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城迁徙三七市石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87
颗粒名称: 从慈城迁徙三七市石堰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773-775
摘要: 本文从慈城迁徙三七市石堰是2013年8月在宁波恒春街146弄由冯中杰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石堰 冯氏

内容

父亲冯诚龙(又名云乔),母亲董毓娣,是出门到上海的宁波人。
  父亲曾在上海开过宝珍银楼,宝珍还是我大姐的名字,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对父亲的银楼名称不会忘记。大姐今年90岁高龄,现居住在宁波骆驼桥,听她说起她童年时在上海,我家雇佣保姆,生活富裕。1932年,日本入侵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战火中,银楼倒闭,全家回到三七市堰头董家,那是我外婆的家。
  不久,父亲独身去上海,做了银饰品掮客,从银楼拿了货到嘉兴地区的市镇推销,以维持全家的生计。父亲在上海重新站稳脚跟后把家眷接回了上海。1935年我在上海出生。父亲做掮客赚了些钱,又积累了人脉,便在嘉兴市区开办了“新华银饰作坊”。哥忠浩、姐宝钏和宝玉都成了手艺人。宝钏的镀金和宝玉的焊制金细链、银细链,是嘉兴银作坊的一只鼎(方言,即技术最精湛),来料加工多,她们两个常常要加班开夜工。作坊生意兴隆,父亲另带两个学徒。每年春蚕上市时忙不过来,作坊还雇两三个银匠师傅做短工,家境又宽裕起来。
  那时我在嘉兴上小学。读到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因积劳成疾而病故。父亲的墓做在老家,离堰头、石堰两地较近的一小山头上,墓碑刻的是父亲的族名“冯成龙”,父亲是“诚”字辈的,我们是”忠”字辈,由于母亲不识字,结果碑上的“诚”误刻为“成”。父亲病故后,作坊由母亲操持,生意自然不如父亲在世时那般,加上办丧事、移灵柩花费甚大,家境因而陷入困顿。
  我小学毕业那年,嘉兴解放。之后,政府下令银楼歇业,我家的银作坊也随之关门。为节省开支,母亲又带弟弟回到三七市堰头老家,而我留在嘉兴边摆摊边上夜中读书。后有老师帮助我由夜中转入日中(即现省重点中学嘉兴中学),又介绍我到职工夜小教书,每周两夜,月薪8元,而当时的嘉兴中学膳食费是每月6元,这样我的读书、我的生计都有了着落。1952年,初中毕业的我听从班主任劝说报考了有助学金的湖州师范,三年师范毕业后被推荐考入浙江师范学院,三年后,学院改为杭州大学,我成为杭大第一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我们先后得到宋词学家夏承焘、先秦文学教授王驾吾、戏曲名家徐步奎和钱南扬等的教诲,如今的红学家蔡仪江教授那时是我们的助教。也就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学到为人师的本领和操守。1959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宁波五中(即百年名校效实中学),执鞭教书数十年。我和妻子李美玉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丹青,是效实中学校医,小女儿玮青,现任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副院长。
  再说母亲带弟弟回到三七市堰头老家。其实我们的老家在三七市石堰,幼时听母亲说,我家是祖辈(好像是祖父的祖父)从慈城迁徙到石堰的。祖父在石堰教过书,我家在那里有幢祖居,只是祖父去世早,我父亲是遗腹子,也就不甚了解家史。堰头与石堰相距不远。石堰在山岙里,去市镇不如堰头方便,所以母亲与弟弟一直住在堰头董家。常听母亲提起叶家桥,那儿是否有冯家亲戚,我没有记忆。我只记得,我曾去董家的“后新屋”吃过喜酒,是叫冯可本的亲戚结婚,当时我不过十来岁,而新郎与新娘拿我寻开心,跟在我的屁股后连连叫我“忠宝(那是我的原名)叔公”。
  20世纪60年代初,母亲又将石堰的祖居卖了,这似乎与石堰也断了线,更不用说与慈城冯家的联系,但我们兄弟却牢记两点:一是我们石堰冯家是从慈城迁徙而来的,一是父亲排行“诚”字辈,我们是“忠”字辈。前几年去三七市上坟时,弟弟忠良专门陪我去了趟石堰,顺便看了看祖屋,可惜祖屋已换了主人,原主人——家父冯诚龙亦已过世68年了。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中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