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过继到太湖路的冯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94
颗粒名称: 父亲过继到太湖路的冯家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784-787
摘要: 本文父亲过继到太湖路的冯家是2012年9月在镇海蛟川街道云龙福利院216室由冯为良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冯氏 太湖路

内容

我生于1932年11月,有一弟一妹。我们兄妹三人先后出生在慈湖太湖路,现在一部分房子已拆,一部分房子还保留着。
  父亲名叫冯顺荪(1903—1986,字辅卿),在慈城简师读完初中一年级,出门去上海学生意,拜同乡秦润卿为师。满师后由先生介绍在上海大有余机器榨油厂从事物料供应,现称供销。
  阿爷冯掌明,是清朝光绪年间浙江省第163名举人[1],我看到过藏于柜子里的朝报和红缨帽头。听父亲说,阿爷中举后,曾去钱庄做事,父亲没明确是在上海还是在天津,约去了一两年,不太习惯做这项工作,结果又回了慈城,以读书会友为乐。
  其实阿爷不是我的亲阿爷。据说,是我的堂伯,即阿爷的儿子来荪(谐音)夭折,而阿爷有个嫡弟叫冯掌衡(约1870—1939),比阿爷小四五岁,原配妻子姓俞,我称他俩为小阿爷、小阿娘,他们没有儿女。小阿爷出门去天津钱庄做过,回来带了小老婆,过去讲究明媒正娶,冯家人尤其讲究,因此对她没好感,一直称其婆,像慈城人对邻居的称呼。他们亦无儿女。这样两兄弟只有来荪一子,而来荪夭折,冯氏这脉[2]没了继承的后代。按族规,父亲过继给冯掌明当儿子,想不到过继两三年后,阿爷就去世了。只是不知是啥辰光。
  我没见过阿爷,只是根据听说而言。而小阿爷我见过,印象中他为人和气,专做好事[3]。小阿爷在慈城与他的二三弟子一起操办一些人家的婚丧喜事,他做总管,他的徒弟开了家贳器店,以出租汽油灯、搭绢篷等为业。而家里放了不少铜板,凡乞丐上门,总让佣人给一个或两个,但必须是陌生面孔;另外,在冬季采集大量的腊梅花,以此浸油,这是家里祖传的火烫药,小阿爷浸了好多甏,凡邻居来讨,是讨多少,他让佣人给多少,从不吝。我读小学二年级,六七岁时,小阿爷去世,时年70岁,当时大人要张罗做70大寿之类可来不及了,他生的口疗疮很恶,这一印象较深。
  据说小阿爷的父亲,是我太公,在杭州开南货店,赚了钱造了太湖路[4]的房子。太公的父亲也在杭州开南货店,而这房子到底是太公,还是太太公造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太湖路的房子朝东,面向马岙岭,中间是城墙,也就是从桥板走500多步路是城墙。太湖路冯氏的房子有一千多平方米,我只晓得我家常开小门,即太路湖11号(老门牌)那扇小门,12号大门只在家遇婚丧大事时才开。
  从东往里走进去是小道地,放有三只七石缸。道地右拐是灶间,灶间有20多平方米,有一只累大大(方言,意为很大)的介厨(方言,即菜柜,是上层放小菜,下层放碗、盘等餐具的那种落地式菜柜),有一只放粉筒、果筒的长橱,另外还有一口大灶,一只风炉,灶炉并列而放,大灶与封炉都烧柴,大灶是三眼,有烟囱与烟道,而封炉只有两眼,没烟囱,一般家里吃饭人少就烧风炉。吃饭也在灶间,所以灶间很大。
  从灶间左拐是走路间,又叫新房间,专藏阿爷的书箱,有十多只箱子,内藏天文地理类的藏书,十分丰富,书箱约齐腰高,也就是比老旧樟木箱高两三公分,80公分宽,门是直插的,里面是隔层,三四格不等,其中的两三只书箱我小辰光经常去翻看,内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等,不知为什么没有唐诗宋词。有的书是同名各种不同的版本,有的是纸张色白的明版书,有的是字大易脱墨的清版书,这类书用手指重重一擦,手指就“墨里擦黑”,还有一些是更老的古版书。而家人不知阿爷留下来这些古书的价值,我也是。大约在1954年,我就干了一件傻事,将《墨谱》[1]好像是比明清还早的古版《墨谱》卖掉了。当时的我在北京工作,这部书是假期回慈城时带到北京的。一天,我想买李商隐诗全集、苏东坡词全集,亦是古版,因积蓄不够,就将《墨谱》卖掉,卖得400元钱。灶间右拐是道地。走路间的西面是一小间,比灶间小一半,是我小辰光的写字间,没什么家具,朝南有扇窗,窗外是株天竹树,还有小花坛,种的是四季花卉,另放了只青果缸,所盛的水专用于写字。在慈城,大人是天天叫我写大字。从记事起,我是一直跟保姆睡,好像是母亲的随嫁保姆,那时她已四十多岁,我一直到10岁才与保姆分开睡。我们睡的床很大,是那种千工床,有踏床,好放马桶,里面还有被轿板,好放吃场(方言,即零食),是宁波传统的泥金彩漆工艺制作的那种床,里里外外是戏剧花样的雕刻,床板是藤棚。旁边有间谷仓间,我家又没有土地,为什么有谷仓间?原来我们兄妹出生后的年代,一是有战争,二是家里吃饭人多,所以每年割早、晚稻时,大人就将全年要吃的谷买好放在那儿。谷仓间屋身很高,比灶间还大,不好住人。
  父亲原来的家是在新弄,他们是九兄妹,父亲是老大,下有六个弟弟、两个妹妹。新弄冯家与太湖路冯家是五服之亲,堂兄的老大(父亲)过继给没有儿子的族人,这是旧时冯家的常事。因为父亲这么一过继,我对新弄的冯家亲戚反而不太了解,连嫡亲奥松、奥姑的情况所知也很少。不过,太湖路冯氏、新弄冯氏同出布政房冯氏,均属统宗祠。
  母亲姓王,名瑞娣。我长到11岁,母亲带我们去父亲工作的上海,从此我跟父母长住上海,直到去北京读书。我们族里出了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我的堂叔公冯昌世,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冯定,新中国成立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当时我去找他,堂叔公让我读书深造,我就考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燃料工业部干部学堂学习,毕业后在石油管理总局计划财务科工作,不料20世纪50年代被打成右派,下乡劳动时又生肺病吐血而回到慈城。上面说到,谷仓间不好住人,岂料“文革”期间,我却被迫住在谷仓间,真是不堪回首。

附注

[1]冯善长,号掌明,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冯惟一的从子。冯惟一,号贯予,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副榜进士,参见《慈城冯氏科举、世系汇编表》(表十七) [2]据《冯潄六房敦公后裔德宝览》的《掌衡、绪声、孚真同启》一文,太湖路冯氏与新弄冯氏,同属统宗祠,参见附录四《旧报纸刊登的慈城冯氏消息汇编》 [3]体仁堂捐款鸣谢,冯荷卿捐大洋十元,发起人:冯掌衡等,参见附录四《旧报纸刊登的慈城冯氏消息汇编》 [4]太湖路,旧称东河街;另对“太湖路24号建筑群”的实地考察:房屋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前楼、后楼及中间分隔的砖雕门组成;前后楼房各五间两弄,均面阔26.5米,进深12.2米;硬山式五马头墙,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设月梁前廊。前后楼之间设有一高大砖雕台门,门楼面阔4米,高6.4米,正面采用砖墙式,上有“迎薰受祜”篆书砖刻门额,下款“辛亥岁(1791)十一月以斋冯全修题”。冯为良口述的“造”应为“修葺”更为确切 [1]《墨谱》:(宋)李孝美撰,又名《墨苑》、《墨谱法式》,三卷。上卷有采松、造窑、发火、取烟、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八图,每图有解说。中卷记叙著名制墨者16家的程式,并有所制墨之图。下卷介绍制墨方法,凡20条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为良
责任者
冯善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