīló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处五湖村里夹岙自然村西北侧,俗称里夹岙山。东与相子山相连,南麓为里夹岙自然村,西为五联村耕田,近东大河,北与五联村山体相连。海拔158.2米,其中有插花山,属五湖村占地面积约800亩。因该山山岙形似鸡笼,故名。盛产杨梅、毛竹等。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标名统称“长龙山”。
  石刺岭山(Shícìlǐ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处五湖村东南。东与八面山相连,南经石刺岭通往古县城,西麓为五湖村,北面有五湖村丁家自然村,并与长龙山相连。海拔270米,其中东、南、西三面有插花山,属五湖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因石刺岭南起古县城,北至五湖村丁家,从山中穿过,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石刺岭山,县北三里。居县乾位,为县山少祖,县龙从此闪下。”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标名统称“八美山”。盛产毛竹、毛笋、杨梅、茶叶等。
  北山(Běi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5.5千米处五湖村村委会驻地西北侧。东与水楼自然村相邻,南为村委会驻地、五婆湖水库,西与后山相连,北麓为里夹岙。海拔96.6米,占地面积约1000亩。因该山处于姥婆湖(今五婆湖)的北面,故名。山南麓有自然村,名北山下。主产杨梅、茶叶等。
  珠春岙山(Zhūchūn’à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处妙山村珠春岙自然村东南。东与勤丰村黄夹岙相连,南接西悬岭,西麓为珠春岙自然村,北与五湖村石刺岭山接壤。海拔200米,其中东、南、北三面有插花山,属妙山村的占地面积约500亩。以珠春岙自然村得名。旧名东山。光绪《慈溪县志》载:“东山,县西五里(石鱼山北)。其地旧名朱村,宋元时梅花最盛,粲粲夹径路。里人沈师程置酒花下,邀桂彦良、王彦贞、龙子高、刘庸道、戴九灵诸君子赏焉,即席赋诗,各成古律一首,九灵为之序。”主产茶叶、杨梅、橘子、毛竹。因位于八面山西南面,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八美山”。
  哈山(Hā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4.5千米处妙山村东山下自然村东北侧。东麓为珠春岙自然村与孔家岭,南麓有妙山怡景水果农庄,西与牛头山相连,北麓为田野。海拔150米,占地面积约600亩。因该山南面为妙山,两山间形成的岙似笑口常开,故名。山南侧近200亩区域已辟为怡景水果农庄,种植有十余种名特优品牌水果。
  牛头山(Niútó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4千米处妙山村东山下自然村北。东与哈山相连,南麓为东山下自然村,西麓为东大河,隔河为楼家沿自然村,北麓为童山古庙(俗称童古庙),原妙山采石场址。海拔39.5米,占地面积约300亩。因整体山形似牛头,故名。又对面是楼家沿自然村,当地人俗称对面山。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哈山”。主产毛竹。
  黄蛤山(Huánggé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处金田铜业集团公司内,四周为厂区,山顶建有钟塔,为公司的标志性建筑。山高24.4米,占地面积近100亩。属孤山,山体为黄砂石,少树木,形似一只黄蛤,故名。当地俗称黄狗山。黄蛤山是现在取的新名。旧名黄垢山,《慈溪县志》载:“黄垢山,县西三里。其形圆小,四围皆田,平地一拥。”与西南的彭山对峙。
  妙山(Mià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处三联村东面,宁波市妙山良种场北。东与西悬岭太平庵相连,南麓为妙山良种场,西麓为原妙山乡人民政府驻地,北麓为珠春岙。海拔39.5米,因有插花山,属三联村的占地面积约100亩。山南原有妙山庙,山以庙得名。主产毛竹、毛笋。
  彭山(Pé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2千米处国庆村彭山自然村西北侧。东麓为彭山自然村,南临萧甬铁路,西麓为彭山浦,北为金田铜业集团公司厂区。海拔30米,占地面积近100亩。《慈溪县志》旧志均作“彭”,自雍正县、府志改作“鹏”。清光绪《慈溪县志》载:“鹏山,县西四里。居县辛位。明嘉靖间县令霍与瑕建浮屠(彭山塔,共七层)其巅,为邑之文笔峰。”民间传说,彭原为嘭。古时候,有位神仙挑着两座小山,由西往东而来,行至马路湾自然村时,突然从弄堂中窜出一只大黄狗,神仙猝不及防,吓得肩松担跳,扁担嘭的一声断裂,两座小山随之落地,一座面向东北,一座面向西南,嵌入田野当中。神仙给两座小山取名为黄狗山、嘭山。明叶本《先秋一日登鹏山和张藩伯》诗:“百里烟花郭外山,仙郎此日共登攀。塔盘层影云霄半,地拥灵奇海岳间。市语近传宵柝静,钓船遥倚暮江闲。客游不负先秋思,叠句连觞放浪还。”
  枫湾山(Fēngw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处国庆村枫湾自然村东南侧。东麓为妙湾自然村,南接郑山庙、朱贵祠,西麓为枫湾自然村,北靠西悬岭太平庵。海拔97.2米,因有三联村等插花山,属国庆村占地面积约700亩。以枫湾自然村得名。旧名分为郑山、石鱼山。光绪《慈溪县志》载:“郑山..小西门外,有郑山庙。”即郑山庙后山。“石鱼山..山上有石如鱼,山下有石鱼楼,杨文元公读书处。”该志《旧迹·居址》中称:“石鱼书堂..石鱼山麓,杨简(文元)侍父徙居四十一年。”
  小娘山(Xiǎoniá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处金沙村西南,原金沙砖瓦厂西侧。东麓为金沙砖窑厂旧址,南麓为云湖卫生院,西与清明山相连,北接大洋山。海拔116米,占地面积约500亩。旧名清明山,盛产杨梅、毛笋。《慈溪县志》载:“云湖产杨梅,繁而佳,为合郡之冠。又云以金沙岙为最,熟时,邑令馈送上官,恒百余笼。”《笋谱》:“毛笋为诸笋之王,其箨有毛。”云湖毛笋,鲜嫩可口。1991年10月江北区地图中统称“清明山”。
  望海尖山(Wànghǎi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2千米处金沙村东侧。东与镇海区、慈溪市山界接壤,南麓为大岙自然村,西麓为上新屋自然村,北麓有桃花岭。海拔361米,境内属金沙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站立山顶,遥望东北,可见大海,故名。旧名统称石柱山。光绪《慈溪县志》载:“石柱山,县东北二十里。居县艮位,石峰屹峙,高入云表,为县龙发祖之地,与望海尖相连。”属石柱山北部山体。山南麓有云岫寺(今名永传寺)、新四军金沙岙抗日战斗纪念碑。满山毛竹,盛产优质毛笋。
  头山(Tó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1千米处金沙村东南侧。东与镇海区山界接壤,南接小黄泥尖山,西与大黄泥尖山相连,北麓为大岙,与望海尖相连。海拔385.7米,属金沙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称“尖山”。《镇海区地名志》中称“攲头山”。光绪《慈溪县志》中统称“石柱山”。山中多毛竹、杨梅。
  大洋山(Dàyá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2.5千米处金沙村东北。东接望海尖山与桃花岭,南麓为金沙岙,西接清明山,北与慈溪市山界接壤。海拔260米。属金沙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光绪《慈溪县志》中统称清明山。1991年版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亦称“清明山”。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后茅山”。山上盛产当地有名的百亩山(俗呼百档山)高山茶。有保存完好的九曲岭、夹岙岭古道。
  清明山(Qīngmí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处金沙村西。东与大洋山相连,南麓为原云湖乡政府驻地,接龙山,西与后茅山(旧名华山)接壤,北与慈溪市山体交界。海拔316米。因有公有村等插花山,属金沙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据说山上原有陈姓祖先坟墓,族中规定为每年清明节统一扫墓,故习称清明山。山上现有毛竹400亩,茶叶250亩,杨梅数百株。山南麓原有会龙庵、龙王堂等古迹。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后茅山”。
  黄泥尖山(Huángní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金沙村东南。东与小黄泥尖山相连,南接五联村烂田湾山,西麓为金沙岙,北与头山山脉相连。海拔348.6米。因有五联村插花山,属金沙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山多黄泥,山顶较尖,故名。主产黄泥拱毛笋。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小黄泥尖”。《慈溪县志》统称石柱山。
  挂里山(Guàlǐ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9千米处五联村东南。东与毛岙村山界接壤,南与五湖村山体相连,西麓为五联村与英雄水库,北麓为东岙。海拔210米,属五联村占地面积约1500亩。山形似挂起来的帘子挡住了东岙与金沙岙,故旧名挂帘山,因音近,今名挂里山。盛产毛竹、毛笋、杨梅。
  小黄泥尖山(Xiǎohuángní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五联村东北。东与镇海区山界接壤,南与烂田湾山相连,西麓为峻路头自然村,北与头山相连。海拔385.7米。属五联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山峰尖而小,山体多黄泥,故名。1943年日军在山顶筑过炮台,筑有战壕。盛产毛竹、毛笋、杨梅。
  龙山(Ló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9.5千米处五联村西北。东麓为五联村,南麓为英雄水库,西麓为公有村与英雄水库,北麓为曹家岭、龙王堂、龙尾庵(即会龙庵)、原云湖乡政府驻地。海拔141.7米。属五联村占地面积约500亩。孤山,呈长方形,堪舆家谓之龙山。山上多毛竹及各种水果。
  长龙山(Chánglóng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8千米处五联村南。东与五湖村山体相连,南接五湖村里夹岙山,西、北麓为英雄水库。海拔250.1米。属五联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因山形似长龙,故名。主产毛竹、毛笋、杨梅。
  烂田湾山(Làntiánw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9.5千米处五联村东。东与毛岙村山体相连,南接挂里山、东岙,西麓为茶园,北连小黄泥尖。海拔340米。属五联村占地面积约600亩。因山上有23块梯形烂田,又处于东岙湾底上面,故名。山上有1966年农业学大寨时开发的茶园200亩,主产高山龙井茶及毛竹、毛笋。旧名统称石柱山。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小黄泥尖”。
  落西山(Luòxī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9千米处公有村西南。东、南、西三面环英雄水库库区,北与井头山相连。是座相对独立的小山,形似孤岛。海拔102米,占地面积约100亩。
  当地以此山作日落西山的时标,故名。旧名统称燕窝山,属燕窝山南脉。产茶叶。
  后茅山(Hòumáo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公有村北。东与清明山相连,南麓为陈家湾自然村,西接水流山,北与慈溪市山界接壤。海拔285.3米。属公有村占地面积约1500亩。因该山处于公有村村后,山上原茅草成片,故名。旧名华山,因后茅山坐北朝南,处于整个云湖的正面,梅花盛开时华丽可观,故名。山中原有明初驸马桂慎墓。主产毛竹、毛笋、杨梅等。
  井头山(Jǐngtó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处公有村西南。东临杨莫家自然村,南为英雄水库与落西山,西接水流山,北连水观口自然村。海拔102米,占地面积约500亩。以原方井头自然村得名。村中有方井,俗称方井头杨家。主产毛竹、毛笋、杨梅。山下原有梅源庵。
  水流山(Shuǐliú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处公有村西。东与后茅山相连,南接井头山与英雄水库,西与南联村山体相接,北与慈溪市山界接壤。海拔250.5米。属公有村的占地面积约1000亩。因该山储水,常年水流不断,故当地俗称水流山。旧名燕窝山,因山南麓小岙形似燕窝得名,原有燕窝姚自然村。山中原有云南兵备副使姚之光墓。盛产毛竹、毛笋、杨梅、茶叶。
  东石尖山(Dōngshí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处南联村东北。东与公有村水流山、燕窝姚相连,南濒英雄水库,西接西石尖山、南联村村委会驻地,北与公有村水流山相接。海拔199.2米,占地面积约500亩。因该山中间有条溪,溪东西两侧竖立着两块高大的尖头岩石,故当地俗称东边的山为东石尖,西边的山为西石尖。山上有茶园、毛竹、杨梅树。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水流山”。
  西石尖山(Xīshíjiān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千米处南联村村委会驻地北。东与东石尖山相连,南麓为南联村村委会驻地、英雄水库吴塘下库区,西临沈海高速公路、长溪岭,北与慈溪市山界接壤。海拔137米。因西北有插花山,属南联村的占地面积约1200亩。以溪西侧的尖头岩石得名。山上有形状特别的古树,当地视作风水树。岩石多为白色氟石。主产橘子、杨梅、茶叶、毛竹、毛笋。山下岙称李园岙,古代因有李园得名。西南麓有千年古道长溪岭、吴塘庙。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水流山”。
  大南头山(Dà’nántóuShān)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9千米处南联村西南。东濒英雄水库,南与八字村荷叶山、英雄水库五洞闸相连,西倚沈海高速公路,北麓英雄水库吴塘下库区。海拔129.9米。因有八字村、江北区花木场插花山,属南联村的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山大部分处于南联村的南头,故名。旧名石柜山。光绪《慈溪县志》载:“石柜山,县西一十里。云湖之西,形如柜。”盛产各种花卉树木、盆景、杨梅、桃子等。
  卢家山(Lújiā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西北5千米处横山村北面。东麓为江北区投资创业园区,南临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北与慈城镇山界相连,属狮子山向南延伸山脉。海拔82米。属洪塘街道的占地面积约100亩。据传此山旧时属卢姓所有,故名卢家山,与《慈溪县志》记载名同。1991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东侧有山下沈自然村,故别名山下沈山。曾开办采石场。
  马鞍山(Mǎ’ān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北4千米处鞍山村东北。东与灵山相连,南麓为鞍山村,西与小灵峰山相接,北与镇海区山界接壤。海拔250.5米。属鞍山村的占地面积约900亩。因山峰起伏形似马鞍,故名。旧名骠骑山。光绪《慈溪县志》载:“骠骑山,县东南二十里。旧名灵山。山之西峰联耸如马鞍(《一统志》又名马鞍山),乃府治后镇山也。《会稽典录》云:汉世祖时,张意为骠骑将军,其子齐芳,历中书郎,尝隐于此,人本其父之官名以名山,上有骠骑将军庙。后人以马鞍山传承至今。唐广明元年(880),山上的骠骑将军庙改建为保国教寺(今称保国寺)。产毛竹、杨梅。建有宁波市电视转播站。有千年古道桃花岭,今已辟为健身步道。明童锳《登马鞍山》诗:“南北高峰插霄汉,恍如天马跨雕鞍。振衣直上平冈立,翠霭重重望眼宽。”
  小灵峰山(Xiǎolíngfēng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北4千米处鞍山村西北。东与马鞍山相连,南麓为部队营区,西接荪湖村小东湾山与叶家岙,北与镇海区山界接壤。海拔262米。属鞍山村的占地面积约700亩。旧名统称马鞍山,山上峰属旧时灵山的最高峰,俗称“望海尖”,峰小而峻锐,故以小灵峰作山名。山中有元至正间建的龙王经堂,清康熙四年(1665)改名会龙庵。峰下有九龟潭、桃花岭游步道。
  凤凰山(Fènghuáng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北4千米处鞍山村西北侧。东接马鞍山,南麓为鞍山村,西麓为部队营区,北连小灵峰。海拔93.1米,占地面积约200亩。因山形似凤凰卧巢,故名。主产毛竹、毛笋、杨梅。
  大东湾山(Dàdōngwān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西北4千米处荪湖村东北。东与小东湾山相连,南麓为原费家自然村,西麓为荪湖水库,北与镇海区山界接壤。海拔150米。属荪湖村的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山处于荪湖水库东面,山体弯曲不整,里面有叶家岙,形成明显的大湾,故当地俗称为大东弯,因近水,“弯”字加三点水。山上修建有登山步道,与桃花岭相连,叶家岙一带已辟为荪湖旅游度假区。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马鞍山”。
  蛤巴山(Gébā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西北4千米处荪湖村西北。东濒荪湖水库,南麓为荪湖村原应家弄自然村,有莲花庵遗址,西与慈城山界相连,北与镇海区山界接壤。海拔118.1米。属荪湖村的占地面积近1000亩。因山中有块岩石呈蛤蚧,故名。山东侧竹林成荫,已成为荪湖之畔胜景之一。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猪头山”。
  小东湾山(Xiǎodōngwān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北4千米处荪湖村东北。东与鞍山村小灵峰相连,南麓为洪塘街道敬老院,西麓为双桃岙,俗呼双夹岙,北与大东湾山相接。海拔67.7米。属荪湖村的占地面积约200亩。该山处于大东湾山东,又以岙为湾,故名。山东侧有小灵峰登山步道。产杨梅。
  横山(HéngShān)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西5千米处横山村北。东麓为横山自然村,南麓为区级公路,通333路公交车,西麓为官山河,北麓为田野。海拔5.8米,占地面积约20亩。该山处于原横截于慈溪县城至裘市的官路中间,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横山,县东南一十里。山势平坦,上有晋虞胄墓。胄好学不怠,仕至散骑常侍,至今呼为常侍墓。”清释寂悟《横山漫成》诗:“年来五十历尘寰,半在乡村半是山。幸有晓钟催梦觉,时从皓月破禅关。明窗弄笔诗谁侣,贝叶翻经石不顽。满榻白云恒作伴,蒲团静悟性中闲。”
  青岗山(QīnggǎngShān)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西北10千米处灵山村西北。东与龙舌岙相连,南麓为苏家自然村,西与保国寺相连,北靠大茅峰山。海拔128米,占地面积约200亩。因山冈上多为青石,故名。旧名统称灵山、骠骑山、马鞍山。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马鞍山”。主产毛竹。有登山步道,为桃花岭东入口。
  大茅峰山(DàmáofēngShān)位于庄桥街道西北10千米处灵山村西北。东麓为龙舌岙,南与青岗山相连,西接马鞍山、保国寺,北与镇海区山界接壤。海拔183.9米。属灵山村的占地面积约200亩。因山顶上原有成片的大茅草,俗称江芦,故名。属灵山支脉。2013年江北区政区图中标名统称“马鞍山”。山上有毛竹、杨梅、登山步道。
  灵山(LíngShān)位于庄桥街道办事处西北10千米处,灵山村东北。东、北与镇海区山界相接,南麓为庙下陈自然村,西麓为龙舌岙。海拔107.2米。属灵山村的占地面积约400亩。光绪《慈溪县志》载:“灵山,县东二十里(马鞍山东)。乃马鞍山之支陇也。其西曰小灵山。”山南曾开办过采石场,今辟为灵山禅寺。南麓西侧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山遗址。明沈潜《登古灵山观海》诗:“槃阿悬度南无偈,绝障移来海外天。谷口浮槎随涨急,砂头古树断云连。遥吞溟国初芽日,收勒平村万队烟。苍翠千年何处灭,流光和我问谁边。”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江北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