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15
颗粒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分类号: K928.2
页数: 5
页码: 10-14
摘要: 本文记述的宁波江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5月24日至2004年6月行政区变迁情况。
关键词: 行政区 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

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解放。当月,孝中镇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28日,宁波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6月1日,接管江北区境原鄞县的江北、北郊镇。6月,庄桥镇人民政府成立,由宁波地委工作队直接领导。
  11月,江北区公所建立,次年6月撤销。
  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委会、居委会。乡镇仍沿用原区划。
  1950年2月,为便于土地改革工作,开始调整行政区划。4月,将慈溪县的丈亭、庄桥2区划分为丈亭、云山、城关、庄桥4个区。同时,庄桥镇析出洋墅乡;洪塘乡析出鞍山乡、狮东乡;撤销江屿乡,分设赭山乡、黄山乡、半浦乡。6月,灵阳乡析出费市乡。7月,孝中镇分为孝东、孝西2镇。9月,裘墅乡析出横山乡。镇海县的沙堰乡分设为沙堰、梅堰2乡。
  1951年5月5日,镇海县庄市区的白沙、压赛2乡划归宁波市;7月,江北区人民政府和郊区人民政府成立;8月,慈溪县孝东、孝西2镇合并建立慈城镇。
  当时,属今江北区的政区有:隶慈溪县的有慈城镇;云山区的云湖乡、妙山乡、赭山乡、黄山乡;城关区的洪塘乡、鞍山乡、鄮力乡、城东乡、半浦乡、横山乡、裘墅乡、狮东乡;庄桥区的费市乡、洋墅乡、姜颜乡、灵阳乡、庄桥乡。
  隶江北区的有25个居民区。
  隶郊区人民政府管辖的有湾头乡、白沙乡、压赛乡。
  隶镇海县的有梅堰乡、团桥乡(部分)、新团乡(部分)。
  1953年6月2日,庄桥乡改为庄桥镇。
  1954年10月,慈溪县治从慈城迁往浒山,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原慈溪县的慈城镇、城关区、云山区中的4个乡及庄桥区的费市、洋墅乡共15个乡镇划归余姚县。
  11月,设立庄桥特区,成立庄桥区人民政府,隶属宁波市。特区管辖镇海县的梅堰乡第一、二、三村;团桥乡第三、四村;新团乡第五、六村;原慈溪县的庄桥镇、灵阳乡、姜颜乡;郊区人民政府的白沙乡、压赛乡。
  1955年1月11日郊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12月,湾头、泗港及西成的2个村合并为西郊乡。
  1956年2月,江北区,人民政府撤销,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域为单位,建立槐树、中马、泗洲3个街道办事处,隶属宁波市。梅堰、压赛、白沙3乡合并为北郊乡。新团、灵阳2乡合并为新阳乡。颜姜乡并入庄桥镇。余姚县撤销城区、云山区。
  3月,洪塘、鞍山、洋墅、费市4乡合并为鞍山乡,乡政府驻地洪塘。
  4月,赭山、半浦、黄山3乡合并为赭山乡,乡政府驻地杨陈村。妙山、云湖2乡合并为妙山乡,乡政府驻地朱村岙(今名珠春岙)。狮东、横山、裘墅、城东4乡合并为狮东乡,乡政府驻地裘墅。鄮力、汶溪2乡合并为汶溪乡,乡政府驻地汶溪。
  1956年10月,镇海县汉塘乡常洪村划归宁波市郊区区公所。
  1957年1月26日,余姚县建立姚东区委,下辖妙山、赭山、狮东、鞍山、汶溪5乡。同月,宁波市郊区区公所改称郊区办事处。
  5月,江北城区中马街道撤销,并入槐树街道、泗洲街道。
  12月,余姚县狮东乡划分为狮东、裘市(原墅改为市)2乡。
  1958年1月,余姚县汶溪乡划归镇海县,汶溪乡中的原鄮力乡第一村、二村并入狮东乡。
  9月,宁波市江北街道办事处成立,同时撤销槐树、泗洲街道办事处,居民区分设跃进人民公社和红旗人民公社。市郊区管辖的庄桥镇、北郊乡、新阳乡合并为庄桥人民公社,东郊乡、西郊乡、南郊乡合并为甬江人民公社。
  10月,余姚县姚东区改建为东风人民公社,慈城镇和原鄮力乡第一村、二村同时并入。
  1959年初,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以原乡名改称,大的乡增设生产大队,如余姚县东风人民公社管辖20个生产大队,其中13个为原乡名改称,新增设7个生产大队。
  1月,余姚县东风人民公社改称为慈城人民公社。
  2月22日,江北城区的跃进、红旗2个人民公社合并为宁波江北(城市)人民公社,与江北街道办事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体制。
  4月,撤并管理区,慈城人民公社撤销西邵、横山、张陆、慈湖、皇桥5个管理区。甬江人民公社撤销4个管理区,其中压赛、穆家管理区属今江北区。
  4月21日,宁波市委决定,江北(城区)人民公社下设槐树、中马、白沙3个分社。
  5月17日,宁波地委批准,慈城镇归慈城人民公社领导。
  6月,宁波地委批准,江北街道办事处撤销,江北(城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管理体制。黄山管理区分为联勤管理区和三勤管理区(11月复为黄山管理区)。
  7月,宁波市恢复庄桥镇建制。
  8月,余姚县恢复慈城镇建制。
  10月,甬江人民公社又分为甬江、庄桥2个人民公社。
  11月,慈城人民公社划出洪塘、鞍山、费市、应家、洋墅、狮东6个管理区归庄桥人民公社管理;甬江人民公社东境划归镇海县东风人民公社,属梅堰管理区。
  12月,庄桥人民公社与甬江人民公社合并为甬江人民公社。
  1960年10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全域划归宁波市。
  1961年5月,慈城、庄桥、甬江3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2个人民公社,即慈城、云湖、妙山、乍山(原称赭山)、半浦、慈东、裘市、甬江、庄桥、洪塘、洋墅、费市。
  9月,慈城区公所设立,辖云湖、妙山、乍山、半浦、慈东、裘市、洪塘、费市、慈城镇共8个公社1个镇。
  12月,甬江区公所设立,辖甬江、庄桥、洋墅、汉塘、庄市5个公社(今部分地域属镇海区)。
  1962年12月8日,慈城、甬江2个区公所撤销,所属人民公社归宁波市管辖。
  1963年,重建庄桥镇、北郊公社。镇海县东风人民公社梅堰管理区划归宁波市。
  是年,属今江北区地域的有13个公社,2个镇,下设167个生产大队,3个分社。
  甬江公社,下设31个生产大队,其中20余个属今海曙区和鄞州区。
  北郊公社,下设5个生产大队。
  庄桥公社,下设9个生产大队。
  费市公社,下设13个生产大队。
  洋墅公社,下设10个生产大队。
  洪塘公社,下设24个生产大队。
  裘市公社,下设13个生产大队。
  慈东公社,下设21个生产大队。
  半浦公社,下设5个生产大队。
  乍山公社,下设14个生产大队。
  妙山公社,下设13个生产大队。
  云湖公社,下设4个生产大队。
  慈城镇,下设2个生产大队。
  庄桥镇,下设3个生产大队。
  江北(城市)人民公社,下设3个分社。
  1964年,江北(城市)人民公社的3个分社,下设16个居民区,其中中马分社5个,白沙分社5个,槐树分社6个。
  1969年12月,江北(城市)人民公社改建为江北区,隶属宁波市。下属3个分社改称为街道,建立街道革命委员会,隶属江北区。
  1970年4月1日宁波市姚江渔业人民公社成立。至1971年,宁波市郊区下辖13个人民公社,2个镇,141个生产大队,(场)。
  甬江公社,下设25个生产大队:东风、徐家、戎家、甬升、东升、宁舟、宁东、宁江、宁丰、震丰、粮丰、联丰、甬丰、前丰、跃丰、西成、双杨、后孙、新星、永红、胜丰、联合、孔浦、压赛、湾头。
  北郊公社,下设5个生产大队:河东、河西、夏家、外漕、畈里塘。
  庄桥公社,下设9个生产大队:马径、童家、姚家、西卫桥、李家、冯家、后姜、颜家、邵家。
  洋市公社,下设9个生产大队:洋市、红卫(今袁陈)、上宅、旧宅、顾家、孙家、谢家、东邵、西邵。
  费市公社,下设14个生产大队:严家、费市、跃进、居陆、灵山、胡家、苏冯、余家、上邵、周成、朱称、应家、洪家、联群。
  洪塘公社,下设20个生产大队:红湖(今荪湖)、安山、周陈、后张、红旗(今上沈)、旧宅、洪塘、下宅、下沈、胜利(今赵家、赵家洋、横峰堰合称)、堰头邵、李家、宅前张、高潘、刘马胡、前后潘、同心、荐江、郎家、立新(叶家斗)。
  裘市公社,下设5个生产大队:红卫(西江)、红光(横山、前王)、红旗(郎家、曹隘、方界)、立新(裘市)、东升(朱界、邵家渡、西洪)。
  半浦公社,下设5个生产大队:半浦、前洋、后洋、新华、虹星。
  慈东公社,下设13个生产大队:山东、红湾(白米湾)、山西、新庄(观庄)、红心(湖心)、新联、东风(东门)、朝阳(东镇)、南门、红专(北门)、上游(上岙)、毛力、毛岙。
  乍山公社,下设14个生产大队:杨陈、洪陈、小山、苏梁、双顶山、朱家、三勤、东升(王家坝)、杨家桥、王山(黄山)、联勤、芳江、龚冯、陈郎桥。
  妙山公社,下设9个生产大队:国庆、浦丰、民丰、向上、三联、妙山、五湖、八字、五星。
  云湖公社,下设4个生产大队:金沙、公有、五联、南联。
  渔业公社,分设3队1场:1队、2队、3队、直属场。
  慈城镇,下设2个生产大队:勤丰、慈湖。
  庄桥镇,下设3个生产大队:葛家、孔家、庄桥。
  1976年11月,甬江公社划入市区,下设江东、西南郊、江北3个管理区。
  1978年4月14日,甬江公社划分为东郊、西郊、江北3个公社,隶属宁波市郊区办事处。
  1982年2月,江北公社的白沙、压赛、西管、孔浦居民区划归白沙街道。
  是年,宁波市江北区驻人民路378号,宁波市郊区办事处驻市区苍水街150号。
  1983年3月,宁波市郊区办事处所属人民公社相继实行政社分设,成立乡(镇)人民政府、经济联合社和乡(镇)党委。
  11月8日,姚江渔业公社改称姚江水产养殖公司。
  1984年1月,宁波市郊区办事处与江北区合并,组建新江北区,将郊区办事处辖下的西郊乡划归海曙区,东郊乡划归江东区,其余各乡(镇)归属江北区,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378号。镇海县庄市乡路林、双桥、联成3个村划归北郊乡。
  8月,慈东乡撤销,并入慈城镇。江北乡更名为湾头乡。
  同月,庄桥乡撤销,并入庄桥镇。
  10月,孔浦街道办事处成立,白沙街道的下白沙、西管、孔浦一村3个居委会和北郊乡内建成的居民区划归孔浦街道。
  1985年3月,洪塘乡改制为洪塘镇。
  10月,镇海区清水浦乡里夏村划归江北区孔浦街道。
  是年,新江北区下辖慈城、庄桥、洪塘3个镇,湾头、北郊、洋市、费市、裘市、半浦、乍山、妙山、云湖9个乡,中马、白沙、槐树、孔浦4个街道,共有128个行政村,59个居民区,4个农牧场。
  1988年11月,文教街道办事处成立,湾头乡区域内建成的居民区划归文教街道。
  1990年10月,洋市乡撤销,东邵、西邵、袁陈、谢家4个行政村并入庄桥镇,洋市、孙家、上宅、旧宅徐4个村并入洪塘镇。
  1992年5月,妙山、云湖2个乡撤销,并入慈城镇;费市乡撤销,并入庄桥镇;裘市乡撤销,并入洪塘镇;湾头与北郊2乡合并称甬江镇;乍山与半浦合并称乍浦乡。
  1993年6月,中马与槐树街道合并为中马街道。
  2001年10月,乍浦乡撤销,并入慈城镇。
  2004年6月,庄桥、洪塘、甬江撤镇,改建为街道办事处。
  江北区下辖中马、白沙、孔浦、文教、洪塘、庄桥、甬江7个街道和1个慈城镇,至2016年未变。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