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奇事异情千秋传—流传民间的奇闻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21
颗粒名称: 十三 奇事异情千秋传—流传民间的奇闻轶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3
页码: 541-563
摘要: 本节收录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一些奇闻轶事,如大宝山的传说、皇桥的传说、小康王逃难的民间故事、拗孟公的传说、赵文华对课等民间故事。
关键词: 慈城镇 奇闻轶事 民间故事

内容

大宝山的传说
  姜耿芳
  很久以前,慈城镇西门外的大宝山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俞斌,科举屡试不第,家徒四壁,靠妻子王兰花做裁缝挣来的钱勉强维持生活。那天,他倚窗望着大宝山,自言自语地叹道:“大宝山呀大宝山!我身后宝地,却沾不到你的边?真是徒有虚名呵!”话虽这么说,可他对大宝山仍存有几分侥幸心理,希望在那里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于是他匆匆吃完早饭,向大宝山走去……
  大宝山并不高,而俞斌却因家境贫寒,体质较差,还没走到山脉已感浑身乏力,便选择就近的一块石阶坐了下来。这一坐却非同小可,只听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后,山体呈现出一道石门,慢慢在开启。门内虽光线暗淡,但尚能看清一个农家村姑,面目清秀,穿着简朴,正在春米。俞斌迫不及待地走进洞内,以讨茶喝为名,与她搭话。村姑见来者是一个穷书生,产生几分怜惜之情,便热情地端来一杯清茶,让俞解渴。而俞斌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她纠缠不休。村姑见情,急中生智,捞起一把米给俞,嘱他至洞外察看米有否春熟?当俞刚出洞外,却见石门很快合拢,大宝山又与平时一样,而俞手中的米,却变成粒粒闪光的珍珠,真是价值连城。
  俞斌回到家中,把刚才发生的事向妻子诉说了一遍。其妻欣喜万分,连声说:“有了这些珍珠,我们从此不愁吃穿了,真是老天有眼啊!”谁知俞却喜中有憾,他想:米能变成珍珠,那么山洞内的其他东西一定比米更为珍贵,更何况村姑又如此美貌,于是决心再上大宝山,见机行事。
  次日,俞有目的地找到那块石阶,一坐以后,果然旧景重现。村姑问俞还有什么事?他竟厚颜无耻地提出要娶村姑为第二夫人。村姑立即严词拒绝,并嘱他赶快离开山洞,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可俞哪里听得进去,甚至拉起村姑的手欲往洞外走去。就在这时,石门突然合拢,俞斌从此葬身于大宝山之中。
  皇桥的传说
  沈忠根
  在江河交织的宁波城乡,自古多桥,随着时代的变迁,遗存至今的古桥已经不多了。地处慈城西乡妙山向家村的“王桥”,是宁波近郊至今已被发现的一座最古老的石梁桥了。
  “王桥”为二墩三孔排柱墩石梁桥,每墩五柱排列。桥全长16米,宽3.5米,东西横跨于王子浦河中。王桥地处古慈溪县西门驿道,清雍正《慈溪县志》载:“王桥,县西八里,宋高宗被金人追至此,土人拔桥得渡,俗称‘廿板王桥’。”这座古老的桥梁还有一个千古传说。
  汉代祭童造桥
  相传1900多年以前的东汉年间,战乱平息,平静安详,汉朝皇帝把浙江分封给其胞弟作疆地。此人一到江南,见遍地水乡,物产富饶,甚为欣喜,为了发展浙东,遂从杭州开始,往东直至宁波,造了一条官道。此路全部用大块青石板铺成,至20世纪50年代尚存在。可筑路到妙山段时,遇到了一条大河,造桥成了一项大工程。为了造好桥并确保永世牢固,桥梁采用上等石材,还请了各地工匠。造桥头两年,这桥总是造一次塌一次,进展十分艰难,在困境之下,王弟听信风水先生及巫术者谗言,说是要用童男童女祭桥才能造好。当时,桥基地已挖深至河底数米处,王弟设法弄来一对童男童女,将二人平卧坑底,在祭天拜地的仪式中,两根松木尖头河桩直往童男童女的胸肚上打压下去。孩童挣扎,双手直抱河桩木(意喻抱牢桥基),鲜血直喷而上,河桩随即深入地中,孩童也深埋河底。在周围又加打紧密的河桩后,再直竖起每块数吨重的巨大石柱桥脚,排列整齐,雄伟壮观。这样,到了第三年大桥顺利完工,官道东西贯通,汉王的胞弟亲自取桥名为“王桥”,因桥面用20块巨大长石铺成,故俗称为“廿板王桥”。但当地百姓深记着为造桥献身的孩童,怀念着当时的壮烈惨状。于是在王桥建成不久,众人筹资在桥东首塑造了童男童女的像,敬称为桥神,历代供奉香火不绝,外地行人路过,多向桥神跪拜谢恩。这些桥神塑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然留存完好。
  南宋康王封桥
  北宋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帝被金入侵俘去,康王赵构逃出称帝,以后史称南宋。但金兵继续南侵,康王往南逃窜,改杭州为临安。后来金兵重来进犯,康王为保命弃城而逃,只能轻装策马,随从很少。有一天康王沿这条官路向东逃来,金兵在后紧追不舍,路至王桥,康王觉得脱身不掉,便稍停桥边,求助于当地百姓。该地百姓看见康王逃难,遂在乡贤带领下,帮康王逃过王桥,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桥上一孔最短的桥梁石卸下河床,而康王安然东逃,金兵却阻在桥西,无法过河。他们眼望宽阔的河面,无法继续追赶,只得回头西撤,康王才逃过一劫。时过数日,康王传来圣旨,钦封王桥为“皇桥”。后代百姓为事纪念,又把皇桥别称为“拔桥巷皇桥”,此别在《慈溪县志》里有专门记载。
  明朝御史护桥
  明代崇祯年间,在皇桥东首一华里处,住有一位姓沈的御史。他深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也爱乡亲的纯朴忠厚,在从政多年、告老还乡以后,为家乡治山治水,兴修水利,浚疏河道,铺路造凉亭,乐做善事。他在妙山境内清理了两条南北方向的大河,又修整疏浚了横贯东西方向的数条小河,使小河通大河,大河连小河,成为井字状河网,河水流畅,船运方便,旱涝无灾,妙山从此成为富庶之地。沈御史疏河时,见到皇桥年久失修,便集资重修桥身,又修了两端路面,在桥东造了三间凉亭,供来往路人憩息。他还在桥西两侧兴造了许多店铺,到清末皇桥一带店铺相连,生意兴隆。尤可一提的是,沈御史也十分怀念造桥时牺牲的两位童男童女,抚桥思昔,他又毅然出资在桥东侧买地建造一座砖塔,取名为“皇桥塔”,供后人永远纪念造桥先人。此塔高近10米,用砖砌造,塔外有石围墙,塔内供奉无名孩童。此塔保存至1956年才消失。
  晚清巨商偷桥
  到了晚清,当时慈溪的交通逐渐发达,经商致富的人多起来。离皇桥数里外的地方便出了一个地方暴富商人,在慈城内准备建筑豪宅。当时造屋都是用木材,风水先生在选址后对他说:“木惧于火,房屋前后相连,火患考虑为先,若要克之必须寻宝物以镇之。”风水先生还告诉他,造于汉代的皇桥上有避火石块,此石为狮子状,紧嵌在桥中央的栏板石中,但避火石体大量重,桥上行人不断,如何设法取得?商人邀人暗地商议,终于定出明修暗偷的办法。于是商人到皇桥求见当地乡贤,盛赞造桥先贤,欲惠泽百姓,同时又指出桥面有破损之处,表示愿意出资雇人、购料修理,以做地方善事。皇桥人看他一派真诚,未知他别有用心,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商人带了几十个工匠,运来石料,日夜不停地施工修缮,乘机换出桥面的所谓避火宝石,派人运到家宅作为奠基石……不久此举被人发觉,这商人遭到当地民众永世唾骂。
  小康王逃难的民间故事
  邵今是
  公元1127年发生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金邦。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匆匆受命称帝,重建宋皇朝,史称“南宋”,改年号为建炎元年。金邦趁南宋政权立足未稳,由金兀术(宗弼)、粘黑(宗翰)率大军南下穷追赵构。康王赵构登基伊始,便开始东奔西逃,进驻江宁改名建康府,接着便节节败退到镇江、常州,直到临安,派人向金兀术求和,金不允,还扣使者。金军到杭州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攻下杭州、越州、明州、定海(当时镇海称定海)。
  赵构被金兵穷追猛赶,慌不择路,晕头转向。他逃到浙东慈城一带时,带着残兵,不敢稍停,逃过东门“姜果岭”,转到“留车桥”(赵构在此处丢弃车辆,后人改为“留车桥”),见天色已晚,便到费市附近一小村庄借宿一夜(小村后便改称“留公地”)。其间还出现惊险的一幕,金邦小股追兵步步逼近,到了三岔路口,见有农村女孩正在晒谷,便上前问:“可有人往这边跑过?”女孩一见,不慌不忙用手指一条路,这股追兵便奔向那面去了,后面几个金兵还用刀敲打箩筐恐吓她不可说谎,女孩一点不怕,无事一样,骗过金兵。其实康王赵构正躲在她盖着的箩筐内呢!事后赵构答应小女孩登基之后一定要报答她的救命之恩,临别告诉她可用围裙布蓝为信。接着康王赵构逃到一条大江边(据说是姚江),一时无舟可渡又怕追兵逼近,脱口大叫一声:“我命休矣!”正此时,忽然听得一声马嘶,跑来一匹骏马,他便一跃跨上,狠命拍了一记,此马凌空而起跳过江去,虽然仍然落水,但终究把他渡过了岸。回头一看,只见骏马已经化成一堆烂泥了。据说这是一座庙中的泥塑之马(注:泥马所在之庙据说是东门内江东庙),故而后人便有此“泥马渡康王”民间传说。随后,赵构乘船出海,逃过劫难回到杭州。
  1130年,宋将韩世忠在黄天荡大捷,金军将领宗弼(金兀术)渡江北还,岳家军牛皋又大败金兵,生擒金将马王。渐渐地,宋、金形成暂时的对峙局面。1131年,赵构改号绍兴元年,此时他忽然想起逃难浙东时的救命恩人,便派人去找寻布蓝之约的村女。差人一到浙东,只见村里家家都有竹竿扯起的布蓝。因为村姑之母听到皇上派人来找,顺口便把以布蓝为信之事传扬开去,致使大家纷纷效法。这样便不好确认了,高宗赵构便下令,凡浙江女子出嫁一律可按皇家婚嫁礼仪,用凤冠霞帔、八人大轿。从此这成为浙东民间婚嫁习俗,沿袭至今。现有乡风民俗《竹枝词》一首可为佐证:
  卤薄①前驱喜气临,名门淑媛值千金。
  煌煌五岳朝天轿,“南渡赐封”②说到今。
  拗孟公的传说
  姜耿芳
  从前,传说慈溪县(慈城镇)小关帝殿附近,住着一户姓孟的做官人家,因父子间关系长期不和,百姓都称他为拗孟公。
  拗孟公平时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妻子钱贞十分贤惠,儿子孟继庭,活泼可爱,又是“三房一丁”,便爱若珍宝。继庭到了读书年龄,老孟还特地请来一位老先生执教,期望成材。可是事与愿违,小孟根本不爱读书,终日贪玩,气得老先生辞职返乡。临行时他对老孟说:“该生不可教也!”
  被激怒的老孟,第一次手持家法,将儿子狠揍了一顿。然而这没有达到教育目的,只能起到破罐子破摔的效果。
  随着时光的流失,小孟的个头确实长高了不少,但对读书仍毫无兴趣。一天老孟改变了教育方法,用关心的口气对儿子进行启发:“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你肯读书,从今天开始,仍为时不晚。否则,我家即使有银山、金山,也要被你坐吃山空的呀!”
  小孟听到此话,非常反感,大声答:“没有这样严重吧!我不信,一个人就能花掉你的这份大家当?俗话说:‘爹做官,儿享福。’你何必如此小气?连你儿子也要斤斤计较!”
  一番说,气得老孟唉声叹气,说家门不幸,竟会生出这个拗子。
  小孟成年后,因不学无术,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终日挥霍无度。而那时,社会上正遇一场大瘟疫,尸横遍地,惨不忍睹。老孟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积极组织当地所有中医,进行治疗和隔离,以控制疫情的蔓延。但由于人力不够,老孟便想儿子正闲着,不如让他一起参加,一能了解百姓的苦难,二来也有意识地安排他学习中医,做个有用的人。
  父子相遇,话不投机,儿子就反责问老孟:“参加救灾的确很重要,但我一无医学知识,二无责任在肩,劝你还是另请高明吧!你做你的官,我走我的路,你我井水不犯河水!”说罢大踏步离去。
  既然儿子如此绝情,老孟把经济权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时,小孟想到自己是“三房一丁”,决定以婚事为借口,连续向两个伯父借来不少钱,足够花上好几年。此后小孟傲气更甚,拗劲更足,视父亲为仇人。
  光阴如箭,一转眼,老孟步入了花甲之年。一天,他自感在世时间不长了,嘱夫人唤来小孟,沉痛地说:“我们父子间的拗劲在慈城已经出了名,谁错谁对就不必再提。但在我临死时,能否答应我一件事,就是把我死后的坟,埋葬在慈湖之中,了却我的最后一桩心愿……”
  小孟望着父亲苍老的脸,听着他断断续续的遗言,内心百感交集。他心想,过去父子冲突,错在自己,再说自己毕竟是父亲的亲身骨肉,于是欣然答应了。其实老孟就是怕小孟会拗着自己,把自己葬到慈湖当中,才在临终反着说话的。但老孟哪里知道,一直来每次都拗着他的儿子,居然会第一次顺着自己的话去做了。
  现在慈湖西端就有一座圆形大坟,四周环水,就是孟继庭为其父拗孟公建造的,一直保存到现在。
  赵文华对课
  谢永刚
  明代嘉靖年间,慈溪城南住着一户赵姓人家,因父早亡,儿子赵文华小时候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慈溪城市心口的繁华地段,有一爿叫泰来发的祖传汤团店,泰老板为人和善,所以生意日日十分好。而赵文华家里贫,他每天赤着脚,天蒙蒙亮便拎着提桶,到泰来发汤团店讨一桶汤水喝。
  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赵文华又去讨汤水。这天泰老板笑眯眯地卖了个关子,对赵文华说:“街上人人都说你交关聪明,我倒今天要考考你,叫你对一副对子,我出上联,你对下联,你如果对出了,我店里不但汤水随你拿,还另送一大碗汤团。假如对不出,那么我店里的汤水也不给你拿了。”其实泰老板的意图是跟小文华开玩笑,所以不等小文华开口,就出了上联:“八刀分米粉。”
  这是一副绝不好对的上联,确实把赵文华对蒙了。他呆呆地转身,拎着提桶跑出门去,而泰老板见状:“哎!哎……”想去拉赵文华,而一瞬间赵文华已经蹬蹬蹬跑过骢马桥而去,从此,泰来发汤团店再不见赵文华人影。
  酷爱读书的赵文华非常有志气,年轻轻就去京城赶考。当他在金銮殿殿试时,听到一边撞景阳钟,一边敲龙凤敲,忽然灵机一动,对出了早年泰老板的上联:“千里重金种。”
  殿试结束,赵文华急忙派差人来到慈溪城泰老板家对下联。
  其实泰老板早就忘记了对对联之事,忽听差人一说,反而感觉脸红了,但心里更佩服赵文华的为人谋事,就满心喜欢每天给赵文华家送去一碗火热的大汤团,年年月月风雨无阻。
  以后这副对联就成了泰来发汤团店烫金的门联,一直挂了几百年。
  年糕的故事
  王静
  年糕在慈城也叫状元糕,为何呢?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是与流传甚广的“三娘教子”中的三娘有关。
  相传,南宋时期,慈城完节坊附近有一户赵姓大家。由于信差谋取了赵老爷的银子并谎传老爷去世的噩耗,害得赵老太悲伤而逝,而大太太、二姨太又守不住寂寞与清贫,席卷家里的细软离家而走。赵家仿佛陷入了“树倒猢狲散”的困境,只有赵老爷的三姨太怜惜赵家唯一的骨肉、二姨太的儿子——倚哥,留了下来。
  作了后妈的三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算说服了娇生惯养的倚哥下决心读书,以书香兴家。然而赵家变得太穷了,三娘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犒劳将要上学的倚哥。
  开学的第一天,三娘早起三更,从年糕甏里捞起一根因发酵而变红的年糕,扑哧扑哧弄了好几个辰光。这年糕在水里已浸了半年多,天热,年糕浸在水里老早发臭发霉了。三娘一次又一次勤换水,就是舍不得吃,一心指望年糕好派上大用场。这一天三娘煮了一大块糖年糕,她痴痴地想:年糕耐饥,倚哥吃了读书不会饿。
  那天清晨,常与三娘顶撞的倚哥也变得乖了。他边吃年糕边倾听着三娘的叮嘱,老管家见此情景,打心眼里替三娘高兴,就对三娘说:小公子吃了年糕,将来定会高中状元。
  不知真是年糕的功劳,还是三娘教子有方,以后的日子,倚哥是夏读三伏、冬诵三九,从秀才、举人,一直考上了进士。
  落难书生倚哥吃年糕考中进士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小城。渐渐地慈城流行起读书郎吃年糕的风俗。到了明朝,姚镆之子姚涞高中状元,这下读书郎吃年糕的风俗更加风盛,于是有的人干脆称年糕为状元糕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进步,状元糕的做法已与三娘做的糖年糕有所不同,但上学新生吃块状元糕的风俗却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家境比较窘迫的人家,如有小孩上学,仍用年糕代替状元糕,意寓高中,图个吉祥。历史上,老慈溪曾出过519个进士,这虽不是年糕、状元糕的功劳,但作为“高中状元”的心理暗示,这不能不说有其作用。
  如今在慈城,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依稀记得状元糕那柔韧、软糯、清香的味道。三寸见方、银金两色的状元糕(银色为白糖糕,金色为黄糖糕)以莫家巷口的穗芳南货店、市心口的泰昌南货店做得为最好,而由下横街的蒋万兴等几家兴化店所做的要略为逊色。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慈城谁家孩子请师求学,还必定要到南货店去定做一些状元糕、定心糕,供奉菩萨后再分送给左邻右舍、至爱亲朋。而意味深刻的状元糕,也常被人们当作送读书郎的佳品而在每年新学期伊始特别热销。
  (据龚滋耀口述整理)
  布政公设宴选婿的传说
  冯一敏
  明朝万历年间,慈城有位进士,姓冯名叔吉,授官布政司,故称布政公。他相距我们大概已有十六世(代)了,但一则布政公选女婿的轶事,代代相传,还能在我辈的脑海中记忆概略。
  布政公育有子女,儿子因嗜酒而早卒。他心甚悲伤,此后便将望儿成龙之心就寄托在女儿身上。再说他平时特别爱这个女儿,一心想选个好女婿来弥补丧子之痛。为此他费了很多心思,最后决定从宴筵上选择。方针定后,他多方筹备,吩咐家人总管办好馔肴等事,择吉日良辰,贴出大红喜讯:布政房宅第内将举行宴筵,凡在十五六岁到十八岁之间的未婚青年男子,均可入筵受选。布政公巴不得能在这宴席上择得佳婿。
  消息一传开,远近知道的人,纷纷而来,其中有抱侥幸心理来试试的,有想来攀高亲的,也有诚心诚意抱着希望来的,更有来凑热闹的。那一天,布政房的大厅高堂摆满筵席,前来赴宴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这时候有个十五六岁的卖柴人,挑了一担柴,在布政房附近一座用五块长条石做成的大桥边(即今太湖路与金刚井巷的三达道口)放下。平时他每天早晨挑来柴很快就卖掉了,这天将近中午了还不见有买主来,心里便好烦。
  且说这卖柴人姓张,住慈东笆篱张(自然村,在湖心汪家一带),他家有母亲,性至孝,为人忠实厚道,勤劳俭朴。他以砍柴为生,除雨天外总是每天上午进城卖掉一担柴,再籴米归家。母子以此度日,相依为命。
  说来也巧,那天这担柴一直无人问津,他不但纳闷,还不时惦记着他母亲定在倚门相望了。于是他急急向过往人群兜售,但总没人要,有的还挪揄他说:“布政公在等你这位乘龙佳客呢。”有的还怂恿他去碰碰运气,他没加理会。住在桥头附近的人家来河埠头洗物时,也你一句我一语地劝他去饱食一餐。其中一位像是理解他的心意,说了很中肯的话劝他:“卖柴后生,你不去吃,你们母子两人受饿,还不如你先解决一下挨饿的问题,然后再去为你母亲设法生活。”这一说说动了年轻的卖柴人,认为这话有理。这时正好开筵,他毅然决定入席,因为唯恐没了柴担,还带着一条扁担进去。他没有非分之想,态度从容,不慌不忙地进入厅堂,坐在空位上,还把所带的扁担垫在屁股下坐住,就这样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食毕,将欲离去。
  话分两头。布政公一心要想挑个好女婿,便在开宴后,一直来回于餐桌之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时与宴者交谈。当他的视线折射到这位卖柴青年时,只见他虽然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却显得整齐清洁,身体结实,脸庞生得额角方正、眉清目秀、气宇非凡。他就宴时坐如泰山,吃似狼虎,却又堂堂正正,且无矫揉造作,非等闲之人。凭其多年世事经历和在官场阅人多多的经验,布政公认为此人要异于一般,就一眼相中,当下就想留他到客堂问情况。正在思索间,见那位青年拿起扁担要走了,布政公见状,连忙吩咐家人把这位拿扁担的小伙子留住。话未说完,众家人见他已离开筵席,便一拥上去把他拦住。这卖柴人一听得要将他留下,心茫茫然,也不知是为了何事,不免有些后悔:不该听人之言前来贪一饱餐,要累母亲挂念。他心想:既已如此,悔亦无用,只得任凭他们。于是他只提出要去见他母亲,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布政公一听他对母亲如此关心,心中更加暗暗欢喜,自知没有选错人,便叫家人陪进客厅。布政公问过情况,向他说明本意,一面差仆人去湖心张家送粮食银钱。那母亲果然在家门口等候儿子,见有人送钱米来,却不见儿子到来,心中不安,不敢接纳,只是声声问儿子在什么地方,为何这么迟还没回家。仆人这才对其母亲说明来意,并告知他儿子招婿中选这事,并征求意见。贫苦人家见有这样机缘,当然喜欢。
  再说新选中女婿更换衣服后,由仆人陪送到书房读书。后来得知其常思母亲,布政公就接他母亲来慈城一起同住。布政公一方面聘请高师任教,自己也随时督教。这样经过几年的悉心教育和精心培养,新女婿进步很快,后来果然考中,官至吏部尚书(正一品),超过岳父布政司官衔(从二品)。
  后来布政公女婿在慈城尚志路建有张尚书房,其沿尚志路北首(即朝南)建造,东与尚志路应家相近,西至民权路,北至察院巷,皆其宅第。经过历代沧桑,前半部分房屋稍有毁坏,但在前几年建房热潮中,多已拆建和改建,后半部分房屋至今犹存。尚书第的大门在上世纪70年代尚存。地上那些又阔又厚的条石和台阶有些已遭毁坏,有些至今还在。
  彭山十八湾
  冯和珍
  从下横街过横滨桥,沿着一条大河往西走三四华里,便见一座小山,形状似只馒头,名曰“彭山”。在彭山扁平的山顶上,有一座造型并不十分美观的砖塔,谓“彭山塔”。据记载,此塔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是一座六角形七层砖塔,高22米,也称文笔峰。彭山因有塔而出名。
  沿彭山山脚这条大河,通慈城骢马桥江(后改称骢马桥河)。清代《慈溪县志》记载:宋宝祐五年(1257),当地乡民联合写信呈吴丞相,要求整治管山江弯道,以利通畅,有益灌溉。丞相用钱币向管山西边农民买田,垦河三里,把管山江弯道取直扩大,便于潮水通过,从此骢马桥河水流经彭山汇入管山江(内江),东接甬江,西通余姚。为防海水入侵,当时官府还在彭山造了闸,至今彭山闸基尚存。过去乡民把彭山闸称为“彭山浦”,字典里对“浦”解释为河流入海的地区,那彭山闸即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随之这里传出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东海龙王为造福天下民众,下了一道圣旨,旨令一条修炼成仙的老龙到慈溪彭山浦盘踞,遇到天旱,上天化水,遇到地涝,下地排水,让民众旱涝保收,衣食有余,天下太平。老龙领了圣旨,便带一条龙仔,到彭山浦来把守,为百姓尽责尽力,从不怠慢。百姓得了益,便感恩老龙的功德。在我们儿时,若夏天遇久旱不雨,酷暑难熬,全城百姓要祈求上天赐雨,大家冒着红猛太阳,头上不戴草帽,一起排队上街求雨。前面抬着城隍菩萨,后面就抬着彭山老龙,每人手持燃着的香烛,边走边喊:“风也来,雨也来,就靠菩萨落下来。”说来也怪,只要老龙请出,第二天就会下倾盆大雨,于是大家更信是老龙显灵了。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龙仔长大成了一条小龙。按规矩,小龙得游回东海去修炼,但老龙与小龙亲情浓浓,不忍分离。无奈,到了小龙要回去那天,老龙依依不舍目送小龙往东游去,只游出一程,老龙便唤儿一声,小龙就回过头来望娘一次,这样接连唤儿十八次,小龙也回了十八次,那河道即成了十八个弯头,后人称为“彭山十八湾”,又叫“望娘湾”。
  完节坊的传说
  冯鸿烈
  据说在明朝中期,慈溪县城内,有一薛姓商人,名唤薛行。他家道殷实,素以贩卖为生,娶有妻妾三人:元配张氏无子;次妻刘氏,生有一子,取名薛倚;三娘王氏春娥,亦无生育,但为人贤淑,颇受邻里称颂。
  有一年,薛行往河南开封经商,不幸病殁异乡,幸有老家人薛保随侍在侧,于是含辛茹苦,搬尸还乡。薛家遭此变故后,家境日渐中落,大娘张氏、二娘刘氏相继改嫁,剩下三娘王氏、小主人薛倚及老家人薛保三人,依赖三娘王氏织绢出售,苦度光阴。三娘王氏春娥,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经书,颇有文才。她立志守节,培养薛倚成人,期望他长大后能光大门楣。所以她把薛倚送至邻近的一个书塾读书,放学回家后,又亲自督促其学习,薛倚倒也听话,学业时有所成。有一天,薛倚在书塾中受其他学子嘲笑,说他没有亲娘,没有人疼爱,便憋了一肚子气。放学回家,三娘叫他背书,他不但不背,反而以恶言顶撞,三娘一气之下剪断了绢机,闷坐在机房伤心落泪。老薛保闻听此事,知道他们母子发生咀唔,连忙跪在三娘面前,苦苦相劝。三娘悲愤异常,举起家法,意欲责打薛倚,薛保又跪在三娘面前,情愿代小主人受责,不愿薛倚挨打。三娘被老薛保这深厚的主仆情义所感动,决定不责备薛倚,但要他今后须从严学习。薛保又规劝薛倚,头顶家法跪在三娘面前思过,三娘双手扶起他主仆二人,从而母子和好如初。从此,薛倚发愤用功,勤奋苦读,不断进取,终于在大比之年,进京考试,得中头名状元。授官后,他把家中变故以及三娘教导他的经过一一向皇上奏明,皇上恩准为王氏春娥立了一座贞节牌坊以示旌表。薛倚为官清廉,级级授升,后王氏随子搬家,离开了古城,完节坊就此数易其主。京剧折子戏《三娘教子》就是据此事改编而成,实为慈城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现在,慈城太湖路上的完节坊就是由王氏贞节坊改造的。完节坊的主人冯岳,官至刑部尚书,因一身清廉正洁,年老返乡,故称完节而归,皇帝敕封立“完节坊”。早年其宅在骢马桥南,遭火灾后,买入颜家桥东这方土地重建家园,薛宅从此归冯氏。
  沈御史犁石龙
  罗丰年
  沈赉,字功懋,号拙斋,又号槐墩,明成化己丑(1469)八月二十一日亥时生,官至南京云南道监察御史。他家住慈溪县(今慈城镇)妙山坊前村,御史第旧址今尚在,坐北朝南。旧址前尚有一对石狮,但这对石狮不像明代石刻,行家说不叫狮子,认为是明以前古物,相传为邻村的三国时孙权之弟孙亮家遗物。旧址前还有一对旗杆夹。当地人不识,俗称谓“狮子门头”。宅后原有大花园,紧靠罗家高楼。据称后花园十分高雅,有假山,有楼台亭阁,还有地下室,可以在夏季避署,可惜现在已成为一大片旱地了。沈御史旧宅址旁有一方水池,水池周围,覆盖树木,遮住了大半个水池,平时来这里总感到阴森森的。1960年大旱,笔者正在家乡,农民在水池里抽水抗旱,水抽干后,池底中央暴露出一方整石块。群众好奇,决心挖清淤泥察看究竟,我也在旁细看,原来是一张石桌和四个圆石凳,下铺石板,十分整齐,四面用条石砌成,壁深一丈余,整个石池成工整的长方形,净面积约20多平方米。但下面比水池面积大,人在下面,甚觉凉爽。于是我自然地想起沈御史后花园有石室消暑的传闻,看来我是亲眼目睹了。
  下面记述一则相关的民间传说:
  过去没有汽车、火车、飞机,交通工具主要靠水路行船。尤其是官宦人家,船大桅高,运行时,声势浩大。大官出行,沿路州、府、县地方官员还要亲自迎接和送行。御史官相当于现在省级大官,沈御史是慈溪县出西门远近闻名的大官,每次回家,随行官船,何止三五,但船队每次将要到家门口的路上,总要遇到麻烦。原来距坊前家门口只有二华里的扶云庙后门处,西大河河底拦腰有巨石横卧,官船经过,难以自然通过。这时必须叫随行人员全部下水,众人用全力将官船抬高,一步一步地跋过横在河底的巨石。每过一船均得如此费力,如遇小潮汛,更得用力,这对有官威的船队来说,实在大煞风景,即使不是摆官威,也实在太费力了。可是西大河是慈溪县出西门最大的河流,直通云湖五岙,连五岙的山水出海也是必经此河,除了这条大河,别无可达坊前的河流。沈御史为改变这一尴尬地段,下令找来十多个石匠,令他们将巨石凿掉,以利行船。这些石匠哪敢怠慢,乒乒乓乓地凿了起来,经过几个时辰的努力,总算将横在河床上的巨石凿平了。御史老爷高高兴兴地在家欢度一段时日,又要启程回京,满以为这次可以平平稳稳一路顺风了,谁知到了扶云庙后门边,仍然碰到过去一样的事情。御史长官勃然大怒,严责管家如此小事都没办好,竟被石匠蒙骗上当,要严办这些石匠。管家叩头解说自己亲自督工,凿平后还亲自在河底摸过的事实。此时,正好有民船路过,船工纷纷说起这条石龙凿断后,我们驶船确实方便,老管家说的是实,可惜第二天早上又复原如旧,我们只会摇头,毫无办法。沈御史这才明白其中必有蹊跷,便吩咐管家广请方士和风水先生,共同研究办法。后来确有一方士献策说,这是一条活石龙,是凿不断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用狗血犁舌犁,才能破掉。御史为了一劳永逸,决心照办。在准备就绪时,有几百人在两旁看热闹。当狗血犁舌碰到龙石时,忽听“轰隆”一声巨响,河底横着的巨石全部粉碎。方士不停地摇着头,只说了:“可惜啊,可惜。”便不见了人影。第二天,大家纷纷传说外江(指慈江和余姚江)江水通红。
  笔者在童年时代听完了这绘声绘色的故事,十分惊奇,急急忙忙去扶云庙后门边察看。果然发现在紧靠庙后门的西大河东西两岸相对应处,确确实实有两个大如圆桌面石断面,直到现在仍然明显可见。
  再后来,笔者还听说由于凿断石龙,破坏了妙山风水,从此慈溪西门外方圆十几里的妙山,再也没有出过大官。沈御史也因此得罪老天爷,本人获罪杀了头,传说他坟墓中是配制的金头,还有传说他在御史后花园内埋了十八甏金和十八甏银,曾有人梦想掘得金头和所埋的金银呢!
  今天我们查阅县志,全文记载了由当朝同邑兵、工两部右侍郎姚镆和多位大官共同为沈御史撰写的墓志铭,更有墓志铭实物现存江北区文管所为证。因此还是将史实略作介绍。
  御史沈赉后期确曾受一案牵连,在正德十一年(1516)春三月被免职归田。十年后,皇帝查实了冤情,于嘉靖乙酉年(1525)恩诏官复原职。因沈赉为官清正,待父母至孝,朝廷圣旨官复原职时,父母都还健在,他情愿在家乡朝夕承欢父母膝下,为此谢恩不仕。至嘉靖十二年(1533)正月廿九日,他善终于家乡,享年65岁,其墓在东岙风冈(现在当地人称蜈蚣岭脚)。这都是有史记载的事实。所以传说总是传说,传说不等于史实,如果要研究人文历史,一定要回归真实。本文仅因此传说甚广,特记其故事而已。
  走马楼的传说
  冯一敏
  慈城北门葛家主人姓葛,大号辛木,生于清咸丰年间,很有才干。他初为钱庄业领衔、主事,后任上海大汇划庄——鸿胜、鸿祥、鸿赉、鸿丰四钱庄总督理,是清末民初上海金融界巨子。后他在家乡慈城民权路相近北门一弄内地基上建造新屋,后来该弄就称为葛家弄了。主建筑坐北朝南,二层楼屋,五楼五底,东西两旁有厢楼,每边上下各四间,其余小屋是厨房、杂间等。
  凡朝南正楼与东西两旁厢楼相通,都称走马楼,但不是完全的走马楼。所谓全走马楼,是四面能走得通的,四个方向(东南西北)可以绕着圈子走,而葛家的走马楼只能三面走通,南首就是大墙及大门了,无楼房建筑,所以称半走马楼,但人们还是习惯地叫走马楼。这种式样在慈城别处也有,如冯叔和上代故居“福字门头”也是这样建筑,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另外,清道观桂花厅亦是走马楼格式,而且有庑。慈城的走马楼可能还不止这些。
  传说葛家建房时,待泥工、木工师傅非常尊敬,膳食菜肴中有鱼有肉,而且必以鱼头(鱼之上半)敬工匠师傅们吃,剩下来尾巴自己家人吃。但鱼头多骨,泥、木工人以为葛家将骨头给他们吃,自家人吃鱼肉,很不满意,其实这是误会,请师傅要以给鱼头为尊重。
  说来也巧,葛家那幢新建的楼房建成后不久就毁于大火,那么好端端的房子是怎么会起火的呢。据说是贼骨头放的火,因葛家建屋后富名远扬,招来窃贼,致成大祸。那火从楼梯间烧起,楼梯下又放着油料等物,刹那间,烟火滚滚,火光冲天。楼梯最先烧断,住在楼上的人走不下来,其他的门又倒插着门闩,窗门外又有坚固的栅栏,无法逃生,结果儿子、媳妇、孙辈,俱遭火焚而亡。葛辛木遭此打击后,常常叹息,说自己忠厚规矩一生,为何造房后遭此大灾。那时他本人虽年已近六十左右,身体尚健,后经亲友劝说,重建家园(即现在的房屋),再娶后妻,终于老来又得一子,名祖英,下代得以传承。葛辛木自己很高寿,卒时年86岁,孙儿孙女满堂,出殡时非常热闹。
  紫国庙的传说
  姜耿芳
  慈城镇南面有座紫国庙,与体仁堂相邻。该庙规模中等,但庙前一口放生池,特别令人神往:水清质净、鱼虾成群,深不可测;池上架有古桥,雕刻精美,专供香客来往;池的周围设有石栏,以防行人失足落水;池旁花草遍地,杨柳依依,使人有驻足难离之感。由于环境独特,传说很久以前曾引来一条金龙定居于此。
  当时,该庙有个庙道娘,因自幼学得一手好绣技,大家都唤她绣女。她年轻守寡,长守此庙已有十个年头了。一天,她在打扫庙堂环境时,突然发现大殿内射出缕缕金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她推门进去,只见一条金龙盘在大柱上,全身金光闪闪,两眼炯炯有神,吓得她目瞪口呆,浑身发抖。金龙见状,一面向她讲清投身于此的原委,一面张口吐水,把整个大殿喷洗得一干二净、熠熠生辉。绣女由惊为喜,暗暗庆幸逢这一遭遇而感到自豪。
  随着相处时间渐长,绣女向金龙提出要为它绣像的建议,得到了许可。从此,她每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为龙绣像。凭着她娴熟的绣技,飞针走线,不到半月,就把金龙的像绣成了,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金龙看后也感到十分满意,说:“今后如遇大旱天,只要把绣像打开,天就会下雨。”在以后的日子里,这话果然得到了灵验。
  消息很快传开,全镇的老百姓对金龙怀有特别厚爱,紫国庙的香火也从此非常兴旺。在此期间,江西识宝人王富闻讯偕妻夏桂英来到紫国庙,向绣女表示愿出重金购此绣像,遭到拒绝。但王富并不就此作罢,而是暗生一计,叫妻子以做佛事为名,在庙中住了一个星期,伺机观察藏像之处。一天,在绣女不备情况下,夏将绣像偷盗得手,夫妻即匆匆逃离。
  绣女发现绣像被窃,急得满头大汗,便奔向池边,向金龙告诉了此事。瞬间,天空黑云滚滚、雷电交加,当王富夫妻俩还未逃过太平桥,就被雷击死在田野旁,其所窃的绣像,也随着金龙永远地飞走了。
  房公千载后湖水阅人多
  ——拗孟公人物形象新析
  王振
  在慈城,拗孟公的传说故事人人皆知,虽然在历朝历代的文字记载中他从来没有“上过书”。但拗孟公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充满了强烈的个性,他在慈城人的心目中既像一个传奇,又富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就像他一直生活在城里,生活在大家的身边一样。
  故事的开头是:
  小孟公要狗骑,父亲就趴在地上让他骑;小孟公拧着他母亲的耳朵要她装猪叫,母亲也答应。这一来,小孟公嘻嘻哈哈,两老的眼睛也笑成一条缝。人们看不过,说孝子孝子,就是孝顺儿子。
  慈城文化本来就是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范例,儒释道都呈现得相当完整,而且相互侵渗又不妨碍和冲突。其中当然以董黯为代表的孝子文化体现得最为重要,这占据了整个慈城文化的中心。董孝子的故事影响了自他以降的所有慈城历史,他扎扎实实地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规范之中。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是极其自然,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了。但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冒出一个极有生命力的拗孟公来,那就不免使得本来凝重而刻板的生活环境忽而活跃并丰富多彩起来了。
  说也奇怪,那孩子长大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违背父亲的心意。拗孟公以自己的行为准则我行我素,他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的思维定式:他没有道理,不讲常情,他总是走在大众日常生活的反面。
  譬如,夏天烈日当头,父亲叫他乘凉,他偏要到日光下暴晒;冬天下雪结冰,父亲叫他穿得暖和些,他却脱去外衣……
  家中缺少柴禾,父亲叫儿子到山上去砍柴。拗孟公不声不响地去了。他到山上种了树,两手空空回到家里。
  父亲叫儿子去舀壶黄酒,等到儿子回来一看,他手上提的却是白酒。一尝,淡的,原来是慈湖的湖水……
  他的性格单一而鲜明。这种令人吃惊的近乎荒诞的举动,在因循守旧、拘于习俗的社会氛围中必定要引起轩然大波和无穷无尽的争议。但拗孟公是一个传说故事,他是一种集体意志的集中代表,他的经历反映着自上而下的大众生活情趣的走向。因此,从故事本身我们看到的历代口传创作者们对拗孟公的偏爱和赏识这一点说,他的身上其实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多元化的追求。他的倒行逆施宣泄了许多人在平淡中的单调和无聊,释放了在众多现成的规矩和制约下积累的无奈和郁闷。虽然他的行为模式很难仿效,但人们至少可以在说和听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时的痛快和解脱。
  拗孟公的故事在古城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体现的一种调侃、幽默给古城文化充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可以看出慈城文化兼容并蓄的丰富内涵。在宁静、幽雅、终日悠然的世俗生活中,拗孟公像一个化了装的逗乐的丑角。如果说董孝子的故事代表着一种正统的官方的利益和说教,那么,拗孟公恰好站在他的反面,与孝子构成一种对比,他鲜活的形象一直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栩栩如生。也许拗孟公这个人物还有不少劝人循规蹈矩的教育意义,但事实上这种作用已消退。
  拗孟公其实是一个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充满想象,并且敢作敢为的浪漫主义者。
  譬如故事的结尾是:
  湖中央有一穴坟,坟上终年长满茅草,没有墓碑,也没有别的标志,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小岛。湖水上涨时坟头随之上升,湖水下落时坟头也随之下落……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
  多少年来,慈湖中间这座凝聚着慈城人奇特构思的“岛屿”一直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漂浮着,它似乎从未遭到过风雨和人为的侵蚀,也可见多少年来慈城人对拗孟公的敬重。

附注

①“卤薄”是古天子用的仪仗。 ②“南渡赐封”便是布蓝村女救康王的故事。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