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的关圣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17
颗粒名称: 慈城的关圣殿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526-5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的关圣殿有大小两处,供奉的便是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面如重枣的关羽关云长。他一生为大哥刘备创基立业打天下,在战场上神勇威武,是位英雄人物。他“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世人称他“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关键词: 慈城镇 名胜古迹 关圣殿

内容

慈城,城区直径不过三华里,可谓弹丸之地,然而它却拥有大小两处关圣殿(在光绪《慈溪县志》中载,尚有县东郭门内一处,是同治三年〈1864〉重修,另外在永明寺内,有明天启二年〈1622〉修建的“关圣殿”。这些且不说它了)。
  大关圣殿,坐落在直街平政桥东,戏台便建在平政桥上,旧称“显灵义勇英济王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毁于倭寇,两年后重建。万历四十五年(1617)改封“三界伏魔大帝”,天启二年(1622)冬毁于火,次年重建。清雍正三年(1725)奉旨每岁春秋及五月十三日致祭,褒封三代祀于后殿。咸丰四年(1854)升为中祀设乐舞如丁祭祀,十一年(1861)毁于粤兵,同治三年(1864)重建。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二十六年(1900)又重修(“寓褒贬”—匾就置于光绪二十六年)。
  小关圣殿,在县治东半里,分祀关帝,清同治四年(1865)重修。儿时见到的它,是与关公、岳飞并殿同祀的,称小关圣殿,戏台建在隔河对岸,上有一匾“义薄云天”。
  那大小两处关圣殿,供奉的便是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面如重枣的关羽关云长。他一生为大哥刘备创基立业打天下,在战场上神勇威武,是位英雄人物。他“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世人称他“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历代统治者所特别重视。宋、元的统治者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到明、清两代,统治者几次封关羽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设殿,使关羽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
  其实,人们对于关羽这个“忠义神勇”的英雄形象,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和戏剧的形式而形成的。真实的关羽究竟是何等模样的呢?谁也说不清了,因为汉朝末年距离今天少说也该有一千多年了吧!年代久远,众说纷纭,现有故事—则姑妄听之。
  早年我曾于某刊物上见过一篇札记,讲到作者曾在广西柳州去柳宗元的柳公祠,在附近山区小路上见有一座废弃了的“关帝庙”,于断垣残壁处见有一石碑,上面记有关羽的生平简历和生卒年月,文中指出关公的实际年龄要比刘备略大……查阅《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桃园结义时的描写,说他们三人焚香叩头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誓毕三人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整个结拜过程中,并没有各人自报生辰年月而后依次分为兄弟的一段重要仪式。为此,对照上面石碑上所记之事是较为可信的。可能这主要还在于刘备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是汉室正统,起义时便于号召民众吧!有人猜测在此偏僻之地立庙者,恐是关羽三子关索后裔所为。
  另外有某处“关帝殿”一副对联与众不同,可发一笑。联曰:
  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公不忝;
  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邵长月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