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古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47
颗粒名称: 【二】千年古城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28
页码: 029-05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古城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城址以黄钟状抒写理想主义、渗透着县级“礼”序的布局、慈城城墙的特色及传说、龟背状的慈城街巷充满写实主义风格等情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慈城镇 历史

内容

古城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古代,不是任何城镇都可以筑城的,只有作为最基层的县级以上政权机关的所在地,才有资格筑“城”。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位于浙东的慈城西南15里王家坝村是秦汉时句章县治所在地,唐开元二十六年改名为慈溪县,并迁县址于今慈城这块宝地。因此慈城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县治”的所在地,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讲,都算得上真正的千年古城,是宁波城市之根。慈城古城严格仿照隋唐长安城井字形棋盘格局规划设计,由县城城基、街道、店铺、寺庙、民居所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它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生态标本,是当代研究古代县城的活化石。
  一、城址以黄钟状抒写理想主义
  明天启《慈溪县志》与清雍正《慈溪县志》里,皆附有两张充满想象的县境图与县治图。在没有科学方法来测定与制作地图的年代,两图的绘制技术沿袭了千年前西晋时期裴秀创造的“制图六体”,所绘制的县境图与县治图底本应该来自宋宝庆《四明志》或明嘉靖《宁波府志》,显示了作者个人蕴含着理想主义与完美主义色彩,亦寓藏文人做事循规蹈矩,做人谨慎认真的特色。图中用城墙围成一口巨大的铜钟形状,城墙似钟沿,方格布局的城中道路、水网构成了钟壁上的铸纹。而铜钟使人联想到成语“黄钟大吕”的黄钟,典出《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黄钟是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是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遂以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历史上的慈城是一座儒城,有着深厚的儒学文化积淀,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天基因。在长期的人文浸淫中,优越的环境里会滋生恃才傲物的特性,需要一口铜钟悬在邑人的头上,时刻敲出“礼”的森然威严,奏响黄钟大吕般的浩然正气,这也许是绘图作者所要表达的警戒之意,代表慈城先贤们的社会理想吧。
  二、渗透着县级“礼”序的布局
  慈城街巷及建筑布局是“礼制”的内在表现,全城采用唐长安城棋盘式格局,以中轴线突出主要建筑物的布局手法,经纬交织,井井有条,动静分明,主次有别。延伸至大型建筑群亦无不如此。县衙处于城北浮碧山麓,为县城最高点,其环境地位是全城的政治中心,县令坐在大堂上既可登高望远,又可俯瞰全城,监视黎民的行动。而县衙建筑坐北面南,从高到低,层层叠叠,院落重重。分左中右三路,中为县衙,左为县丞署,右为典史署。整组建筑气势庄严,而且中轴线一直延伸至县前大街的尽头。这一充分烘托“礼制”的布局秩序,等级分明的规划程式,在慈城其他大型建筑里也随处可见。如孔庙也是坐北朝南,竖有孔夫子塑像的大成殿为全庙制高点,分左中右三路,中为孔庙,左为文昌、魁星阁等附属建筑,右为忠孝、乡贤祠等附属建筑。孔庙前的甬道一直延伸至数百米的学前埠头。整组建筑排列有序,左右有别,上下有分,大小按级。另有城隍庙等县级重要建筑,及氏族家庙与祠堂依据“礼制”,无不体现布局秩序、等级分明的规划程式。此外慈城古城的大型公共建筑,也体现“礼制”秩序中“左文右武”的布局格式。县衙作为政权中心,居城中轴线北段浮碧山麓,居高临下为全城中心,以纪念孔夫子的文庙等文系建筑在城内东部,以纪念关公的武圣庙的武系建筑在城内西部,而且忌讳把它们建在衙门的附近。再延伸至大型公共建筑群内部也是恪守这种礼制的。如县衙建筑群布局,左为县丞署(文),右为典史署(武)。如孔庙建筑群布局,左为文昌、魁星阁(文),右为忠孝、乡贤祠(武)。而大型私人民居也普遍渗透这一“礼制”秩序布局。如明代钱氏“甲第世家”、清代“俞宅”都居中设堂,配以两旁两弄和厢房等附属建筑。慈城是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明清大型民居比比皆是,民风民俗古朴淳厚,更可贵的是风情和风貌呈现出很多礼制的痕迹,再现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
  三、慈城城墙的特色及传说
  每道城墙都是城市防御的重要构筑设施,而中国最早运用版筑技术筑城,夯土城墙成为早期普遍模式。在宋或宋代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或用砖砌筑,以夯土城墙为主,宋以后的城或城墙上某些防御重点地段包砖。明代以后,城墙加砖砌筑较为普遍,或先外砌砖石,中间填土夯实,或先夯实筑城墙而后两侧加砖。在中国古代不是每个县城都有城墙,其实相当多的县城是没有城墙的,也有相当多的县城所筑的城墙,长期残破不堪,可有可无。而慈溪县城墙外为条石重叠,内用青砖砌顶,中用黄泥夯实,坚如磐石,美观大方。
  (一)慈溪县城墙的由来
  慈城最早的城垣,即是秦汉时期西南城山句章县的城垣,相传其规制四周夯有土墩,上种刺桐一类的植物,以分隔城内城外。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御史房琯被谪,作为首任慈溪县令迁移县治至今慈城。科学设计,按“礼”布局,夯土城垣560丈,即周长4里,城外东西挖濠河,南依慈江,北面东西段有濠河,中间依山无濠河,历经宋元而无损。
  从明洪武始,为防御外族扰掠,朝廷准许全国部分府县按等级地位建造城垣。而江南的慈溪自以为是人间天堂,鱼米之乡,远离战争,高枕无忧,普遍没有想到筑城垣来保卫自己,抗击敌人。以至明嘉靖丙辰(1556)四月十一日,危险突然临近,倭寇自慈北东埠头烧杀而来,有消息灵通者谍报至县城闾巷,市民却嬉笑怒骂之,并没认识到恶魔真的悄然登门。有些人还半信半疑地登楼西望,只见倭寇旆如绘带,纷纷若蚁,自西悬岭而东来。当大家惊慌失措相互告知时,倭寇已杀入城里了!
  明嘉靖皇帝得知慈溪县遭倭寇屠城后,震怒至极,马上命兵部侍郎、副都御史胡宗宪为总督,又命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师督查,驱除盘踞在浙东的倭寇,对受难百姓给予慰问。赵文华是慈溪县城人,见惨不可睹的故乡后,胃然叹曰:“令邑有外卫如女墙,贼遂能躝而入耶?城工一劳永逸,当亟为亡羊补牢计。”遂报朝廷准许慈溪建城墙,并由当年(1556)冬经始,丁巳(1557)秋竣役,费六万余金。城墙建好两年后的1559年4月,倭寇又来冒犯,自东往西,见慈溪全城官兵百姓严阵协守,倭寇害怕地躲避远去,不敢逼近县城,城墙保全了慈溪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
  (二)有关慈溪城墙的传说
  慈城城墙是古代慈溪县城的标志,研究慈城城墙也是研究慈城历史发展的一个独特角度,如从建筑学、规划学、军事学、县治学等多门学科对城墙进行研究,可写成一部大书。同时充分说明了任何一座古代城墙都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一行,面对如此厚重的古代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
  慈城城墙迤逦近十里,建筑结构暗合《易经》中阴阳八卦的理论,以阴代表人的皮肤,阳代表人体的血液循环,而阴阳家则将此种关系附会成墙与墙所围护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所谓墙为表面,代表阴,内部空间象征血液组织,代表阳,阴阳不可缺少,这也许是中国城市不能缺少围墙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阴阳关系的进一步推行,决定了一些城市的城墙乃至整个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平面形状。故城墙与城址四周的地形发生关系,一般的做法是:其一,使城墙东西两墙的透视灭点指向城市龙脉主峰。慈城城墙完全符合此种关系,东西两边城墙从大东门北侧与大西门北侧之间最宽处,向北慢慢收窄,产生透视灭点为龙脉八面山主峰;其二,根据古代《宅经》说法,东北为鬼门,邪气、煞气多由此方来,故须在此方用一完整墙面抵挡,这种说法对慈城城墙产生极大影响,由此从小东门至大北门之间,在这段较长的城墙中间没有开门,进一步证实当时建城时考虑过《宅经》说法;其三,慈城城墙的形状亦有一些特色,也是偏好某种动物的结果,如形如龟背,暗喻慈城为龟城,这恐怕与远古时期“龟卜”选址有关联,另一方面龟为灵物,故而随年代的变迁,有关龟与城市的传说也日益增多,并形成一种爱好——以城市模拟龟的形状,慈城外形正是在潜移默化中从铜钟状变为乌龟状。
  古人对待城门像对待自己家的门一样,非常喜欢用风水理论设置城市之门,据《阳宅会心集》卷下《开城门论》:“城门者,关系一方居民,不可不辨,总要以迎山接水为主。”古人的风水理论认为,一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以西方之门较难与水势及山势相合,慈城建城之时形家先观看大致地形,见西北方彭山浦来水太凶,恐对城围不利,又关一县文风兴衰,故在大西门外不远处,专门建有观音阁、横碧庵和延爽亭(俗称新凉亭),以弥补风水的缺陷。门楼的做法也有讲究,慈城南门原建有城楼,后听形家言容易起火,因慈城南面是赭山,属离,属火,故后不设城楼。清道光《溪上遗闻集录》载:“道光二十五年(1845)于东西北三城上各建敌楼,独南门未建,防火灾也。”又清同治冯本怀《重修慈溪城河记》载:“至于邑城门堞楼,夷扰后所重建,当时以形象言独虚其南,添设之以壮形势,此所谓推广及之者也。”还有慈城城门暗合“四灵”的说法,东面是青龙,西面为白虎,东面的城楼必高于西面城楼。另嘉靖时城垣建成后,有形家言,怕危及从北山下来进城戏珠一条主龙脉,建议开辟小北门透气,于是明万历时邑绅捐资,专门在龙脉处挖开城墙建造小北门城楼。
  瓮城又称月城,即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而慈城瓮城均属于方形。慈城除北门外,东、西、南三个城门都有瓮城,瓮城高与城墙相同,瓮城城门开在侧面,即慈城三个瓮城的门与主城的门是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以便在大城和瓮城两个方向抵御攻打瓮城城门的敌人,这也是当时营建制度定的。慈城瓮城设内、外门,平时检查来往过客,有可疑时报警即可关上两座门。瓮城内被关之敌人即成“瓮中之鳖”。但为何北门不设瓮城,有人说邻近慈湖,没有空地可利用,有人说北面是群山,又不是慈城主城门,敌犯的危险相对较小,这大概都是黎民百姓私自推测,其实北门不设瓮城也与风水有关。前面说过,慈城其实暗喻有双龟,慈城是龟城,而慈湖也是龟湖,千年俯伏在城北山麓下守卫一方宁静的家园。慈湖本来为一个天然湖,宋时普济寺僧筑堤湖中,贯通南北,以便往来,而变成东湖、西湖两湖。关于慈湖中堤历来遭形家反对,说类于狮子中箭,毁坏慈湖完美的风水,甚至历朝绅士尝议掘除中堤,两湖复为一湖,以复原慈湖的完整和生机。但慈城毕竟是一座儒城,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对于形家所言大多一笑了之。另外慈城大西门瓮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书写过光辉的一页,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统领一千“常胜军”,在英法侵略军和清军兵勇的配合下,进犯慈溪县城,遭到太平军英勇抵抗。当1862年9月21日,华尔带兵来到大西门外察看城内情况时,被躲在瓮城上的太平军用炮火击伤,据清人记载:“弹自背出,华尔仆,从人救之回船”,这个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次日就一命呜呼了。在那次战争中被毁坏的西门瓮城边角,至民国时还未修复。慈城瓮城外都有濠河,并设有木质大吊桥,故慈城大西门今地名还叫“西门板桥头”。瓮城内外皆铺有大条石,门顶皆建有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城楼。至民国时,古代那种肉搏式兵刀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威力强大的枪炮,慈城瓮城也逐渐失去卫城护家的功能,继而荒废,变成小百姓的住家及小店。慈城每个瓮城都立有一块或多块刻满文字的大石碑,托碑的是一只石龟,数年前有人还见过石龟被遗弃在大东门的濠河里。
  四、龟背状的慈城街巷充满写实主义风格
  前面谈到慈城城址曾被绘成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的铜钟状,但清末随着科学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慈城古城逐渐露出龟背状原貌,与民间街坊一直称慈城为龟城相符。慈城街巷方格网状的空间格局,首先源自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是西周盛行的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后来这种农耕形式在城市街巷上的反映结果亦以此来称呼。在井田制街巷为形制所导致的县城“缩三衡六”的基础上,慈城早期先人刻意将主城区改造成龟背状,通过挖河开渠,将城址地面整理成中央高周边低的穹形。据测量,中轴线上的地面比周边城区高出半米多,而城区地面又比城郊水田高一米以上。从清光绪慈溪县治图就可以发现:慈城像是一只向北俯伏的神龟,头就是县衙所在地浮鳖山,正在汲引慈湖“圣水”,这是多么美好的寓意,怎不令人想入非非,梦魂神往。而“龟背”中心主骨,即为县前大街,是县城的中央南北向的中轴线,托起“龟背”的是四条框式主街,辅助“龟背”的是二十七条次街,另有联通“龟背”四方脉络的一百多条小弄。作为历代修造县城的先贤们,不会仅仅被阴阳家牵着鼻子走,许多人头脑里也藏有科学的思维,根据我国南暖北冷的气候特点,直接导致了建筑面南背北、背风向阳,间接导致了城市道路系统以南北方向为主。所以慈城道路网多为方格形,以南北为主,东西为辅,这种街道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更便于城内居民日常生活。
  (一)慈城龟背形的城市形状奠定于明万历时
  明清以来慈溪县留下来三部史志,所记载慈城街巷,皆是宋元遗留下来的范围和名称,少有史者的按时扩充与添补。慈城古城的交通脉络,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建城墙后,曾举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整顿修筑和街巷改名。第一次在明万历年间,虽然嘉靖间城墙已建好,但城内还是乱象丛生,到万历年间乡贤们就提议修筑马路等基础设施。其实这是个系统工程,要牵及方方面面,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时地方名士湖广布政使冯叔吉著有《慈溪县复马路议》一文,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嘉靖三十五年(1556),县治遭倭寇焚毁,六年乃兴城筑,以士民负郭之产,阛阓之居,佥为城基、马道、池隍,约动费田地居址百亩。此为县治百世计,故无所惜及。城成,而亩价难尽补,粮税难尽蠲。当时郡邑大夫目击困苦,将初议马道一丈五尺量从省减,但盈丈以外田听耕种,地听蔬圃,屋听葺居,仍还民业。此下以己产奉公,而上以余产便下,是上下交相济也。四十年来两次丈量起,粮归户,买卖无禁。今且视为膏腴,其或阻山沿堑不足一丈者,亦形势使然,非豪强侵占者可以例论,至今而必加增五尺,则撤墙屋坏,良田荒肥坏,官任棰楚枷罚之。怨民起悲号哀吁之声后,有改号豁税之扰,所谓外变未形,而内患先罹也。如止照见存马路则多于一丈者,仍旧不及一丈者补足,污者高之,堑者平之,号不必更,粮不必豁,所谓四民乐业而颂声可作也。斯亡者利害悬甚乞怜,疮痍之遗,黎难再损业。方九里之山,城原非通会平,负郭之膏腴,奚忍践履,鲜乘马之。孤邑何取阔步,原无侵占,似难增益,唯将见在一丈以上者,悉仍其旧,不及一丈者,不论房屋田地悉令补足。其山石难凿,处所虽不及一丈,必难凿。即为定制,官民永守,则地不改辟,民不改聚,慈邑功德当世世已。
  清代时街巷修修补补也是常有之事,但还是基本保持明万历时的原名原貌。而再一次改名是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慈溪县政府把慈城重要街巷名称进行整顿,并改名换姓,多采用了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富于三民主义思想色彩的名称作为街巷命名,以显示当时慈溪县作为全国模范县的表率作用。再一次大规模整修是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
  (二)慈城古城内游动着一百多条小弄
  其实慈城每条小弄都流传有生动的故事,只是少有人征集,而好多被岁月的尘沙所湮没。
  过去慈城的街路分为三种,大一点的称街,稍次之者称巷,再稍次之者称弄。而明清《慈溪县志》里只有街巷有专门记载,而没有关于小弄的表述。县城里主要大街称街,次要小街称巷,有些大一点的弄堂也称巷,而特别多的小弄几乎没有记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是百姓间有俗称口传,千百年来自生自灭。称“路”和“弄”应是晚清以后的舶来品,或受上海都市的辐射影响,或外国传教士在慈城布道遗留的结果。民国慈溪县政府在1932年整顿街巷时,把慈城主要街巷更名换姓后,把多数街巷改成路,也为大多数的弄堂定名,有些或许是因其他原因当时未取名,或取过后被遗忘丢失,成为无名弄堂。
  其中,用姓氏命名的弄有冯家弄、刘家弄、桂家弄、何家弄、林家弄、许家弄、陶家弄、汤家弄、方家弄、邬沈弄、蔡家弄、袁家弄、葛家弄、韩家弄、叶家弄、钱家弄、童家弄、贺家弄、杨家弄、居家弄、包家弄等;以商业特点命名的弄有老邮局弄、当店弄、茅家水仓弄、铜店弄、茶坊弄、醋务弄、卖丝弄、米店弄、酒坊弄、伞店弄、皮匠弄、石店弄、糖坊弄、香粉弄、轿店弄、买柴门头弄等;以建筑特点命名的弄有王家祠弄、冯祠弄、进士第弄、文武进士第弄、张太守房弄、外翰第弄、张家园弄、教堂弄、东庙弄、西庙弄、石柱弄、亭头弄、桂驸马弄、牌楼弄、井弄、社坛弄、鲁班殿弄、串梭堂弄、西经堂弄、玉皇阁弄、观音堂弄、柳山庙弄、倒大厅弄、小关圣殿弄、朝北门头弄、瓮城南弄等;以人神特点命名的弄有火神弄、文种弄、先师弄等;以其他特点命名的弄有花园弄、学弄、顺四弄、河头弄、新弄、秧田弄、土水弄、桂鸣子弄、孝义弄、慈溪弄、后弄、九曲弄、营边弄、蔷薇弄、垃圾弄、讨饭弄、粪缸弄等。另有数十条无名小弄。
  五、慈城独特的县级建筑
  县城在中国两千多年来一向是中国古代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县治都沉积有许多历史的建筑,如官府、寺庙、祠坛等。其实古代有些建筑是有等级的,不是你有钱有权就可以任意妄为,弄得不好可要背上杀头罪名的。有许多建筑只有县城才有资格拥有,有些建筑虽然不一定是县城独有,但只有县城才有资格建造县级规格的建筑。而长期以来作为慈溪县城的慈城,保留着中国传统县城的完整形态,延续千余年的历史文脉,耸立过许多只有县城才有资格修建的人文地标,承载着慈溪县四乡百姓的独特文化。至今慈城还存有县城独有的建筑,代表有:涵盖中国古代基层政务文化要素的县衙,映射中国古代科举事业全景的校士馆,浓缩儒孝文化精髓的孔庙,渗透着道教思想的城隍庙。走进慈城,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代县城跳动千年的脉搏,无一不在诠释慈城的发展轨迹和成长历程。下面选择慈城一些作为古代县城独特典型的建筑具体阐述。
  (一)慈溪县衙
  我国古代每个县都有知县,有知县就有其办公场所——县衙,随着岁月的风沙吹打,或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至今几乎每个县衙都已旧貌变新颜,失去历史上长期固有的形制和格局。慈溪县衙的重建出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目前江南唯一在世县衙建筑。慈溪县衙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首任县令房琯把县治从十五里外的古县治城山迁至慈城,筑县衙于浮鳖山巅。慈溪县衙初建在浮鳖山上,由于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屡建屡毁,明嘉靖时迁徙至浮鳖山南麓,即今县衙的位置。慈溪县衙(含县丞署)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有厅堂楼阁一百多间,涵盖我国基层政权机构政务各类要素,是今天了解古代县官老爷生动形象的活教材。慈溪县衙的建筑根据风水理论及县衙规制,坐北朝南,设中轴线,立大堂为正厅,再围绕大堂错落有序地展开,构成气势雄伟的建筑群。整个县衙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廊道相接,亭台楼阁,浑然一体。慈溪县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改建为某机关办公用房,21世纪初根据清光绪原图修缮重建,是江南地区迄今唯一存世的古代县衙。
  (二)慈溪县丞署
  位于慈溪县衙的东侧。县丞是古代县令的副手,级别相当于今天副县长,为县里二把手,主管文书档案、仓库、粮马、田赋等事。县丞署就是县丞办公场所,前面厅堂是平时与人商议、处理日常职权范围内重大事务之所。慈溪县丞署始建于北宋初年,址在县治东南,崇宁五年(1106)改为簿厅。明县丞署在县治左头门,其建筑格局为屋三间,仪门一座,正厅一间,边房四间,前后小屋共六间,后堂一间,边房四间,两旁正房四间。清县丞署在县治之东,其建筑格局为头门三间,仪门一座,正厅一间,边房四间,前左右小屋共六间,后堂一间,边房四间,两旁正房四间。道光二十二年(1842)被侵华英军烧毁。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县丞邓恩锡修葺廨宇,其正厅匾曰“不负斋”。咸丰十一年(1861),又遭太平军拆毁。同治五年(1866),邓恩锡重修。其格局为正厅三间,南向,左厢屋一间,为门房,右花厅三间,正厅前仪门一座,门左土地祠一间,头门三座,正厅后为穿堂,右侧厢房一间,东向。又后堂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又右披屋四间,西向。堂后正房三间,又后小屋三间。今天的慈城县丞署正是按照同治年间格局原地重建,再现当年县丞生活工作的场景。
  (三)慈溪县典史署
  位于慈溪县衙的西侧。典史由原县尉职能转变而来,为明清时县令的下手,主管兵役、牢狱、治安等事。典史署是典史办公场所。慈溪典史署始建于北宋雍熙元年(984),址在县治东南,东为亭堂,县尉毕仲荀记。园有“三友亭”,后改为“雨香”,复改为“华绿”。又有“无我亭”,明永乐年间翁忱建,有记,后改为“劲节亭”。元佐治厅即典史署,在县厅事之东。明建在丞衙东,其格局为头门一间,仪门三间,正厅一间,左右房二间,前左右小屋四间,后堂一间,边房二间,左右小屋四间。清顺治三年(1646),裁主簿,以明主簿衙作典史衙,以典史衙作驻防衙,在县治之西,头门一座,仪门五间,后堂及边房共五间,前后小屋共四间。道光二十二年(1842)被侵华英军烧毁。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又遭太平军拆毁。同治间(1862—1874)经典史黄成瑞、晏隆吉修葺,其格局为正厅三间,南向,其左花厅三间,右书房一间,厅前仪门一座,头门三间,门左土神祠三间,正厅后正房五间,右边房一间,又左小屋二间。光绪八年(1882),典史张星煌重修。今天慈城县衙西面一大块空地,即为原典史署的旧址,待根据光绪旧图仿制建成之时,可再现旧慈溪县典史署的真实情景。
  (四)慈溪县孔庙
  孔庙是用来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古代每个县为提高文风,多出人才,几乎都建有一座孔庙,不但是纪念孔子,更多的是给一县文人学子鼓劲。慈溪县孔庙位于慈城竺巷东路,宋雍熙元年(984)初建于县衙西四十步,即今城隍庙地基,先师殿(即大成殿)居其中。宋庆历八年(1048)迁至现址重建,时为鄞县令,后成北宋名相,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撰写了《慈溪县建学记》,它记述了慈溪人文的兴旺,风俗的淳厚,学子渴望成材以及孔庙兴毁的过程。原碑刻于宋庆历八年,历元、明至清,道光时因兵灾被毁,现碑是清咸丰八年(1858)重刻,立于大成门边墙上,佐证了慈溪县孔庙悠久的历史。当时慈溪县令还聘请名师、邑人“庆历五先生”中的杜醇为师,不久一县的文风为之一振。慈溪县孔庙千年来累有兴毁,至今仍保持清光绪年间原貌,占地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除主体建筑孔庙外,设有县学,县属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谕”和“训导”二署,另有附祠八座,共有各类房屋137间。中轴线上由棂星门、泮池、跨鳌桥、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等组成,左右轴线上也对称分别建有魁星、文昌、土地、崇圣、孝节、名宦、乡贤、广文等祠堂。孔庙四周南至竺巷东路、北至太阳殿路、东至绿化地带及孔庙广场、西至民居,四周均有红色高墙,外留滴水2尺余,整个建筑布局完整,坐北朝南,气势宏大,至清乾隆时已是“规模宏敞,庙貌巍峨,四方过而谒者,称为宁郡六邑之最”。这座在宁波六邑中称雄的恢宏的孔庙,也是浙江省至今唯一幸存下来的古代县级孔庙,200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五)慈溪县城隍庙
  城隍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有城池的地方必有城隍庙,每当慈溪县新官到任,必先宿斋城隍庙,以向神誓,并称城隍神于冥中司民命,且有监视纠察官吏之任。慈溪县城隍庙在县衙西四十步,址在今慈城中华路,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其后废置无考。宋咸淳四年(1268)重建,后历朝累有修葺。明洪武二年(1369)封为监察司民城隍庙显佑伯,后改城隍庙之神。洪武四年(1371)拓其故址增建祠宇廊及左右门。嘉靖三十五年(1556)慈溪籍工部尚书赵文华重建两庑、后寝及中门。万历三十九年(1611)县令陈其柱、邑人邵相等改建:左建文昌祠,右祀尚书赵文华,以其有功于慈也。岁以春秋仲月,合祭城隍神于山川坛。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县方允猷暨邑人重建正殿。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县罗万象暨邑人重建前殿,正殿东翼祀鄞江先生王致,西翼祀龚侍郎慎仪,前殿东祀财神,西祀赵文华,又前为大门,门之东为观音殿,西为三官殿,后为寝殿。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道光二年(1822)重修前殿,道光四年重修大殿及廊门屋。咸丰十一年(1861)被太平军拆毁。同治九年(1870)邑人冯本怀募捐修建,规模已为宁波府六邑之最。民国二十年(1931),城隍庙改设由通俗讲演所、通俗图书馆合并的慈溪县民众教育馆,抗战前部分建筑征为驻国军,抗战胜利后部分建筑为国军弹药仓库,1946年因管理不善,发生大火爆炸,庙宇被毁,并殃及周围民居。现重建的城隍庙建筑按照清代规制,坐北朝南,庙院宏大,布局完整,是中国道教庙宇殿堂的典型建筑形式。殿宇戏台层层叠进,厢房配殿纵深相连,贯穿一体,既有寺庙殿堂配置特色,又具官署建筑风格,其神学意趣和“前朝后寝”的功能十分明显,是目前国内恢复得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六)慈溪县校士馆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1905年。明清时的科举制度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阶段。而慈溪县校士馆(就是民间说的考棚)是童试之地,是科举制度中最初一级的考试场所,即每年举行一次,应试者称为“童生”。童生须经过县、府、院三个阶段的考试,及格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因建校士馆花费巨大,且一年利用不了几天,再说考试临时场地按老规矩设在县衙、孔庙,所以全国多数州县都未建这座科举专用的“奢侈品”。慈溪虽是地域面积上和人口上的小县,却是文化、经济和人才大县。清道光十五年(1835)前,慈溪县每次参加县试的童生多达七八百人,但无专用考场,县衙的厅堂、房间、檐廊、过道,都成为考试的场所,若遇风雨,更使童生无法展卷作考。清道光十五年,慈城半浦郑氏佑启堂乡贤郑廷荣、郑一夔父子见此情景,慷慨捐银三万两,经过一年动土施工,于道光十六年(1836)建成了这座被誉为慈溪科举史上的盛举的校士馆。此馆占地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正厅五间,左右两廊,考屋六十九间,每三间筑低墙一道,外留见天(可以看见天空)一方,每间考桌四张,考凳四条。仪门外左侧土神祠三间,右侧门房六间,正厅后正房五间,又后挑试前列所五间,皆南向,又后东北隅韩昌黎祠三间。同时邑人杨元骧又捐地四亩有奇,宗人郑诏于正厅西北隅捐建黄文洁公祠三间。咸丰十一年(1861)被太平军拆毁。同治二年(1863)邑人桂馥、凌庆鋐、冯可镛等筹款重修。民国初此馆改办为慈溪县普迪二校,抗战胜利后归慈溪县立中学校舍,不久归还政府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建筑被改建,21世纪初按照清同治年间规制重建修复。慈溪县校士馆是县城的一个重要建筑,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折射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全景。
  (七)慈溪县大关圣殿(武庙)
  慈溪的县级文庙为孔庙,也有县级武庙,即关帝庙,慈溪人称大关圣殿,也称“显灵义勇英济王庙”。址在慈城县前大街平政桥东侧,而戏台建在平政桥西侧,下面是河,过街有月洞门。大关圣殿是纪念三国蜀汉大将关羽的庙宇,因关羽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尊敬,历代尊称为关公、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等。慈溪民间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查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每年五月十三关圣帝圣诞日,慈溪各界热心人士会在大关圣殿举行祭祀关公活动。大关圣殿前殿奉关帝神像,后殿奉敕封三代裕昌公、光昭公、成忠公神位,还邀请本地有名的剧团及外地京剧戏班子来演大戏,免费供各界看三五天。此庙历代皆有毁建,初建于宋代,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毁于寇,嘉靖三十七年(1558)重建。万历四十五年(1617)改封“三界伏魔大帝”。天启二年(1622)冬火烧毁,天启三年(1623)重建。清雍正五年(1727)奉旨:每岁春秋及五月十三日致祭,褒封三代祀于后殿。咸丰四年(1854)升为中祀,设乐舞、如丁祭礼。咸丰十一年(1861)殿毁于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重建。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重修。慈溪大关圣殿占有地理优势,处在全县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街市中心,做生意的商人交际面广,要跑三关六码头,接触多方面人士,所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特别讲究义、信、诚,最反对一锤子买卖的欺骗行为,不会欺行霸市,以次充好,短斤缺两,损人利己,昧着良心赚黑心钱。于是明清时由慈溪商界在庙内建有关帝会(类似民国的商会),以关羽这位被誉为“忠孝节义”的化身为榜样,在商界同行间崇敬义、信公德,即生意买卖,老少无欺。民国时,关帝会每年正月中旬进行商会活动,由担任会脚(也叫会柱)的殷实商户组织举行,会脚按天地玄黄四序,它们是:“天”,代表穗芳南货号,百余年老店,前店后场,产销油包、蜂糕与香干而闻名四乡;“地”,代表二成斋药店,石库门面,底子厚实,所卖的丸散、胶丹全是家传秘方配制;“玄”,代表刁裕隆香烟批发店,规模大,实力雄厚,代理英美烟草公司与南洋烟草公司香烟,销售“小仙女”“老刀”“美丽”“白锡包”等高档牌子的香烟;黄,宝康文具店兼慈溪唯一的印刷厂,印书,印报纸。这四家商家刚好处于大关圣殿的周围,也是县内较著名的商户。
  (八)慈溪县酒税务
  酒税务是古代县政府专门收取酒税的机构,宋宝庆时设在慈城东横街,后迁址至今城东南光华路。据清光绪《慈溪县志》,酒税务始建于宋至道二年(996),此后历经毁兴。现存台门和三间税收大厅,两边各八间厢房,中间一楼梯间。大厅纵深十余米,额高于楼顶,与两边楼房相连接,大厅前后均为道地、围墙,把主体房屋构造成“日”字形,前后围墙上刻有固定标语和六畜禽类图案,前围墙上书八个字:“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后围墙上部书画部分已被居民建房当作内墙损毁。最具有明显特征的要算税收大厅面前的四只窗棂,按坐西朝东的方位排列,中间为厅堂间,窗棂上的图案告诉人们,南边(右侧)是算账间——窗棂上的图案刻着办公桌、算盘等;北边(左侧)是收钱间——窗棂上的图案刻着收入笔筒中的单据、铜钱等。把税收大厅的分间列室用图形镌刻在窗棂上表现出来,像现在的科室牌一样起向导作用,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物证。现存的酒税务遗址,占地面积有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其中税收大厅130余平方米,两边办公用房800余平方米,东西两头辅助用房200余平方米,除东头围墙外遭受破坏外,整体结构基本保存完整,是古代县级机关的一处重要建筑。
  (九)慈溪县社稷坛
  社稷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供县令祭祀天地神灵之用。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所以上至朝廷所在地的京城,下至地方各州县,普设社稷坛对土地神、谷神进行祭拜,来祈祷土地给予恩赐,祈祷谷物丰收。慈溪县社稷坛最早建于宋初,址在县衙西南一百步,建炎二年(1128)县令林叔豹始建斋宫,久而圮。绍兴二十一年(1151)县令陈良翰再建。嘉定八年(1215)县令俞昌言又重建。元在县西南郊,今下横街鹅行跟北侧。明在县西北一里,今小北门外西北二百米许。洪武二年(1369)知县耿让重建。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县刘子延以其地为演武场,而移坛于北门外演武废址。祭祀时间为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各一次,即农历二月、八月的上戊日行祭。按《大清会典事例》雍正二年(1724)奏准:省府州县祭社稷坛,府称府稷之神,在州县则称州县稷之神。祭祀社稷坛的供品陈设也有仔细规定,每祭用黑色帛各一,白瓷爵各三,羊一,豕一,铏各二,簠各二,簋各二,笾各四,豆各四。有司致斋,二日界期,朝服祭于坛。
  (十)慈溪县邑厉坛
  邑厉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俗称北坛。由官府出面祭祀一县内四处作恶的孤魂野鬼,就是使其有所归,不做厉鬼,危害百姓,危害社会。慈溪县邑厉坛最早建在北门外半里普济寺东,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以其地建慈湖书院改筑于普济寺西面袁峰南麓,即慈湖中学原五四楼北面。同治七年(1868)知县贺瑗重建坛宇。按《大清会典事例》顺治初年规定,直省州县各立厉坛于城北郊,每年清明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十月朔日用羊三、豕三、饭米三石,并香烛楮帛,以祭本境无祀鬼神。祭祀之前,主祭官到城隍庙发布祭祀时间的文告,并于榜上书列无祀鬼神。到祭祀时,将城隍神位入坛设于正中,前放香案一、炉灯一,县令率一班幕僚下属,穿着公服在神前跪叩,礼毕仍奉城隍神位还庙。
  (十二)慈溪县风云雷雨山川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俗称南坛。从汉唐以来官署就设祭坛来祭祀风神、雷神、雨神,目的是为了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明洪武二年(1369)慈溪知县耿让建于县西南二里。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县刘子延移置南门外半里许,即后来火车站西北侧,约是1938年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基地。岁以春秋上戊日,致祭直省府州县神祇坛。按《大清会典事例》雍正三年(1725)议准:直省府州县神祇坛,设风云雷雨位于中;设山川位于左,称某府州县山川之神;设城隍位于右,称某府州县城隍之神。中陈帛四,左帛二,右帛一,爵三,共羊一,豕一,铏二,簠二,簋二,笾四,豆四。承祭官先期致斋,二日届期,朝服行礼。
  (十一)慈溪县先农坛
  先农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原作先农庙。按《大清会典事例》雍正四年(1726)复准:“府属州卫各于所治地方,择地设立先农坛及田。”自雍正五年(1727)为始,每岁仲春亥日,各祭先农之神,照九乡耕耤,行九推之礼。耕毕,各率耆老、农夫望阙行三跪九叩礼。慈溪县先农坛最早设于清雍正六年(1728),为知县刘国杰在县东南三里奉文建立坛宇,址在今清道观北侧山麓,并置耤田四亩九分。同治七年(1868)知县贺瑗重建庙宇。每岁仲春由礼部所颁布日期,致祭先农;孟夏由部所颁布日期,平常求雨的祭祀亦于此行礼。慈溪县先农坛高二尺一寸,广二丈五尺,于耤田后建造。坛后并建正房三间,配房各一间,正房中间奉先农神牌,东间存储祭器、农具,西间收储耤田米谷,配房东间置祭器,西间令看守农夫居住,外围筑土为墙,启门南向。祭祀陈设照祭社稷之礼,用羊一,豕一,帛一,铏一,簠一,簋一,笾四,豆四。祭官前期致斋二日,祭日具朝服至坛行礼。

知识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慈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包括慈城七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慈城的街巷、城墙、古迹、建筑、宗教文化、名人与故居、风土人情与岁时习俗、民间故事与慈孝文化等,涉及慈城人文与历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