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教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53
颗粒名称: 【三】宗教文化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16
页码: 057-072
摘要: 本文讲述了宗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其中包括互为和谐的宗教文化、浙东著名的三大佛寺、江南道教圣地清道观等情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慈城镇 宗教文化

内容

宗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地处浙东宁绍平原上的慈溪县城宗慈城,历史上宗教气氛十分浓郁,城内外庵堂庙宇四处可见,晨钟暮鼓不绝于耳。这种为仁向善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在每个慈城人的生活上、精神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记。
  在江南,慈城是深受佛道二教影响的典型县城。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传统教道教由我国原始宗教演变而来,大约早于佛教传入,由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和修炼方法糅合而成,正式立教则是在东汉末。信道教的人,一心想的是经过长年修炼终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慈城民间有关仙道的传说流传盛广,诸多生活习俗都留有道教的基因。而佛教则是在两汉时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与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融合,又经历代不少皇帝的推崇,逐步渗透并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佛教后来居上,成为推动和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对慈城人来说佛教比道教影响更大。尽管慈城有史上名声赫赫的清道观,但几乎每个道教庙堂宫观里或多或少都有佛教的影子,而佛教庵堂寺院里很少有道教的成分。西方来的耶稣教和天主教,尽管明末已开始在慈溪悄然传播,但清同治后才在慈城建有耶稣教堂和天主教堂,且总体来说信徒稀少,影响不大,本书不予详述。慈城佛道二教与孔夫子儒学(儒学不是宗教,但是从文化方面来说又似宗教)鼎足而立,构成了封建社会里慈城主体文化(关于儒学,本书其他章节中多有表述,故不在此赘述)。
  一、互为和谐的宗教文化
  据慈城地方志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千里迢迢渡过钱塘江来到浙东,在句章县城边(今慈城西南王家坝村)筑高台设千人坛,祭拜沧海。并委派术士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去句章外海,寻找梦想中的长生不老之药。慈城道教徒活动的出现,不晚于汉末至三国间。当时的代表人物为葛玄,人称葛仙翁(164—244),江苏句容人。他先后多次来到句章县炼丹化仙,至今史志和民间都有许多传说。而慈城道教对外产生巨大影响则在唐天宝八年(749),创建于慈溪城外3里龙山上的清道观。它历史上尽管屡遭兵火,屡建屡毁,但明清随着慈溪人文鼎盛,财富充实,道观越建越大,越来越富丽堂皇。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光绪年间,由慈溪县百姓捐资而成,华楼重叠,海市浮现,景象甚是繁华。
  慈城清道观从宋元以来一跃成为江南的著名道观,香客如云,游人如织。而明清时,大凡浙东地区庙宇道观开光都要到清道观请灵,否则不合道规,得不到神灵保佑。每年雷公生日(农历六月二十四)与冬至夜,托梦求财测功名,更是万人空巷,场面十分宏大。除清道观外,慈城城内及周边地区还有许多道教建筑,如县城内的太阳殿、火神殿、城隍庙、大关圣殿、小关圣殿、土地祠、财神殿、文昌阁、先农坛、山川坛等数十处,县城外有明德观、崇仁观等一百多处。
  佛教在汉末传入浙东,开始未引起广泛的影响。慈城出现佛教建筑是三国时期,当时孙吴政权统治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基础已逐步厚实,加上吴主孙权等帝王对佛教的支持,不久佛教就在江东地区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譬如,东吴中书令阚泽是慈城人,在告老还乡后的赤乌二年(239)他舍宅建寺。在他的故乡慈城城北阚峰下,建起了浙江省有史以来第一座寺院——普济寺。原有山门对联是:“昔为吴相宅,今作法王城。”普济寺历经毁废。咸通元年(860),慈溪县令李楚臣复立为德润院,以阚泽字德润故取名之。至唐乾符年间(874—879)赐应天德润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寺额。此后普济寺名一直使用至今。这座在浙江佛教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佛寺,经过1700多年风雨洗礼,最终在“文革”晚期被拆毁。
  位于慈城东南7公里马鞍山腰的保国寺,它的大殿经历千年风雨吹打巍然屹立,是北宋慈溪县能工巧匠的杰作,也佐证了当地百姓对佛教的崇敬和虔诚。1954年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调查员首次在慈城听说东乡有保国寺的古建筑,就直奔而去,既而惊动世界。1957年保国寺大殿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共有三处文物入选,另两处分别为杭州六和塔和岳飞墓)。
  位于城西的永明寺始建于唐仪凤二年(677),北宋时建有浙东首屈一指、可藏大量佛经的藏经殿。至民国年间佛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千佛殿、罗汉殿加附属用房一百多间,是慈溪县佛寺中以规模宏大著称的。慈城城外还有宝峰寺、护龙寺、白龙王寺、饭佛寺、东皋寺等寺院数十座,另有幽远经堂、隐幽经堂、观音堂、元宝庵、报德庵、乐善庵、吉祥庵、晓月庵等一百多座庵堂。
  慈城是浙东佛道两教最深入人心的区域,不但寺庙庵堂多,而且宗教活动频繁。久而久之,慈城百姓将宗教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也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慈城的宗教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
  其一是见神就拜。慈城人自称信佛,却不专一拜佛。反正出门行走“见庙门道观就进,逢菩萨神仙就拜”,从不区分自己拜的是佛教的菩萨还是道教的神仙,甚至是耶稣教的上帝,也不问他是哪路神仙。只是稀里糊涂把菩萨都当成是法力无边且又善良亲和、能庇护全家平安的保护神。
  其二是喜闹节庆,蔚为壮观。慈城历史上每年都要定时定点地举行各种各样的庙会。如清道观每年的六月二十四雷公生日和冬至夜托梦详梦,山上山下,人头攒动,香烟缭绕,极为壮观。慈溪县城隍庙四月举行赛神会,卜吉日,舁神像,道以仪仗,金鼓台阁巡城。县城外乡都神殿每年要举行四月半花会,热闹非凡,场面宏大。慈北乡村祠庙举行龙神会,台阁尤盛,有的高至三丈,俗称高台阁。另外,永明寺六月六为礼佛日,民间七月三十为地藏王生日,八月各乡祠庙为会祀神,以龙舟竞渡谓之报赛。九月在慈城各坊要组织社火节,抬着祠庙神像游行,道以兵仗、彩亭金鼓、杂剧各相竞赛,观看人多而经常拥堵。正月元宵里社组织的弄歌巷舞,往来如织。
  其三是游乐郊外,多项发展。清道观原是单一的道观,明清以后开始朝游乐化方向发展,人们去清道观不像是拜神,更像是去城外郊游。每到大年夜,周边十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总能听到清道观传来的新年钟声,悠然而浑厚。城里城外的红男绿女成群结队,蜂拥而上,争拜庙岁。四季来客,首推上清道观游玩,犹如上海人带乡下客人去城隍庙,北京人带外地客人去故宫。其实慈城人心目中也不只是把它当作一座道观,而是从建筑上和精神上早已融进许多迷人的色彩,构筑成画境诗意里理想的圣殿,设计有许多引人入胜且老少皆宜的玩具和机关。清道观不但规模恢宏、建筑壮丽、木雕精美、古柏参天,而且殿前廊下挂满了名人的对联短匾,还有许多是书法精品。在后庭的僻静处筑有一座桂花厅,挂满历代名人字画。厅前有棵硕大的桂花树,枝叶茂盛,每当秋风乍起,黄花满枝,香气四溢。慈城的文人雅士都喜欢每年的此时此刻,用佳肴美酒宴亲会友,吟诗作画,唱歌舞蹈。至今,慈城人手中留有多张清末民初人们游玩清道观时的老照片。有大户人家为八十岁老人做寿,几十个亲人聚在大殿前合照;有慈溪县立商科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在百步阶上所拍毕业照;有慈城青年去广东参加北伐前与朋友作别的留影;有英俊青年去美国留学前与父母子女及亲朋的合影。
  其四是有社团组织,定时定点活动。慈城不但大的寺庙有固定的社团组织,每年都定期举行如行会、祭拜等组织活动,而且有些只有两三个小尼道姑的庙宇庵堂都设有专门的经堂,供左邻右舍的信女定时定期念佛咏经。经堂窗明几净,环境优雅安宁,念佛婆婆三人一团,五人一帮围坐在桌前,一边数着佛珠,一边窃窃私语,各自述说家事。慈城历史上每个街坊都有经堂,有些地方还有好几座。由于大家说得来,日久生情,变成街坊邻居、同人聚会、交友等极为重要的社交场所。她们因爱好念佛而相识相知,免除了寂寞与孤独,结为佛友、佛伴,甚至成为至交,好多还结为儿女亲家。
  二、浙东著名的三大佛寺
  普济寺,位于慈城东北一里慈湖北岸。汉末时佛教开始在今浙江省内传播,三国时句章县走出了一位宰相阚泽,字德润,家住慈湖边阚峰下,世代务农,家境贫寒。阚泽从小勤奋好学,常为人抄书,等书抄完,已把书中内容记住,并且经常访师求教。由于刻苦学习,“究览群籍,兼通历数”,名闻天下,被句章县地方官举为孝廉,任钱塘长,后官至中书令。吴嘉禾间(232—238),为中书令。赤乌五年(242),拜太子太傅兼中书令。阚泽又是位有仁政思想的学者,认为应该废除酷刑,强调以礼义治天下。孙权十分器重其治国的本领,采纳了其关于政局稳定、恢复经济的许多观点。当时名士虞翻称赞其“生矫杰,盖蜀之扬雄”,“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阚泽晚年把慈湖阚峰下的旧居捐献出来,建起浙江省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佛寺,时在赤乌二年
  (239)。后历代有毁建,今存世有唐开成四年(839)的经幢(1983年被浙江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元祐五年(1090)《普济寺罗汉殿碑记》碑石,及在原址上茁壮成长的四棵千年银杏树。宋庆元二年(1196)进士慈城人王休著有《游普济寺》诗:“排险凌空入磴斜,参差金碧倚烟霞。一山门里分三刹,万柳湖边带几家。世上无人吞栗棘,国中有佛吐莲花。凭栏凝望瑶天表,数点青山似乱鸦。”元时西域诗人丁鹤年曾在慈城旅居时撰有《普济寺》诗:“阚峰深隐梵王家,山色湖光引兴赊。石磴高盘松顶出,瓦沟低亚竹根斜。潮生沧海杂清梵,云净瑶空坠宝花。徙倚不知归路晚,满堤杨柳集昏鸦。”历代慈城人为纪念阚泽这位大儒捐宅建寺的贡献,建有专门纪念他的阚公祠、德润书院、阚峰和阚湖、德润湖等遗迹。明代江苏吴县人钱希言撰《阚峰普济寺》诗:“阚公山绕阚公湖,舍宅年犹记赤乌。寂寂寺门霜叶里,水禽飞上石浮屠。”
  慈城除了历史悠久的普济寺,还有稀世珍宝保国寺。保国寺在慈城东十四里灵山山腰上,深藏在山坳中,依山势而建。相传东汉初骠骑将军张意父子辞官后在此结茅隐居。唐初建寺,名灵山寺,会昌五年(845)被毁。广明元年(880)重建,赐名保国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德贤尊者重建。治平元年(1064)改称“精进院”,后又复名保国寺,沿用至今。现存建筑中,大雄宝殿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所建,乃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堪称中国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此寺虫不生,鸟不进,仿佛尘埃也远离。这是北宋慈溪县能工巧匠的杰作,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保国寺被发现的过程也充满传奇。据学者戚德耀先生回忆,1952年戚先生等一批年轻人被送到南京工学院与华东建筑设计院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室”学习古建筑,他的老师是当时建筑史学界颇有名气的刘敦桢。两年后的1954年8月,戚德耀与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开始了暑期实习,由于老家在宁波鄞县,又为慈城人的准女婿,所以他们这一组顺理成章地负责浙东一带民居及古建筑调查。当时慈溪县城在慈城,在那里,他们偶然听说慈城东面有座规模甚大的“无梁殿”为唐时建筑,便心生疑惑。因为据他们所知,无梁殿的形制多为明清时采用,尚未听说过唐代就有这种建筑。三人环寺仔细地转了一圈之后,却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无梁殿。最后,在后厢房见到了一个50多岁的和尚。询问后方知,老百姓口中的无梁殿其实是个误会,因为大殿的顶梁部分被天花板遮挡,群众误认为是无梁殿。而且,殿内原本供奉有“无量寿佛”,确有“无量殿”的称呼。三人原先的疑惑终于一扫而空。他们赶紧重返大殿,仔细察看殿内各个细节部位,发现斗拱用材很大,共66朵,枋隐刻“七朱八白”等古建筑特有的形式,九根花瓣柱、藻井等也让他们意识到,这座寺庙并非建于明清,至迟建于南宋,从有些部件推测,建造时间可能为更早的北宋。三人找到佛台后面,发现背面有“造石像座记”,镌刻有“......崇宁元年”字样,依此初步认定为宋构的可能性又大了。
  永明寺建于唐仪凤二年(677),再慈城城西,邑大夫吕珂捐献住宅为之。原号禅林院,唐高宗赐名大宝院。天宝中,改为大宝寺。唐文学家李华撰《左溪大师碑铭》云:“明州大宝寺僧道源,纯得醍醐,饱左溪之道味,道源乃此寺名僧也。”唐会昌中,永明寺遭毁废。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永明寺额。此后代有毁兴,至清同治四年(1865)又重修大殿、千佛殿,此时的永明寺达到了建寺以来的最大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建筑宏伟,古树参天,号称佛城。民国四年(1915),慈溪县第一届全运会在永明寺举行。民国二十八年(1939),永明寺部分建筑被日寇飞机炸毁,而寺中浸润书香的明代建筑聚奎堂,躲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袭,遗憾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拆毁,而今仅有堂前方池尚存。
  关于永明寺还有一段洪武帝赐诗的传说。明初时,慈城永明寺有当家和尚叫一觉,字性原,姓曹氏,本地人,后祝发于永明寺。善吟诗,著有《寒泓稿》。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云:“(一觉)与邑太子正字桂彦良游。一日,彦良(回京)侍上(朱元璋)于文华殿,问在乡里时更与谁游,以僧觉对,因诵赠觉诗,上陈善,翌日,赐和诗。”朱元璋《赐永明寺僧一觉》诗:“上人侣影处幽林,紫竹寒潭映水森。草舍半间云外月,松窗一榻谷中心。元谈静夜风生石,顶礼清晨钟撞金。有客叩禅曾问道,昂昂寂寂悟机深。”桂彦良赠一觉原诗《为一觉上人赋薝卜室》:“南山有薝卜,有郁翠成阴。奇葩欺白绀,脆实羞黄金。上人爱兹植,辟室幽且深。凉风拂轩楹,幽芬散衣襟。薰然道气和,足以清禅心。朝夕此游憩,炎尘讵能侵。看花默无语,时复动新吟。”
  长期以来慈城人为何叫永明寺为圆明寺呢?据对佛学素有研究又自号半僧的浙东著名书画家凌近仁先生解释:永明寺的明字大有深意,取心如明镜,一尘不染之意。以前永明寺有个方丈,是个高僧,他在一次讲法中说,佛法有圆融、圆通、圆明、圆满之说,“圆”是修为的最高境界。当时座下有个弟子接话说,那何不把永明寺改为圆明寺?方丈笑而不答,众僧仰察师意,就把永明寺叫成圆明寺,渐渐就叫开了。
  三、江南道教圣地清道观
  慈城清道观位于慈城东门外龙山上,为江南地区的著名道观。清道观始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后废。宋绍兴三十年(1160),道士叶景虚重建,又于其右建东岳行宫,尚书楼钥(鄞县人)匾其入观之路曰“列仙游馆”。元至元十七年(1280)清道观遭火灾,二十四年(1287)重建。此后屡废屡建,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邑人冯翊廷、冯全墉发起集资建造。明清以来,清道观以其雄伟的建筑、幽静的环境、众多的文物和广泛的影响成为江南著名的道观和浙江的道教中心。清道观有三绝:千年参天古柏、木质奇特转幢、精工五金巨钟。皆令游客叹为观止,在海内外具有很大影响。清道观其门被称为“龙山第一门”,其山为“句章第一山”。
  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雷公生日,众多信徒举夜祭祀。每当冬至夜,成群结队的信徒携被挈枕来观里野宿求梦,为升官、为婚姻、为发财、为前程,以期得到神仙的指引,多时竟达上万人。凡宁波府下面新建庙宇,都欲先来清道观请灵。所谓请灵,即新建庙宇派人来清道观,请道士做道场,待到道气蕴藏,神灵飞扬,就拿去一面已被神仙抚摸过、灵气昂扬的旗帜,挂在新建庙宇门前,其意是指此庙宇有神灵了,已得清道观大神保护。
  清初余姚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清道观遇冯令仪留宿张炼师房》诗:“小舟风浪泊江干,邂逅良朋上翠峦。云割山川皆半面,天分肥瘦觉千般。送春始听鹃声早,话旧何妨酒量宽。道院重修须记事,莫将顽石一般刊。”
  清道观最神奇的是钟声。清道观的铜钟用材纯正,铸作精良,参音合律,声音洪亮动听,体形比现在天童寺中的那口重达6500公斤的青铜钟还要大。让人惊叹的是,巨大的钟体竟是用头发丝编织而成的绳索悬吊起来的,绳粗如手臂,由一根根纤细发丝凝聚成力量,其魔力让我们感受到“千钧一发”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其实,清道观巨钟的神奇不光在于它的大,还在于它的声音。每当撞击时,钟声音质清脆洪亮,可远及方圆20余里,大有古人诗中所说的“晚钟破岩腹,荡出四天惊”的感觉。
  关于这口钟的神奇之处,有人解释说是因为在铸钟时,有许多善男信女为了表达功德,曾将身上的金戒指、金镯子等饰物投入到熔融的铜水之中,使钟在孕育时有了灵性;有人认为是铸钟工匠的才智在钟的身上淋漓尽致地发挥所致。另传清道观的钟声原本可以传得更远些,因为铸造大钟的道长是个传道高人,他能使钟声随着他的脚步传扬,他走到哪钟声就传到哪里。钟铸好后,道长便要去云游四方传播钟声,早晨临行前,他嘱咐敲钟的小道士,待他离开七七四十九天后方可敲钟,千万不能早敲。小道士点头满口答应。谁知刚等到中午,小道士就急不可耐地敲响了大钟。而此时,道长正好走到钱塘江边,所以清道观的钟声最远也只能传到杭州。
  慈城的宗教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不但佛道并存,连耶稣教也相安相生,足见慈城是一座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谐的古城,长期以来,各种文化相互渗透、交融。

知识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慈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包括慈城七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慈城的街巷、城墙、古迹、建筑、宗教文化、名人与故居、风土人情与岁时习俗、民间故事与慈孝文化等,涉及慈城人文与历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