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食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07
颗粒名称: 慈城食事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8
页码: 465-4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咸光饼、乳酪、乳饼、寒九头、糟萝卜极具慈城地区特色食品的简介。
关键词: 慈城镇 饮食文化 咸光饼

内容

中国人讲究吃,连孔老夫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仅此也,我们还讲究做出来的菜模样儿要漂亮,说是“割不正不食”。以致到现在,孔府的菜肴还属鲁菜中的正宗。我们宁波地处东海一隅,地少人多,人民习于劳苦,对吃倒是向来不大讲究的。历史上虽出了不少官僚,但没听说过有哪一家创设出“谭家菜”那样的名牌来,最足以代表宁波菜特色的仅咸菜黄鱼一味而已。咸菜足以代表宁波人在吃上的特色,著名的乡土作家王鲁彦就说过,食物可以看出当地人民的特性,宁波人喜欢吃一种很臭的咸菜,所以宁波人善吃苦,不怕远涉万里去经商;周作人也说:“一地方的老百姓日常吃些什么,也能记得确实,要比起居住更有价值。”这里记的几种食品,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恐怕免不了被人讥为亦属咸菜味的东西,但它们极具慈城地区特色,而且近年来不容易看到了,故记在这里,作为研究慈城民俗的一种参考吧。
  咸光饼
  观音堂附近的街上,有一家专做咸光饼的铺子。上午,他们好像不营业,到下午两点左右,他们才开始买卖。还在离他们店铺数百米外,即听到一片“啪、啪”的敲击声,有时一阵饼的香味送来,这意味着又一炉饼出炉了,小孩子放晚学回家,在父母处要来两分钱,就可以去买两只饼来一解馋捞了。
  他们店的生意似乎颇好,总有好几个顾客立着等新鲜的饼出炉。有三四个人在店内忙碌着和面、擀饼,每只饼径长约八厘米左右,每擀好一只饼,他就调转擀杖来在饼的中间打上一个孔,“啪、啪”的声音就是这样来的。一个师傅负责烤饼,他将生面饼一只只贴在炉壁上,每炉约五六十只,中途还得用簇稻草往半熟的面饼上洒上点水。饼烤熟了,他就用只长钳子将饼一只只夹出来。如果顾客买的饼较多,他就用一根铁钎子,在末端的眼儿上穿上一根咸草,把饼一只只串上,让你提着回家。
  上小学时听老师说,咸光饼应叫戚光饼,戚家军打倭寇时作军粮的。据说,因倭寇到处流窜,戚家军追剿时来不及做饭,所以将饼串成一圈挂在脖子上,可以随时充饥。当时觉得挺有趣,但也以为这只是种传说罢了,后来在明人陈洪谟的《继世纪闻》上看到类似的记载,只是他说“饼径寸余”,那就显得太小了些。莫非明时的饼做得更小一些?咸光饼只有浙东、福建沿海地区有,这里正是当年戚家军活动的地方,此亦可作为一佐证吧?
  咸光饼除作点心外,还有一特殊用途:作上坟饼。清明扫墓,原是件大事,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越俗扫墓,男女袨服靓装,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虽监门小户,男女必用两坐船,必巾,必鼓吹,必欢呼畅饮,下午必就其路之所近,游庵堂寺院及士大夫家花园。”明人文章,或许有点夸张,宁波人扫墓,绝没有这样豪侈。虽是水乡,也从没听说雇船上坟的,听母亲说,我们家在聚族而居时,人口多,上坟时得雇十几乘轿子,妇女孩子都去。那时妇女平时不许随意出门,所以把清明扫墓视作难得的游春机会,也就难怪了。等我懂事时,一切都十分简陋了,清明当然还扫墓,但供品只草草的几样菜肴,仅一对提篮装着。但一挂鞭炮与两串咸光饼是少不了的,坟前祭奠之后,放挂炮仗,原意大约是为了驱山魈吧,却成了种通告:四周的牧童、村妇听得鞭炮声赶过来。每人分两只饼,用意是结缘,也有这样的意思:我们这坟后代还旺着哪,请多多关照。于是皆大欢喜而散。之所以选用咸光饼,也无非这饼便宜的缘故。
  咸光饼因为擀得薄,烤得透,所以比大饼耐咀嚼,吃起来香。有讲究吃的人用两只饼夹上冯恒大的香干来吃,就像三明治那样,据说特别的香。只是要奔两地分别去买香干与饼,也太麻烦了,一般人大约不会这样讲究。咸光饼还可以用水先泡涨了,再用油来煎,撒上点葱花,味道挺不错;也可以像下面条似的做成光饼汤,放上点海蜒,病人胃口不开时,是很好的半流质食物。
  据说烤咸光饼必须用木炭,所以现在没有做的了,偶然和友人说起来,觉得这种传统食品就这样消失了也怪可惜的。他说:“现在的孩子,连饼干也要进口的什么克力架、曲奇,谁还吃你的咸光饼呢?”倒也是。
  乳酪 乳饼
  慈城人称牛奶为乳酪,这名称古典得很,但乳酪只作为牛奶的专有名称,其他动物的奶,如羊奶、驴奶,都不叫作乳酪。
  清晨,卖乳酪的挑着担子来了,一身洗白了的青布衫裤,担子一端放着许多劣质玻璃的汽水瓶,被里面的牛奶映成青绿色,另一端是一只豆绿色的瓦缸,揭开盖子,里面盛着白色的乳饼。人和担子中的货物,形成色彩极和谐的图画。他踏着小巷的青石板,肩上的担子轻轻颤动着,担中的瓶子就随着琅琅地响。乳酪大多是预订的,其余的也往往有固定的顾客,所以他不像别的小贩那样大声吆喝,偶尔喊一声:“乳酪乳饼啊?”那声音也是闲闲的。
  慈城人吃乳酪的方法有点特别:一碗乳酪,加入一盏黄酒、一盏白糖,用筷子打匀后隔水蒸,叫做“淘”。如果牛奶浓度高,就能凝结,所以订牛奶需问问,你这乳酪淘得弄吗?
  这里的“淘”应读作入声,大约是把食物用水蒸熟的意思,只是翻遍了字典,也找不着相应的字,这里勉强写作“淘”字,其实是音、义都不对的,而且这个“淘”,似乎是对乳酪的专用词。我们烧一大锅饭,同时在饭锅中把一些菜蒸熟或蒸热叫做“熯”,如果用蒸笼蒸糕团,就老老实实的叫做“蒸”,只有蒸乳酪才叫做“淘”,想来这个字一定还别有来历的。
  《红楼梦》第八回中,写奶娘李嬷嬷吃掉了宝玉留给袭人的酪,又喝了枫露茶,宝玉回来后大发脾气。这里的酪,想来是与我们“淘”凝的乳酪是差不多的东西,不过北京人吃的酪是冷冻的而我们是热的。
  营养学家对牛奶的这种吃法,一定会大不以为然,因为这样做营养损耗太多,而且加上这么多的糖,也不合养生之道。但是,味道如何呢?我只能说:“美极了!”奶味加上淡淡的酒香,合成一种难言的美味,入口只觉香醇,用句成语来说,是“如饮醍醐”齿颊留香,令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牛奶中加上米醋、盐,使之凝结,沥去水分,捏成寸余见方,叫做乳饼。食时也需加一点黄酒,佐餐极佳,用以佐粥,更是妙品。这东西其实颇似西方人的奶酪,但是风味比奶酪好,没有那么浓的乳膻气。乳饼似乎是慈城独有的食品,我在外地,从未见到过。袁枚的《随园食单》也未提及。漂流外地的游子,念起故乡,常会讲起家乡的乳饼。上世纪70年代末,有人若从海外来传言,往往说起在国外的内兄,很想念家乡乳饼的风味。但那时慈城牛奶也罕见,更不要说乳饼了,年轻的更不知乳饼为何物,误听为柿饼,只纳罕柿饼有什么好吃的。
  近年来市上也偶有乳饼买,只是很咸,而且有点太实,风味似不及从前,或许是自己已年老,味蕾退化了的缘故。慈城搞古镇开发,要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食品,我推荐乳饼,不过得解决它的防腐、包装等问题。
  寒九头
  “寒九头”这名字有点怪,其实就是松蕈。《慈溪县志》上作“寒贵蕈”,以为贵,俗音鬼,言此蕈天寒价贵也,其实解释得有点牵强。农历的十一月底,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天气总是要燠热几天,如初春然,这时松蕈就破土而出了,不过只短短的几天而已。西风一起,松蕈即不见踪影,它的出现似乎是预报数九寒天的来临,所以我想应写作寒九头。
  寒九头在五光十色的菌类中,实在有点其貌不扬。它跟普通蘑菇一样,作伞状,伞面是一种混浊的土棕色,常有铜锈色的斑点,不知道的人就不敢吃,怕它有毒。其实寒九头的鲜美,在各种蕈类中应列第一。美国作家麦克尔·哥尔德的小说《没有钱的犹太人》中的女主人公抱怨说:“美国的蘑菇能叫蘑菇吗?吃起来就跟嚼纸一样。”老实说,我们现在市上卖的各种菇类,味道真的跟纸差不多,与寒九头味道相差太远了。
  寒九头背面,呈许多细密的放射的褶纹,里面常有细碎的砂粒,所以洗起来很麻烦。这东西又柔脆易碎,稍不小心,就满盆狼藉,不可收拾了,所以洗时须先摘去蒂部的泥块,放入一大盆水中,用手指托住蕈柄,伞面朝下轻轻在水面扑,使褶缝中所夹的沙粒沉入盆底,然后换一盆水继续洗,总得换三四盆水,才能洗净。
  寒九头产于城周山上的,称本山蕈;产于外区山上的,叫野山蕈。以本山蕈为贵,不过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一次,母亲十分高兴地对我说,今天买到的寒九头是真正的本山蕈。她洗后两手染上很浓的棕红色,肥皂也擦不去,烧时汁水特稠,可用筷子挑起长长的细丝。真的,那天的寒九头吃起来特别糯软鲜美,回想起来,也只吃到过这么一次。
  寒九头是无毒蕈,可是说不定有毒蘑菇混入其中,难以辨认。所以,烧煮时,要放入一银器,若银器变黑色,就认为其有毒,急弃之,其实这种说法缺少科学依据。食物中倘含有硫的成分,易与银生成硫化银,呈黑色,如松花蛋或某些乳腐,却不一定有毒,而毒蘑菇不一定能使银器变黑,所以想正确地判定其是否有毒,很不容易。但尽管如此,慈城人还是将寒九头看作难得的珍肴,好似湖北人好嗜河豚,谁又拒绝得了美味的诱惑呢?
  嗜食寒九头的似乎只是慈城镇人,相隔仅十几里的洪塘,就没听说有吃寒九头的。据说北京人喜喝用做粉丝剩下的绿豆渣发酵后煮的豆汁,酸臭苦涩,却好之特甚,城外人就绝不喝,用此可作是否老牌北京人的标准。如此,用寒九头似乎亦可以作辨别慈城人的标准。
  市上不见寒九头已好几年了,据说山上的树丛长得密,很难采到寒九头了,这实在是很可惜的,若开发出来,实为慈城最具特色的菜。
  冬粉
  慈城过去虽说是县城,却依然保存着许多农家的习惯。过年前家家都要磨制糯米粉的,因为磨制的时间总在进入冬令之后,所以称之为冬粉。磨制冬粉的手续颇为麻烦:糯米淘洗干净后,须放在水缸中浸泡十天左右,如果这时天气转暖,还时不时要换水,以免米发酸。那时候,似乎每家都至少有一具源于石器时代的石磨。小的石磨,只要一个人即可操作;大石磨就得两个人,一人把持磨头,并负责不时向磨孔中添米,另一人牵挽磨担,引导石磨旋转。有一首流传极广的儿歌这样唱道:“癞头啊,来牵磨!磨担重重嗬!癞头啊,吃汤果,我要多两个!”这是在调侃贪吃懒做的孩子。
  市上也可见到一种叫做“懒头牵磨”的玩具,用竹头或木头削制成一具石磨形状,另一端安置一个粗糙的人形,就是所谓“癞头”。他的两臂用一木条与小磨连接,那小磨下用一铁丝控制,只要摇动铁丝使小磨旋转,那一端的癞头就会一俯一挽,做出牵磨的样子来。那玩具虽做得粗陋,但染上红红绿绿的颜色,十分得孩子们的喜爱的。一次在课堂上,为了说明直线运动通过曲轴可转化为圆周运动,我举了“癞头牵磨”这一玩具为实例,可是学生都听得一脸惘然。这才恍然:现在的孩子只熟悉变形金刚、电子枪之类的玩具,而市上不见“癞头牵磨”几近20年矣!
  因为糯米是带水磨制的,所以磨得的粉呈浆状,还得沥去水分,然后用手掰成一块块的置于太阳下去晒干。常有一奇怪的现象,明明是雪白的米粉,蒸熟之后却变成了明艳的金黄色。色泽虽漂亮,但吃在嘴里却全没了米粉原来软糯的特色,这其实是在米粉制作过程中遭受了某种霉菌污染的缘故。有时甚至同一筐中的米粉,一半变了质,另半筐都好好的。迷信的就以为这是遭了秽邪的缘故,于是在晒粉时,往往在每框粉上加一小张红纸以驱邪。一筐筐雪白的米粉,衬上鲜红的纸片,在煦煦的冬日下,像是幅后期印象主义的图画。
  用水磨米粉制作的点心,特别细腻软糯,与北方以面粉所制作的点心风格迥异,犹如以吴侬软语演唱的评弹与高亢响亮的梆子之间的区别。用糯米粉制作的点心,最简单的是汤果、圆子,把米粉搓制成小球状即成,佐以或咸或甜的佐料,这点心是粗放型的。稍讲究点的是汤团,裹上芝麻猪油的馅,香、甜、糯是它的特色,一般只在过年时供客,因为制馅手续麻烦,平时恐怕谁也不会特地去做了来吃。
  但是宁波汤团却随着宁波人的脚印,在全国各地大大扬名。北方人吃的元宵与汤团相比,形状相似,制作手法都不同。他们是先把馅儿搓成小团,放在洒满了米粉的竹筛中,不断摇动,那米粉就逐渐粘到馅儿上去,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体积约有我们汤团的两三倍,因制作手法粗放,吃起来就少了那一份细腻软糯的滋味。不过对食味的爱好也因地而异,听说上世纪80年代有人在北京开了家汤圆店,专卖宁波汤团。但北京人只习惯于他们粗大的元宵,对细腻的宁波汤团并不欣赏,以致门庭冷落,只得关门歇业。
  其实宁波的猪油汤团,太甜太腻,稍尝尚可,多吃了不易消化。除了对甜食有特殊喜好的人,一般人稍吃几个,就觉腻了。所以慈城人待客的上品用肉馅汤团。
  南京有名的点心四喜汤团,在一碗四只不同馅子的汤团中,有一只是咸味的肉馅团。台湾作家刘枋在她的《吃的艺术》中说起,在南京吃到肉馅团后,惊诧为“元宵中的肉丸”,这或者是由于北方人的顽固——以为元宵一定是甜的,或者是她吃到的汤圆做得欠地道,那馅儿太实,真的像只肉丸的缘故。
  慈城人做肉馅团对用料是十分讲究的。选用上好的腿肉,去皮去骨,剔尽筋膜,瘦肉与肥肉约以七比三的比例配置,肉必须细细地切,不能剁,加上细切的冬笋与香菇丁,适当加上葱花、作料。裹肉馅团需十分娴熟的技巧。在一团松软的米粉中把松散的馅儿包进去,那难度是十分大的,在笨拙生疏的手中,往往不是这边的皮子破了,就是那边散了,最终是一塌糊涂溃不成军。在和面粉时加进一只鸡蛋清,可以增加米粉的韧度,稍为减轻点难度。一碗好的汤团,每只如小皮球那般大,莹泽洁白,如白玉球一样,皮薄而匀,几乎是半透明的,隐约可以窥见里面的馅。咬上一口,软糯鲜美,满嘴馨香。常见外国人赞美中国水饺,嗟为人间至味——也许这只是他们见识浅,没吃过我们肉馅团的缘故。
  现在很少见到有什么人家磨制冬粉了,因此少了很多忙碌。有人感叹这样过年减少了年味,其实是社会的进步。若要制汤团,到粮店去买一包糯米粉来就是。想要更方便,连猪油汤团也不用自己裹,超市中有现成的速冻汤团卖。但就是不见有卖肉馅团的,因为它太讲究,以手工来制作已不是人人能掌握的,更不用说让机器来成批生产了。最精美的东西还得靠手工来完成,就好如香园的顾绣,电脑绣花怎么能代替呢?
  糟萝卜
  古人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鼓励人们要耐得清香,不屈于口腹之欲,追求生活的享乐。我们古人因生产力低下,吃肉向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因此,“肉食者”就成了统治阶级的别称,一般老百姓当然只有“咬菜根”的资格了。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腺狗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他主张对老年人给以特殊关怀,其实,这也只是种理想而已。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肉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但普通百姓平时能吃到肉的机会毕竟不多,家境贫寒的三月不知肉味也是常事,所以才会有鼓励大家要有肯咬菜根立志成大事的教训。范仲淹在太学读书时,天天吃冷粥,咬酸齑。他一个家境好的同学看不过去,从家中带菜肴来给他,他拒绝说:“若是现在吃了这菜,恐怕以后吃不下冷粥酸齑了。”
  其实,菜根也自具有它清淡悠长的滋味,是为肉类所不及的。一个人倘若一个月不吃肉,未见得会像《水浒传》人物似的高叫“嘴巴里淡出鸟来”。但若是一个月吃不到蔬菜,那肯定是极不好受的。
  蔬菜中,萝卜实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了。萝卜是我国的原生植物,品种很多,《本草纲目》与民间对其功效有许多说明。天津人说:“生吃萝卜热饮茶,气得医生满街爬。”这是说因萝卜中含大量淀粉酶、多种矿物质与维生素,最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当萝卜大量上市时,病人自然就减少。
  萝卜除平时做菜外,也是制作腌菜的重要原料。萧山萝卜干尚且勿论,中国以制作酱菜出名的,如扬州酱菜,失之太甜,各类酱菜都统一在同一的甜味中,不免使人起腻。而保定人夸口说:“保定三件宝:铁球、酱菜、春不老。”但它们的酱菜,实在咸得令人无法恭维。记得小时在姑母家,就餐时,姑母指着一碟酱菜说:“这是他们特地从保定带来的,咸得直叫人冒出汗来。”说得大家都笑,真不知道保定人为什么这样夸大口。
  萝卜加工腌菜,以我的乡曲之见,还是以慈城的糟萝卜为第一。以酒糟腌制食物,使之能经久不败,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了。《旧唐书》记隋末吃人魔王朱粲的故事,说朱粲后来归唐,一次,段确在酒席上和他开玩笑说:“听说你喜欢吃人。人肉什么滋味呀?”朱粲说:“吃醉人肉就像吃糟猪肉。”就喝令把段确杀掉吃了。从萝卜竟拉扯到吃人肉上去,太煞风景了,就此打住。但从此事可见糟制品历史的久远。不过酒糟一般只用来加工鱼、肉等荤腥,用以加工蔬菜的并不多见。
  慈城人加工糟萝卜,还是有一定讲究的。酒糟最好用隔年的陈糟。头年在酒糟中,加上适当的盐,然即密封于瓷坛中,使酒糟中的酒精充分酯化;第二年,打开坛来,扑鼻的酒香真隔三间屋面也闻得见。萝卜要选用上好的上岙萝卜。上岙的沙质土壤,疏松肥沃,特别适宜蔬菜的生长。从前,上岙出产一种细长的萝卜,径长不过三厘米,外皮白而光洁,肉质精致细嫩,生啖清甜可口,很少辣味,烧煮极易熟烂,是萝卜中的上品。把上岙萝卜整个用酒糟腌起来,密封,数日即成。糟萝卜有浓郁的酒香,却依旧保持着生萝卜的清脆爽口多汁的特点,佐粥下饭,无不适宜。
  现在很少见到什么人家制作糟萝卜了,买不到那种细长的上岙萝卜,大约是主要原因。那种萝卜的产量低,现在恐怕已绝了种吧!不过我想,把现在市上出售的大萝卜,切成长条来糟制,风味可能稍差一点,但总还保持大部分原来糟萝卜的滋味吧!酒席上,当人们饱食了口味浓郁的菜肴之后,端上一盘清淡爽口、酒香扑鼻的糟萝卜,一定大受欢迎的。有兴趣的不妨试一下。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尹东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