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沿冯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84
颗粒名称: 东江沿冯家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767-770
摘要: 本文东江沿冯家是2013年3月在宁波慈城镇慈城人家小区由冯兴昌、冯祖昌、冯嘉发、冯永德、冯仲雷、冯冰峰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东江沿 冯氏

内容

我出生在慈城东江沿[1]后头屋,我的父亲、祖父等有好几代,具体哪一代不清楚,据说“长毛”造反那时已经住在那儿了。当我记事,就知东江沿与应家河塘相近,后同属于慈城镇后洋村。东江沿村庄附近还有瓦窑沿、浆果浦、车水畔、成家亩等地名,不知为什么这么叫。1980年左右曾挖掉了一个大坟滩,里面有很多排列整齐的各种泥陶碗、盆、罐等,估计是个土窖。再早30多年,我在后头屋西北面的泽地里也挖到了七个罐子等,还遭来江西人来村里识宝呢。
  东江沿是个小村庄,十五六户人家,曾经全是冯家人,而且都有亲戚关系,比如嘉发是仲雷的叔叔,他俩是一家,我与祖昌是两兄弟,他们叫我们大昌、小昌,我还有明昌弟,是冰峰的父亲。我们十多户人家按家居的方位分东、西、中三房,我家是西房。村庄西面,小洪家河的北面有穴柏树坟,那儿有几株高大的柏树,可能是第一代迁到东江沿的祖先。村中央有厅堂前,后堂前,俗称祖堂,曾经放着各家的神主牌,有时七月放馅火,和尚在那儿念经,各家的红白喜事都在那儿操办。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仓库,神主牌也散失了。厅堂没有门,也没有堂名,不是我们的祠堂,我们的祠堂是城里的统宗祠,而我们几辈人都没按照统宗祠的行次取名字。
  我8岁上学,是在前洋庙(后改前洋小学)上的学。10岁那年放清明假,阿姆说阿爸没空,让我跟隔壁伯伯一起去祠堂好了,中午有顿好吃的,还好拕两只吉饼。后来我随伯伯一起去了上岙六角凉亭对面的小山头,上祖坟,又拕来两只吉饼。过去农村孩子没什么吃的,撒满芝麻的吉饼算是好东西了。统宗祠另一祭祖日是冬至,那天去祠堂,仍旧可吃一顿饭,拕的是两只馒头。
  每年去统宗祠的除了东江沿冯家人,还有皋拜桥冯和双顶山村的放光明桥,现称冯家[1],那两村的冯姓人没有东江沿冯家人多,还有穿山柴桥那边的冯家人。每年回族的城里人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男孩,是慈城城里的男孩,八仙桌还够不到,跪在长凳上由母亲手把手喂饭吃。一般祠堂要办10桌,每桌8人,有时到的人不多,一桌坐6—7人,而族长是一人坐一桌,吃不完可以倒回家的。每桌下饭有10大碗,严格按祭簿所记而烧,据说每桌每碗鹅肉多少分量要一一过秤装盆。据说,祖宗曾去穿山,也有说是穿山人,可能后代在慈城做官或发家,有钱了,把祠堂造在慈城,原来穿山、柴桥的冯家后裔来慈城祠堂祭祖,因而常听“穿山人扯淡,番薯干当饭”的谚语,祭祖的10大碗中有一碗生番薯刨丝,也有纪念意义。有时穿山人到慈城来祭祖,会带来几大袋金柑分给族人吃。
  我去统宗祠连续吃了3年,以后再没吃过。据说是日本人侵占慈城后,祖上留下的祠堂田只够解田亩税,所剩租谷无法开销。我去的那3年,族长人称毛头,胡须雪白,家在南门火车站附近的下家庄,其儿子阿海百官是给地主家做长年的。
  东江沿冯家人大都种田务农,父亲福贵除种田外,还和奥松福宝(又叫鸿祥)和另两个城里人合股在下横街鹅黄干开鹅行。奥松原在慈城大街开立源洋布店做伙计,东洋人打来,布店门关,他又回来种田。
  在慈城下横街开牛行、猪行、鸡鹅鸭行的差不多都是我们东江沿冯家人,牛行由冯槐庭[2]独人经营,他的生意一直做到上海,不料会遇到江洋轮沉船[3]灾难,其儿子冯仁兴还在,住在前洋时家。槐庭是中房的一户,中房还有叫训根的,也是种田的,现住在洪塘。我们西房的冯廷高[4]务农,还开猪行,其阿侄嘉茂现住慈湖人家。这里坐的全是西房,嘉发的父亲秋林在市心口冷水湾(今慈城信用社位置)开万和酒店,有四间门面那么大,主要经营酒烟百杂。父亲的鹅行生意很兴隆,三北人经常赶着鹅群翻过长溪岭来卖鹅,还有从余姚马渚来卖鹅的,而买家有的从高桥来,还有的从鄞江桥来,十日两市,虽然慈城周边有二六市、三七市,但那市日没有专门的牛猪行。当年的下横街逢四、八市日真热闹,远道而来的卖主为赶早,往往头一日就来慈城,歇一夜第二天做生意,这样牲畜的啼叫声、买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于白墙黑瓦间。父亲的生意做得也不少。父亲还有自己的孵坊,远在余姚、上虞的人来买小鸡、小鸭、小鹅。一次,父亲孵了3000羽小鸭,去镇海骆驼桥卖,那儿用的是抗币,一大群鸭子换来一大沓花纸。日本人投降后打内战,父亲怕这些抗币会惹祸上身,悄悄地将其烧掉,不料新中国成立后,抗币可兑现,害得父亲直后悔。还有后悔的是我家原有一只画箱,“文革”破“四旧”,家人被这只像小棺材的箱子吓煞,里面全是画像,其中有两幅祖像,正月初一到初五挂出正堂,还有一幅老头伯钓鱼图,不知是谁画的,小昌将画塞在屋檐椽子下,忖忖有些怕,结果沉入护屋河里的树根旁,等风头缓和些,从水中捞出,一箱画纸变成一堆纸糊。祖父,我没看见过,其也是种田的,不知是哪代留下的这些东西,也不知是啥年代,更不知其价值。藏画的木箱也被小昌改成风箱,用于生大灶炉起风。
  我家有四五十亩土地,农田基本由长年打理,农忙时再请短工,家人待长年、短工不错,他们和家人一起吃饭。父亲辛辛苦苦经营鹅行,收入不如种田多,但他喜欢做。我家还有慈城同德昌的股份,新中国成立后,母亲让其退股,父亲没有退,结果钱打了水漂。可能家里有点小钱,父亲任甲长。当时,有这样的说法“乡长买田起屋,保长吃鱼吃肉,甲长奔上奔落”,当甲长的父亲有收田租税的任务,如果农民付不出,须由父亲代付。父亲乐意做这好事。可谓是好心有好报,土改时我家只评了大佃农成分,没怎么吃苦。
  我家有钱,但住房不如东房的楼房。据祖母讲,东房的祖父是跛脚,做裁缝,做到杭州的一户做官人家,其主人也是跛脚。东房的祖父深知跛脚穿长衫之不方便,走路要撩起一角。结果,东房的祖父做的长衫不用撩角,让主人称心如意。主人就长期雇用东房的祖父。其后在杭州发了洋财的东房祖父回转东江沿建了楼房,此乃东江沿最气派的房屋。只是2005年下半年建慈城新城时,东江沿全村被征用,我们大都搬到慈湖人家。100多年前,统宗祠改为尚志小学;100多年后,东江沿小村旁建成新慈城中学。
  10岁时第一次去统宗祠后,几次进出这一祠,留给我的记忆是,祠上方有三块竖匾,自右到左,第一块书的是“清史翰林”,第二块是“探花”两字,第三块记不起;大门两边,东首直书“东洲为族”四字,西首也是四字,只可惜没记清是什么字。我还有记忆的是我家和东江沿人的农具大多写有“始平”,曾经看奥松在新买的箩筐上写下“始平”两字。我们一直以为“始平”代表着我们的冯姓。
  过去,我们东江沿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而父辈们蛮重视让孩子学手艺以安身立命。以我家为例,父亲让我们三兄弟,我学木匠,小昌学泥水匠,明昌学厨师。而我们后代有人接受高等教育,我家有一人为中科院宁波研究所工程师,有音乐教师,还有在上海徐汇区工作的公务员,我的孙辈有两个博士生在读,三个研究生,还有两个研究生在读,大学生更不用说了。东江沿人出过各级干部,如校长,还有局长,永德的侄子沛福就在宁波粮食局当局长。

附注

[1]东江沿村,位于官山河的西岸,现在新慈城中学东北方向400米 [1]据冯谱,统宗祠军支第十七世祖起葬于双顶山;据双顶山冯家毛小玉(1921出生)口述:她从里山嫁到这里,村里除她家外,还有几户堂兄弟家,都以种田为生。新中国成立前,小叔子德仙任保长,丈夫瑞甫任甲长 [2]1947年4月2日的《慈溪报》刊有“冯槐庭”启事,参见附录四《旧报纸刊登的慈城冯氏消息汇编》 [3]1948年12月3日,上海招商局“江洋轮”满载着4000余名旅客离开了十六铺码头,开往宁波。乘客多为在上海做生意的宁波人,大多是冬至前回家祭祖⋯⋯而航行到上海川沙白龙港水域,船尾爆炸,酿成3400多人葬身大海的惨案 [4]1946年7月6日的《慈溪报》刊有“冯廷高”启事,参见附录四《旧报纸刊登的慈城冯氏消息汇编》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兴昌
责任者
冯祖昌
责任者
冯嘉发
责任者
冯永德
责任者
冯仲雷
责任者
冯冰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