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43
颗粒名称: 【一】历史沿革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12
页码: 017-028
摘要: 本文讲述了慈城从唐设县治以来的社会变迁梳理如下,从建制沿革、县内状况、户口人丁、重要事件等方面进行具体描述,力图尽可能详细地介绍这座慈溪古县城的历史风貌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 江北区 慈城镇 历史

内容

慈城文化源自7000年前的河姆渡、傅家山文化,自春秋始设句章建制以来,拥有2500年的建城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1200多年的县城史,可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慈城自唐设置为慈溪县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开发治理,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从浙东小县城一跃成为闻名天下的文化之乡、进士之乡、慈孝之乡。慈城的成长是世代先民辛勤耕耘的结果,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今将慈城从唐设县治以来的社会变迁梳理如下,从建制沿革、县内状况、户口人丁、重要事件等方面进行具体描述,力图尽可能详细地介绍这座慈溪古县城的历史风貌和时代特色。
  一、孕育在唐诗里的慈溪县城
  唐朝是诗人的天下,慈溪县生长在诗意里。晚唐著名诗人方干(809—888)写过一首《题慈溪张丞壁》: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
  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
  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
  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诗中提到的慈溪,正是刚设置不久的浙东慈溪县,是唐朝名人方干献给慈溪县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朝廷重设句章县,不久后首任县令房琯改县名为慈溪,并把城山的县治迁往慈城,此为慈城之地正式建城之始。
  经唐初百余年的休养生息,浙东州县户口日繁,开元二十六年江南东道采访使齐瀚,奏分越州之鄮县置明州,明州以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此后,明州(宁波)与越州(绍兴)开始分治。并把原来的鄮县分为鄮县、慈溪、奉化和翁山四个县,隶属明州,而明州、越州均属江南东道。为何把县名句章改慈溪,据清乾隆《纯德汇编》云,房琯登上慈城浮鳖山巅,见东北阚峰下巍峨耸立的汉董孝子庙,对董黯的事迹深受感动,就决定改县名句章为慈溪。唐乾元元年(758),江南东道下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慈溪县隶浙江东道。唐时慈溪县境域虽无完整资料,但根据历代史志提及与当今考古新发现,基本可勾勒出当时慈溪县管辖的区域,即今镇海区大部、江北区大部,余姚市东部(包括大隐、陆埠等山区),慈溪市东部(包括上林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鄞州区西部(主要是原岐阳、爱中二乡,现属海曙)。唐开元二十六年慈溪县置县后,全县分为21乡,为上县。当时以4家为邻,4邻为保,100户为里,500户为乡。据宝庆《四明志》载,唐时慈溪县全县人口为10500。
  吴越时期,慈城为慈溪县城,慈溪县属明州管辖,而明州曾一度改名为宁波望海军。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即武肃王天宝二年(909),明州刺史黄晟卒,钱镠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而慈溪县境域,除划出东北部分土地给新建的望海县(今镇海区),划出西北部上林湖区域给余姚县,其他仍旧保持唐代的县域。
  吴越降宋以后,宋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管辖,对地方行政机构予以调整。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慈溪县属两浙路奉国军管辖。元丰(1078—1085)中,慈溪县属明州,辖于两浙路。慈溪县境域从宋至清都比较稳定,历千年而基本未变。
  南宋绍兴二年(1132),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慈溪属明州,辖于两浙东路。绍兴三年(1133),两浙东路改沿海制置使。庆元元年(1195),升明州为庆元府,慈溪县属之,仍辖于两浙东路。
  南宋宝庆年间编纂的《四明志》中辑有多幅宁波郡县地图,这是宁波郡县史上最早的地图,而同一史志清以来的版本都遗漏了这几幅地图。关于慈溪县,除前面一张郡图有鲜明标记外,另有《慈溪县境图》基本上反映北宋以来慈溪县境四边的真实情况,特别是重要山川江河都描绘得很细致,其中慈江太平桥至夹田桥之间,未人工开挖之前,慈江从慈溪县城南侧曲折流过的天然河道都历历在目。图中对慈北地区唐涂宋滩历史也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离北山很近的海岸线,稀稀落落的标识,以及慈溪百姓抗击海潮侵吞而修筑的海塘都有显示。《慈溪县治图》也基本绘出北宋以来慈溪县城的轮廓,也就是在唐代县城所具规模的基础上,向东进行了扩建,即增加了今民权路以东,北至今中华路东段,东至今太湖路,南至今太阳殿路中段的区域。而当时的永明寺还属郊外,永明湖已杳无影踪,可见那时已被填埋或面积缩小得无足轻重。慈湖当时像一只卧龟,尚无湖中堤,也不分东湖西湖。
  元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于庆元府置宣尉司,慈溪县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管辖,慈城为慈溪县城。元至正十八年(1358)庆元路为方国珍所据。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胜方国珍,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慈溪属浙江行中书省明州府。元时期,慈溪县城内设为4坊,城外仍然设乡,改里为都、社。当时以50家为社,慈溪全县计30都、414社。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慈溪属浙江布政使司明州府管辖,慈城为慈溪县城。洪武十四年(1381)为避明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明初去社名图,以户为准,定籍110户为一图。复用唐宋之乡、里,并沿用元人之“都”,而“都”下面改称“图”。据明成化《宁波府志》载:慈溪县计5乡30都,而图未计。明代以丁纳赋,由于当时赋税繁重,户口较多,加之灾害频繁,另有永乐时富户奉旨迁京,嘉靖时倭寇多次屠城等原因,所以丁口记载时高时低,或多年相似,颇不正确。
  二、永乐帝改名的慈溪县城
  明永乐十六年(1418),慈溪知县不慎丢了县印,怕被歹徒获得而冒用,就上奏朝廷,永乐帝下诏改“溪”为“谿”,遂改“慈溪”为“慈谿”。按明天启《慈溪县志》云:“令有失印者,请于朝,诏更铸。恐滋奸利,故更印文从谷,而名‘慈谿’。”“慈溪”和“慈谿”在民间则通用,本书详述中也不再区分。
  慈城为慈溪县城,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从明正德年间开始,慈溪县多次标进全国和省府地图,如现存世的正德八年(1513)《全国舆图》,绘图作者不可知,唯存图作跋者,为明成化进士慈溪县慈城人杨子器,图中标有“慈溪县”。此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浙江舆图》中也标有“慈溪县”,还标出慈城城北石刺岭及县北观海卫等地名。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宁波府志》绘有一幅《郡境图》,图中标有慈溪县境内三十余处山岭、湖桥、渡坝等重要地名,其中有早在元末明初就被填没的永明湖和花屿湖。这幅郡图中另标有重要数字,即府下面每个县都计有里数,即当时基层居民的组织机构。当时黄册制度规定,以110户为1里,里数越多说明该县人丁越兴旺,相对也说明该县经济实力越强。此图唯一明显失误是慈溪县城方形框内却标为“慈溪县”,当时“慈溪”改为“慈谿”已逾140多年,作为官方所出的《宁波府志》竟会一时疏忽。好在后面一幅《慈溪县境图》中所标“慈溪县城”用“慈谿”标注,才纠正前面府图的疏忽。另一幅《慈溪县治图》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一次把慈溪县城绘成一口铜钟的样子,绘得是那么坚实、厚重、精美,是那么让人感到踏实和欣慰,并把新建的城墙和濠河,都完整绘进此图中。
  明天启四年(1624)刻印完成的《慈溪县志》,是慈溪县至今存世的最早的一部县志,此志前面绘有县境图和县治图,而此二图完全照搬嘉靖三十九年《宁波府志》中的附图,倒是清同治年间慈城冯氏耕余楼重刻明天启《慈溪县志》,对两幅地图有许多“创新”,绘得更加精美细致。但这两幅图中,把大量清代才出现的历史地名和建筑,都画蛇添足地绘了进去。如:县境图中,天启本为“东至定海县八十里为界”,而重刻本改为“东至镇海县八十里为界”,定海县改镇海县是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治图》中,把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南门钱孝子祠、天后宫、药王庙,嘉庆年间建于抱珠山下的冯氏启承祠,道光年间建于城东北角的慈溪县校士馆、竺巷东路的俞氏宗祠,都一一添加进去。所以看古地图千万要擦亮眼睛,别被美丽的表象蒙住了眼睛,而丧失了自己辨别真伪的睿智。
  1644年清王朝建立,慈溪县属浙江布政使司,不久改浙江布政使司为浙江省,省县之间设道,慈溪县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慈城为慈溪县城。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宁波,曾改宁波府为宁波署。
  清代慈溪县境域依旧按明朝,但根据光绪年间所编《慈溪县志》,虽县域未变,但所选“八至”不同,按照工部尺重新测量核算,与旧述有异。清初慈溪县隅图之数,仍悉明代旧图,则随时可增加或减掉。图改为以田为准,3000亩为一图。雍正年间(1723—1735),慈溪县计有177图。光绪年间(1875—1908),慈溪县计为5乡、30都、161图。
  清康熙《宁波府志》中,载有慈溪县境图和县治图,但遗憾的是都照搬照抄明代府志的附图。而另一部雍正《宁波府志》中,载有慈溪县境图和县治图,尽管也照搬前府志所绘,存在许多不足,但明显感觉绘得更加科学、精细。特别是县境图中,位置非常科学地标出古句章县治城山在姚江北面、赭山西面、慈江南面、芦山东面的位置图,这是历史性的突破。而县治图中慈溪县城墙、城楼绘得栩栩如生,城内外的标志性建筑都采用实物摹状,一看就知道该建筑的类型。
  其他存世的县境图、县治图都没有署作者名,唯有此二图签着作者的大名冯弘,可见当时作者用心绘就时的那种得意和兴奋状。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废府,三年置道,原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合并为会稽道,慈溪县属会稽道,慈城为慈溪县城。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直属浙江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因第五行政督察区调整为第六行政督察区(1935—1946),慈溪县仍为其所辖。民国三十年(1941)四月,日寇陷慈溪,慈溪县政府流亡至慈南及与奉化、鄞县相交的山区。日伪在慈溪成立乡镇联合会,后改名为“慈溪县政府”,但其势力仅在靠近县城附近的几个据点,而慈溪县广大乡村仍为国民党政权和抗日民主政权管辖。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慈溪仍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第六行政督察区调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解放。
  民国时期慈溪县境域沿袭之前的规定,但改旧志“八至”定界,为多方位定界,记述更为不同。正南至正北33公里,极南至极北52公里,正东至正西34公里,极东至极西46公里。
  民国初仍沿用清制。民国十七年(1928)南京政府成立后,公布县组织法,推行村里制。规定县以下设区、村、里。民国十九年(1930)又将村里制改为乡镇制,乡村以百户以上之村庄为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民国二十二年(1933),慈溪县划分为6区、103乡、21镇、2656闾。民国二十三年(1934),撤区废闾、邻,编保、甲。民国二十五年(1936)复设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复调整区划,更改乡镇名,仍25乡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慈溪县划分4区、42乡镇、547保、5950甲。民国三十五年(1946),慈溪县撤区,将42乡镇并为25乡镇。
  1949年5月24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慈溪县城慈城。6月初,中共慈溪县委员会在慈城成立。6月5日,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在宁波成立,10月改称宁波专员公署,慈溪县属宁波专员公署,慈城为慈溪县城。慈溪县解放之初,建立区公所4个,1950年6月区公所由4个析置为7个,划分76个乡镇。
  慈溪县除1951年6月17日东乡骆驼镇划给镇海县外,其他境域与民国时期相同。1954年10月将原慈溪、镇海、余姚3县北部划为新设置的慈溪县,县治置在原属余姚县北乡的浒山镇。
  自远古无余于越以后,历1700余年而始有句章,又历千年而始有慈溪,中间虽尝割据于孙(三国孙吴)、于钱(吴越钱镠)、于方(元末方国珍),不通中原有百余年。然而从1954年10月起,使用了一千多年的慈溪县名被另一个地方替代,旧有县域被拆分给相关邻县,慈溪县城,被剥离了慈城,且渐渐远去。
  三、慈溪县城消逝后的慈城
  1954年10月15日,根据宁波专署《关于划建棉区县和机场特区及调整余姚、慈溪、镇海县界草案》,原慈溪县在县界调整中首次被拆分为四块。1.原慈溪县山北,也称慈北部分,计24个乡镇划给新建立的慈溪县(约占原县域面积的25%)。2.原慈溪县山南,包括县城慈城,计42个乡镇划给了余姚县(约占原县域面积的65%)。3.原慈溪县东北五个乡镇(不含1951年已划给镇海的骆驼镇)划给镇海县(约占原县域面积的
  7.5%)。4.原慈溪县东乡,靠近宁波市区,因建庄桥机场特需,三个乡镇划给了宁波市区(约占原县域面积的2.5%)。
  1960年后慈城政区的变迁:1960年10月1日慈城人民公社(俗称大公社,由13个乡镇合并组成,各乡镇称管理区),从余姚县全部移交给宁波市,宁波市直属的慈城区也随之成立。1961年慈城区所辖的洋市管理区划给宁波市甬江区(由庄桥、庄市、北郊等多个乡镇组成)。1963年7月后,撤销慈城区,原区内各个乡镇归宁波市新成立的郊区委管辖,直至1983年未变。1983年郊区委与江北区合并成立新江北区,慈城镇归江北区管辖。1984年慈城镇与慈东乡(原城东乡)合并,成立新慈城镇。1992年慈城镇与云湖乡、妙山乡合并,成立新慈城镇。2002年慈城镇与乍浦乡(1992年由乍山乡与半浦乡合并而成)合并,成立新慈城镇。

知识出处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天赐慈城:解读中国古县城的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慈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包括慈城七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慈城的街巷、城墙、古迹、建筑、宗教文化、名人与故居、风土人情与岁时习俗、民间故事与慈孝文化等,涉及慈城人文与历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