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27
颗粒名称: 年糕的故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
页码: 552-553
摘要: 《年糕的故事》是慈城一段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
关键词: 慈城镇 民间故事 年糕的故事

内容

年糕在慈城也叫状元糕,为何呢?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是与流传甚广的“三娘教子”中的三娘有关。
  相传,南宋时期,慈城完节坊附近有一户赵姓大家。由于信差谋取了赵老爷的银子并谎传老爷去世的噩耗,害得赵老太悲伤而逝,而大太太、二姨太又守不住寂寞与清贫,席卷家里的细软离家而走。赵家仿佛陷入了“树倒猢狲散”的困境,只有赵老爷的三姨太怜惜赵家唯一的骨肉、二姨太的儿子——倚哥,留了下来。
  作了后妈的三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算说服了娇生惯养的倚哥下决心读书,以书香兴家。然而赵家变得太穷了,三娘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犒劳将要上学的倚哥。
  开学的第一天,三娘早起三更,从年糕甏里捞起一根因发酵而变红的年糕,扑哧扑哧弄了好几个辰光。这年糕在水里已浸了半年多,天热,年糕浸在水里老早发臭发霉了。三娘一次又一次勤换水,就是舍不得吃,一心指望年糕好派上大用场。这一天三娘煮了一大块糖年糕,她痴痴地想:年糕耐饥,倚哥吃了读书不会饿。
  那天清晨,常与三娘顶撞的倚哥也变得乖了。他边吃年糕边倾听着三娘的叮嘱,老管家见此情景,打心眼里替三娘高兴,就对三娘说:小公子吃了年糕,将来定会高中状元。
  不知真是年糕的功劳,还是三娘教子有方,以后的日子,倚哥是夏读三伏、冬诵三九,从秀才、举人,一直考上了进士。
  落难书生倚哥吃年糕考中进士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小城。渐渐地慈城流行起读书郎吃年糕的风俗。到了明朝,姚镆之子姚涞高中状元,这下读书郎吃年糕的风俗更加风盛,于是有的人干脆称年糕为状元糕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进步,状元糕的做法已与三娘做的糖年糕有所不同,但上学新生吃块状元糕的风俗却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家境比较窘迫的人家,如有小孩上学,仍用年糕代替状元糕,意寓高中,图个吉祥。历史上,老慈溪曾出过519个进士,这虽不是年糕、状元糕的功劳,但作为“高中状元”的心理暗示,这不能不说有其作用。
  如今在慈城,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依稀记得状元糕那柔韧、软糯、清香的味道。三寸见方、银金两色的状元糕(银色为白糖糕,金色为黄糖糕)以莫家巷口的穗芳南货店、市心口的泰昌南货店做得为最好,而由下横街的蒋万兴等几家兴化店所做的要略为逊色。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慈城谁家孩子请师求学,还必定要到南货店去定做一些状元糕、定心糕,供奉菩萨后再分送给左邻右舍、至爱亲朋。而意味深刻的状元糕,也常被人们当作送读书郎的佳品而在每年新学期伊始特别热销。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静
责任者
龚滋耀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