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挺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41
颗粒名称: 龙山挺秀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
页码: 254-256
摘要: 本文袁昂记述的慈城的清道观,大炼钢铁那阵砍树成风,清道观不知何故竟幸免于难,上世纪60年代道观周边仍是古木参天,绿荫满山,百鸟竞飞。最蔚为壮观的景色有两大块。
关键词: 慈城 回忆 清道观

内容

大凡名胜古刹都有一大片古树名木相伴随,慈城的清道观也不例外。大炼钢铁那阵砍树成风,清道观不知何故竟幸免于难,上世纪60年代道观周边仍是古木参天,绿荫满山,百鸟竞飞。最蔚为壮观的景色有两大块。
  第一块在山门外。所谓十步一荷,十荷百步,是从天门下石牌楼算起,平步入甬道后跨过十块荷花石板就到了“龙山福地”的照壁,再转折向上,数一百步就是云亭。这两百步一平一陡青石板长廊两侧尽是胸径盈尺的桧柏,它们大都老态龙钟,暴筋露根,虬龙盘枝,十分妖矫。循着喜鹊银铃般的叫声望去,头顶上的树冠疏密有致,或翠云朵朵,或华盖如伞,山风吹来,一股浓郁的远古之风扑面而来。清道观建筑自唐开山以来,屡毁屡建,然树木则我行我素地繁衍了下来,加上历代补栽,终成规模。园林专家曾作过考证,这批古柏树龄均在五百年以上,最老的一棵竟达千年,定为唐柏。宋时就是道观的八景之一,称“灵坛古柏”。
  另一块在仪门西南隅山坡上,由七八十枝落叶乔木组成,主要树种是大枫和尖角枫(在南门寻芳园可寻到两枝),其他夹生着秋香椿、沙朴、乌桕等杂木。这些林木都有一抱来大,二十米左右高,挺拔修长,树顶上筑有许多鸟巢。这片林子一到秋天,层林尽染,无论远在西边的彭山浦,还是南面的横山头,只要站在船头上,六七里外就能望见它如画的剪影:夕阳下金红杏黄的枫林上浮映着巍峨的宫墙;炊烟弥漫着,粉墙黛瓦间有几条淡淡的飘带在舞动。如此美妙的乡景无不令返家的游子怦然心动。
  好林子自然招鸟爱,喜鹊、白鹭、头翁、鹧鸪都来栖息,生态环境极其优良。有位爱晚的三北人士过去在山门外锯齿形的墙上涂有两行诗:“山门已关,云亭坐之呛(一会);晚钟未打,枫林闹头场。”很形象地描述了清道观南山黄昏时百鸟闹林的景象。历代文人骚客对清道观的山林景色吟诵多多,慈溪县志上均有记载。
  然而,这充满道教文化底蕴,饱经千百年历史沧桑的景观,最终还是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追忆那个混沌的年代是令人痛苦的。最早的砍伐始于1970年,那是个什么都奇缺的年代,即使有木材计划往往也无货供应,而各项需求还是很大。先是水库工地弄去了几枝,接着位于道观南头的石宕也紧紧跟上。哪晓得这运石头的板车磨损极快,十几部车子几乎天天要用木料来修理。于是隔三差五找革委会头头审批,再到宓石安小洋房的木材公司抵一下计划指标,由于是本乡土产出,材积核实只是象征性的,往往少批多砍。后来,一些胆大的农民也没了往日对道教圣地的畏惧,趁黑将一些口径较小的树木偷偷锯了去。仅一年工夫,就在道观大殿因建营房被拆得精干煞净的第二年,南坡的林地就变成了荒野刺蓬窝。
  西北面的命运也不济。按理说这么古老的柏树通体空洞胀节,丝流(顺纹)扭成麻花样,很难被木匠派上用场。可偏偏新开工的宁慈公路选在天门下拐了个大弯,十几米宽的路基硬是把进山道路截为两段。由于排水不畅,喜欢干燥的古柏开始逐渐枯萎,失去功能的甬道再无昔日的风光。恰逢东门外生产队合并,其时又正值“农业学大寨”掀高潮,见缝插针大造农田是农村“抓革命,促生产”的首要工作。所以这带鱼介一厘的两截柏道也被看上。决定做出后,石板被撬,路基则被一土司一土司(畚箕)挑平。那些本来就奄奄一息的古柏被连根掘起。几百年根深蒂固被誉为“龙山挺秀”的古柏长廊就这样毁于一旦。那些夭折的柏树千疮百孔,实在没料作好取,在晒场地堆了好长一段时间。听说最后被锯断运往制香厂舂了香粉,也算是物尽其用,完美谢世。
  当时,百步阶上下左右的山坡上还有十几株柏树幸存,可1975年起另一场劫难又降临头顶。原山南石宕空地上办起了石灰碳酸钙厂,废气废水漫山遍野。无疑,那是一种不用动砍刀的慢性自杀,山上的植物大都开始生长不良。其间,上世纪80年代初还刮过一阵大种龙柏风,不管品种对不对口,致富心切的花农照样爬上树顶,把本已稀稀拉拉的枝条剪了去,做所谓的嫁接。高龄的古木怎经得起如此折腾,几乎每两年就会有一棵默默地死去。就在清道观开始重建的2005年,原云亭旁最后一棵古柏的最后一片翡翠也乘黄鹤而去。魂已逝,体尚存,舍利玉立,铁骨铮铮,悲怆刺青天的身躯,据说多少年也不会倒下。面对这样的镜头,谁见了也会痛心不已。相信新建的清道观会将这些历史的遗迹作很好的保护。
  笔者上世纪70年代就在慈城清道观一带工作和生活,对这座浙东道教第一观的消亡有着比较直观的了解。上面披露的仅是过去有关景观的一些情况,意在唤起人们对古城大自然的热爱,能否为新清道观的环境绿化提供设计和建设依据,我不得而知。大树移栽从现在园艺技术来讲,已不再是太难之事,但若要形成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就不是几个春春秋秋所能速成。前人种树,乘凉的总是后人,我们热切期盼着清道观重建结束,对外开放时,她的周边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生态环境。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