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与慈城的冯氏父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66
颗粒名称: 烟画与慈城的冯氏父子
分类号: K820.9
页数: 6
页码: 694-699
摘要: 本文烟画与慈城的冯氏父子是根据《宁波晚报》(2010年7月25日)缩写。
关键词: 慈城镇 烟画 冯氏父子

内容

烟画,国外称这种附设在香烟盒内的小画片为CigaretteCards,即香烟卡片,原是保护纸烟附衬在烟盒内的小硬片。约在1880年,也就是在美国第二十任总统选举的前一年,美国烟商霍尔将这种空白小硬片印刷成题为“总统候选人与女演员”的画,画片跟着香烟传播,成为流动广告。之后,烟画随香烟流入中国,这种被北方人称作洋片,被上海人称作香烟牌子的烟画,吸引了宁波慈城一小男孩。这男孩便是慈城冯氏第40世,大宗祠颜桥头冯家恭春,字孙眉(参见表6.3.1)。
  旧时的慈城,慈城完节坊西,颜桥头附近有爿烟杂小店,冯家大人常抱小孙眉去小店买小糖之类的零食。店老板见小孙眉长得可爱,便拿起烟画之类的花纸片逗他玩,常常是小孙眉一见五颜六色的花纸,扔了小糖来抓花纸。小孙眉抓的花纸就被称作烟画,
  长到蒙读年龄,小孙眉更是有事没事就往烟杂店跑,因为店老板会给他几张烟画,而烟画上有先生教的唐诗。如果说,烟画曾是小孙眉的玩具,那么此时的烟画却诱惑着他成为他的藏品。为了集烟画,有时候,小孙眉索性坐在小店等候人们来买烟,而一等就是大半天;有时候,他替长辈跑腿买烟,而一跑不知来来回回要跑多少路;有时候,他见抽烟人的烟盒空了,他呆呆地伫立一旁,等待着扔掉烟盒,他好捡里面的那张画片。小孙眉的零花钱除了买烟画,从不买其他喜爱的东西……就这么的痴情,小孙眉积攒着一枚又一枚烟画。冯父见儿子如此沉溺于小画片,严肃地说:“你可以集卷烟画片,但决不能吸烟。”小孙眉真怕父亲反对他集烟画,拼命地点头。想不到,这点头承诺不仅让冯孙眉一生不曾抽一口烟,竟然还点出了一个“烟画大王”来。
  1918年,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的冯孙眉已收藏了数千枚烟画。两年后,他带着烟画离开家乡去十里洋场的上海。在异地他乡的上海,冯孙眉先后在宁波旅沪同乡会的第五小学、第七小学和储能中学等学校任教。此后,冯孙眉娶媳妇成家,生儿育女成为父亲,无论谋生多艰辛,养家多辛劳,他始终没有放弃烟画收集,最多收藏了6万多枚,800多套烟画,其中有慈禧收藏过的孔雀牌香烟全套《清代商女》等珍贵烟画。
  1930年,华品烟草公司随金箭牌卷烟赠送了72+1《至圣先师孔门师弟像》烟画。据当时的广告,全套烟画,可向烟草公司换取重二两的足赤金香烟盒,或手镯一副,或全钢洋车一辆,或六灯落地收音机一台。因设置了巨额奖品,这套烟画之《孔子》一式只发行了三张,但冯孙眉费尽千辛万苦,收到一张,才集齐这套烟画。之后,有商贾、藏家愿出千金收购这套烟画,而他始终不为所动。
  因为一生的心血倾注于方寸之际,因为把烟画作为启蒙学生的教具,因为自办了“万〓楼[1]”免费对外开放,1936年11月18日的《时事新报》以“画片大王”为栏,以“冯孙眉君的访问”为题,报道了冯孙眉和他的收藏故事。报道称冯孙眉“画片大王”,与当时邮票家周今觉、古泉家张叔驯是鼎足上海滩乃至全国的画片、邮票和古泉三王。
  两年后的6月,时誉南冯北仉[2]的烟画收藏家冯孙眉被《上海宁波公报》聘为该报《卷烟画片》专刊主编。《卷烟画片》为周刊,自创刊后刊出近两百期,作为主编的冯孙眉组稿、撰稿,推动了上海烟画收藏与烟画文化研究。时因国难当头,冯孙眉还发挥烟画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宁波同乡秦润卿、沙孟海、虞洽卿等先后举办了“筹款济难古今柬帖暨冯孙眉氏〓展览会”等不同主题的藏品展览,展览所得收入用于购买棉衣与粮食,这些衣物通过宁波旅沪同乡会救助灾民难民。
  1950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冯孙眉又与上海的收藏家举办“大观文物集藏展”。之后,又将收藏的部分珍贵烟画捐献给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上海市图书馆等5家单位……尽管如此,小小的烟画仍躲不过“文化大革命”的战火。“文革”以后,年近古稀的老人怕一家老少被烟画这种“封、资、修”毒草牵连,等夜深人静时悄悄率一家人自觉地采取了“革命”行动,将数万枚烟画撕成碎片,藏于杭州篮内覆盖好报纸,于翌日一早佯装买菜将烟画碎片倒进垃圾筒,这样,几十年的心血只留下了三千余枚的儿童烟画。原以为,这样的一撕一倒可以自救,不料却因失去心爱的烟画而加重了病情……
  冯孙眉有六个儿女,长子留美,次子是大学老师,幼子冯懿有出生在上海,1946年因战后经济萧条,他随母亲回到老家慈城,那年他刚读完小学,一年后再到上海就业。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冯懿有玩过烟画,也通过烟画吟诵了唐诗,看读了“岳传”之类的历史故事,不过接触的大多是父亲不要的那些重复烟画。真正发现烟画的价值是他参加工作以后。
  1956年,冯懿有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当年的教学参考书不多,冯懿有说服父亲把他收藏的烟画作为他的辅助教本,特别是各类知识性烟画,如兵器、交通工具和各种动植物……烟画的教学利用,冯懿有似乎更理解父亲那“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烟画收藏。虽然那些小硬片既不是古董文物,又不如金银财宝富有价值,但或异域风情或民间风俗的图文并茂的烟画是多好的一部微型百科全书,我何不学父亲也搞收藏呢?他的这一想法在他送别父亲的那年付诸了行动。改革开放后,冯懿有要扛起父亲“画片大王”的旗帜,立志要把撕毁的烟画再收回来。
  1994年,冯懿有和他的同行去北京参加亚运会的体育主题展。等布好展览的一天,主办方邀请他们十点半集中去全聚德吃北京烤鸭。那天上午,冯懿有去逛刘家窑古玩市场,一逛二逛看到一摊有一盒2000多枚烟画,他眼睛一亮,蹲在地上,一枚又一枚一一鉴别,等讨价还价成交后,早已过了吃北京烤鸭的时间。作为海上宁波人,冯懿有特别留心收藏家乡宁波卷烟厂的烟画。故乡慈城以慈孝而闻名,冯孙眉曾经收藏了有关二十四孝的烟画,但“孝子贤孙”错当封建主义而被批判,家藏的二十四孝烟画首先被撕毁。之后,冯懿有一心搜集二十四孝图,历时十余年,已收藏了15套近500枚不同卷烟品牌的二十四孝图。有“故宫藏画”、“明清扇面”、“龙凤玉器”、“古陶瓷瓶”等百个主题,每题百枚,全套万枚,俗称百图卡,是一套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内新生代的烟画,冯懿有当然不会放弃1994年杭州卷烟厂百图卡的收藏。2006年,冯懿有花了近三个月的退休工资收藏了1953年出品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主题的“开国纪念”烟画。就这样,三十多年来,冯懿有缺什么补什么,至今已收藏了两万余枚的数百套烟画。其中有1900年英国烟草公司出品的展现1900年前最早的乒乓球烟画,这枚烟画深受中国体育博物馆的青睐,欲出重金购买,但想起父亲的遗愿,冯懿有还是婉言谢绝了对方的请求。
  令冯懿有欣慰的是,1999年,他收藏的体育烟画走出国门,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体育五千年”展上展出,为我国申办奥运会尽了一分力量。一年后,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第七届奥林匹克邮展”,主办方破例邀请冯懿有的体育烟画与体育邮票一起展出,从而实现了其父亲冯孙眉用烟画宣传中华文化的遗愿。
  退休后,冯懿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收集、研究和利用烟画上,先后主编了《老广告》、《古典文学小说》、《京剧艺术·脸谱》等五部著作,其中《老香烟牌子》和《中国老360行》刊印两版发行近万册。2002年,他自筹万元在不宽敞的虹口区武进路家里创办了“冯氏烟画收藏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他和老伴既当管理员,又当讲解员,历时五年多,成为上海颇有影响的个人收藏馆。如今,年过七旬的冯懿有的最大心愿,就是哪一天带着烟画到宁波,到老家慈城向父老乡亲汇报他和他的父亲两代人收集了近一个世纪的收藏成果。

附注

[1]〓,为冯孙眉自创字,音读烟,其中“扌”表示“捲”,“垔”表示“烟”,“口”表示烟盒的长方形,是“卷烟画片”的缩写。 [2]北仉,时指北京烟画收藏家仉即吾。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