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慈山慈水慈孝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17
颗粒名称: 五、慈山慈水慈孝里
其他题名: 中国的慈孝之乡
分类号: K925.5
页数: 16
页码: 155-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慈城慈孝遗风,分别记述了董黯及其遗迹、孝路孝井孝乡等。
关键词: 慈城 慈孝 慈孝里

内容

慈孝遗风千秋传
  王静
  在慈城,一些江湖溪流的命名,均带有一个“慈”字,慈江、慈湖、慈溪…如此命名,是人们为了纪念一个人,纪念一个孝子。
  慈城多古井,这些古井有的在郊外田野,有的在街头巷尾,有的在宅院天井。这样打井取水,也是人们为了纪念一个人,纪念一个挑水挖井救母的孝子。
  这个孝子名叫董黯。据《慈溪县志》记载,董黯是西汉江都相董仲舒的六世孙,家住慈湖北岸的谈妙涧,与其母相依为命。一日,董母病重,汤水不进,弥留之际言告儿子:想喝娘家的大隐溪水。董黯一听,立即去几十里外的大隐挑水救母…不知是水的甘洌沁入母亲的心田,还是儿子的孝行感动了上苍,天天喝着儿子挑的大隐溪水的董母终于转危为安。为了让母亲以后都能喝到清冽的溪水,董黯就在浮碧山脚挖掘了一口井。以后,此古井被人称为“董孝子井”,位置就在浮碧山脚的田野间。
  对于董黯的孝举,三国东吴的虞翻在《孝子董公赞》一文中写道:“尽心色养,丧致极衰。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愤亲之辱,白日报仇。海内闻名,昭然光著。”虞翻的赞词让我们想起董孝子行状的另一版本。说的是董黯的父亲早亡,而其母亲与邻村一男子相好,董闻知后不但没有阻止,反而每天待天一黑,就背着母亲去她的相好家,第二天拂晓前又将母亲背回家,这样日复一日,直至董母逝世。而此时的董黯却将其母亲的相好杀了,并投案自首。那时,很少有凶杀案件,一般恶性案件需得皇帝钦定。当皇帝听到“背母亲是因为报母恩,杀人是因为报父仇”的供词时,竟免董黯一死,还旌表他为孝子。
  无论从哪种传说看董黯的孝行,我们都说这个儿子确是孝子。俗话说“久病没孝子”,而在慈城像董黯那样的孝子孝女却比较多。光绪《慈溪县志》记载着: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设县城以来,被皇帝旌表的孝子(女)有30多个,其中以东汉的董黯、唐代的张无择、宋代的孙之翰最出名,过去城内还有董、孙、张三孝子祠。
  慈城因董黯的孝溪而得名,慈城又因三孝子而曾被誉为“三孝乡”、“孝中镇”。然而当我们翻阅古籍,走近慈城的先贤时,便会发现尽管董黯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因他的孝行而演绎成的慈孝文化却近在咫尺。北宋康定年间(约1040),慈城闹饥荒。一个叫冯制的士子打开了自家的粮仓,将千斛稻米施于百户邻居,又将家宅的古塘开闸放水,以便乡邻浇灌。清光绪初年(约1875),慈溪西乡官桥村一个叫陈士芳的乡贤,捐出自家的一半土地,创办陈氏义田会,用来救济族中鳏寡孤独、贫困无告者。他的善举,轰动乡里,众人称赞。而他却说:“吾何能为善,皆吾祖父志也。”由此乃有“仁与孝兼之矣”的善举被收进光绪《慈溪县志》。
  由清翰林杨泰亨创办的云华堂,作为民办的慈善机构历时半个多世纪,一直靠乡贤们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才得以生存。云华堂收养弃婴、孤儿和孤老,还兼办有200名左右学生的小学。这期间有多少人助工捐资呢?岁月悠悠,可能谁也说不清了,但人们却牢记着有功于云华堂的人:秦润卿、秦子敬、董恒祥、陈章夫、叶志康,还有一位名叫陈芝霖的老人。陈芝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徒步往返二十多里,去云华堂帮助堂内的老少。为了行善,这位老人自学中医,熟读《本草纲目》等医书,收集了许多民间土方、偏方,调制了不少药膏,为无力求医的邻里乡亲治病…
  一曲慈孝水,惠及千秋人。渐渐地,董黯的孝行经历千百年的岁打月磨之后,已成慈城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行动,尤其是那些出仕为官的士大夫,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慈城的5位状元,他们不但忠厚旷达、事亲极孝,而且不甘浊世、不畏权臣、取义舍利。宋代状元姚颖,在其母生病卧病之时,日夜侍候床前,衣不解带,就连为母亲熬煎的中药也要先尝一下…以至我们读到这位状元郎的行状时,入目的先是“敦德孝行”四个字,之后才是“过人才华”的评价。明代状元姚涞,幼时就有帮父亲偿还债务的孝举,这位孝子居然是因父亡伤心过度而猝然逝去的。
  方山京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力挫群俊、独占鳌头,为该科状元。此后他被授予承事郎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两年后的秋天,他在主持考试时,因针砭奸相贾似道当政的混乱不堪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对立派连连上疏弹劾他。方山京闻讯拂袖而归,闭门授子…如今,我们再读他隐居后的《吊董孝子井》诗:“古井千年尚著名,只缘慈孝不胜情。碧烟自好浓霜白,何必溪流擅独清?”方状元当年的心迹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清代文学家袁枚,于乾隆十七年(1752)出任陕西知县时,父亲突然病故,他立刻启程回家守孝。此后的人生历程,袁枚以文学创作为谋生手段,浪迹山水五十年…从而使慈城的孝名册上又多一名文人孝子。
  受董孝子遗风影响的慈城人,无论是文人还是官宦,都崇尚忠君保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后人赞为“冯家三条龙”的冯若愚三个儿子了。明代末年,清军经常骚扰明朝边陲,当北方有的地方被清兵攻占以后,冯氏三兄弟誓死保卫明朝江山。但明朝的疆土一一沦陷,元飏、元飚郁闷而卒。老三元飂告慰两兄亡灵之后,献出全部家产作军饷,参与浙东抗清斗争。不料,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思之扼腕。
  之后,冯元飏的族侄冯京第接过叔辈抗清的大旗。冯京第,字跻仲,号簟溪。他年轻时曾与父辈元飏元飚等人结成文昌社,后南京、杭州等地落入清军之手,他又参加了浙东抗清义军,唐王任命他为监军御史。义军失败后,他与黄宗羲赴日求援。谁知船抵长崎时,日方竟不许他们登岸。京第每天身着朝服,跪在船头哭拜,甚至向日本人送去了血书。他两次求援,但日本并没有援一兵一卒。
  冯京第回国后,与同乡王翊结寨于四明山,鲁王授他为兵部侍郎。顺治十一年(1654)九月,清军准备袭击舟山,为清除后患,兵分两路夹击冯京第的义军。此时,冯正患重病,匿居于大岚的颧顶山,因部将出卖被清军捕获,冯拒绝投降,慷慨就义。当清军行刑时,他的一个部下伪称冯京第是他的仇人,请求将冯的一只手臂赏赐给他以报其仇。这才使冯京第终留一臂于世。此后,他的挚友陆宇〓把他的一臂与王翊的头颅和董志宁的遗骸合葬,世称“三忠墓”。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慈城人的慈孝,慈城人的仁爱,慈城人的忠义…这何尝不是董孝子的遗风呢?
  董黯及其遗迹
  王清毅
  董黯,字叔达,东汉人,据传是西汉鼎鼎大名的江都相董仲舒的六世孙。董黯先世虽然煊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却已中落,黯又幼年丧父,而相依为命的慈母后来竟不幸身患痼疾,以致家境更加贫困。正当董黯因无力为母亲就医而犯愁时,听说离家三十里之远的大隐溪水甜醇清口,能治病健身,于是就长途汲担至家,母亲初饮即嗜。叔达事母至孝,自此往返汲水奉母,无论寒暑,乐此不疲。但娘怕长此下去太劳损儿子身体,儿则怕万一因阻于风雨冰雪造成汲担困难而断了娘的饮水。对此,有一日母子俩想到了一处:决定徙居大隐溪。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董黯终于临溪搭起了一栋茅屋,侍母长住下来。“溪水如崖蜜,疗疾胜良医。”数年之后,奇迹真的出现了:先前病态恹恹的母亲,竟然焕发出一身健康无恙的生气。
  乡亲们感于董黯的孝行,在庆贺董母痊愈的同时,便改呼大隐溪为慈溪。董黯笃行孝道的故事也随之传闻至朝廷,和帝专为此旌彰董黯,并下诏召拜他为郎中,而董黯辞不应召,依然朝夕侍母行孝。但“子孝母慈”的故事却由此更广泛传扬开来。
  一曲慈溪水,千秋孝子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建县时,县人以“子孝母慈”之掌故为荣,为了纪念董孝子,以发扬孝伦传统,便以溪名县。对此,明代嘉靖二年(1523)中状元的慈溪人姚涞在《出北郊过董孝子祠遗址》诗中也有吟及:“千年邑为仁人号,一脉溪流孝子心。”同时该诗中还透露出在董黯卒后,人们即在原董宅附近建起了纪念他的董孝子祠:“汉代遗祠何处寻,阚峰回首碧云深。”据文献记载,县邑的董祠为地方缙绅所重视,以后曾有过重建、移建;而郡城也先后有类似建筑,至今宁波火车南站附近尚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董孝子庙。
  孝作为一种传统道德承延,作为一种文化蕴藉,都须通过孝行人物借助有关载体来推进。在慈溪,虽然先后出过好几个孝子,但无论作为孝行人物的典型还是从孝文化的载扬声名来说,毫无疑问,应是以董黯与其相关遗迹、遗存最为显著。作为一种孝文化载体,除了上面提到的郡邑有董孝子祠、庙外,在董黯原居住地及其附近(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就有董孝子宅、董孝子井(又称“慈井”)等;在董黯母子徙栖地、董黯孝行活动主要场所的大隐溪畔就有董孝子寓亭、汲水沙等;在黄杨岙(今慈溪市范市镇)则有董黯墓园等。以上遗迹、遗存,历史上很多人前去访谒,留下不少相关诗文,往往在重复着董孝子的行孝事迹,抒发对董黯情怀的同时,也把遗迹、遗存状况反映了出来。
  宋庆元二年(1196),进士王休谒后,曾题《过董叔达故居》诗,文笔清洒,情景勃呈:
  短石拂荒阡,诵君孝行全。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明诏再三下,承欢八十年。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
  宋景定三年(1262),状元方山京则诵有《慈井》诗:
  古井千年尚著名,只缘慈孝不胜情。碧烟自好浓霜白,何必溪流独擅清。
  故宅与慈井,历元明二朝,多有人吟诵所及。入清,从魏基所吟《浮碧山董孝子宅》诗中“故宅临流在,寒烟绕麓浮”句看,董宅尚遗世无恙。此后,许是受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兵战影响,故宅难免衰败,不过遗址却历历可辨。人们对董宅仍有访谒之举,流露对董黯孝行的崇敬之情。这可从董衡《寻先征君故宅》诗中得证:
  慈湖北去阚峰西,踯躅斜阳问旧溪。芳草莫留高土屐,飞泉犹涌汉时溪①。一庭聚顺春常在,两诏旌贤地不迷。记取碧山樵汲处,夜深还有乳乌啼。
  同样,董孝子井也难免因世事沧桑之故,至清代已不复当年之貌,董秉纯的《孝子井》诗为我们勾勒了该井的古荒形象,同时又告诉人们,不管怎样,孝文化给古井注入的青春活力是永久的:
  曲巷小桥西,何年旧井低。水微龟出曝,市近鸭争栖。古篆眠荒草②,
  残砖褪碧泥。若非纯孝泽,谁复话前题。
  至于在原县城一带,历代出于宣扬孝文化的热情与需要,城名慈城、巷名慈溪,溪(泉)名慈溪、湖曰慈湖等等,皆缘县名慈溪而起,先后相继,不一而足,可见历代慈溪人以孝为重、以孝为荣、弘扬孝道的精神风貌。
  大隐溪虽地处僻冷,但缘于曾是董黯奉母疗疾寓栖之地,且存有相关遗迹,故踏访者历代不乏其人,而就中数董氏后裔尤为殷勤,并留下不少吟章。有董姓秉纯、承濂两《汲水沙》诗,尤可读:
  白云四望合,绿水一溪含。浅浅留沙渚,遥遥得旧谈。山川亦何幸,微迹不终淹。
  汲水立溪头,平沙亘古留。岂缘春雨涨,时有白云浮。晓瓮鸣山麓,潜龙避石湫。遗踪何处觅,芳草获花洲。
  两诗对于汲水沙周遭形胜的描述,也道出汲水沙因董叔达奉母之故而微迹终不淹的孝文化载体的长绵。在历代至大隐溪畔董孝子寓亭造访者留下的吟咏篇章中,清人仇国垣的那首《董孝子寓亭》诗值得让人欣赏:
  大隐溪边路,篮舆昔暂经。山栖一水碧,云卧万峰青。求鲤烟笼钓,迎流月在瓶。小人有老母,何以慰星星。
  诗中遥想了当年董孝子奉母暂栖幽美的大隐溪,在那亭舍中疗疾的艰辛。营渔采药,披星戴月,年年如此,岁岁相仍,直到母病痊愈才返原宅,恒孝无怨,展现了董孝子的人格魅力,令人油然起敬。
  渺渺灵绪土,厥岙名黄杨。有汉董征君,体魄厝其乡。人以孝而重,地以孝而扬。迄今瞻仰下,悠悠思且长。
  这是宋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历官至翰林学士与参知政事的鄞县人应〓,当年拜瞻董黯墓园时题留的《谒董孝子墓》诗。诗句简畅易懂,既肯定了黄杨岙董墓实为黯墓无误,又道出董黯孝范的影响与对董孝子的仰思之情。类似的宋代与明代谒此墓之诗,只要留意发掘,若欲钩见并不太难。正如清代内阁中书尹金菼写于光绪五年(1879)的《董孝子墓记》(下称“尹文”)中所说:“千百年来,骚人墨客经是地者,追怀盛德,流连咏叹,如叶大著、乌春风诸公之作,具见于编,不独其子姓瞻仰不忒已也!”然而在宋末、有元一代和明季清初(康熙三十九年之前),因在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们迫于动乱、蒙满贵族政权的束压与生计维艰等等原因,确实少有人至黄杨岙谒黯墓,历时一长,遂不免致董孝子墓落在何方产生歧误。先是至正《四明续志》误记:“黯、母墓在鄞县南门外。”后来康熙《鄞县志》也沿误而记:“黯母墓在长春门外,祖关孝子(黯)墓祔侧焉。”鼎鼎大名的全祖望曾写有《董征君墓考》,虽然在文中批评显旨:“近世慈溪之董氏,指其县中羊酪河所称董孝子墓以为征君故茔,鄞之董氏亦从而祭之,不知此乃明洪武间别一董孝子,系奉化建炎义士董之邵后人、明末给事中志宁之墓,其裔也,不学不徒,妄祀非族,故为正之。”但全氏“考”中有正,亦有误。正者即上面所述无论是黯裔或是之邵后裔,均不知何谓祖墓而妄自祭祀非族,实在糊涂之极。而误者,全谢山在“考”文中劈头一句也沿袭志误而讹写:“吾乡董孝子墓即袝于其母淑德夫人墓旁”;“舒嫩堂诗所谓孤冢枕城边者也”。殊不知此乃舒之传误之句,岂可援之为证?又有镇海陈梦莲者,在略早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之前,亦持黯墓袝母墓之说,题有《郡城南郊拜董孝子墓》诗:
  步出郡城南,拜瞻董母墓。生饮大隐泉,没挹祖关路。刃仇矢报亲,殒躯亦何顾。赦罪复征郎,高节辞不赴。贤哉母有子,纯孝矢诚愫。颖叔受遗羹,曾子类反哺。读碑击节看,母桥景仰步。萧萧白杨月,照彻孺子墓。
  但平心而论,全、陈一考一诗,均作于康熙三十九年之前,而黄杨岙董黯墓碑尚沉埋地下,其沿讹亦较难免。况且又如“尹文”所言:“国家定鼎之初,海隅多事,居民转徙流离不能保其坟墓者所在皆是,董氏子亦因墓地滨海,鲸鲵出没,视为畏途,改墓祭于家庙,历年既久,遂失墓之所在。”有董裔正国虽就志误“黯母墓在长春门外,祖关孝子墓实袝侧焉”力辨之,说董黯实葬慈镇交界处黄杨岙,不祔于母墓,但讹久难正,颇有假作真时真亦假之叹。直至“康熙三十九年,(黄杨岙)土人掘地得碑(董黯墓碑),有走向告者,董之宗老,率子姓往视之,信然”。至此,黯墓实在黄杨岙一事,不仅黯裔公认,亦为世所共知。后来雍正《宁波府志》编纂者也据实指出“黯墓袝母墓者误”。以后乾隆《镇海县志》也明确记董墓“在县西北灵绪乡达蓬山麓,孝子慈人而墓在灵绪乡”,还记道:“每岁谷雨日,其后人必至墓所展祭。”光绪《慈溪县志》也记作董孝子墓在镇海灵绪乡黄杨岙。笔者曾注意过居地不同的董裔与他姓作者所吟写的一些有关诗文,也均指黄杨岙之董茔实为黯墓,顺手选抄,以示不妄读者。
  董澄川,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居鄞地,有《分赋先征君遗事得保婴》诗,诗题下有小字注:“今灵绪乡近孝子墓,村落生子三日,取墓上土洗儿,周日卒亦取土供之,以祝孝云。”诗曰:
  灵绪山岙古墓存,近乡遗俗话诸昆。争抟一撮松楸土,遍祝千家襁褓孙。白酒尽浇高士陇,青钱不掷洗儿盆。丁宁少壮无惭负,记取前型在旧园。
  这首诗及注,不仅也明认董孝子墓在黄杨岙,更有趣的是,它还指出其时已将董黯孝行风范潜融在当地风俗中了。另有董肇铭,清中叶人,家居舟山,曾浮海至黄杨岙董黯墓展祭,并写下《谒孝祖墓》一诗:“古墓空山阅汉秋,英灵长想海东头。原甘晦迹常依母,不幸成名在复仇。双诏岂能酬菽水,一坯时见哭松揪。至今风雨黄杨岙,犹似思亲惨暮愁。”诗中,肇铭怀祖情思朗然纸上,而其认黄杨岙董墓为黯冢,亦直白无疑。同代又有慈溪城中人董绣林也至黄杨岙谒墓并留诗,看其诗题为《谒黄杨岙先征君墓》,即知其也确认该处墓园是为董孝子墓,诗曰:“董园不共沧桑变,过客争镌有道碑。千载乳鸟啼不断,松楸瑟瑟晚风吹。”不仅颂扬了先征君之孝风及其影响,也反映了董园的时状。清末民初范市人范莲州,写有《董孝子墓》诗:“董侯纯孝振天伦,至义由来合至仁。祝汝一杯资锡类,生原无限爱怜人。”范在墓前拜瞻的同时,表露了崇仰心绪。这首诗收在其所著的《山北乡土集》中,而“山北”的区域范围含黄杨岙,可见至清末民初人们仍坚认黄杨岙董墓为黯墓无疑。
  自汉以降,历经各朝各代,董黯墓园依然留于黄杨岙,终不见毁。从这个角度说,应得上“董园不共沧桑变”之句。然而就某个时段看墓园,状况毕竟会有所变动。据“尹文”:当康熙三十九年土人掘得石碑时,只见“马鬣故封仅存蓬颗,向之所谓董家园者,墙垣尽圮,亦几不可复识矣”。稍后,董裔仰甫一心“思复其旧”,于是买地扩园,周遭“植荫木三十余株,墓东重建飨堂三楹,翼以两庑,旁加庳屋”,营之数年,墓园几辉于200年前之旧况。从尹金菼的《董孝子墓记》看,墓园已“缭以垣,更杂植松楸诸木”,即使远望之,亦蔚然盛气。
  自清光绪初年来,弹指间120余年过去了,墓园状况如何呢?
  2000年春,笔者到范市镇黄杨岙村踏访董家园,村中闻讯即有人热心作向导,陪到了墓地。这是达蓬山西麓、滨沈窖湖的一处高阜,其上老竹新篁,一园青翠,间或矗立着几株松杉杂木,虽然规模景况有逊于尹金菼当年所见,但风骨大体犹存。据介绍,其旁边庄屋,在20世纪80年代初尚有遗存,现已拆建,另成民居;墓碑亦作他用…我听后颇为叹息,企望予以查访。站在一园丛竹之前,我想到虽然年代久远,而董黯居然至今依然能长伴湖山安眠于此;想到历代谒访者为什么会虔诚到此而瞻仰流连,挥毫吟题;想到了董黯的孝行风范及其人格魅力所转化的董孝文化。
  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董孝子汲水奉母的故事虽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作为孝文化毕竟也值得弘扬。青山秀水阅汉墓,孝子风范存遗迹,这董家园其实既是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一宗富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孝路孝井孝乡
  王静
  这是一条在地图上找不到的乡间小路,这也是乡村最常见的、最普通的泥石路。路两旁长满了杂草,不过一米多宽,它没有路牌或者路标,在史料中也没有任何记载,然而这条蜿蜒于绿色田野间的小路却筑在人们的心坎里。倘若去慈城应家河塘,有位应大爷会告诉你这条孝子路的故事。
  据说,应家河塘畔曾有个寡妇,带着年幼的孩子,因穷得实在无法度日,就带着孩子改了嫁。死了男人再嫁个男人,这本应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极讲究“妇道”的华夏大地,在封建闭塞的乡村,这位女人为了生存所选择的前途,却遭到了族里人的刁难。在她出嫁离村的那一天,族长声明:你从这条路出嫁就别再从这条路回来。
  她也想从一而终,终身守寡,但她没有能力养家糊口,只得忍辱改嫁。改嫁后的她,一直想回应家祠堂在列祖列宗前认罪,以减脱良心的谴责,“生是应家人,死是应家鬼”,她悄悄地告诉儿女们。
  懂事的儿子自幼目睹了母亲的伤心,二十多年后,曾经拉过黄包车被人辱称为“拖油瓶”的儿子,终于以他的勤劳与诚信,奋斗成了一个大老板。儿子发财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新筑了一条路,以供母亲回应家祠堂祭祖。这条路名曰“东泽路”,东起慈城的三板桥西堍,通到应家河塘村口,以后有人称为孝子路。
  应该说路与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同是一个儿子为母亲行孝,所以说这条路与慈湖岸畔、浮碧山西麓山脚下的古井就连在一起了。
  这是一口用乱石垒成的土井,据《慈溪县志》记载:东汉时,孝子董黯为其母而挖。董黯是董仲舒六世孙,家住慈湖北岸的谈妙涧,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日,母亲病入膏盲,汤水不进,弥留之际言告儿子:想饮娘家的大隐溪水。董黯一听速去几十里外的大隐挑水救母…也许是水的甘洌沁入娘的心田,也许是儿子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不久,天天喝着儿子汲的大隐溪水的董母终于转危为安。为了让母亲能喝清冽的山水,董黯就在浮碧山脚挖掘了一口井。
  据记载,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设县城以来,被皇帝旌表的孝子(女)有30多个,其中以东汉董黯、唐朝张无择、宋朝孙之翰最出名,过去慈溪有董、孙、张三孝子祠,所以慈溪也叫三孝乡。民国时期,慈城镇曾称孝中镇。
  慈城多井,有古的,有新的,据说很多是孝子们学董黯为母亲而开挖的,当然井的用途也从原始的汲水饮食而变得更广泛,更含有伦理意义了。因为井水冬暖夏凉,这在没有热水器,也没有冰箱的年代,一口井对每天操作的母亲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如今董孝子开挖的古井已改作农人浇灌取水之用,民居中的一些井也渐渐地少了。这和在乡村看不见炊烟是因为大家都用上了煤气灶一样,而井被现代人冷落也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但有着董孝子遗风的慈城,古城人深知孝爱乐循的道理。1992年春天,著名作家冯骥才来慈城寻故探亲。他说,我父亲十分孝敬爷爷,原来我的故乡就是个慈孝乡。
  云华善堂
  庄耀卿
  慈溪云华善堂位于慈城大西门外2里的太平桥南堍慈江南岸,即现在的胜利粮站及慈城米厂,当时占地面积10亩有余。它始建于晚清后期,由翰林杨泰亨(杨陈人)会同当时慈城内的同仁,共行善举,建起该堂,旨在为地方上贫困人民做些慈善事业。当时奠基后在大厅两边廊屋内立有石碑10余块,记有该堂法及招募经费等各项记录,现已毁坏无存。在我的个人印象中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该堂尚称兴盛时期,由慈城秦润卿先生担任董事长。但他不在堂内工作,他是上海金融界的领导人。堂内由慈城西门董恒祥先生任堂长,其他如督办先生、账房先生、收租人员、制药人员等,人数不下七八位,他们的经济来源依靠宁波东乡如邱隘及东钱湖等处有良田千余亩,慈城附近也有千余亩良田。除这批收入外,尚有各界开明人士解囊相助,如有不足由秦润卿先生在沪筹募,所以当时经济实力尚称雄厚。堂内的工作,分三大部分,即:育婴堂、孤儿院、孤老院,各司其职。
  一、育婴堂
  育婴堂专门收养贫苦困难人家养不起的孩子、弃婴(因旧时没有计划生育一般都是多子女)和非婚私生的孩子。孩子只要被送到云华堂就能活命,就有了救星。他们也接受扶养(扶养的形式是他们找人家代为寄养,每月多少扶养费均向该堂领取),所以有家庭经济拮据的妇女也可以代养孩子,赚些钱以补家中不足。一旦婴儿长大了,如有不会生育又需要子女的人家,欲想领个养子以继家业,可向该堂无偿领取,不过需人保证是真正作为子女的。
  其次广施伤膏,如有劳动人民在工作时偶有跌打损伤的事故发生,可以免费向该堂领取伤膏,不收分文。一到夏季还广施药品,如十滴水、痧药、仁丹、泻药丸、豆蔻等。不论何人,可以随意取到一份,直到秋凉为止。
  二、孤儿院
  孤儿院是一所有200名左右学生的小学,设在第二幢的新楼里,有教师4—5位。所有学生都是失去父母的孤儿,一旦经人介绍进入孤儿院,不但学杂费全免,连衣食等生活费用也全部由孤儿院负责到底,直到高小毕业后,再向上海、宁波、慈溪等地推荐到各行各业学生意、当学徒,并为其准备行李铺盖。这事年年总有一批,也有优秀的人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所谓“出人头地”者,寄钱来赞助,以表回报之意。
  三、孤老院
  孤老院主要收留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无依无靠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如经人介绍由该院负责保养,直到老年人寿终成殓为止。不过这项养老名额只有20名,如死去一人,补进一人,因限经济实力不能超额。
  云华善堂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是最兴旺的时期,当时拥有朝东的正屋楼房一幢七间二弄。楼上的中间供奉着吕纯阳之像,为吕祖殿;楼下中间设厅堂;左侧二间设办公室、会计室;旁边一间为施药室;右侧二间为制药室;另一间为杂物室。在楼前一方红石板铺的天井,有左右二面廊屋各六间,以作食房储藏粮食。第二幢楼房和厢房大约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正房七间二弄,厢房六间,都是楼房,作为孤儿院学校。第三幢、第四幢都是平房,第三幢是孤儿宿舍,第四幢是孤老院的住房。另外正屋南面有一埭七间平房作为食堂厨房等用,靠西北的一片广场为孤儿院运动场。
  但是从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局势很不稳定,资金筹募大受影响,乡间租收又减,日甚一日,入不敷出,造成了严重经济困难。后来董恒祥先生也因病逝世,堂长由陈章夫先生接任,直到慈城沦陷期间。那时孤儿孤老及雇用人员大大地减少,后来连日军也有一个排住进堂内。后来,连陈章夫先生也死了,该堂管理极为困难,只留下几个人,种几亩田渡过难关。而后由二六市民主人士叶志康先生来担任堂长,准备复兴,终因经费无着不能维持。1952年1月,云华堂搬到慈城体仁堂,云华堂旧址办起慈溪县初级师范学校。1955年1月,师范学校迁到慈溪县府旧址,云华堂址改建为胜利粮站,以迄于今。
  编者按:云华堂财产,当时多由以杨泰享为首的有识之士,如秦润卿、秦子敬等从各方募集,甚至在20世纪30年代有个丐妇,以乞讨所得,集到整数,以无名氏捐给云华堂,县人知悉,多方施给。直到该丐妇年老病终,云华堂执事也给予料理后事。当时云华堂是有记载的。

附注

①董黯由大隐溪返原宅后,舍旁竟涌一泉,出流成溪,人称董溪,亦名慈溪,当时人们认为此溪是孝行感天而得。 ②相传孝子凿井石尚存,有汉篆“孝子董黯之井”六字。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