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和我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50
颗粒名称: 外公、外婆和我家
分类号: K820.9
页数: 5
页码: 563-567
摘要: 本文程珉外公、外婆和程珉家是2013年5月在杭州省立同德医院13层由程珉、程琥口述展现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情怀。
关键词: 慈城镇 外公 外婆

内容

外婆叫俞襄,人称俞香外婆,慈城俞家的女儿。他们姐弟中,外婆排行老二。我的外公是冯定。在我家,称外公为公公。
  外婆生于1906年,不识字,结婚时才15岁,公公是19岁,第二年生了我大姨冯蕙。据外婆讲,俞家与冯家的两个父亲赌博,外婆的父亲输给公公的父亲,这样便将外婆抵给冯家的儿子做童养媳妇。当时的公公在宁波工作,婚后,公公帮助外婆识字,还考入宁波女中,与陈修良是同学。[1]后来,外公到上海工作,外婆也随去上海。1926年,生下母亲。就在这年底,黄埔军校在武汉招女生班,外婆在外公的竭力鼓动下,成为黄埔武汉女生班的一名学员。[2]外婆虽是大家闺秀,胆子蛮大,敢钻坟地,会骑马,也会打双枪,从小我们都很怕她。大革命失败,外婆回到上海,公公早年参加了地下党,而外婆只协助公公做些类似送情报的事,说到底只能算个交通员,而且外婆并不知道公公是地下党。这前后公公被捕,也没暴露身份,是他的老师、老乡等营救公公出狱。随后,公公去苏联,外婆随行,好像陈修良也是同一批去的,当时去苏联的地下党不少是假扮夫妻,如应修人与曾婆婆(曾岚)。公公与外婆本来就是夫妻,所以他们于1930年在苏联生下了一个女儿拉娇。拉娇是“无线电”俄语读音的音译。
  在公公、外婆去苏联之前,母亲和大姨被送回慈城,她们住在现在的布政房我的曾祖母家。母亲一直说,大姨长得很漂亮,可惜五岁时患骨结核,小腿被锯掉了,大姨成了残疾人,母亲长得不如大姨漂亮。母亲有个同岁的表妹瑞娣,是公公的姐姐、我们叫四姑婆的女儿。据说曾祖母喜欢外孙女,不太喜欢孙女——我的母亲。曾祖母因眼疾视力差,姑婆们常与曾祖母开玩笑,把年幼的母亲抱给曾祖母,说是瑞娣,结果曾祖母一看不是瑞娣,而是孙女,就扔了出去。这事一直让母亲耿耿于怀,常说她的命是四姑给捡回来的。四姑婆和瑞娣表姨对母亲很好。
  1930年,公公、外婆回国到上海,还在襁褓中的拉娇不能带回国,只好托养在莫斯科一家保育院。新中国成立后,据说公公、外婆分别通过大使馆去找过拉娇,但没有结果,这是后话。回到上海后,公公与外婆的感情出现问题而离异,公公从慈城接回母亲与大姨,交给外婆。我们从小跟随外婆长大,从没听外婆说起与公公分手的原因,也没听说她对公公的抱怨。倒是听姨婆偶尔讲起公公,其中一次是“文革”串联到上海去四姨婆家,说当年外婆家的亲戚有点恨公公,说是公公抛弃了外婆。
  外婆与公公分开后,自然没有了公公的消息。后来是公公朋友林先生一直照顾外婆母女三人的生活。1932年,外婆带着两个女儿去北京(时称北平),在同乡张雪门[1]帮助下,在北平香山慈幼院当保育员。慈幼院远离城区,母亲和大姨住在城中的宁波会馆,母亲先后在虎桥坊小学和贝满女中完成基础教育,又去日本香根的一所大学留学。回京后,母亲与海外同学一起参加了北平读书会,此为北平地下党的外围组织。1946年,母亲给读书会的朋友杨洁(杨是地下党)当伴娘时遇到父亲程钱孙,两人一见钟情。父亲是湖南人,其祖父是张之洞的幕僚,也算名门大家之子,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时在北京田粮署工作。听外婆讲,父母结婚是坐飞机旅行,到上海结婚……平津战役胜利后,父亲曾设想去台湾或香港,而当时交通十分紧张,以父亲的身份不能坐飞机,有身孕的母亲坐船到了上海后不愿再坐船南下,因而一家就留在了上海。
  上海解放后,报纸上刊登了公公的名字,时为华东宣传部副部长,大姨与母亲就找公公——她们的父亲去。据说公公见到女儿后先问外婆。当时,四姑婆的大女儿也在上海,后听其讲,公公在上海解放之前,已悄悄到上海找四姑婆。是否找过女儿,大姨和母亲都没问,因而我也没有答案。
  50年代,外婆在上海公安局托儿所任所长。大姨和母亲先在上海广播电台工作,父亲在上海文管会工作。打有记忆起,只知父母很忙,根本不管我们四姐弟,我与弟弟全托在宋庆龄幼儿园,星期天由母亲的朋友接回她们家。后因姨夫1951年底支援芜湖电台工作,随后又调至安徽省台,大姨一家搬迁到合肥。第二年底,母亲调到杭州的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我们才与外婆分居两个城市。
  可没隔多久,1959年,父亲被扣上坏分子帽子并去建德劳改。父亲为人诚实,谈吐优雅,还能唱京戏,颇得外婆喜欢,听说父亲出事,外婆辞去托儿所的工作,拿一笔退休金从上海来杭州照顾我们兄弟仨。当时我家在省文物委附近,当时沙孟海先生住在龙游路,相隔没多少路,外婆和沙老的夫人常常一起生煤炉,又一起参加居民活动。1961年初夏,电台幼儿园的一些小朋友都生癞痢头,我也被传染了。当时,母亲已在杭州天堂小学给我报好名,也就是秋天要上学读书了。可癞痢头老医不好,外婆就带我和小朋友去上海治疗。那次治病在哪家医院我都没印象了,有印象的是回杭州之前,外婆带我看望住在上海的曾婆婆,曾婆婆是外婆留苏的同学,她们又曾经在伍豪(即周恩来)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外婆在上海,曾婆婆也来过我家。其娘(婆婆)是应修人的母亲。只是那年我才七岁,人太小,一切都没记忆,只记得曾婆婆家是石库门房子,进门是家,是厢房那种家,老太太(应修人母亲)正好坐在马桶上。从上海回杭州没多久我就读书了,因剃了光头戴了顶帽子,大热天戴帽常被同学掀帽,这印象太深了,所以对年份的记忆也很深。
  因受父亲的影响,母亲从播音岗位调到电台文艺组。一次,文艺部去北京交换节目,母亲顺便看望公公。据母亲回来说,那天晚上公公带她参加了一次部级干部的聚会。母亲在上海时已认识了陈毅,在电台工作的母亲陪当市长的陈毅跳过交谊舞,但母亲没对陈毅讲自己是冯定的女儿。那次在北京又碰到陈毅,母亲还碰到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沙文汉,好像沙文汉对公公说:“您在浙江还有这么一个女儿我不知道。”当时的干部都很注意这方面修养,公公是个学者,他更加注意。但母亲回来后,被借调到省外办交际处。这是谁帮的忙呢?我们至今还不知道。从母亲处境的变化来看,肯定是高层领导打过招呼。但我肯定这与公公无关,否则母亲绝不会调离她喜爱的播音岗位,当时的广播新闻播音员是很吃香的,就如现在的央视播音员。
  母亲在省外办交际处工作,有时陈毅陪外宾来杭州,看到母亲就开玩笑说母亲是他的干女儿。我家有好多照片,是陈毅与母亲的合影。不知是1962年还是1963年,公公一家到杭州疗养,母亲带我们去见公公和袁芳婆婆,还有三个舅舅。见公公一家也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只是与公公一起吃饭,吃的馒头雪白雪白,特馋口水,恨不得一口气吞几个呢。这次回家,母亲对我说,早几年母亲带我们去公公家时,我们与舅舅们一起吵闹,外公对一舅舅说:“侬是舅舅,他是外甥,侬要让他。”这样的好景持续到1964年,我家因公公被批判又开始倒霉,到“文革”时更惨,所有照片,有外婆、公公人像的全部烧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姐姐率先去黑龙江插队,二哥去宁夏插队,我也去黑龙江插队,所幸大哥考入化工技校免遭插队之苦……我家最不幸的是外婆,她见隔壁的沙孟海夫妇戴高帽子游街,而外调人员像要踏破我家门槛似的涌来,选择在9月18日那天上吊自尽了,那是1968年的“九一八”。外婆没有留下只言片字的遗嘱,然而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难日,这位老革命似乎用生命抗诉着“文革”的灾难……
  由于“文革”的灾难,我们与公公家的联系中断了近十年。70年代初,在宁夏插队的二哥程琰成为清华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他带来公公的消息。大约1974、1975年,我从大兴安岭探亲回家在北京中转,就到北大燕南园看望公公。当时的公公已被边缘化,三个舅舅远离公公,大舅在河南,二舅在西北,三舅在云南。我偶尔探望公公,我看到公公不是坐在地上一人摆围棋,就是读《红南作战史》。棋谱是一块很旧很大的布,只能摊在地上下围棋。《红南作战史》是197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当时的书很少,这部小说写得很烂,可实在没书可读,因而公公不知读了多少遍。公公的围棋下得不错,据说陈毅下围棋的兴趣,或多或少受公公的影响。那些年我与公公接触较多,公公还教会了我打桥牌。一次,公公陪我们去颐和园玩,出门前,公公换了一件旧衣衫,戴了一顶帽子,从北大后门走出。公公的家在北大燕南园,对面是周培源的家,旁边是梁思成的家,快80岁的老人还这样打扮,怕人家看到“反动学术权威”的狼狈。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诗句“破帽遮颜过闹市”,冯家人很看重脸面,公公如此,母亲也是如此。那次我和公公还一起爬上了万寿山。

附注

[1]陈修良(1907—1998),1922年进宁波女子师范读书。“五卅”运动后,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学校作为“赤色分子”开除。1927年11月至1930年7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市委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代理部长;1957年被打成“极右派”,1977年摘帽后,又先后任浙江省、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顾问、研究员等职。据此,口述者所说的“宁波女中”,应是宁波女子师范学校,为宁波二中的前身。据宁波二中校史,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之后,女师学生参与罢课,同年九月,学校当局开除以陈修良为首的学运领袖,还包括方守娣、冯俞香等 [2]黄埔武汉女生班: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便在武汉筹建了一个500多人的政治训练班,后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校址设在武昌长街两湖书院旧址(现武昌区解放路中段,彭刘杨路交叉口附近)。1927年初,分校开始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招收学员,并决定开始招收女学员,经严格的审查,录取183人组成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学员队(南湖学兵团并入女生队总数为213人)。这些女学员中有在校大学生,有中学生,也有少数已婚者,还有的已经当了妈妈,有的还缠过足。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这些学员和男兵一样,全副武装,沿途张贴标语,自编歌谣,向群众宣传,调查情况。三月后,汪精卫公开发表声明反共,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决定提前结业,每个学员发一张黄埔军校第6期的毕业证书。女学员队除极个别学员被送到苏联学习外,大部分都被分到叶挺和张发奎的部队,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有的从事地下工作。(袁文良《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女学员》) [1]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新中国成立前去台湾。其子张香山(1914—2009),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顾问,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外交部顾问,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程珉
责任者
程琥
责任者
陈修良
相关人物
张雪门
相关人物
张香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