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慈城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35
颗粒名称: 离开慈城往事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471-472
摘要: 本文离开慈城往事是2014年4月在上海宝山区(云西)三花现代城由冯进新口述关于离别与回归。
关键词: 慈城镇 往事 冯家

内容

母亲姓俞,名娇麟,是慈城竺支山门俞家的女儿,现址在慈城新弄内,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当作公馆的那些房子。母亲是五姐妹二兄弟,她的大姐娇仁,我们叫大嬷,嫁到颜家桥冯家[1],是冯孙眉之妻;她的二姐希增又名俞襄,我们叫二嬷,嫁给布政房冯定[2]为妻。
  当时的外公好逸嗜赌,一家仅靠外婆做女红维持生计,家境贫困,母亲未成年便与她的三姐娇凤离家在上海一手帕厂做工。17岁那年,外公私自作主将母亲许给父亲冯有箴。父亲比母亲大8岁,说是慈城大户人家,属后新屋冯家,家有五间头大屋一幢,位于慈城北门外桃园脚下(原址现为民主路北水文队家属工厂),还有一只大金手镯(后知是包金的)。
  祖父宜彭[3]属于启承祠藕田畈冯家,个子不高,微胖,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称小老板,又没有固定职业,因能写一手好字,经常帮人抄写对联、挽联等,偶尔也做红白喜事司仪,平时喜话讲讲,麻将搓搓,有抽鸦片之恶习。藕田贩冯家到祖父一辈已败落,但还死要面子,父母结婚场面很大,也十分铺张,结果是婚后负债累累。
  父亲能拉一手京胡,也是京剧票友,每逢节日盛世,父亲经常参与应星耀先生组织的吹拉弹唱,我家曾有这些吹拉弹唱场面的纪念照片,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同时销毁的还有祖先留下来的红顶帽珠一枚。
  我族冯家创业是从冯映斋创办冯存仁堂开始的,较为鼎盛的是映斋公第四代,比如季房云濠、云祥兄弟捐资办学、疏治慈湖、捐银筹饷等,以致我族有“江淮河汉”、“乾坤”、“经纶昆仑”十房之说。父亲晚年回慈城,写下几张关于冯氏家族的记忆,其中有“始平望族,慈水名家”,“大树将军后,凌云学士家”,“凌云绵世泽,大树振家声”,“大树家声远,凌云世泽长”的对联诗句。我族作为慈城冯氏惠宗祠(承志堂)支族,下又分设观德祠(恒裕堂)与启承祠(存仁堂),我家作为十房之一脉,至映斋公七世孙开始败落,败落之因是鸦片。有道是饱暖思淫欲,而冯家人温饱寻刺激,对于鸦片,从好奇到为了派头,导致上瘾后不可收拾。
  根据冯家祠堂族规,族里子孙轮流受益公租,因我家到父亲是四代单丁,所以每隔三年就能享受一次,而兄弟多的人家则要六年,甚至九年才能轮值。照理这些租银可享用一年半载,饭总有得吃,但被鸦片一折腾,我家是年年先吃后空,不断变卖家产。所以母亲嫁到冯家后,所谓藕田畈冯家已是千疮百孔了,但依旧不改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家里有肉庄、布庄和南货庄三本红折,这红折是先取实物后回钞,一般是平时随便拿,记账年终结算。每到年关,祖父总是借故外出,当举债人上门,听说先生外出(旧时男主人不在家)讨债人只好怏怏而归。更有意思的是,每当中午,祖母总让娘姨(佣人)烧大镬水,原来是烧水能使烟囱冒烟,似乎告诉邻居冯家在烧中饭,谁知我家烧的是水,连粥都谈不上。当时慈城穷人也有一日吃两餐的,我家的情景真有点像小说里的情节。实在是无米下锅之时,只好悄悄差人从后门出去用家传的翡翠或者木香等名贵中药换些钱粮,以补无米之炊。这样,度日如年般过了一些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无奈只得把祖传的房子卖了,还清债务后所剩无几,我家只得租住在白药房房子里。
  1936年,祖父过世后,母亲当家,她回绝了赊销的三本红折,辞退了所有娘姨和看山人,并把山上的所有树木砍伐卖掉以补家里的收入。然而这些举措违反了族规,遭到族人的谴责,说是大逆不道,然而母亲根本不理这一套,我行我素。毕竟这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再说父亲是单丁,别人也无可奈何,而且时代已进入民国中期。
  这是母亲讲的我家离开慈城的故事。母亲常说,无事不胆大,有事不胆小。日本人侵占慈城前夕,父亲在县政府当文书。日本人侵占慈城后,也曾规劝父亲到县府上班。母亲考虑到父亲若继续上班,肯定会被认作汉奸,若不上班一家没收入不说,日本人还会上门找麻烦,于是全家悄然逃离慈城,到上海投亲靠友。从此慈城冯氏藕田畈一脉从慈城消失。

附注

[1]颜家桥冯家,参见表6.1.1 [2]布政房冯定,参见表6.2.5 [3]冯宜,参见表6.3.7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进新
责任者
冯新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