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巧夺天工珍品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488
颗粒名称: 三、巧夺天工珍品多
其他题名: 江南古建筑的大观园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53
页码: 51-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中国传统建筑、慈城的石头、书卷气息缭绕慈城抱珠楼等。
关键词: 慈城 珍品 古建筑

内容

石头书写的历史
  ——慈城,中国传统建筑透视(电视片解说词)
  王振王宁
  也许,我们的祖先一开始用手劳动,就想到并懂得了建筑——御寒御暑,求取安全。然而,建筑对于人类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实用。
  事实上,一部从原始洞穴开始的人类建筑史是一部“硬化”的人类文明史。这些人类为生存、为发展而留下的深深足迹,正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观念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从这部“凝固的音乐”中找到自己民族的跳动的音符。(老人握钎击石,大汉抬石迈上山道,片名)
  公元前七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里生息。河姆渡,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河姆渡)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最东面的一个县治——句章,就在河姆渡附近的城山渡。到了唐朝,这里进一步兴旺发达,形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慈溪。(城山渡)
  相传东汉时,有个叫董黯的青年,因母亲长年卧病在床,每日里便到一山溪担水,烹茶奉母治病,母病竟愈。董孝子的故事为当地人民赞誉,而城也就得名慈溪。(故事)
  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迁治到阚峰之南,历宋明清时期,慈溪城的规模和格局才定了型,这就是现在的慈城。千年古城,凝结了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反映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慈城)
  古慈城的布局是以方格网状的道路为骨架,道路的等级颇为分明,正中南北向,居中的大道是城市的中轴线,末端坐落的是当时的统治机构官府衙门。这种严谨有序、讲究等级伦理观念的城市布局思想同北京等中国宫殿式古城如出一辙,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封建文明的高度成就,也反映着传统文化劣根性的一面。(街景)
  位于中轴线中间的是学宫。学宫也称孔庙。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元朝以后,所受的尊崇是至高无上的,其庙宇也可以享受帝王宫殿的同等规模。在城市中,它往往是最高大雄伟的建筑群,也是封建社会中国城市的中心,因而也代表着城市的规模和等级。
  慈城学宫的规模非同一般,说明慈城曾经在浙东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看,这颇有气派的大门,威严、肃穆、庄重,大门两旁的石碑上写道:“一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门后面的泮池和三座并排的石桥,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这是学宫的第一进院落。第二进院落,青石铺成的平台上,是一座屋宇高森的主殿。第三进院落是后殿,主梁上书写年代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当年供奉孔子的石碑现在已经残缺不全、横卧在地了。围绕主要院落和殿堂两边的是各种祠堂。(学宫)
  出东门的山坡上,自唐以来就建造有一座道观。浙江多佛寺,但少道观。慈城的清道观在浙江乃至江浙一带,就规模而言,是数一数二的了。可惜在1972年被拆毁。当年的景象如今只能从这张民间老人的记忆图中来领略了。(清道观遗址)
  既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又是一个著名的孝子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互补与共存,在孔庙与清道观中不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吗?
  塔,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高层建筑。它是舶来品,但很早就被汉民族同化,成为有自己特点的建筑了。中国的塔同它的方位指示作用有关,因此建塔选址的“风水”方位是很讲究的,而尤以利用山体者为多,慈城的彭山塔也正是如此。(彭山塔)
  城外的建造活动还有北门外的慈湖。慈湖是慈城后院的“水池”。据记载,它是唐朝宰相房琯早期任慈溪县令时,调动人员挖掘的。湖形方正,中间被一直线形的人工堤一分为二,其类似几何形的湖面构图,同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毫无一致,这也许同城内的直线形河道一样,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多见的人改造自然的力量。(慈湖)
  湖光山色之间深藏着浙东历史上颇有名望的慈湖书院。慈湖书院自宋代以来学子弦音不绝,直至今日的慈湖中学。这座旧址,成了今日少年追古抚今的好场所。(慈湖书院、师古亭)
  树牌立坊,慈城有悠久的历史。这是我国戏剧舞台上杰出人物周信芳故居前的牌坊。这座“赵家牌坊”始建于明代,到了清代,邻居向家大概又兴旺发达,便在旁边又增建了一座,现在看来好像是前后两层连成的一座。贞节,是我国古代表彰妇女的最高荣誉,也是树牌坊的主要功能之一。(世恩坊、恩荣坊、贞节坊)
  走过城内冷僻幽静的小巷小弄,就来到了一个城镇中最主要,也是最大量的建筑——居住建筑中。
  一幢幢民居,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台门。在中国式格调非常统一的民居外景观中,它往往成为识别住家的标志,成为装饰的重点。这“福”字不正是主人生活观念的写照吗?(冯家、向家、台门、福字门头)
  照壁,它给中国传统民居增添了独特的情趣。功能上它起到分隔内外生活空间的作用,使之“内外有别”。而从台门到照壁的过道又成为既具私密性又具公共性的过渡空间。同时,人们在这从外界到内部的心理适应过程中,还可以见到照壁上晃动的树影,这又给凝固的建筑增添了一种光彩和动态效果,所以照壁又称为影壁。还有把照壁放在门外道路对面的,这就把介于公共性、私密性之间的过渡空间延伸到了房外。同时,造型、装饰不一的照壁又丰富了街景,增加了住户的识别性。(杨状元故居,向家、俞家、布政房照壁)
  从台门、过道、照壁转至明亮宽敞的生活性大空间——前院,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慈城民居一般用高墙围绕成四合院或三合院,住户的主要公共生活就在前院和与之贯通的堂屋内展开,因而是开放的。前院,包括整幢住宅,与外界是绝对隔开的,高墙内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满足的小天地,高墙的封闭性正是传统文化封闭、内倾心态的反映。高墙内外是两个矛盾统一的世界。(凌宅前院、高墙等)
  堂,位于民居中轴线上最主要的位置,并拥有最大的内部空间,从而给人以最重要、最显赫的印象。它是居民中封建伦理观念的最主要象征和物化形态。堂屋一般较开敞,并与前院融合为家族、家庭中的主要活动空间,是大家庭举行重大活动和节日仪式的场所。它是大家庭的起居室。(大耐堂、胡宅、妙音精舍)
  住户主要住在堂屋东边的卧室内,西边为妾所居住。东侧厢房为大儿子居住,西侧厢房为小儿子居住,这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卧室一般来说不像堂屋那样开敞,光线较暗,私密性较强,如年轻女子的闺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进去的。(俞家,妙音精舍)
  相比前院来说,后院一般只有它的二三分之一,甚至更小。面积虽小,然而它也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你看,这布置精美的假山花草,很富有我国江南园林的韵味,并通常成为书房等的借景。“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它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世界观,也是文人墨客寄托思想、理想和情操之所在。
  传统建筑中的许多构件都不只具力学和实用上的意义,它还通过装饰等多种手法来表达审美、观念、象征等意义,这里只能浮光掠影地展现一些风采了。这是曲线优美的梁架体系:自下而上逐渐收缩的柱子,有花瓣状、花雕状等;石柱基,有荷花状、石鼓状、铜鼓状等;防火山墙;雕工精湛的木门、木窗;还有众多的石雕、砖雕…在老一辈慈城人眼中,这些可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哟。(集锦)
  讲了这许多,我们似乎遗忘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被人们称作“大屋顶”的坡屋顶。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主要特征。屋顶的大小高低反映了封建等级的高低观念,如民居建筑中的主体空间堂屋,它的屋顶最大最高。简单的坡屋顶重复不断地布置,增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感,也掩盖了各自的个性。同时,它还给坡屋顶上的屋脊以优美的曲线和起翘,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非常优美地舒展,如从空中俯视,则给人以统一、重复、微微起伏的韵律和生长于大地之上的印象。这也是中庸与平和心态的体现吧!(屋顶群、定格、职责表)
  慈城的石头会说话
  王静
  慈城的那些珍藏的抑或散落乡野的石头,那些零乱堆积的抑或砌入建筑的石头,那些原始的抑或被先人加工过的石头,无不倾诉着小城的深邃,它们犹如一个个时间隧道的入口,让我们钻进往昔的岁月。
  慈城的王家坝村南面有一堆被村民称为“瘌头山”的泥石,它们是2500多年前县治句章城的遗址,考古学家们就是根据这堆泥石勾画了河姆渡流域先人们的古城堡。在离句章城遗址不远处有个城山渡,这可是华夏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想当年,此渡口乃是水上交通、军事要塞。岁月的波涛,已将渡埠石冲刷得光秃秃,系缆石也被时光磨砺得只有碗口那般大了。渡是桥,是活动的桥;桥亦是渡,是固定的渡。有了桥,渡也就不再忙碌了,然而城山渡却依旧忙碌,只不过现在它迎接的是南来北往的游客。人们从当地石柱上所看到的,何止是渡口的变迁,人们也看到了宁波商埠从渡口、河口到港口的变迁。
  浮碧山西边山脚下有堆乱石,近看却是一口用石块垒起来的土井。它叫董孝子井,相传汉代时董黯为其母而挖。董黯家住慈湖北岸的谈妙涧,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日,母亲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告诉儿子:想饮娘家的大隐溪水。董黯一听速去几十里外的大隐挑水…也许是故乡之水的清冽沁入娘的心田,也许是儿子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不久,喝了儿子汲的大隐溪水的董母终于转危为安。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设县城以来,被皇帝旌表的孝子(女)有30多个,其中董黯和唐朝张无择、宋朝孙之翰最为出名,过去慈溪有董、张、孙三孝子祠,所以慈溪也称三孝乡。民国时期,慈城镇亦称孝中镇。
  在慈城,熠熠生辉的还有那些凝聚着能工巧匠智慧和创造力的建筑艺术珍品,有石窗、石雕和石牌坊。
  石窗是浙东民居特有的建筑精粹,慈城的石窗风格各异,或简练抽象,或繁复生动,其雕刻工艺有精巧的,也有粗放的。除石窗外,还有门额、须弥座、抱鼓石、栏板、望柱等石雕构件。像朱贵祠外墙的“龙凤”石窗,冯宅大门的“福禄”石窗,位于金家井弄福字门头的刻有“泽流思顺”的门额,这些石头,张扬着宅第主人的文化品位、生活信念,也向我们展示了官宦之城的本色。
  慈城多牌坊,多因状元、进士、尚书或贞节而命名,大都由青石条砌成,现存还有恩荣坊等7处。位于尚志路口的贞节坊,是古城原有的101处贞坊中完整保留下来的唯一的贞节牌坊。
  说慈城的石头,不能不提《滋蕙堂法帖》石刻。清朝年间,一位酷爱金石书法的官员,用二万两纹银买通了京城的太监,得到宫藏的虞世南、苏东坡等人的真迹,并精工刻石百余方,以便流传。只可惜未及完工,就被查办下了狱,不久在悔恨交加中离开人间。而小城却由此而收藏了一批十分罕见的石刻珍品。其中有吴道子绘就的孔子像石刻,王安石撰写的慈溪县学记…
  慈城历代多达官显宦、巨商豪富和文艺大家,他们的事功德行有的记在纸上印成了书,有的则被熔进石头。在慈城,无论你走到何处,只要留意脚底下的石头,你便会发现那些石头或多或少记有文字,它们可能是残缺的,但却带着岁月的深情;倘若你走街串巷地闲逛,稍不留神触摸一堵墙,你会发现一个个惊奇,什么“一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什么“宝峰璅翠石”,什么“泰山石敢当”..
  至于西门外大宝山的英雄石,东门外清道观的址石,浙东保存最完好的学宫石,清清堂的县衙石,这些看似冰冷的古老的石头,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嬗递后,以各自不同的形态记载着历史的表情,又直观地展示着慈城的儒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原来慈城的石头会说话。
  书卷气息缭绕慈城抱珠楼
  胡晓新 王静
  宁波又发现一处保存基本完整,堪与天一阁和余姚五桂楼媲美的藏书楼——抱珠楼。经多位研究专家考证确认,这座位于慈城、建于清道光年前后、曾拥有数万卷藏书的慈城冯氏抱珠楼,也是宁波至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藏书楼之一。
  依山而筑,保存完好
  记者与慈城文化研究爱好者钱文华、张介纯先生等来到位于慈城城区中华路附近的冯氏故居。这是一处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明式建筑,由三进两层木结构楼房组成,楼房之间有天井,天井内铺设着巨型条石和青石板;最北面的一进两层楼房就是藏书楼——抱珠楼。这幢楼依小山丘抱珠山而建。仅二三十米高的抱珠山上草木葱郁,山丘与楼房之间还有一处小花园。该楼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基本保存完好。高高的马头墙、精致的木梁雕刻、造型考究的楼梯、结实的楼板,处处透露出一股雅致的书卷气息。目前该楼仍由几户当地居民居住。
  藏书楼刻印发行过多部作品
  钱文华、张介纯告诉记者,这幢藏书楼为冯存仁堂的五世孙冯本怀所建。冯本怀是慈溪(原县治慈城)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家中富有藏书,其抱珠楼藏书数量与距离该楼不远处的另两座藏书楼醉经阁、寄月楼不相上下。醉经阁为浙东巨富冯云濠创办,当时省内闻名,藏书极丰。冯本怀为冯云濠堂侄。寄月楼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高伯祖、举人冯汝霖创办,藏书与醉经阁相仿。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处藏书楼没有保存下来。
  冯本怀还乡之后,“肆力于学,居恒手不释卷,暇则饮酒赋诗而已”。“尹元炜辑《溪上遗闻集录》、《别录》、《溪上诗辑》,本怀皆受邀并与之参订。《抱珠山房诗存》为本怀独撰之作。”这些传世作品都是由抱珠楼这个藏书楼刻印发行的。当时,冯本怀所居住的全部楼房被称为抱珠山房,北面的后楼即为藏书楼——抱珠楼,原貌保存至今。
  修缮展示应提上日程
  慈城冯氏家族后裔、冯骥才先生的亲属,现年91岁的冯涵才先生说,当年他曾读过该藏书楼内珍藏的不少图书,受益匪浅。关于冯本怀和他的抱珠藏书楼,光绪《慈溪县志》内有过记载,在当时可是闻名遐迩的。在附近的醉经阁与寄月楼不复存在后,再因为宁波还有大名鼎鼎的天一阁藏书楼,抱珠楼就渐渐被人遗忘了。其实宁波人藏书是有传统的,当时慈城许多家庭也有不少藏书。正是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才孕育出像天一阁这样举世闻名的藏书楼。
  冯涵才老先生清楚地记得,新中国成立后,冯本怀的后代冯庆瑞等人将抱珠楼内的藏书全部捐赠给了西泠印社,由西泠印社派人用竹箩来挑,挑了好几天才全部挑完。他认为,除了天一阁和五桂楼,抱珠楼应该属于宁波现今保存完整的第三处藏书楼,颇能代表宁波的文化底蕴。如果能修缮并收回部分藏书,将此作为一处文化景点来展示,应该很有意义。
  熠熠生辉的普济寺经幢
  杨古城 曹厚德
  幢,除了用于房屋的量词以外,在中国古代,是指长竿上挂有长条纺织物的仪仗用品,在汉代已用作官员和帝王出巡的礼仪装饰物。公元初,印度佛教文体传入中国以后,在纺织物制作的“幢”和“幡”上书写佛咒或佛号,这就是最初的经幢。它作为装点佛殿的“佛宝”,树立于佛殿门前,象征佛法和威德。入唐以后,由于佛教密宗从印度和西藏传入中原,原有的纺织物经幢演变为形如佛塔的石制经幢,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又一纪念性建筑。又据佛经记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灭众生恶业”“救拔幽显最不可思议”,因此石经幢多刻陀罗尼经。从现存实物可知,,浙东幸存的唐代大中八年(854)的鄞县江东永寿经幢(已断裂),和建于唐代开成四年(839)的古慈溪普济寺经幢。如今都已移至宁波保国寺大殿前,人们可一睹它的风采。
  古慈溪县城北的普济寺面湖背山,曾是浙东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据宋《宝庆四明志》载,普济寺“本东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书堂,后舍宅为寺”。《四明谈助》称“吴赤乌二年(239)阚泽舍宅为寺。唐大中二年(848)令李楚臣复立德润院,乾符(874—879)中敕赐应天德润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教寺”。
  古籍记载的阚泽,字德润,即《三国演义》第44回“阚泽密献诈降书”中的孙权谋士。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古慈溪建城后,城北的慈湖曾名阚湖和德润湖。过了一百年,寺前建立了石经幢,使古刹增辉,使慈湖山水新增了一道名胜。
  普济寺石经幢通高4米,其中刻有经咒的柱身高2米,呈八角形,每面宽25厘米,刻“奄摩尼达哩年弟吒”各一字,组成一句八字真咒。唐代书法家奚虚已书写的序文和陀罗尼经全文小楷,由湖北(江厦)黄以素刻于八面柱身,共3378个字。经幢的顶部为扁圆形的如意云盘,由八角起翘的檐顶承托。柱身的下部刻有三条互相缠绕一团的盘龙,由双仰莲承托,直径达1.8米。最下层的八角须弥座,刻八大金刚,威猛传神。这座石经幢整体造型稳重、稳定,雕刻精美,反映了唐代建筑、书法和雕刻艺术的高深造诣。
  普济寺经幢曾历经劫难,唐代会昌年间(841—846)武宗灭佛,毁寺4600座。普济寺寺毁僧散,经幢幸免砸毁。后周显德二年(955),世宗再次毁寺3336所,而江南吴越国的浙东佛寺未受劫难。入宋以后,普济寺累有兴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普济寺改建为慈湖中学,幸存的石经幢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83年从慈城慈湖迁移至保国寺。此后其与千年古刹相依,朝夕为伴,直到如今。
  慈城黄山砖雕屏风
  杨古城 曹厚德
  屏风,又称围屏,所谓“屏其风也”,是中国古代家具中特有的陈设品。《燕丹子》卷下曰:“八尺屏风,可超可越。”屏风主要用作室内空间的遮蔽和间隔,在我国的使用至少已有2000余年。
  一般的屏风多以竹木为骨架,附以羽毛、织绣、漆器、书画等装饰,手法多样,品类繁多,古诗中多有描述。宋吴文英有词曰:“翠幢围屏,留连讯景,花外邮亭。”但像收藏在宁波保国寺内的8米宽的砖刻屏风却是很罕见的。
  据笔者所知,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这堂由16扇门状组成的砖雕屏风,矗立在慈城镇黄山村的一幢清代古建筑“大夫第”内。每扇砖屏的高度为2.5米,宽度为0.5米,砖厚4—5厘米,采用特制的细腻而坚实的水磨青砖雕刻,每块青砖的高宽为40×40厘米。整扇画面分为五段,分别包括花鸟、博古和如意吉祥图纹等,而主体画面在80×40厘米的范围内,采用了16个中国古代的名人故事,即高山流水、北海牧羊、博士传经、东坡读砚、候涛题壁、圯桥受书、写经换鹅、神童特慧、东篱采菊、踏雪寻梅、贤母教勤、商山四皓、孤山放鹤、君子慕莲、倪迁洗桐、竹林七贤。
  以上16幅人物故事,大都有历史依据,画面上人物中的男女老幼、喜怒哀乐,景物中的春夏秋冬、山水花鸟,都表现得生动有致、情景交融。这看得出是属我国明清时期民间雕工的丹青体手法,采用宋元以来山水人物的传统表现技艺,有的画面上还题诗盖印,足见该套屏风的画稿设计为追求文人画的意境。如再从雕刻技艺上来研究,整套屏风采用统一设计,分块雕刻,经分工以后再集中组装,整体效果极佳。刻工的刀法纯熟,剔地平整;浮雕的层次分明,质感强烈。砖屏雕成以后再用砂石打磨,不留痕迹,诸如“北海牧羊”中的苏武,“圯桥受书”中的张良,“高山流水”中的伯牙,“孤山放鹤”中的林和靖,以及陶渊明、王羲之、苏东坡、王安石、周敦颐等,令我们目不暇接,百看不厌。
  我国的砖刻艺术遍及全国,多应用于门楼、壁饰、柱础、窗棂等,而应用于屏风,且设计之精良、体量之大、雕刻之细致,都堪称一绝。大凡北方砖刻粗犷,南方砖刻灵秀,这套砖刻则充满诗情画意。据清代《慈溪王氏宗谱》记载,大夫第的主人是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的朝议大夫王严理,当时雕造这套屏风是因为主人欲炫耀其权势和富贵。清代晚期以后王氏家族逐步衰落。1982年,屏风由宁波市文物部门迁入保国寺,保护收藏,并配设了玻璃木框,编写了故事说明,成为反映浙东制砖工艺和雕刻艺术的宝贵实物。
  慈城明代民居概要
  章国庆
  慈城位于宁波市区西北面30公里,是一座按照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制度建立起来的千年古镇。相传越王勾践为了向后代子孙表彰自己灭吴封伯的功绩,在此建句章城。自唐以来,这里一直为慈溪县治所在地,至1954年才因行政区划更改,成为县属慈城镇。
  历史上,慈城名人辈出,仕宦不断,他们或世居慈城,或辞官还乡,都曾先后营建颇具地方特色的府第宅院,过着闲情逸致、怡然自得的封建士大夫生活。根据县志记载,慈城屡遭倭寇、洋人骚扰,但至今仍有大量明清时期建筑物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大街小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明代民居就是其中的精华所在。经初步调查认定,按营建年代顺序排列,有明早期的大耐堂、莫驸马宅,嘉靖时期的姚镆故居、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冯岳台门布政房,明末清初的桂花厅八幢。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些建筑的台门、厢房、后楼略有改动和拆并,但作为宅第主要建筑的大厅却全都为明代原构。在一个面积不到4平方公里的小城镇集中保留了如此多的明代民居,在浙江实为罕见。厅堂一般是作为一个家庭迎来送往、聚集议事和祀拜天地祖宗的非常重要的场所,是维系这个家庭绵延繁盛的象征,所以人们对祖宗传下来的“老屋”采取慎重的态度,不作轻易改建,并努力为之增光添彩。如北宋真宗宰辅向敏中的后代迁居慈城后营建的住宅厅堂,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挂有十六七块匾额,其中最早的一块“大耐(能)堂”系明代天顺年间遗物。另外,厅堂本身在营建中,严格按照明代规制精心设计,选料、用材和装饰等也都极为考究,不易遭到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宁波城区的大方岳第、范宅等明代民居,也可以见到类似情况。这就是这些民居能历经四五百年风雨沧桑而得以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这些建设从总体风貌来看,与我国江南传统民居风格基本一致,随宅第主人的身份和宅基所在位置、大小而确定建筑规模和格局。基本形式是由大门、前厅、后楼和两厢房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成为一个封闭式的封建大家庭。大门和照壁朝向的巧妙布置,使宅院主入口空间序列产生强烈的变化,又具有良好的隐秘性。慈城明代民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对丰富浙江明代建筑类型、研究古建筑发展史有很大帮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为了克服人字坡屋面呆板沉闷的格调,有利于通风、采光,采用大反翘屋面,屋脊用板瓦竖叠成中间低两头翘起的弧形鸱尾脊,曲线和曲面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翼楼往往有重檐和转角出跳,轻盈别致,使整个屋顶产生动感美。另外,厅堂与厢房关系处理上,与清代民居也有显著的区别。厢房南北方向通排相连,结构上与厅堂没有直接的联系,有的仅仅将厢房檐廊作为厅堂的梢间或长廊,这样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上述这些情况,在明早期建筑中更为明显。这种屋面和建筑空间关系的处理手法,可以说是受唐宋时期宏伟、严整、开朗的建筑风格影响,只不过空间尺度变小,布局更加紧凑而已。
  2.早期建筑的开间、进深受明代初对百官宅第规格限制的痕迹比较明显,厅堂为五间七架,后楼五间五架,大门三间四架。正统十二年(1447)以后,政令稍有变通,开间进深略增多。梁架结构的组合也新颖多变,几乎无一雷同,有抬梁式、混合式,有时为了使厅堂明间与次间的空间组合有更大的灵活性,采用偷柱造法,把前金柱变为童柱,横梁下置四扇平板门,需要时可移去,以扩大明间空间。这些结构一般是通过梁、柱、檩和过渡性构件斗拱的组合实现的,而很少用串枋,以达到简洁明快的目的。例如嘉靖进士钱照的甲第世家,明间为抬梁式,施五椽栿,平梁上为蜀柱,前后端加于两童柱之上。两童柱骑于五椽栿上,另有一答牵,前端架于骑在两童柱前端与后童柱相交,后端则架于后金柱之柱头科上。梁栿均粗壮硕大,呈月梁形。而大耐堂梁架与此又有明显的不同。其明间梁架施中柱,前后分别以单梁和双步梁相结合。前廊为船篷轩,抱头梁上支两坐斗,施十字科,承双檩。另外,斗拱在慈城明代民居中的应用已有较固定模式,基本上失去了结构性功能,仅仅是作为宅第规格、等级的标志,以致对清代民居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主要有三种施用类型:一、檐柱、脊瓜柱上端施坐斗承十字拱;二、梁柱交接处施丁头拱;三、明间前置一斗三升,后置一斗六升,各四朵,次、梢间各减半。
  3.各种雕饰件线条流畅明快,如梁的两端缘双重弧线,端首为卷草纹。相对木雕来说,砖雕就要细腻得多。现还可以见到用水磨青砖砌筑的照壁、围墙,其梭柱、梁架、斗拱、椽子磨制得非常清晰逼真,图案以海浪纹和卷草纹为主,人物、鸟兽类则不多见。
  4.其他方面:如柱础,有鼓式和毡帽式两种,前者最大腹径在二分之一以下;后者粗矮,沿位于中下部,上为圆柱形,下部稍外鼓。与清代不同的是沿口上皮用弧线过渡到上部,而清式采用折线,质地多系红石。梁架的隔断多用苇秆、细竹片为内芯,外抹谷壳烂泥,俗称泥壁墙。天井用厚重的条石铺设,而厅堂多为夯实的三合土,牢固耐用。
  百年沧桑话坦园
  王端
  自慈城中华路西行过旧小西门迎宝桥,再循引水工程简易公路西去一里许,在路北侧即为枫湾坦园。
  坦园三面环山,东则一片平壤,密布稻田。环境清幽,无市廛嚣噪之纷扰。其西五十米外为新建之护龙禅寺。寺西三百米,乃清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中抗英英雄朱贵将军祠,祠为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省文物保护单位。三点相接,自成一组旅游景点。
  坦园始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占地1.5亩。其东首园门口楣上镌有清进士周璇所书隶书“坦园”二字。进园首先看见紧倚围墙之率真亭(寓为人处世坦率真诚之义)。广可九平方米,六角飞檐,拱顶,上覆尖坛。其以大型块石、石板、条石垒高一米余,配以百叶窗。一年四季阳光普照,空气流畅。亭北壁悬挂书画楹联,中置大理石桌,上刻棋盘,旁置镂空鼓形石凳四只,宜于会友读书、吟诗为文之用。
  面亭10余米有长方形池塘一口,以巨石为壁,每隔50厘米竖松木桩,迄今池壁坚实,所谓千年水底松也。池塘深有3米以上,面积约60平方米,储四面积水,终年不枯。池之四面以花砖为栏,高约1米余,北面留一缺口,便于汲水。池内可养鱼虾,可植菱芡,鱼嬉其间,殊足观赏。
  池西植一樟树,与园同龄,迄今围可3.5米,为市古树保护珍物,干枝繁茂,高可20米,覆盖面积极广。池广植一柴紫藤,横越池空,紧绕樟树。
  紧倚大樟树及老屋东门,为扶疏亭,含四周花木扶疏有致之意,为盛暑纳凉、严冬沐阳光休息处所,兼可会友宴饮,观赏园景。南面离屋1米处,另有矩形小池一方,东设长廊,临水面而建,上置木质长椅,可凭栏垂钓。
  小池东方花厅,四围雕花木门,内铺磨砖地,中隔屏风,上悬书画。厅面积为40至50平方米,专供婚丧喜庆、设席宴客之需。厅之南北两面,遍植四季花木,东则竹林一片,绿影婆娑,竹叶摇曳。虽时节更替,而绿意依旧,景色秀丽,令人流连。
  小池南面紧倚正屋,筑有两层小楼一间,名曰“屏山楼”,面积6至7平方米,有木梯通上下,亦可由西门小门通入正屋,夏则凉爽,冬满阳光,为治学读书之所。
  全园设计规划精辟,风格布局别致。来园游憩者誉为洞天福地、世外桃源,殊有过奖之嫌。惜自新中国成立后,以经管乏人,历遭破坏(花厅即当地生产队占建之仓库);尤以“文革”期间受损最烈。现除古樟、池塘尚存旧貌外,举凡楼、厅、亭、廊等建筑,悉荡然无遗。昔日胜景迭经半个世纪以上之沧桑岁月、风风雨雨,只留得丛生杂树、遍地蔓草,言之令人痛惜。近闻慈城将建文化旅游古镇,恢复明清建筑,恐亦难复旧日风貌矣。
  古屋建于园西,两者紧连。为砖木结构连榀两层楼房,共有七间两弄,后隔天井有平屋九间。正屋前有大道地(天井),两旁有厢房各三间(平屋);前则大门,侧有大门屋(平房)各两间。全部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占地3.6亩。道地两侧厢房,于1925年间拆料修葺正屋,改筑围墙,仍显方正规范。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由当地生产队农户改建住所,除东边两幢一弄及后平屋三间仍留作自用外,均由他们任意占用。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始落实政策,实则名为发还原主,仍以收取历年象征性房租,及廉价售与原住农户,由他们自行设计装修内部,各自为计,无复旧日面貌可寻。
  又正屋东边楼上称“映红楼”,内藏古今书画,俗称“书房间”,自先祖定祥公以次,均在此潜心治学,各有所成。新中国成立后,先父仲邕府君,即将部分善本珍品自动捐献给浙江省图书馆,余则陆续散佚,迄上世纪80年代,几已一无所存。
  附述:坦园园屋始建祖之二世孙,即先祖父定祥公,尝于清戊子年(1888)应乡试中举,惜榜未出而人已殁。光绪《慈溪县志》内有“传”,系葛祥熊公撰稿,兹查录如后:
  “王定祥,字缦云。父光成,增庠生(清秀才别称)。定祥生而不羁,光成严督之。年十五成诸生。壹志词章,不喜解经之学,从同邑张翊偕游,以古今体诗相切磋坦园,手由校订,多善本。每成一艺,审慎字句,不轻出示人。议论不随人,唯阿乾嘉以来古文家。于桐城派雅勿喜,尤薄刘大魁,而不轻非阳湖,性傲岸,重行谊,亲友以急难告,必尽其力。
  为人任事始终无德色,人以是重之,学使瞿鸿禨两按宁波,定祥丁母艰,未与岁科试。鸿禨重其名,光绪十四年提试优行科。既试秋闱,定祥疾作,遽归,卒于家。后十日乡榜发,获隽。闻者惜焉。著有《映红楼诗文稿》。卒年三十四。”
  坦园始建祖之三世孙先父仲邕府君,为戊戌政变时废科举创新学前之末科秀才。辛亥革命前,即任旧慈溪中学教员。民国成立后,迭任杭州宗文中学、宁波效实中学文教席,先后达三十余载,后被效实中学追评为该校优秀教师。1941年宁波陷于敌手后,主持由慈溪中学分设之东部分校,艰苦备尝,矢志不懈于敌后教育。抗战胜利后,各分校兼并恢复县之初中,继续任教直至1949年解放离校,后任浙江省文史馆员。1953年逝世,年77岁。
  先叔幼度府君,曾留学日本,获药学士学位。回国后迭任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教师、津浦铁路卫生课长、宁波市卫生局长等职,至1948年逝世。
  二老阁始末记
  骆兆平
  浙东藏书之家,除范氏天一阁外,当推郑氏二老阁。二老阁经历了220多年,其历史之久,在我国古代藏书楼中也是罕见的。
  一
  二老阁是清初慈溪县城(今慈城)人郑性承其父郑梁遗志建立的。郑梁字禹梅,初号香眉,因慕白乐天和苏东坡的为人,自呼“香眉山主”。继号踽庵,后号寒村。拜黄宗羲为师。康熙二十七年(1688)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任文武会试同考官,出守高州。闻父逝,悲痛成病,半身残废,便改名风,字半人。郑性字义门,号南溪,康熙四年(1665)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一生未曾做官,师南雷黄氏之学,表彰不遗余力。康熙五十九年(1720)选为岁贡生,他不去受官,而漫游四方,自署“五岳游人”。五岳中只有衡山未至,晚年时将南行以毕其志,未几卒,时为乾隆八年(1743)七月十日。
  郑梁和郑性平生勤于学问,尊敬师长。郑梁临终前对他儿子说:“秦川府君,吾身所自出也,而道则兼师也。不幸而体归山陵,魂归碧落,不得朝夕于其侧,吾心怅焉。梨洲先生,吾学所自出也,而情犹吾父也。其殁也,吾昼见诸想象,夜见于梦寐,于顷刻之间。秦川府君在日,梨洲先生至辄喜,梨洲先生之于府君亦然。吾一日不见秦川府与梨洲先生,则漠然无所向,怅怅焉失所依旧。吾死,汝其建一阁,立于先生主,梨洲居左,秦川府君居右,而吾则侍于其侧,岁时致祭惟谨。”后来,郑性在家乡半浦建一阁(今宁波慈城半浦村),纪念郑溱和黄宗羲这两位老人,故称“二老阁”。
  郑溱是明末遗老,字子平,号兰皋,别号秦川。崇祯十三年(1640)考中副榜,入太学一年。为祭酒所推荐,将拜吏部主事,却被当道要人所阻,改授县令。郑溱不赴,拜疏归里,并对他的朋友说:“豺狼当道,举目将有河山之异矣!”清顺治三年(1646)开科举,友人约他赴试,他大笑说:“吾一生难进易退,事已至此,父母之身肯轻许人乎?”便隐居半浦,读书著述,五十年不入城市。友人中有做地方官的去见他,终被谢绝。年八十六而卒。
  二老之一的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南雷先生”,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人。青年时期即发奋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清兵南下,结寨四明山抗清,后在南明鲁王政权里任兵部职方司主事、监察御史、左副都御史等职。抗清失败后专心著述。康熙六年(1667)复举证人书院,在绍兴、鄞县、海宁等地讲学。朝廷请他参加修明史,他固辞不去,却同意他的儿子黄百家和门人万斯同、万言任纂修。他在送别万斯同的诗中写道:“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并将自己著作中有关明史的资料贡献出来。黄宗羲一生著术繁富,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八十六而卒。
  据徐嵩《二老阁记》和《郑氏家谱》卷十四记载,二老阁始建于康熙六十年(1721),次年因闹饥荒而辍工,雍正元年(1723)完工。(后来,谢为雯《登二老阁记》云:“阅二十六年,岁戊午四月初九日阁始成。”戊午为乾隆三年(1738),此说不确。)阁中所藏除郑氏先代遗书二万余卷外,还有黄宗羲的藏书三万卷,共计五万余卷。郑氏从郑溱的父亲郑启开始就藏书,郑勋《二砚窝书目记》说:“余家自先濮州公以文章显,代有传集,至宪副公积藏书二万卷。”黄宗羲所藏之书则更为丰富。全祖望《二老阁藏书记》中说:“太冲先生最喜收书,其搜罗大江以南诸家殆遍,所得最多者,前者澹生堂祁氏,后则传是楼徐氏,然未及编次为目也。垂老遭大水,卷轴尽坏,身后一火,失去大半。吾友郑丈南溪理而出之,其散乱者复整,其破损者复完,尚可得三万卷。而如薛居正《五代史》,乃天壤间罕遇者,已失去,可惜也。”
  郑性亲自到黄竹浦,把南雷图书用船载运到半浦。他深有感慨地写了一首诗以记其事:“劫后残编四五千,辞黄归郑上江船。可怜手泽消逾半,敢道心香绍得全。往似今朝从我载,未知异日请谁传。中间做个邮亭卒,一站程挑一站肩。”后来,郑性编《二老阁书目》,并整理黄宗羲遗稿,那时,四方学者访求南雷之学,不去竹浦而至半浦。二老阁在学术界享有盛名。
  二
  二老阁建造在郑梁翰林第东首,坐北朝南,为二层楼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阁前有明堂,阁后有池塘,围墙北面即半生亭,栽竹木花卉,是郑梁游咏之所。二老阁楼上中间一间供奉黄宗羲、郑溱、郑梁神位,左右两间贮黄氏遗书,楼下收藏郑氏遗书。
  郑性去世后,藏书由他的长子郑大节管理。大节怕善本遭失,就把宋元珍椠及稀见的抄本抽出来藏于私室。后来这许多珍本再也没有回阁,此为二老阁藏书的第一次散失。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命各省进呈图书作为底本。当时二老阁就进呈了一批书。二老阁进呈书的目录见于嘉庆十三年(1808)编印的《天一阁书目》卷首,计44种。光绪十年(1884)重编《天一阁见存书目》时,编者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浙江书录》,增补为65种,其中《四库全书》收录的有12种,存目者26种。然而,据涵秋阁抄本《各省进呈书目》中《浙江省第五次郑大节呈送书目》载,当时二老阁进呈书有82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郑大节家藏本”。后来这批“进呈书皆未领回”,此为二老阁藏书的第二次散失。
  乾隆五十一年(1786)夏天,郑氏翰林第东厢房因烧饭不慎而失火,东面廊屋居室烧尽,唯二老阁未危及。然而当地恶少却趁火打劫,登二老阁,见有巨库以为货物,发现皆古书。盗者私语:“吾闻郑氏藏书十余世矣,其中必有重值者。”遂争取而去,所存仅十之一二,且多残编断简,不堪收拾。此为二老阁藏书的第三次散失。
  后来,郑性的曾孙郑勋留意于市肆,物色旧藏散出之书。或虽非故物,倘遇以前曾经藏过相同的书籍时,均设法买回,或向收藏者借抄。这样经过十多年,积书二千余卷。可是,这些书籍没有藏入二老阁,郑勋在宅旁别储一室,称“二砚窝”。二砚窝藏书在嘉庆、道光间亦毁于火。
  二老阁自雍正元年(1723)建成至咸丰十一年(1861),经历了138个春秋。此时,书楼年久失修,适逢暴雨,栋宇倾塌,残破不堪。郑性的五世孙郑观海发起重修,使楼阁渐复旧观,但所藏书籍只有一万卷,且多虫蛀破烂,幸刻书的版子尚存。郑观海《辛酉重修二老阁感赋》云:“巍巍杰阁临江浒,数百年来蔽风雨。藏书万卷半虫蚀,遗集镂板尚不窳。上有先世木主存,祖孙三代相步武。岁岁春秋释奠诚,一瓣书香阅今古。崇朝盲风怪雨来,栋折樀崩难修补。此事原非独木支,创业当思绳厥祖。鸠工庀材几周章,子弟奔走力宜努。藉藉人言嗟废兴,家乏藏镪被人侮。幸也祖泽尚未泯,竭蹶张罗撑门户。虽无翚飞鸟革观,依旧规模拭目睹。岿然咸仰鲁灵光,万丈光芒中夜吐。”不料于同年十一月,当地恶棍乘太平军攻占慈溪县城的混乱之机,进入二老阁,窃去藏书一批。数年后,这批书籍由慈溪冯氏醉经阁收得。此为二老阁藏书的第四次散出。
  自同治初年至清朝末年这80年间,二老阁藏书没有受到大的变动,但是管理制度渐渐松弛,书楼又陈旧破漏。民国初年,由郑性七世孙公议,将所存藏书和书板卖给上海书贾,其他剩余的残破书籍陆续论斤估值卖给镇海人倪椿如。倪氏住在宁波江北岸扬善路,新中国成立初书籍尽毁于火。至此,二老阁的藏书便散失殆尽。
  1943年,郑氏后人郑志远、郑怀玉、郑荣祖把摇摇欲坠的二老阁藏书楼拆掉变卖,于是,这座著名的藏书楼便默默地消失了。1983年8月,笔者专程去半浦访问,在乱石荒草之中查看二老阁遗址,发现当年留下来的围墙尚存两米左右,墙基整块条石完好,阁后的古井和小池还依然如故,生满青苔的几块假山石倾倒在池边。目睹过二老阁的老人们尚能回忆起旧时的情景,讲述生动的故事。
  三
  二老阁不仅藏书,而且刻书。郑性在乾隆四年(1739)就刻黄宗羲的《明儒学案》。该书共有62卷,是一部完备的明代学术思想史著作。“故城贾氏颠倒《明儒学案》之次第,(郑性)正其误而重刊之。”次年又刻《南溪梦》一卷、《南溪寤歌》一卷、《南溪不文》一卷、《仅真集》一卷,这四种书总称《南溪偶刊》。他在本书自题中说:“去年为梨洲黄子刊《明儒学案》毕,梓人请曰:‘我辈在此无事,愿刻所著以糊口。’因从之,检拾其十之五六而刊之。”可知当时刻书的一般情况。嘉庆年间,郑性的曾孙郑勋再次兴起刻书,所刻有黄宗羲的著作和郑氏家著等,对于保存和传播浙东学术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二老阁刻书,前后历时70年,书上均有牌记。但是究竟刻印过多少种,却未见确切记载。现代宁波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曾收集了20种,计105卷,合称《二老阁丛书》,著录在他的《伏跗室书目》里,其子目有:
  《石鱼偶记》一卷,宋杨简撰;《勉斋遗稿》三卷,明郑满撰;《天益山堂遗集》十卷续刻二卷,明冯元仲撰;《明夷待访录》一卷,清黄宗羲撰;《思旧录》一卷,清黄宗羲撰;《南雷诗历》五卷、《文约》四卷,清黄宗羲撰;《求仁录辑要》十卷,清潘平格撰;《寒村诗文选》三十六卷,清郑梁撰;《举业偶存》二卷,清郑梁撰;《湛园未定稿》六卷,清姜宸英撰;《南溪偶刊》四卷,清郑性撰;《野云居诗文稿》三卷,清郑竺撰;《四明四友诗》六卷,清郑梁选;《守高赠言》一卷、《郑平子寿序》一卷、《秦川八十祝辞》一卷、《寒村七十祝辞》一卷、《雪窦倡和诗》五卷,清郑梁、李暾等撰;《初夏倡和诗》一卷,清郑梁等撰;《江亭倡和诗》一卷,清李暾等撰。
  上述子目不包括《明儒学案》。显然,二老阁刻书当在20种以上。1997年2月,笔者去浙江图书馆访书,见该馆藏《二老阁丛书》48册,钤有嘉业堂藏书印,但较上述子目缺《湛园未定稿》和《野云居诗文稿》2种。
  慈城的台门
  应根法
  古城山上有九条岭,九条岭下有座抱珠山,很早之前就被乡民们称为“九龙抢珠”。九龙聚会的千年古城,城的里边都是高高林立的三马头墙、五马头墙,与城门、城墙、城河相映成趣。
  古县城——慈城多台门。古城的台门,颇具地方特色。台门者,邸第之意,其格调典雅古朴,造型独特,自然大方,在江南宅第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里到底有多少台门?民国初年,民间曾有这样一首歌谣:“慈溪城里二万人,十庙十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一千零。”
  古城台门的名称,有以官衔命名,有以科举功名命名,有以行业来命名,也有以宅主的姓氏命名。以官衔命名的,如阁老台门、尚书台门、天官台门、翰林台门、御史台门等。以科举功名命名的,如状元台门、榜眼台门、探花台门、进士台门、举人台门等。以行业命名的,如二成斋药店台门、当铺台门、南货泰昌台门、铜泊台门、通和锡店台门等。以原来宅主姓氏命名的,如方家台门,其气势雄伟,造型完美,是江南保持最完整的一座台门,它建于道光八年吉旦,有清施伯全题字“韫玉怀珠”,北面有董国第题“入孝出第”四字,此砖雕台门被省列为明清古建筑保护单位。如福字门头台门,其台门上用青石条石雕,陈鸿宝题字“顺思流泽”。在冯家台门,有清乾隆年间检讨冯全修的题字“迎薰受枯”四字,这些砖雕在古城保持得十分完整。尤其是冯岳彩绘台门,是江南罕见的皇帝赐建的木制彩绘台门,台门造型用白、红、青、绿彩漆绘制成各种花鸟、禽兽图案,加镂空木雕衬托,光彩夺目,古色古香,雄伟气派。此外,还有钱家台门、秦家台门等等。
  古城台门的格调多为大门顶上有跳檐翘角,台阶固框,里面为进堂式住宅,三进、五进,或七进,砖木结构,红石板、青石条铺地。有的还有石萧墙、磨砖墙,光滑细腻,精致美观;有的还有高高的马头墙,以防火、防水、防盗。
  古城的台门门斗里,多悬有匾额,称为门匾。门匾有蓝底金字,有白底黑字。悬挂的格式有横卧式的,也有直竖式的。而以蓝底金字、直竖式悬挂为显赫。门匾上的题字,或昭以台门主人的官衔,或昭以台门主人的功名,如“两都冢宰”、“大学士第”、“布政第”、“大夫第”、“黄门第”等。
  古城的台门,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古城的独特风情,它反映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文景观和民间建筑的艺术特点。近年来已吸引了众多游客竞相拍照,均赞叹不已。今天,为让古城的台门重放光彩,让世人重新认识台门的历史价值,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现存的台门。
  慈城名宅布政房
  冯一敏
  慈城布政房原是冯氏宅第,冯叔吉故居,至明代冯叔吉任布政使时,经整修增扩后,称为布政房,堂名“留余”。
  冯叔吉,字汝迪,生于嘉靖十一年(1532),是冯燮长子,年二十举嘉靖三十一年(1552)乡试(省试)第四名,次年成进士,除泰和令,未几入礼部主事,再迁两淮运判,擢徽州丞,迁池州守,进江西按察副使,左迁山西参议会。盗掠芜湖,遂移江南备兵,历湖广右布政使,随即转为左。仕进遂意,为人倜傥,经济大略,出自天授,筹划兵务尤其所长,生三子一女、年始艾,回故居。曰:二十登朝,五十归里。住文溪山中,一意教子。长子若吕,万历十年(1582)举人,政绩甚著。仲子若舒,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受刑部主事,年三十三客死异地。季子若陶,有文名,因嗜酒而早卒,其子元仲四岁失怙。女儿招婿湖心张家。
  布政房是慈城众多官宦宅第之一,也是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地处慈城中部偏东的一条古建筑群街——金家并巷北首,东至太湖路,西连甲第世家,北近尚志路,南临金家井巷,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包括积高堂、福字门头)。整体木结构古建筑,坐北朝南,具有宋代建筑特色,风格古朴,高墙深院,宏丽并蓄。大门距太湖路河20米处,门楼高大,两旁斜砌方形磨砖,并向外呈八字式,地栿(门槛)较高;大门东侧连有门屋,管门人寝居。门对照壁一座,下用石雕须弥座,长10余米,今尚存,上是斜砌方形磨砖,照壁脚左右各筑40厘米,宽十几米长的活沟,通太湖路河。门前大石鼓一对,门檐外蹲坐一对青石雕凿的大狮子,雕艺精巧细腻,自然逼真,可谓活灵活现,比较罕见,口内含有活动石珠。笔者见过不少石狮,都未能与这对石狮相媲美。童年时经常到那里玩,骑石鼓,爬石狮,惜乎被人为破坏得无影无踪。曾询问邻近居住者及年长者,有的说是填河,有的说被敲作碎石子用了,后来询问到一位在1976年亲眼看到敲掉这对石狮的人说,是用来圈屋边地园作界栏用了,如此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真是作孽!好不容易从“文革”中幸存下来,却这样消失了。
  进大门下阶左弯往西10米,有仪门一座,东上二阶梯,西下二阶梯,经过3米宽、20米长的用条石铺就的通道折北,即抵前大厅天井,踏过如意阶即至前大厅。主体建筑,桥梁式屋宇高大,抬梁粗壮,其材至少有二人合抱的树才能锯成。前厅三间二弄,东西正房各三间高平屋,间阔过梁,为东厅西厅,共11间相连接一起。正房中间磨砖铺地,东西厅前各有相对应的一大方天井,其中各置石刻花坛。东厅东侧有巡更楼等屋,这些建筑还原汁原味地保持着当年的风格与风貌。鳞鳞大厦,白墙乌瓦,高低错落有致,显示着当时布政使宅第的气派。
  中进和厅堂,已有拆建与改建,上世纪60年代做过饲养场。虽经历代沧桑,沿着历史的旧迹,还能看到宅第的范围。宅东南沿河有宅第花园,等我辈看到已是一片荒芜,仅剩下一株古老的沙朴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宅东有统宗祠福聚支下的小祠堂,堂名“积高”。据传说这是宋代建筑,五开间,祠前有五间阔的空旷道地,两面相对有旗杆石夹一对,祠之正中对面南向是祠堂大门。(布政房的大门是正对着中祠堂门开着的。)祠门上悬挂一大匾额“进士世家”,据传是朝廷所赐,此祠门平时不开,出入由祠的大门两旁月洞门走的。每当过新年时挂先祖像祭祀,四时八节亦有祀祖。
  大门西首即金家井巷路北侧一排平房,停轿之用,金家井巷路南侧一排六间平房(从照壁须弥座石起至东),供武官、公差骑马者桩马饲马之所。
  后来冯叔吉公,又在小东门内购入地基建起新布政房,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比老布政房大,约6400平方米(包括冯宅、俞宅)。为了行走方便,不远绕走,在新旧布政房之间于大湖路河上架起一条过街梁,石梁上有楼,以通往来,雨天也不会湿衣,过街梁东西向走道,南北开窗,一上楼四方景色尽在眼底,还可俯瞰河流、舟船,从过街楼的窗口吊下篮头至舟中购买老菱、玉米、番茄等食品。
  世事都在不断更迭,到冯叔吉孙辈时,若冯元仲,为人慷慨好施,救济贫穷。他在小东门外汤山建一草堂,名“天益”,吟诗会文,过着隐居生活,但心系着贫苦人,每到炊饭时候,他立在汤山高处,观望无炊烟人家,即上门访之,确是贫困无米炊的,即送米至其家。这样久之,存银贷完,就出卖祖上新造的布政房给俞姓,并将宅内之物弃之。冯元仲故世后,旧居尚保存下来,直至现在。虽然已被折腾得满目疮痍,但故居基本格局尚在。新的布政房虽然出卖,无非是易了个主人,称为俞宅,但整个古建筑还存于世。
  新老布政房原为一个整体建筑,有过街楼把两边建筑相连,占地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200平方米,而主体建筑都为明万历时的原物。现布政房、福字门头、冯宅三处为浙江省级文保单位,俞宅为宁波市级文保单位。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慈城旅游资源的重要开发点,慈城的名宅都具有极强的魅力与修复的重要价值,这该有多大的吸引力啊?我们期望这所名宅,早日重现迷人的光彩。
  清道观与桂花厅
  俞学欧
  旧历三月初八,是清道观朱天菩萨生日。1937年时慈溪县城广大群众对朱天菩萨万分敬仰,早晨均买香烛携老带小前往清道观烧香。在慈城中,过直街转横街跟随一班香客出大东门,沿护城河畔走,即是一座小庵,名曰道清庵。离庵不远的地方,有两座石牌坊:南北向是著名的“父子进士”牌坊,东西向进入清道观牌坊,两旁是参天柏树,高大茂盛。再向南拐弯,登百步青石台阶(笔者在台阶上曾拍过照),就到了一个四角方方的云亭。从这里极目远望,北面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南是慈江,横贯眼前。若是坐观闲思,真有飘飘欲仙之感,其风景之秀丽,环境之宁静,真是得天独厚。
  在云亭稍事休息片刻,再拾级而上,经20余级,到了朱天菩萨大殿。朱天君身穿黄衣(明末最后的殉国皇帝崇祯帝),两旁矗立着四大元帅,与寺庙的四大金刚有所不同。朱天君后面是王灵官殿。进入第二道山门,便是24间走马楼,四周供奉着各种神像。进香的善男信女,在此祈求神灵保佑。走出了走马楼,面前有一戏台,每旧历六月二十四日(传说是雷祖菩萨诞辰日),这里就有戏班子演戏,香火旺盛,热闹非凡,夜间一些虔诚信徒在此夜宿求梦,祈求好运。
  由此而上,还有五六层殿堂,是东岳殿、太乙殿、雷祖殿、玉皇殿、三清殿等等,殿内均塑有各种神像,其中以三清殿为最高,供奉的是元始天尊、上清真人和太上老君三尊神像。戏台两旁,还有关岳殿、小洞天和文昌阁,后面东边还有十王殿。这十王殿,就是民间俗称之为“阴间”的十殿阎王殿,殿内阴森森地塑着十殿阎王,旁边站着牛头、马面、判官、鬼卒、黑白无常,另有刀山、火海、油锅等刑罚工具。传说人死后善恶分明,善的升天堂,恶的沦入地狱,虽属迷信无稽之谈,但在当时教义中也对劝人为善,起着一定的作用。清道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只铜铸大钟,是用七千余斤黄铜打造的,钟声清脆洪亮,方圆十里内外的人都能听到,惜乎这只大钟珍宝至今早已消失。
  从关岳殿往上走,那就是桂花厅。这桂花厅是一座二层楼建筑,屋旁山地边种植桂花树,所以称为“桂花厅”。楼上三面空间装置玻璃窗,登楼眺望,四周景色,尽在眼前。慈江上三座拱桥,最近夹田桥,向西有三板桥、太平桥,广阔的田野,远处的彭山塔,尽收眼底。这里是慈溪县城的门户,景色幽稚秀丽。
  桂花厅有一张圆形红木台桌,雕刻精致,两旁还有大座。美酒素食,有素十景、素疚阁、素鸡等,花色品种繁多,别有风味。切盼重建清道观旅游景区,让老者再次到慈城旅游,重履六十七年前旧景。
  杨陈翰林第的今昔
  宋天仁 秦师娄
  旧景盛况
  翰林第又名太史第,为杨谋和杨泰亨的宅第。杨谋,字庆槐子,先世仕鄞,营宅赭山杨陈。杨泰亨,号理庵,咸丰八年(1858)举人,援例授内阁中书,同治四年(1865)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职检讨。庚午、癸酉两主湖南乡试,嗣以母老致仕告归。于乡设塾以教宗人子姓,施及乡里,奖掖后起,扶植孤寒。有子五人,先后获诸生、举人、优贡、拔贡,有家骥获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父子进士,一时绝称。同治、光绪间缙绅不绝,建先世祠堂,营修宅第,是谓鼎盛也。
  泰亨平生勤学好问,精书法工诗文,熟于掌故,搜集乡邦文献,不遗余力。著有《饮雪轩诗文》各4卷、笔记4卷,《佩韦斋随笔》2卷,总纂《慈溪县志》56卷。
  翰林第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大门前有广场,前有村河,有桥五座,大门对面有高大照壁,六对旗杆夹分立两旁,上方是锡盘顶,杨氏旗帜迎风飘扬。
  大门左右石狮雄踞,坐北朝南,门为四扇竹丝纹钉,有铁门环,两旁有石鼓,门楣镀金匾“太史第”。进大门有甬道,第一进为七间二弄,中进也是七间二弄,后进为一厅堂,左右三间无弄有后天井。前厅正中挂有慈禧太后御赐“岁岁平安”,左柱楹联是大学士张倜初所书,右柱是浙江学政瞿鸿基所书,还有浙江督军卢永祥所书对联。
  穿过长弄有西花厅和花园,亭台楼阁廊榭皆有木刻石雕,厅园植有名贵花木,石榴、茶花、桂花,四季盛开,以供宾客憩息。
  附属建筑及其他
  寿母堂——在翰林第南50米处,是杨泰亨夫人六十寿辰时所建。楼屋七间,两旁厢房各三间,并排,都坐北朝南,中堂榜书匾额“寿母堂”。楼上置有大量名人书画、文房四宝,有梅调鼎楹联;楼下有曾国藩手书石刻碑文,檐前宫灯流苏,一副江南世家气派。
  进村三桥——从慈溪县城到杨陈村,有三桥。第一桥称为“放光明桥”;第二桥称为“步云桥”,道台、县令、门生和来客,必须至此下轿、下马步行,停止开锣喝道;第三桥是“寿母桥”方达翰林第。
  杨氏宗祠——翰林第西100米处,坐北朝,南,前进五间大厅,供有祖先神位,后进四间,专供处士。大厅前天井建有戏台,两边建有看楼。大门前有照壁一座,左右有旗杆夹两对,大门旁有抱柱楹联一对:“赭北名家,关西旧族。”
  杨氏宗祠是杨氏族人逢时遇节演戏祭祖之地。
  杨氏家庵(坟庄)——在距村南200米的高坡处,东北绕河,面积约五亩;建有坟庄六间,入口处有石牌坊两座,周围植有樟树、松树。旧俗清明前后祭祖墓,中午散胙,论人分吉饼。西首又建有“旃檀庵”,分前后二进各五间,南北厢房各五间。庵有后花园一座,有假山、荷花池,栽有花卉等;前殿供“真武大帝”,后殿供“观世音”。朔望为进香期。有尼姑三四人住持,朝夕功课。
  杨氏后裔情况——民国时期,杨泰亨孙儿杨犹龙与丈亭李家的前财政部长李思浩女儿联姻,任沪上虞洽卿秘书。其儿子杨念祖,美籍华裔,化学博士,新中国成立后数次来京、沪讲学,获中央部门领导接见,曾到故乡访问旧迹。
  现在的状况,翰林第房屋基本仍在,略有改装,楹联、古籍多在十年动乱中被“扫四旧”破坏、散失。
  冯岳府第的彩绘台门
  应根法 阎定国
  考究的古代江南民居都建有不同式样的台门。所谓台门,就是民居前设置的大门,上有门楼遮盖,显示其庄重气派、官阶地位。
  慈城有许多座官宦府第,各式台门异样百怪,极其显赫,不但构造独具匠心,而且有石有木,有雕有绘,丰富多彩。冯岳府第的大门是木制彩绘台门,它坐落于现在的尚志路完节坊里,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主人冯岳官擢刑部尚书,因完节而归,故为其立有“完节”、“惇德”两坊。
  冯岳,字望子,号贞所,慈城人,为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济南知府、山东按察副使、河南参政、江西按察使改右布政、顺天府尹、都察院右副御使和御使、刑部尚书等职三十余载。为官清正廉洁,执法不阿。年过六十时辞官还乡,因其原宅遭火灾,万历帝钦赐建宅,并在宅外造“完节”、“惇德”两座石牌坊,以彰显其功绩。
  冯岳生于弘治十年(1497),卒于万历十二年(1584),享年八十有七,葬于县东15里夏家西岙。万历十二年谕祭文:“惟卿资性端凝,才猷敏练,抱魁甲第,筮仕冬官,洊更藩臬(法度)之司,懋著旬宣之绩,升华总宪,督抚大邦,逋寇借以扫除,遐陬赖其保障,肆陪卿于枢府,遂正席于留曹委用,方隆气闲遽返,兹闻令终告成,可惜,特颁祭葬,用溥恤恩,尔灵有知,尚其钦服。”
  明代张瀚撰墓志铭曰:“惠泽在人,勋名垂世,铭词不〓,镌此贞石,纳诸幽宫,为东千亿。”
  冯岳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赐匾额“三朝伟望”。原住骢马桥南日新路口尚书第,嘉靖年间大厅毁于火,后乃徙居于颜家桥东,即现在的完节坊。当时,万历帝钦赐一座彩绘大门与他,从此彩绘台门声名鹊起,客友满堂。彩绘台门为南向五开间,大厅三间两厢房,后堂楼五间,两弄两厢房,再加后轩小屋五间,形成三个四合院六天井。
  冯岳府第的彩绘台门,是浙东保持得比较完整的一座古迹,现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彩绘台门据传最早出现在唐太宗时期。彩绘台门的建造,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有皇帝直接下令敕封的,便委派工部中的木匠、泥匠来建造。建造彩绘台门都有一定的尺寸大小以及规模,工部里的工匠也不能随便更改结构,因此建造一座彩绘台门是件相当严肃的大事。即使有权有钱者,也不准随随便便建造彩绘台门,一般的官员根本不能随便仿造的。
  冯岳府第彩绘台门,两侧透雕有花卉、鲤鱼跳龙门等图案,门槛四道,连楹透雕成云纹与丹凤朝阳。整座台门皆用白、红、青、绿等彩漆绘出几何图案以及假山、牡丹、白鹤等,美观大方,气魄雄壮。大门两边有须弥座、抱鼓石,门前有石狮一对,梢间之前有八字墙。大门正南有照壁,用方磨砖斜砌,浮雕麒麟与卷草纹,仪门前有高大的旗杆石。
  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台门模样虽在,但油漆剥落,原木构件虫蛀朽腐,“完节”坊仅留柱身,“惇德”坊仅存故地。这样的台门建筑别具一格,是浙东明代门楼彩绘和雕刻在近代保存最好的一处,在浙江范围内确属罕见,弥足珍贵,是明代万历年间,皇帝钦赐所建的文物瑰宝。
  今天,宁波市政府为开发古城旅游资源,使文物重现其原貌,冯岳府第彩绘台门为重点复原项目之一,届时人们能一睹其风采。
  慈城的瓦爿墙
  袁昂
  在慈城你随处能看到高耸的马头墙、连甍的屋宇,而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堵堵苍老又奇特的碎砖瓦砌起来的墙。在井弄、河头弄,在朝北门头郑家或是报德庵那边的后弄,都能见到它们逶迤的身影。这些老墙不仅作围墙,正屋的后墙、山墙都有很好的保存。有位资深的文保专家称这种充满特色又无任何史料记载的建筑产品全国稀见,是慈城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晚清时中国政局动荡,外夷入侵,兵火连绵。慈城这个穿城三里的小小城池竟留下了几十处面积达数百亩的火烧滩。已在外邑安居营生的慈城官宦商贾多已家道中落,再也无力花真金白银为重塑昔日辉煌而广造大屋。随着时间的流逝,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低矮的平屋、厢房、偏间。慈城的一些能工巧匠在艰难时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就地取材,硬是从火烧场的断壁残垣中创造了中国营造史上独一无二的清水瓦爿墙。百多年后就在它快被人们所遗忘时,在不断的拆迁浪潮中快要销声匿迹时,它的价值被发掘出来。几幅泛黄的照片诉说着古城闾巷的深邃与厚重、沧桑与悲怆。瓦爿墙同粉墙黛瓦庭院深深的官宦宅第相得益彰,展示着一种类似于西风、瘦马,老树、昏鸦般的残缺美。住在慈城几十年,瓦爿墙黑不溜秋的面容已是熟视无睹,见怪不怪,而当你离开许久,再回睨往昔的景物时,挚爱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我出生在一间柴房里,那是县前旁一排茶坊的后间。为了母亲的分娩,家里房子是临时租的。这四间大七架的原茶坊除临街的门面是用排门板和窗棂夹成外,其他三面尽是用瓦爿筑成。茶坊对面就是个很大的火烧滩整理出来的菜园,附近的人都称它为“高山堆”。后来上初小时,我和几个同学经常从那里穿近路去尚志学校。这途中有条角尺弄,两旁尽是拿粉笔画过去显得跌跌扳扳的碎瓦爿,想涂鸦画个人样的地方都没有。由于处在家和学堂之间,无人管得着,所有要被充公的玩意儿都藏匿在隐蔽的墙洞里。所以这里成了读书小顽(方言,指小男孩)的天堂,我们玩得很开心。常玩的有打头洞二洞,飞油贴红毛人,抑或寻块厚点砖面刨刨碗米粉。有一回放夜学,我们每人握了一只下午劳作课做的纸风车,争相往墙缝里插,比谁插得高,就在我踮起脚尖伸手超过同伴时,一条胖鼓鼓的四脚蛇从墙上蔓延的木莲藤中悄无声息地探出身来,吓得我们拉过书包滑滚而逃。第二天上学去,哪里还有风车的影子,为此我们着实懊恼了好几天。
  有关这堵墙还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忘却。那是个黄梅时节,淫雨霏霏,因家境贫困买不起套鞋穿,我也想学其他同学样做双高脚雨鞋,于是找机会在这堵墙的角子里挖出两块断龙骨来。龙骨砖后有倒U型的槽,只要再弄条绳子绑在布鞋上就大功告成。也不知怎么让主人家知道了,我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走那条捷径,只得绕观音堂去学校。但哪里经得住同学们的讥笑,我没坚持几天就又跟上他们返回了老路。有一天中午,我一人经过弄堂,突然发现那院墙中很少开的柴门边立着一位慈祥的阿婆,她定要送我一双洗得发白的木底布鞋,说是她儿子穿剩的,让我雨天好换换脚。我脸红红的,怎么也不敢要。最后这双土套鞋送到了我母亲手里。我母亲教导我,说:“人家阿婆多好,你还好意思挖人家墙脚?这瓦爿墙最怕的就是倒墙缺!”
  阿婆的瓦爿墙院耸立几十年,同她细心照看是分不开的。哪怕上世纪50年代那场台风,阿婆老早请来“德顺泥水”用旧木料一档一档地斜撑在弄堂里,那梢端横钉着宽木板,硬是躲过了这场灾难。我清楚地记得风雨过后的次日早晨,阿婆站在一片狼藉的弄里指点我们小心地从撑挡下猫腰而过。
  如今,这堵瓦爿墙还在,只是时过境迁,屋主人已非原来的阿婆。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上世纪80年代的新主人见瓦爿墙面太陈旧,便搞了个石灰砂浆铁板光,清爽是清爽不少,但往日的韵味已是荡然无存了。
  “德顺泥水”不是地道的慈城人,只是北门头一家大户人家的看牛顽,原籍可能在浙江的乐清那边。他从小聪明灵巧,膛灶、捉漏无师自通。由于安家的需要,他当时在小东门城脚边为自己搭了一间草棚。他看到城里街街弄弄有许多房子都是用瓦砾砌成,于是从附近火烧滩挑来断石板、碎砖片,嘀嘀咯咯地大干了一场。完了之后倒也结实避风。他自己看看满意,人家瞧瞧也挺顺眼。慢慢地有人来请他做泥水,瓦爿墙也就打得越来越精湛。当然牛是不用放了,起先在一个包作那里干,后来加入了泥石社,直到退休吃劳保。
  “德顺泥水”打瓦爿墙有三绝。人家要两人对打,他单独一人捞得起。其二是别的师傅总得吊上一根平线靠根尺,他嫌碍手碍脚时常被省掉。还有一绝就是破瓦片也能翻出花样来。他能将驼背似的碎瓦叠成一排排的,像一面账房先生的大算盘,也有搭成现在的拼花地板样来,人字形的,煞是好看。“德顺泥水”独打的墙头还存有个小秘密,他会在不起眼的地方留下艺名“阿人”,“顺”、“人”同音,笔画却少了不少,当然若非他亲自指点,这些用暗红色烧碎瓦片夹成的“天书”,别人是很难找到的,因为它可能是侧向的,也可能是倒着的。瓦爿墙是永远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之所以留个印记,想必他是为了承担责任而已。
  “德顺泥水”自己没有拜过鲁班,后来倒有两个小青年拜他为师,但泥石社没生存多久,结果都转了行。如今社会自然再没有人摆弄瓦爿了,“德顺泥水”平静地度着晚年,捧一壶茶在小店门口坐坐,掏掏老古,兴趣来时他会去哪个弄堂弄尾转转,看看他以前打过的墙头。如果正好有人问他在寻找什么,他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这些碎料的出身:这段墙里哪些是“宽八斤”,哪些是烟囱砖,那特别厚的瓦片可能产于姜湖,而雕有云纹、双龙戏珠等图案的则是大屋人家顶头的脊瓦…
  前年我曾去拜访过德顺师傅,古稀之年的他看上去还算健康。他的脸总是古铜一般,粗糙的大手似深度皲裂的柴果脯,晒煞泥水、邋遢泥水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陪他参观了正在施工中的县衙工地。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么大的造屋场面让他兴奋不已。在泥作滩场,正从卡车卸下的小本瓦嘞梭头的新,泛着幽幽青光的“斗四砖”快码成了山,一旁有十几个古建公司的细作泥匠,磨砖的磨砖,刻花的刻花,忙得不可开交。德顺师傅没赶上好年景,实实足足捧了半个世纪的碎瓦爿,竟没造过一幢像样的大屋,这恐怕是他一生的遗憾。我们又朝东大仓旧址上的木工场地走去,可他的目光却转到临保善堂边的围墙上。他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就是他和伙计们一起,在短短的几天之中修复了一百多米长的瓦爿墙。真是一次值得自豪的邂逅,我也万分惊讶。想不到德顺师傅老早就在为保护古县城出力了。在清清堂的石阶上,俯视拔地而起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德顺师傅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后生五十年就好了。我理解他的心情,此时他的手一定是痒痒的。也许我们的古县城开发当中,需要原汁原味修复一些古街闾巷时,德顺师傅的三绝说不定还能唱上一唱呢!我祝愿他健旺高寿。
  “男人乖沈万山,女人乖瓦爿滩;儿子强撑外洋,媳妇强瓦爿墙。”这是老慈城的一首重男轻女的民谣,也是慈城旧时的一段真实写照。
  闲话慈城祠堂
  应根法
  祠堂也叫宗祠,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同族的人为共同祭祀祖先而建造的房屋。与此同时,这也成了维系血脉团结的象征物,具有严重的排他性。
  就慈城来说,祠堂有宗堂、祖堂、家堂之分。所谓同姓不同宗,同宗不同房,均以血脉的主脉、分脉、支脉以及细脉来区分,因此同属祠堂一类,名称众多。如冯姓,在尚志路有统宗祠,在莫家巷有大宗祠,在中山路有惠宗祠和观德祠,在慈湖北首有德润祠,在金刚并弄有积高祠,在四平路有启丞祠;如钱姓,在光华路有大宗祠和显仁祠,在金刚井弄有致思祠,在后施巷有钱正祠,在南门有孝子祠;如周姓,在民生路有滋德堂,在秧田弄有世恩堂,在德星桥有世德堂;如王姓,在中山路有三凤祠堂,在三民路附近有三槐祠堂。概括地说,慈城面积不大,但祠堂星罗棋布,宗法势力不可小觑。比之乡村,除大村落外,少见郑氏宗祠之类房屋。半浦郑氏宗祠的门匾“老祠堂”三字,则是赫赫有名的江南才子祝枝山为郑家题写的,其整块木料不是一般的普通木头,而是用乌木紫檀制成的,三个闪光的大字用金粉与老漆调和制成。这是江南极罕见的一块堂匾,可惜毁于“文革”期间。在杨陈翰林第,杨泰亨为孝子祠题写了一副楹联,横额是“大好溪山”,二联是“赭北名家,关西旧族”。
  各地有各地的祭祀风俗。按慈城风俗,每年正月初一、清明以及冬至为重大的共祭日子,大开祠堂门。有的还由族长高挂祖先画像,供子孙瞻仰并顶礼膜拜。据流传说法,为惩戒不孝子孙,也要大开祠堂门。至于子孙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自然少不了又大开祠堂门,让他拜谒列祖列宗神位。
  祠堂有大有小,建筑物格局亦不一样。一般的格局为:大门上有个石板地面的遮雨门楼,有长方形石板天井通向安放祖宗神位的房屋。这种房屋高出天井三五个步阶。屋为高平屋,共三间,各间宽度与深度一致,地面为石板。如果是坐北朝南的话,北墙上三间连排的木龛上有不等的楼梯式格子,用以自上而下安放列祖列宗神位。
  考究型的祠堂建筑别具一格。如至今仍部分保存着的光华路钱姓大宗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门楼槛外左右各安有一个大石鼓,两扇高大而厚重的木门,高地槛。进门后为石板天井,尽头左右各有一副旗杆石夹,显示先人的显赫地位。天井中部两侧墙上各开有一座月洞门,门是栅栏式的。门外有石板铺的甬道,西甬道两头不往外通,东甬道北头堵住,南头与大门并行处开有小门,据说用以日常祭祀进出。安放祖宗神位的房屋建筑与一般相同。
  在雷家巷的郑家祠堂,建于民国早期,进门后,天井两边墙上分嵌有砖刻“源远”、“流长”的大字,估计当初的字为黑色。然后是左右两层楼房,与安放祖宗神位的高平屋相连接。楼房屋檐造型独特,屋、柱上雕着倒挂狮子抱球,姿态优美。至于它的用途则不明。
  民生路的陈家祠堂另一种特色,表现在奉祀屋内左右墙上嵌着多块在石碑上用线条勾勒的历代做官祖宗的半身像,官职最大者为宋代元帅,另有一块刻有列祖列宗姓名。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祠堂被征用作油厂,房被改建,雕像与姓名碑被移作他用,故而现在难见其真面目。
  祠堂的变迁是社会大变革的结果。除具有一定的政治价值和艺术价值,需要保存和修复外,其余的自然消失,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不足为惜。
  慈城的祠堂颇多:水门桥下南端有赵家祠堂,民生路商业会场原是方家祠堂,华家弄有胡家祠堂和葛家祠堂,中山路有姚家祠堂,德星桥体仁堂边有李家祠堂,朱家祠堂的主人被邑人称为“龙头拐杖”之一的朱卿线,竺巷东路有秦家祠堂、俞家祠堂、阮家祠堂,民族路有刘家祠堂、罗家祠堂,太阳殿路有应家祠堂,杨家弄有凌家祠堂,日新路有何家祠堂,中华路小西门南端有韩家祠堂,顾家弄南面有顾家祠堂。另外,玉皇阁西北面是宋代孙梦观宅,孙氏是大族,因而名叫孙家桥,后取名玉皇阁桥,孙家有燕巢堂;慈湖畔上有杨家祠堂、桂家祠堂、颜家祠堂、向家祠堂;软板桥有陈家的志仁堂,光华路有陈家的祖堂。林家祠堂,被邑人称之为“德星桥林家”,其主人叫林一大,祠堂在粮机厂东面。在三民路口的西南面是学前埠头林家的祠堂,还有顾家弄北面林家祠堂,堂的西墙上有一块青石的石碑保存尚好。
  祠堂乃是古镇的历史沉淀。祠堂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祠堂也是古镇人安居乐业、忱善而居、团结宗族、善做好事的象征。数千年以来,人类为求生存,与自然灾害斗,与毒虫猛兽斗,与艰难困苦斗,从实践中领悟到祖先创业之不易,团结互助之必要,因而聚族而居,依靠群体的力量,与大自然抗争。总之,祠堂应该是人们为纪念创业的祖先和团结族类应运而生吧。
  向氏大耐堂老大门
  徐国增
  慈城的大耐堂虽然尚存,但其大门却早已毁于“文革”期间,大耐堂的大门,坐北朝南,门的两边置有一对抱鼓石,左边有一石凳,门的上方有四根圆木,大约就是所谓的门档吧。门档上方置有一匾,上书有“甬东名阀”四字,门内又有一匾,书有“诰封三代”字样。匾上的这些字,我是上学后才逐一逐一认得的,至于落款及印章当时还未能识及,我想肯定也是出于某位名家之手吧。
  大耐堂据向家宗谱引《宋史·向敏中传》曰:“天禧初加吏部尚书…帝赏称向敏中大耐官职。”意为向敏中荣辱不惊,大耐得寂寞和升赏,大耐堂之名由此而来,当时悬挂的“大耐堂”匾额是明代天顺间(1457—1464)所制。
  大耐堂为单檐硬山式三开间建筑,穿斗架的木结构厅堂。整个建筑高大通畅,厅堂明间梁架施中柱,梁架上部隔墙是芦苇芯,外抹泥巴,椽上铺芦苇。
  当时并不把它作为古建筑,而是作为人们休息的地方。热天,大耐堂大门南北通风,且又高挑,是人们纳凉聊天的好去处,更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门边的一对抱鼓石,俗称“石马”,是孩子们每每必争的地方,争得者坐在上面,手舞足蹈,嘴里欢快地喊着:“马啷啷!马啷啷!骑马到淞江..”如遇到下雨天,那更是热闹非凡,在大门口里打弹子,造房子,铲三角包,飞豆腐格子…此景此情在脑海里翻腾仍记忆犹新。
  慈城历史上出过不少的大官巨商,留有一大批宅第。例如儿时所见过的方岳第、探花第、学士第,以及那些我叫不来名的门第,都有类似大耐堂的大门,但能留至今的已所剩无几了,能原貌完整保留下来的更属凤毛麟角了。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古城慈城古老的建筑越来越少了。而人过半百,对童年的记忆却越来越感亲切,对过去不经意的事物也有了留恋,许多有趣的人物和景象宛在眼前。于是也有了一种追寻的激情和倾诉的欲望,为此我拿起许久未握的画笔,把我记忆中的景物描绘出来,让那些不幸消失的建筑在我的笔下复活,让大家重睹它们昔
  日的风采。
  被湮没的尚书第
  冯和珍
  我祖上的尚书第,位于骢马桥南日新路口,主人是明嘉靖年间的刑部尚书冯岳。刑部为朝廷六部之一,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尚书为明朝廷首要官员,因明代无宰相,尚书职权益重,分掌政务,遂等同国务大臣。历来有“文到尚书,武到总督”的说法。
  作为骢马桥南冯家的后代,我最近再次重访了尚书第遗址,查阅了清光绪年间的《慈溪县志》,拜访了相关知情人士,对尚书第先祖冯岳大人一生的不朽功绩和人品,有了一层粗浅的印象。
  冯岳,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授南京工部主事,后因清正廉洁无私,才智胆识过人,内抚冤千余人,外平叛乱多次,官职不断得到升迁,历任刑部员外郎、本司郎中,山东按察副使,江西按察使,兵部右侍郎,直至刑部尚书,60岁辞官,历官30余载,于87岁高龄寿终正寝。冯岳尚书因处事谦近,在官多年却无纤毫过失,以“完节”归之,是明建朝200余年中所仅见者也。他初任官职,到今芜湖一带征税,为了防止税款被官吏层层扣克,打造了数十只木柜,令各地商人缴纳时,按户籍自行投入柜中,集中缴至国库,无一染指。后升迁为刑部员外郎,先后任职于江西、济南,他仁政宽民,前后共释放了千余名被羁绊于狱中的平民百姓,后又升为山东按察副使。时巡按何维柏弹劾严嵩怙权纳贿,被严嵩使计入狱欲置其于死地。冯岳据理力争,保护正直人士,何免于一死。在升任河南参政时,他沿黄河各州、郡修筑防洪堤坝,并事必躬亲,河南百姓才免遭黄河泛滥之灾。后冯岳升为江西按察使,后改为右布政,再升顺天府尹。他执法不阿,权贵阉宦莫敢以私,部下清廉。升为右副御史后,他巡抚湖广,平定蜡尔山苗叛乱。晋为兵部右侍郎后,他总督广、川、贵三省军务,用武力平定叛乱,同时又仁政安抚百姓,民族矛盾取得暂时缓和。后邛水、酉阳,小平茶等地苗民又复叛,冯岳带领士兵四万剿平,捷报到京,皇帝赐金币,并荫一子(封建时代为其子谋官职)。嘉靖三十五年(1556),播州苗族首领卢阿项又叛,并联盟湄潭、三牌等各个苗族部落共同谋反,冯岳授总兵石邦宪,直捣卢老巢,又遣骁将率兵士五百余人潜伏于隘口,卢夜出,被伏兵擒获,天亮,石邦宪兵分三路环山攻之,斩叛兵万余名,生擒酋长280余人,各个叛乱部族全被剿平。帝闻后大悦,晋升冯岳为右都御史,再荫一子,后升为南京刑部尚书。
  冯岳晋升为尚书后,帝赐建尚书第于日新路。大门正南朝向,有前、中、后三进大屋,东、西两端镶有平屋、偏屋无数,除后进楼房,其余为高平屋,屋深墙高、用料考究,总计约四千平方米。大门间呈凹字形,门宽大,上方挂有“尚书第”匾额,左右有抱鼓石座一对、石凳两条,用数根长木块叠入槽内为槛,高过于膝。门内建轿房两间,过天井,直入前进,后因前厅堂毁于大火,成一地瓦砾。再过中天并,入中进厅堂,屋更高深,是尚书第的正厅,厅堂左右墙上挂有数块匾额,正中梁上悬挂紫红飞金蟠龙诰命箱,内藏皇帝赐爵授官诏令(一至五品官以诰命授予),直至抗战前挂了380余年。每年农历春节,厅堂上方高挂尚书公画像,像中见尚书面容庄严慈祥,身穿全缎绣花朝服,胸挂颀长朝珠,头戴明代官帽。年底祭祖,由尚书后代恭敬祀奉,年年不懈。厅堂左右建两排高平屋,虽为平屋,但有阁楼,从楼梯可直立而上,屋内有柱子、板壁、门窗,地板油漆光亮,住所与厨房、杂间相隔不连,室内阴凉通风。再过后天井,进入后进,中间厅堂,两边各建六间楼房,下有小厅堂、厢房。上为一排房间,阳光充足,幽静明亮,另有平屋为厨房、库房,居住舒适。天井养有名贵花卉,想必是尚书公及眷属起居住所。尚书第各进正屋,均坐北朝南,冬暖夏凉。中进正屋两端所建的几幢平屋、偏屋,用作书房及帮佣侍者的住所。尚书第所占面积南自日新路,北至新弄底,除前进厅屋毁于大火外,其余均完好无损。
  封建年代,官宦府第大门朝向正南、且进门后,径直而入,须以官衔而定,非皇帝赐建而不可。
  前进毁于大火后,万历帝钦赐位于尚志路东端朝南彩绘台门,并建“完节坊”。而留下的中、后进房屋(火毁面积约占整个府第二十分之一),遂将卖于钱家,从此名声显赫的尚书第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无人问津,但东、西两幢偏屋留给冯姓二支后代居住,每年春节悬挂画像,供奉祭祀不忘。遇有婚丧喜事,冯姓仍可从尚书第大门出入。1924年,我二哥婚庆,二嫂坐花轿就从尚书第大门进入,经中厅右弯到家中厅屋举行结亲仪式。
  四百多年来,府第的主人虽已更换,而房屋规模、结构从无改变,一直保存到上世纪60年代初。后来部分房屋改为厂房,到了现在,除后进东首还剩六间楼房和一幢平屋外(昔日尚书第保留的唯一物证),其余已推倒重建为工厂。机器隆隆,钢铁遍地,虽早已掩盖了昔日的旧貌,但我们还能隐隐约约透视出府第的一丝轮廓。
  慈城的洋房
  应根法
  一座老房子,往往深藏着一些故事,乃至一段历史。走进老房子,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通过记忆的蛛丝马迹,你会寻览到那些故事的残片和历史的影子。
  凡曾在慈城长期生活的花甲老人,特别是那些古稀、耄耋寿星,不会不知道曾经荣华了近半个世纪的慈城古镇的几座“洋房”。那些“洋房”始则以其主人的骤富,格局样式的迥异而煊赫一时,随后更以其自身和主人所历经的风雨沧桑、悲欢离合,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慈城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和变迁。
  为什么在逐渐现代化的新式房子林立的慈城,依然有那么多老老少少,还把那些如老妪黄珠的毫无新奇之处的旧建筑,冠之以“洋房”?反倒对许多用材更加现代化,间或参照更“洋”的构筑格式的新颖楼房“司空见惯”,不羡不奇呢?笔者兴趣顿起,进行了采访,收集到一些或许有意义的资料。
  慈城是一座千余岁的古城,同辈的建筑如“赤乌首建”的普济寺(旧址在慈湖中学内)、吴相国阚泽的住所,固然已无存如荡,但百年以上的明清老房子却触目皆是。中国人民爱国亦怀旧,慈城人亦然,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所居所见无不是源自祖宗的中式房子。从20世纪初起,一些因经商、办实业、搞金融发家者在慈城营造的屋宇,因其式样新,异于古城中土古建筑,更因其“非我族类”,无论其日(本)式、欧式,通归之“洋”,“洋房”之谓盖基于此。
  慈城的“洋房”有十处之多:
  建筑年代最早的当数位于民主路子孙巷口的卖柴门头小洋房,奠基者名葛志鸿,建于1907年9月。卖柴门头小洋房在沦陷期间曾被日寇独立混成第91旅旅团长宇野吉少将(日寇驻浙东最高司令长官)霸住。日本投降后,于1947至1948年被国民党野战医院占用…
  占地最广,沧桑屡经的要推周仰山小洋房,它建于1929年,计有原尚老路4号二层西式楼房14间、平屋9间,原尚志路5号平屋2间,原尚志路7号平屋1间1弄,于1937年登记产权,周家老管家顾文蔚在此居住过世。显赫的周仰山洋房,占田18亩(1.2万余平方米)。周宅大门朝东,门额上刻着“巩洛分封”四字,原来周家的祖籍在河南巩县。大门边的墙角下嵌着“周世德堂墙界”址牌。洋房建成后,周仰山便于1931年春急急忙忙去上海经营钱庄、天一银行、四明电话公司、永耀火力发电公司等。他于1940年死于上海,可说是无暇宁居。
  周仰山有五个儿子,长子信甫、次子信全、三子信涛、四子信柏、五子信章(抗战期间坐锦生轮船在镇海口船翻被淹死)。1941年慈溪沦陷,洋房被日本侵略军占用,设宪兵队,当时翻译叫尹瑞骥、赵鸿恩。日本投降后,洋房被国民党长江部队占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银行慈溪县支行曾在此营业。1963年改办宁波工人疗养院至今,2002年周仰山洋房被列入区文保单位。
  书香气极浓的是贞社小洋房。本地百姓习惯称之为“慈湖小洋房”,洋房而以小名,可知其规模不大。但洋房虽小,“身份”却特殊,1934年,陈布雷的堂兄陈屺怀先生,受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委托,为汇编北伐时期的文稿和电讯稿,由国库开支建造。它的设计者是慈湖中学退休老师陈瑶冠的父亲。屺怀先生在这里花了两年时间,编就了《自反录》,由南京中正书局出版。
  1941年4月21日,慈城沦陷后,贞社便无人照看。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慈湖中学校长胡绳系在陈布雷、秦润卿等贤哲的支持下,利用这弹丸之地的“贞社”复校。在艰苦的岁月里,许多慈湖中学早期学生就在这里聆受良师的谆谆教导。新中国成立后,该房收归国有,曾长期作为慈城中学教师家属宿舍,如今慈湖小洋房基本完好,稍加修葺即可恢复原貌。
  其他以洋房称谓的尚有南门宓石安小洋房(现被镇财政所使用)、太湖路冯震卿小洋房(已因部队扩建营房拆除)、学弄秦润卿抹云楼花园式洋房(也因中城小学扩建拆掉),这三座小洋房是“回”字式二层楼小洋房。觉民路有一幢颇为气派的洋房,主楼是二层的,加上顶尖一间别致的阁楼,算是三层楼洋房了。它坐北朝南,整幢洋房形状宛若一顶乌纱帽。串校堂罗都目洋房,是一幢中西式的二层楼洋房。民权路徐乐卿洋房,它建于1927年,洋房建成后,第二年徐乐卿便被绑匪撕票,没有住过一夜。徐乐卿兄弟二人,其弟叫徐文卿。徐家洋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慈溪县管训队和看守所,后被部队防化连使用,部队调离时,是慈城参军验身体的兵役站,至今为驻慈海军部队的家属区。
  陈润水与软板桥陈家故居
  方平
  若要数说慈城历来的金融家,陈润水就得算上一个;若要论热心为家乡办善事者,陈润水也有他的一份。
  陈润水(1894—1971),字敏通,又名陈泽,1894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慈溪城内(慈城)。陈润水幼年时从同邑陈达夫先生读书十年。1909年,16岁那年,他由父亲陈芝霖(信瑞)的知友姚文荣携往上海学做生意,进入裕昌煤号,拜总经理谢蘅窗先生为师。陈润水自小聪明颖悟,勤奋好学,深得谢蘅窗的厚爱,被视为得意门生。三年满师后,陈润水于1913年回乡完婚,妻秦杏英,是他母亲的内侄女,所以是亲上加亲。婚后数年,他即携眷寓居上海,仍在裕昌煤号任职,事业发展顺利,成为整个大家庭的经济支柱。其时,约在1911年前后,他父亲也在慈城内大街上最热闹地段(现邮电所这一带)开设了一家百货店,店名“泉昌祥洋货店”,为两开间门面,经营布料、绸缎、成衣、绒线、化妆品、文具等百货。店不大,但在当时慈城这样的小地方也算不错了。陈润水的二弟陈润玉便在泉昌祥洋货店任司账(会计)。泉昌祥的左邻是豆腐店,右邻是饭店,对面是饼店。泉昌祥是前面店堂,后面住房。除了陈润水已在上海滩闯荡,其他成员都窝居于此。店堂楼上是陈芝霖夫妇自己和几个未成家儿女的卧房,兼放货物。店堂后面是餐厅和三个店员的卧室。这段时间陈家家业日益兴旺,生活欢乐幸福。
  1918年,恒隆钱庄开业,陈润水应恒隆钱庄总经理陈子埙之请,到恒隆任职,先后任襄理、协理、副经理。恒隆钱庄是由宁波秦家的恒丰昌颜料号作大股东,先后合伙的有徐庆云、严康懋、陈子埙、孙衡甫、张咀英、秦泉笙等,在当时上海北市也占有一席之地。陈润水在恒隆钱庄一干就10年有余。1924年,当陈的挚友任士刚等创办五和织造厂后,他也热心投资参股,任董事。上世纪30年代初还曾开设同余煤号。此时的陈润水在上海金融界已是享有一定声誉的资深人士。待上海统原银行在天津路阜昌里开办,他就出任总经理。就在他任上,1932年春,应昌期揣着父亲应星耀写给金兰好友陈润水的信,进入统原银行当练习生、会计,开始踏上他在金融界的征程,以后成为著名金融家、实业家。陈润水当时还曾兼任染织银行副经理等职。
  陈润水、应星耀、任士刚三人是慈城中城小学同窗好友,自幼都是有志少年,虽还稚气十足,但志同道合,结成金兰之好,决心在将来要为国为民干一番大事业。所以,三人始终成为莫逆之交,而且友谊世代相传。当1917年应昌耀担任中城小学校长后,陈润水与秦润卿、任士刚等先后又一起大力资助办学,热心支持家乡教育学业,都是校董会的主要人士。
  1925年,慈城街上的泉昌祥洋货店在陈润水父亲陈芝霖的悉心经营下,颇见起色。正欲把商店规模搞得大一点,恰好左邻豆腐店老板要离开慈溪,愿将店铺出让,于是陈芝霖买下改建装修,把泉昌祥扩大为三开间门面,在店后还扩建新房(两楼两底),准备给三儿陈润金结婚作新房。正当店面在翻修、新屋将竣工时,不料突遭一场火灾。是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对面那家饼店不慎失火,时值隆冬,夜来风紧,火势迅速蔓延,顺着风向,火焰穿过街面,直扑泉昌祥。烈火浓烟一下子把整个店房吞没,住在楼上的陈芝霖和几个眷属在惊慌中空手逃生,店堂即付之一炬,损失惨重。经奋力救火,总算保住了店后的住房,尚存有栖身之处。在上海的陈润水一家和几个就业就学的弟妹,得悉老家遭火灾消息,震惊不已,陈润水妻秦杏英连忙购买各种衣物用品,请裁缝赶做棉衣,让信客迅速带回慈城。
  泉昌祥被焚后,陈芝霖为了营建新居,到处寻找房地。毕竟这是一个已有二十几口人的大家庭,虽陈润水一家寓居上海,但每年都要举家回慈,而且后面的子女也渐次长大,很快就要成家,所以盖房也须盖得宽敞些。恰好保黎医院院长吴莲艇正要卖掉他开办的大成袜厂,厂址在东城墙根,人称“软板桥”的地方。此处连厂房带院子约有三亩地,厂房可暂供一家人居住,后面的空地又够营建新房。陈芝霖一看甚感满意,就以一千二百元银洋买下这个地方。泉昌祥店址便租给了福泰纸店,店后的住宅租给了县邮政局。
  地皮买下后,陈家即将袜厂的旧厂房翻修成卧房,择个吉日让全家搬了进去,同时又在空地上营建新宅。陈芝霖亲自设计,亲自监工,仅花四个月时间,于1926年农历四月就落成了。这是一栋两层楼房,上下各三间,中间为正厅,东西两侧是卧室,楼上中间是堂楼,两旁也是卧房,这就是现在尚存的软板桥陈家老宅的后进房。新居落成后,陈润水一家和在沪的弟妹们都赶回到慈城,同庆乔迁之喜。
  软板桥陈家居宅,今门牌为“东城沿路4号”,整个居宅的建造是分两期完成的。后进如上所述,建于1926年,前进房的拆旧(袜厂厂房)建新,完成于1933年。陈芝霖在盖后进屋时,已考虑了日后扩建的全盘计划,设想要把前后房舍合理、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陈芝霖虽未专门学过建筑,但对营造房屋很有兴趣,处处留心,事事求教,工于巧思。旧时一般民用建筑是没有设计图纸的,全凭经验构想,陈芝霖煞费苦心地按照缩小了的比例,用高粱秆子搭成个房屋模型,反复琢磨,一再修改,直到自认为满意为止。在前进房的设计中,他突破了当地居民建筑的传统格局,吸取了西方现代建筑的某些形式,使人耳目一新。比如在前后楼的接合部,留出了3米多的空地,铺上水泥,形成横贯东西的狭长形室内天井。顶部用大面积的屋架形玻璃天棚把前后楼连接起来,既美观大方,又开阔敞亮,解决了后进房的采光问题。同时又采用传统的环形走马楼形式,用内阳台把前后楼连成一片。在前楼正面的向阳方向,修建了一个贯通楼面的钢筋水泥阳台,阳台的栏杆与对面的围墙等高,支起木架,就可以晾晒衣服,在上世纪30年代,当地浇注钢筋水泥还很罕见,泥工也从来没有做过这个活计,是陈芝霖手把手教会的。在建筑用料上,陈芝霖也是精打细算,尽量节省,老屋拆下来的旧木料,门框、窗房等等,能用上的都用上了。
  1933年春,新居全部落成。一座式样新颖,明光瓦亮的大型住宅,鹤立鸡群般地矗立于东城之边。它吸引着路人好奇的目光,赢得了一片赞叹之声。于是,慈城内外老少皆知在慈城小东门有座“软板桥陈家”住宅。
  那么,为什么叫“软板桥”?当年慈溪城内也像许多江南城镇一样,都是纵横交错的小河浜,住家临河建造,门前架有小木桥或石桥,通向沿河小路,且有石阶下伸至河面,以便浣洗衣物。这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座软板桥陈家住宅的北端,就有用三块石板铺成的小桥,中间一块呈赭色,略有弹性,当人在其上边猛烈跳动下,石板会微微抖动,“软板桥”的称谓即由此而来。
  从软板桥沿城墙往南走数十步,就是新建的陈宅。大门朝东,上有红色泥金门联“龙山在望,孝水可居”。进了大门,左边是围墙,右边是一道矮墙,形成了一条不长的通道,矮墙有一道小门,为平时家人的出入口。走完通道,迎面就是第二道门,上悬“紫气青光”的匾额。这是正门,平时不开,遇有婚丧大事,才大开正门。正门进去,是一过道,上是门楼,前面是个大天井,左边是洁白的高大围墙,围墙正中上端出有“延禧建福”四个金色大字,墙头两端绘有梅兰竹菊的图画。面对围墙就是前大厅和东西两个卧室。大厅正面有一排可以装卸的玻璃门。穿过前厅,横过一道上有玻璃天棚的狭长形室内天井,就是后进房子。中间是正厅,也叫做“堂前”,原来上悬陈家堂名“志仁堂”横匾。如今屋内尚存有不少民国初年购置的标写“志仁堂”字样的桌椅板凳。
  在后进房的两翼,又各有一个天地。西侧有三间平房,其中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和一间厨房,还有一个天井和一个竹园。东侧又是一个较大的院落,紧靠北端是大厨房、小饭堂和柴火间。厨房外也是一个大天井,靠墙的两边摆满了大缸,还有一个用水泥砌成的大水柜,积储从屋顶檐下的雨水,下装水龙头,供烧水做饭之用。厨房东端直到围墙,又是一个园子,修竹丛生,用冬青树围成的绿篱中,有梧桐、桑树、杏树、枇杷树。现在看到的却是已有50多年树龄的六株高插云天的水杉树。用碎砖围成的花圃中,种植有月季、雏菊等花卉。园中有一长方形的池塘和一口井,井畔架有抽水机,既是汲水用具,又兼消防设备。这大概是吸取了泉昌祥失火的教训,在营建新居的同时,就购置了全套的消防设施,如水泵、水龙皮带、救火龙头、救火帽等等,一应俱全。
  软板桥陈家居宅,整体建筑至今仍完好,但已年久失修。且因陈芝霖名下这个大家族,至今已有近90口人,且从未分过家,而又散居在国内外各地,仅有一两个陈氏下代居住、管理。房管部门登记在册的此房业主还是陈芝霖、陈润水及下代所有子孙,因此软板桥陈家故宅难以统一集中管理,而维护修缮又无能为力。但无论从金融家陈润水故居,或是从一座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来说,这对江南古县城慈城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完全可以作为重点保护单位保存下来。倘若有关部门能把它修葺后用作慈城金融业历史陈列馆,则赋予了它更重要的意义了。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