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黯及其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19
颗粒名称: 董黯及其遗迹
分类号: K925.5
页数: 6
页码: 160-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孝子董黯及其遗迹。
关键词: 慈城 董黯 遗迹

内容

董黯,字叔达,东汉人,据传是西汉鼎鼎大名的江都相董仲舒的六世孙。董黯先世虽然煊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却已中落,黯又幼年丧父,而相依为命的慈母后来竟不幸身患痼疾,以致家境更加贫困。正当董黯因无力为母亲就医而犯愁时,听说离家三十里之远的大隐溪水甜醇清口,能治病健身,于是就长途汲担至家,母亲初饮即嗜。叔达事母至孝,自此往返汲水奉母,无论寒暑,乐此不疲。但娘怕长此下去太劳损儿子身体,儿则怕万一因阻于风雨冰雪造成汲担困难而断了娘的饮水。对此,有一日母子俩想到了一处:决定徙居大隐溪。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董黯终于临溪搭起了一栋茅屋,侍母长住下来。“溪水如崖蜜,疗疾胜良医。”数年之后,奇迹真的出现了:先前病态恹恹的母亲,竟然焕发出一身健康无恙的生气。
  乡亲们感于董黯的孝行,在庆贺董母痊愈的同时,便改呼大隐溪为慈溪。董黯笃行孝道的故事也随之传闻至朝廷,和帝专为此旌彰董黯,并下诏召拜他为郎中,而董黯辞不应召,依然朝夕侍母行孝。但“子孝母慈”的故事却由此更广泛传扬开来。
  一曲慈溪水,千秋孝子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建县时,县人以“子孝母慈”之掌故为荣,为了纪念董孝子,以发扬孝伦传统,便以溪名县。对此,明代嘉靖二年(1523)中状元的慈溪人姚涞在《出北郊过董孝子祠遗址》诗中也有吟及:“千年邑为仁人号,一脉溪流孝子心。”同时该诗中还透露出在董黯卒后,人们即在原董宅附近建起了纪念他的董孝子祠:“汉代遗祠何处寻,阚峰回首碧云深。”据文献记载,县邑的董祠为地方缙绅所重视,以后曾有过重建、移建;而郡城也先后有类似建筑,至今宁波火车南站附近尚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董孝子庙。
  孝作为一种传统道德承延,作为一种文化蕴藉,都须通过孝行人物借助有关载体来推进。在慈溪,虽然先后出过好几个孝子,但无论作为孝行人物的典型还是从孝文化的载扬声名来说,毫无疑问,应是以董黯与其相关遗迹、遗存最为显著。作为一种孝文化载体,除了上面提到的郡邑有董孝子祠、庙外,在董黯原居住地及其附近(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就有董孝子宅、董孝子井(又称“慈井”)等;在董黯母子徙栖地、董黯孝行活动主要场所的大隐溪畔就有董孝子寓亭、汲水沙等;在黄杨岙(今慈溪市范市镇)则有董黯墓园等。以上遗迹、遗存,历史上很多人前去访谒,留下不少相关诗文,往往在重复着董孝子的行孝事迹,抒发对董黯情怀的同时,也把遗迹、遗存状况反映了出来。
  宋庆元二年(1196),进士王休谒后,曾题《过董叔达故居》诗,文笔清洒,情景勃呈:
  短石拂荒阡,诵君孝行全。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明诏再三下,承欢八十年。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
  宋景定三年(1262),状元方山京则诵有《慈井》诗:
  古井千年尚著名,只缘慈孝不胜情。碧烟自好浓霜白,何必溪流独擅清。
  故宅与慈井,历元明二朝,多有人吟诵所及。入清,从魏基所吟《浮碧山董孝子宅》诗中“故宅临流在,寒烟绕麓浮”句看,董宅尚遗世无恙。此后,许是受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兵战影响,故宅难免衰败,不过遗址却历历可辨。人们对董宅仍有访谒之举,流露对董黯孝行的崇敬之情。这可从董衡《寻先征君故宅》诗中得证:
  慈湖北去阚峰西,踯躅斜阳问旧溪。芳草莫留高土屐,飞泉犹涌汉时溪①。一庭聚顺春常在,两诏旌贤地不迷。记取碧山樵汲处,夜深还有乳乌啼。
  同样,董孝子井也难免因世事沧桑之故,至清代已不复当年之貌,董秉纯的《孝子井》诗为我们勾勒了该井的古荒形象,同时又告诉人们,不管怎样,孝文化给古井注入的青春活力是永久的:
  曲巷小桥西,何年旧井低。水微龟出曝,市近鸭争栖。古篆眠荒草②,
  残砖褪碧泥。若非纯孝泽,谁复话前题。
  至于在原县城一带,历代出于宣扬孝文化的热情与需要,城名慈城、巷名慈溪,溪(泉)名慈溪、湖曰慈湖等等,皆缘县名慈溪而起,先后相继,不一而足,可见历代慈溪人以孝为重、以孝为荣、弘扬孝道的精神风貌。
  大隐溪虽地处僻冷,但缘于曾是董黯奉母疗疾寓栖之地,且存有相关遗迹,故踏访者历代不乏其人,而就中数董氏后裔尤为殷勤,并留下不少吟章。有董姓秉纯、承濂两《汲水沙》诗,尤可读:
  白云四望合,绿水一溪含。浅浅留沙渚,遥遥得旧谈。山川亦何幸,微迹不终淹。
  汲水立溪头,平沙亘古留。岂缘春雨涨,时有白云浮。晓瓮鸣山麓,潜龙避石湫。遗踪何处觅,芳草获花洲。
  两诗对于汲水沙周遭形胜的描述,也道出汲水沙因董叔达奉母之故而微迹终不淹的孝文化载体的长绵。在历代至大隐溪畔董孝子寓亭造访者留下的吟咏篇章中,清人仇国垣的那首《董孝子寓亭》诗值得让人欣赏:
  大隐溪边路,篮舆昔暂经。山栖一水碧,云卧万峰青。求鲤烟笼钓,迎流月在瓶。小人有老母,何以慰星星。
  诗中遥想了当年董孝子奉母暂栖幽美的大隐溪,在那亭舍中疗疾的艰辛。营渔采药,披星戴月,年年如此,岁岁相仍,直到母病痊愈才返原宅,恒孝无怨,展现了董孝子的人格魅力,令人油然起敬。
  渺渺灵绪土,厥岙名黄杨。有汉董征君,体魄厝其乡。人以孝而重,地以孝而扬。迄今瞻仰下,悠悠思且长。
  这是宋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历官至翰林学士与参知政事的鄞县人应〓,当年拜瞻董黯墓园时题留的《谒董孝子墓》诗。诗句简畅易懂,既肯定了黄杨岙董墓实为黯墓无误,又道出董黯孝范的影响与对董孝子的仰思之情。类似的宋代与明代谒此墓之诗,只要留意发掘,若欲钩见并不太难。正如清代内阁中书尹金菼写于光绪五年(1879)的《董孝子墓记》(下称“尹文”)中所说:“千百年来,骚人墨客经是地者,追怀盛德,流连咏叹,如叶大著、乌春风诸公之作,具见于编,不独其子姓瞻仰不忒已也!”然而在宋末、有元一代和明季清初(康熙三十九年之前),因在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们迫于动乱、蒙满贵族政权的束压与生计维艰等等原因,确实少有人至黄杨岙谒黯墓,历时一长,遂不免致董孝子墓落在何方产生歧误。先是至正《四明续志》误记:“黯、母墓在鄞县南门外。”后来康熙《鄞县志》也沿误而记:“黯母墓在长春门外,祖关孝子(黯)墓祔侧焉。”鼎鼎大名的全祖望曾写有《董征君墓考》,虽然在文中批评显旨:“近世慈溪之董氏,指其县中羊酪河所称董孝子墓以为征君故茔,鄞之董氏亦从而祭之,不知此乃明洪武间别一董孝子,系奉化建炎义士董之邵后人、明末给事中志宁之墓,其裔也,不学不徒,妄祀非族,故为正之。”但全氏“考”中有正,亦有误。正者即上面所述无论是黯裔或是之邵后裔,均不知何谓祖墓而妄自祭祀非族,实在糊涂之极。而误者,全谢山在“考”文中劈头一句也沿袭志误而讹写:“吾乡董孝子墓即袝于其母淑德夫人墓旁”;“舒嫩堂诗所谓孤冢枕城边者也”。殊不知此乃舒之传误之句,岂可援之为证?又有镇海陈梦莲者,在略早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之前,亦持黯墓袝母墓之说,题有《郡城南郊拜董孝子墓》诗:
  步出郡城南,拜瞻董母墓。生饮大隐泉,没挹祖关路。刃仇矢报亲,殒躯亦何顾。赦罪复征郎,高节辞不赴。贤哉母有子,纯孝矢诚愫。颖叔受遗羹,曾子类反哺。读碑击节看,母桥景仰步。萧萧白杨月,照彻孺子墓。
  但平心而论,全、陈一考一诗,均作于康熙三十九年之前,而黄杨岙董黯墓碑尚沉埋地下,其沿讹亦较难免。况且又如“尹文”所言:“国家定鼎之初,海隅多事,居民转徙流离不能保其坟墓者所在皆是,董氏子亦因墓地滨海,鲸鲵出没,视为畏途,改墓祭于家庙,历年既久,遂失墓之所在。”有董裔正国虽就志误“黯母墓在长春门外,祖关孝子墓实袝侧焉”力辨之,说董黯实葬慈镇交界处黄杨岙,不祔于母墓,但讹久难正,颇有假作真时真亦假之叹。直至“康熙三十九年,(黄杨岙)土人掘地得碑(董黯墓碑),有走向告者,董之宗老,率子姓往视之,信然”。至此,黯墓实在黄杨岙一事,不仅黯裔公认,亦为世所共知。后来雍正《宁波府志》编纂者也据实指出“黯墓袝母墓者误”。以后乾隆《镇海县志》也明确记董墓“在县西北灵绪乡达蓬山麓,孝子慈人而墓在灵绪乡”,还记道:“每岁谷雨日,其后人必至墓所展祭。”光绪《慈溪县志》也记作董孝子墓在镇海灵绪乡黄杨岙。笔者曾注意过居地不同的董裔与他姓作者所吟写的一些有关诗文,也均指黄杨岙之董茔实为黯墓,顺手选抄,以示不妄读者。
  董澄川,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居鄞地,有《分赋先征君遗事得保婴》诗,诗题下有小字注:“今灵绪乡近孝子墓,村落生子三日,取墓上土洗儿,周日卒亦取土供之,以祝孝云。”诗曰:
  灵绪山岙古墓存,近乡遗俗话诸昆。争抟一撮松楸土,遍祝千家襁褓孙。白酒尽浇高士陇,青钱不掷洗儿盆。丁宁少壮无惭负,记取前型在旧园。
  这首诗及注,不仅也明认董孝子墓在黄杨岙,更有趣的是,它还指出其时已将董黯孝行风范潜融在当地风俗中了。另有董肇铭,清中叶人,家居舟山,曾浮海至黄杨岙董黯墓展祭,并写下《谒孝祖墓》一诗:“古墓空山阅汉秋,英灵长想海东头。原甘晦迹常依母,不幸成名在复仇。双诏岂能酬菽水,一坯时见哭松揪。至今风雨黄杨岙,犹似思亲惨暮愁。”诗中,肇铭怀祖情思朗然纸上,而其认黄杨岙董墓为黯冢,亦直白无疑。同代又有慈溪城中人董绣林也至黄杨岙谒墓并留诗,看其诗题为《谒黄杨岙先征君墓》,即知其也确认该处墓园是为董孝子墓,诗曰:“董园不共沧桑变,过客争镌有道碑。千载乳鸟啼不断,松楸瑟瑟晚风吹。”不仅颂扬了先征君之孝风及其影响,也反映了董园的时状。清末民初范市人范莲州,写有《董孝子墓》诗:“董侯纯孝振天伦,至义由来合至仁。祝汝一杯资锡类,生原无限爱怜人。”范在墓前拜瞻的同时,表露了崇仰心绪。这首诗收在其所著的《山北乡土集》中,而“山北”的区域范围含黄杨岙,可见至清末民初人们仍坚认黄杨岙董墓为黯墓无疑。
  自汉以降,历经各朝各代,董黯墓园依然留于黄杨岙,终不见毁。从这个角度说,应得上“董园不共沧桑变”之句。然而就某个时段看墓园,状况毕竟会有所变动。据“尹文”:当康熙三十九年土人掘得石碑时,只见“马鬣故封仅存蓬颗,向之所谓董家园者,墙垣尽圮,亦几不可复识矣”。稍后,董裔仰甫一心“思复其旧”,于是买地扩园,周遭“植荫木三十余株,墓东重建飨堂三楹,翼以两庑,旁加庳屋”,营之数年,墓园几辉于200年前之旧况。从尹金菼的《董孝子墓记》看,墓园已“缭以垣,更杂植松楸诸木”,即使远望之,亦蔚然盛气。
  自清光绪初年来,弹指间120余年过去了,墓园状况如何呢?
  2000年春,笔者到范市镇黄杨岙村踏访董家园,村中闻讯即有人热心作向导,陪到了墓地。这是达蓬山西麓、滨沈窖湖的一处高阜,其上老竹新篁,一园青翠,间或矗立着几株松杉杂木,虽然规模景况有逊于尹金菼当年所见,但风骨大体犹存。据介绍,其旁边庄屋,在20世纪80年代初尚有遗存,现已拆建,另成民居;墓碑亦作他用…我听后颇为叹息,企望予以查访。站在一园丛竹之前,我想到虽然年代久远,而董黯居然至今依然能长伴湖山安眠于此;想到历代谒访者为什么会虔诚到此而瞻仰流连,挥毫吟题;想到了董黯的孝行风范及其人格魅力所转化的董孝文化。
  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董孝子汲水奉母的故事虽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作为孝文化毕竟也值得弘扬。青山秀水阅汉墓,孝子风范存遗迹,这董家园其实既是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一宗富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附注

①董黯由大隐溪返原宅后,舍旁竟涌一泉,出流成溪,人称董溪,亦名慈溪,当时人们认为此溪是孝行感天而得。 ②相传孝子凿井石尚存,有汉篆“孝子董黯之井”六字。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清毅
责任者
董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