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乡贤乐善的功德堂——云华堂及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64
颗粒名称: 四、乡贤乐善的功德堂——云华堂及其他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5
页码: 162-166
摘要: 本文讲述了慈城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慈孝之乡以及“善堂”的民间慈善机构实施的情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慈城镇 功德堂

内容

慈城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慈孝之乡,固有慈善义举的传统,每当天灾人祸降临时,大家都会互相帮助渡过难关。而晚清以来,老百姓的扶贫帮困,济难救助,一般由被称为“善堂”的民间慈善机构实施。这种善堂都在地方官及众绅商乡贤的参与和管理下,经费少量来自地方政府的资助,大部分来自社会团体,如同乡会、同业公会,及民间热心人士的慈善捐款,涉及的内容如赡老、育孤、施药、助衣、代葬、收瘗路尸、栖流、救生,以及收买字纸(又称“惜字”,古人十分敬重文字,印或写过字的纸不能随意糟蹋,必须集中后统一销毁)、水龙救难(水龙即消防)、创办义校等。慈城云华堂等慈善机构在晚清就应运而生,还有其他的慈善堂也接踵而至,救济范围广,功能各异,基本做到使老独病亡皆有所依,孤寡妇孺皆有所养,贫乏困丐皆有生路。
  云华堂,设在慈城大西门外太平桥西南侧,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邑人叶仁、王庸敬、郑小谷等人创立。初期的云华堂,善举主要为抚育弃婴,设置义冢,施舍棉衣,散发药物,收拾弃字等,又以邑之嫠妇苦节无力请旌者,每逢乡试之年汇册申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慈善之地最终也没有躲过战乱,咸丰十年(1860)云华堂毁于战火之中。同治八年(1869)由王庸敬发起,清翰林杨泰亨等乡贤大力支持,以及叶仁、郑小谷的后代都参与的云华堂捐资重建。新建的云华堂后来不断扩大规模,至民国二十年(1931),无论是就建筑规模还是管理规范而言都被公认为“旧宁属善堂中之首屈一指者也”。庭院深广,屋舍俨然,全堂水平面呈长方形,大门朝东,从东到西呈“四进三明堂”布局,北边沿慈江是花园,南边是防江水倒灌的江堤。“堂中供奉吕洞宾真人像,堂左右两庑各五间:左设祀本县节孝已旌者,右祀本堂董事已故者。”内部建筑共分云华堂、育婴院、孤老院和杂货间四个部分,包括东、西厢房和厨房,占地面积达到10多亩,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前两进均为五间两弄的砖木两层结构,第一进正中为中堂,左右分别是施药和煎药场所,为病人免费送药;第二进是孤老院,能固定安排20位老人,有人过世后有空缺床位再替补,孤老院后毁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场大火;明堂(天井)的南北厢房各有三间房子,分别是学校教室和管理用房;最西边的杂货间堆放厨房用的柴火和棺木等杂物,西北角是个学生运动场。由于得到地方士绅的不断捐赠,云华堂资本雄厚,到清光绪末年,已置有田约1324亩,义山80亩,县大嵩涂田445亩,镇海县涂田约250亩。后又陆续置有义田252亩,山约
  14亩,日常经费主要仰仗田产收入。1937年日寇入侵后,云华堂逐渐衰落,1952年云华堂的小学部搬迁至邻近的张陆(新华)小学。随着1954年10月慈溪县政府从慈城迁至浒山,设立的慈溪县初级师范学校3年后也搬至余姚梁弄,仅剩育婴堂的云华堂搬迁至慈城原县衙后慢慢消失。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慈城胜利粮站的扩建,云华堂被陆续拆净,现已荡然无存。
  晚清时,慈城除了浙东运行较规范、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云华堂外,另有官办和民间所办的四个较大的慈善机构:创办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官办救济养老机构——慈溪县养老院;创办于清乾隆年间,具有新式善堂雏形的民间救济组织——宝善堂;创办于清光绪年间,让旅外乡人的灵魂有一个温暖的栖息地的慈善机构——归真堂寄棺所;创办于民国十六年(1927),具有人文关怀,具有民间性质的慈善施舍组织——体仁堂。
  养济院,位于慈城西南子孙巷底,据天启《慈溪县志》云:养济院,县东南二里,元至元十九年,于宋居养院故所建养济院。元至大四年(1311)重建,在原米仓址上建居养院,此后存世600多年,养济院功能和院址基本未变,历经元、明、清,直至民国初。民间传说明代奸相严嵩最后流放于此处,并至终老。
  宝善堂,在慈城东北隅,华家巷北底,浮鳖山东麓。清乾隆间,慈城人桂秀山暨阮景祥、陈炳蔚、俞雷、俞霖、秦直方、秦近水等创议,岁行埋资掩骼事。嘉庆九年(1804)应慎修募资建拓堂宇,增益施棺、舍药、恤嫠、惜字诸善举。时俞元熊、杨九畹、冯云濠、冯汝霖、冯本诚各相佽助,先后置义山40亩,田70亩,西坝义渡田30亩。《大学》云:“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故名。咸丰十年(1860)知县程国光以经费不足,议于契税项下每银一两,捐钱三文,岁由税房支给。咸丰十一年被匪毁。同治初年俞云芝等募资重建,同治五年(1866)冯本怀、桂馥等捐置城河各闸堰修理费,田17亩6分9厘。堂中恒产无多,自掩埋外各善举,每岁视捐助所入者量行之。
  归真堂寄棺所,位于慈城东门外约250米的饭佛禅院右。清光绪七年(1881)邑人冯全墉、冯可镛、冯善长集资创建为旅归里寄放之所。慈溪县历史上盛产两种人,即官人和商人。官人在外面当官,商人在全国各地水陆码头开店做买卖,难免会有死亡,但根据乡土习俗,外乡死人的棺材是不能进家门的。但大多数人都希望把棺材运回家乡安葬,由是慈溪乡绅捐款在慈城东门外建造了一座寄棺所,专门寄存在外面死去的乡人的棺材,使远离家乡的游子可以在家乡得到安息。
  体仁堂,位于慈城德星桥南,原朱氏宗祠南面,紫国庙北面。创办于民国十六年(1927),是一家民间所办福利机构,专办施舍善举,抗战初期施粥救济饥民,日必数千。体仁即对穷人体恤仁慈,救济贫苦。这个机构规模不大,除了舍粥,还舍医送药,为困难人群送去温暖和关怀。旧时慈城有句老话:“你肚皮饿煞,快到体仁堂去吃舍粥。”
  在千年慈孝之风的劲吹下,慈城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远不止这些。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当然做善事必定会给施主事业带来不少利益,包括声望、地位及经济收益,也为其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慰藉,无论是生前的消灾还是死后的升天。

知识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慈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包括慈城七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慈城的街巷、城墙、古迹、建筑、宗教文化、名人与故居、风土人情与岁时习俗、民间故事与慈孝文化等,涉及慈城人文与历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