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好的年华,来到了最好的北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潮起北岸:宁波文创港历史遗存口述史》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85
颗粒名称: 我在最好的年华,来到了最好的北站
分类号: F532.855
页数: 8
页码: 063-0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老北站,最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那时,总计有1000多名职工,以及四五百名装卸工人共同维护着这个宁波北赫赫有名的“钢铁巨人”。
关键词: 宁波 老北站 宁波货运铁路新北站

内容


  宁波老北站,最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那时,总计有1000多名职工,以及四五百名装卸工人共同维护着这个宁波北赫赫有名的“钢铁巨人”。
  新(压赛堰货场)老(北站货场)北站共计有19条转运线路,沿线服务着宁波市内三四十家中、大型企业。北站货场内的12条长短铁轨、8个大型仓库,沿江沿路,成为宁波那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生命线。
  在那段最好的时光,无数毕业生、无数军转干部带着热忱,来到这里,共同见证了这个最好的北站。
  那时北站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1984年,我退伍转业来到了货运北站。那是我最好的年华,那也是最好的北站。
  从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北站货场在宁波大市的水路转运、公铁联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当时已经成为宁波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是宁波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数十家大企业物资来往的生命线。
  宁波的经济,曾经深度依赖炼钢厂、发电厂等重工业。因此,每天运到宁波的煤和焦炭、黄沙等生产物资,数以万吨计。那时,汽车公路运输远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所以这些重要物资,全部要靠火车运进运出,而全宁波的火车货运核心,就在货运北站。
  每天的车皮量至少一二百张,多的时候有三四百张。一个车皮,普遍运载四五十吨的货物,这就是当时北站的运营情况。鼎盛时期,北站的龙门吊数量达到了7台,小的链条吊、轮胎吊等吊机更是有几十台之多,再加上周边下白沙码头的水陆转运和公铁联运,北站货场两个作业场和铁路专用线的网状布局,使江北的货物运输枢纽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可取代。
  更重要的是,北站连接着当时宁波地区七县一市的物流交通,除了国内的货物,还有数不胜数的国外进出口物资,都是通过北站,进行着三区、四路的运输。
  在这个背景下,北站所有员工的工作压力可以说非常大。这种压力,既是难题,也是一种动力。尤其是对当时我们这些北站的管理人员来说。
  伴随着每天火车的进出,那么大的车流量,那么大的货运量,我们总觉得有一副重担压在身上。但有一天,当我轮休时因为个人事务来到北站,以另一个角度、另一种心态从办公楼望向整个货场时,心里的震撼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时天边,火红的太阳正升到正中,北站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在巨大的望不到边的货场里,每一条铁轨上、每一架吊机下,都是装满了货物的火车车皮。
  吊机升降、工人搬运、车辆装载运输..
  北站在我眼里,就像一个结构精密的仪器,每一个齿轮都恰到好处、彼此连动运转着:他们是火车司机、吊车司机、货运司机、行车员、运车员、值班员、调车员、装卸工人..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看起来渺小却又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正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北站才能像这样挥出强而有力的巨人的手臂,真真切切地参与到整个宁波的建设中去。
  那时,我才想起退伍时家人问我的话:“退伍转业去宁波北站,是不是一个好工作?”
  当时我没有回答,我不知道答案。
  但当看到这一切时,我的回答是:“来到北站,我很自豪。”
  一个批评,一个肯定
  在北站工作这些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一次全体干部大会上。那一次,站长开展了集中讲话。说是集中讲话,其实是一次集体批评,站长说:“有不少市民反映,说我们北站‘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希望你们都能各自检查一下原因。”
  而这个问题,其实我当时也见到了许多,问题大都发生在零担运输上。
  火车的铁路运输,大都是企业包去整节车厢,进行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一点的公司或者个人进行零星的货物运输,这些货物共同凑成一整车,就称为零担运输。
  在那个年代,零担运输的运量也是很大的。北站专门开辟了两个仓库和几个窗口作为零担运输的保障,但往个别方向,尤其是较远地区的火车可能几天才有一辆,有些市民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加之工作人员极高的工作强度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形成了“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客观事实。
  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推诿责任的原因。
  就在那次集中讲话之后,北站对全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态度进行了广播讲话,并由站长办公室牵头,突击检查窗口的服务态度。渐渐地,“不想,却又不得不在北站托运零担”的情况,转变成了“走,去北站托运零担”!
  一年当中,与宁波市民最息息相关的时节,还是逢年过节时。
  在没有商业物流的年代,建设宁波的外地人、有亲朋好友在其他城市的宁波人,想要运送较大件的货物、特产和年货,都需要通过北站。
  这个时候,钢筋铁骨的北站货场,处处充满了柔情。庞大的建筑和来往的火车、驾驶的司机和装卸的工人成了联系亲人朋友间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这件东西很宝贝的,麻烦师傅拖运的时候轻拿轻放一点。”类似的话,在那时每每都会飘荡在货场上空,绕过龙门吊巨大的吊把,进入火车货厢内,顺着铁路,一直传达到远处亲人朋友的耳畔。
  而“我有个朋友(亲戚)在北站工作”在当时也是一句值得自豪的话。但这不仅仅是因为年底托运可以寻个“方便”,更是对我们这些城市建设者的深刻肯定。
  我老了,铁路货运最好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但北站,还在
  虽然我在北站的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年不到,但对这片土地,我有着深沉的热爱。
  现在,我长居海宁老家,但只要回宁波,总会去老北站走上一走。
  从2010年开始拆除转移,如今北站货场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宽阔的场地、跨越了一整个时代的黄砖瓦房、依旧偶尔摇晃的巨大吊钩、巨大而又空荡的仓库,还有形单影只伫立着的最后一个龙门吊,连拆除的铁轨也只留下了一根又一根的枕木。
  但眼里,总能依稀看见旧时火车残缺的身影,耳边,时时响起的是高亢的汽笛声..不论对我们这些老员工,还是对普通的宁波市民而言,北站,都有它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交通运输网开始不断完善和改革,更为先进的运输系统出现,也注定了铁路货运时代的没落。我老了,铁路货运最好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但我常常很害怕人们忘记这样一段宝贵的历史,因为我们都是宁波快速发展的见证者,老北站也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如果北站停摆一天,就会是震惊浙江的“大新闻”。
  所以,当我听说宁波文创港今年就要动工,北站更是核心区块之一,而第一座改造的楼就是北站的站长楼时,我的心中,全是高兴和期待。
  也许,老北站的责任和使命,还在继续着,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后记
  新北站的建设,起源于2004年。在当年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联组会上,宁波市委主要负责人对北站站前交通长期不畅问题尤为关心,要求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妥善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年的前期工作,2009年5月12日,铁路北站迁建方案立项终获当时的铁道部批复,并在2010年12月底开工建设。
  建成后的新北站,是浙苏沪皖三省一市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也是全国最先进的铁路货场之一,其设计、布局及配置均严格按照国际规范标准执行,可以说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北站本身的铁路沟通内地与宁波港的“海铁联运”,它的周边,西连机场高架北延,可接通绕城高速保国寺收费站,南可快速到达宁波机场,铁路部门和江北区已经规划在新北站周边建立物流中心,让新北站成为宁波重要的货物集散枢纽。

知识出处

潮起北岸:宁波文创港历史遗存口述史

《潮起北岸:宁波文创港历史遗存口述史》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分为六部分,收录了《我记录了宁渔30多年的历史画面》《宁波海洋渔业公司的拓荒者》《黄金十年》《为海洋捕捞事业奉献了一生》《我为宁渔照顾后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璜生
责任者
蔡旭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