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冯固的那些事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29
颗粒名称: 父亲冯固的那些事儿
分类号: K82
页数: 6
页码: 448-453
摘要: 本文父亲冯固的那些事儿是2012年10月在上海淮海中路南鹰宾馆由冯艾弥口述关于守业与创业的故事。
关键词: 慈城镇 冯固 父亲

内容

父亲原名慈生,后改冯固1913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现为慈城),因为是在慈城出生,故父亲的原名“慈生”与故乡息息相关。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因而14岁时就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三年级后转入上海东南医学院,1933年医学本科毕业,留校任外科学系助教,兼附属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同年秋天,他被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录取为研究生,东渡日本深造当时日本的外科学家青山[1教授为培养他成为全面发展的外科学人才,特地介绍他到国际著名解剖学家西成甫[2]教授主持的人体解剖学研究室攻读,故又转为西成甫教授的研究生。
  西成甫教授发现父亲的专业特长,着力培养指导,这为父亲今后从事的专业打下了理论、临床诸方面的扎实基础,可正当父亲在异国他乡施展他的才华时,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开始了。在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父亲放弃了留学,毅然回国。据父亲回忆,他的这一决定受到西成甫等教授的赞赏,专门在东京饭店为他饯行。
  1937年秋天,父亲回到上海不久,应聘到上海东南医学院工作,主要讲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以后,他参加了汤蠡舟教授等组织的中国红十字医疗队[1]担任战地医生,为在前线抗日的中国将士救死疗伤。上海沦陷后,父亲随军转战于苏、浙、赣、鄂等省,不幸患伤寒而投奔到他的老师处——广西医学院求医。第二年夏天,病愈的父亲受聘于汉中西北联合大学,任医学院解剖学系教授。
  父亲第二次回上海是1940年初春,虽然上海东南医学院再次聘用他,然父亲没去执教,而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哈同大楼(现南京东路233号)挂牌设立“冯固医师诊所”。
  这一年,父亲与母亲结婚。母亲邬奉先,是宁波邬隘村人,1937届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生。父亲自己开诊所,是他感到中国人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且在中日战争中败多胜少,与当时上海吸食鸦片烟人数众多有关。当时的父亲根据民间土方,与母亲一起从中药中提取出一味名为“莨菪”的药材,再辅以其他药材,研制成戒毒药品“抗毒龙”,用于临床戒毒,效果很好。1946年春,父亲还与亲戚冯援[2]等人一同去苏北解放区用“抗毒龙”行医治疗;同年,父亲又与他的医疗助手在上海青浦租房设立戒毒所,自己担任戒毒所所长,救治了许多鸦片烟瘾君子。
  上海解放后,父亲应聘到上海公安医院任主任医师兼内科主任,同时被聘为上海同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授。后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被任命为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础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兼教授。曾听父亲的学生许学铭[3回忆,1952年夏天,父亲应邀去合肥为安徽医学院(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现为安徽医科大学)1956级学生讲授神经解剖学。时为该院建设时期,住地与临时校区相隔十几里之远,而身为教授的父亲每天往返跋涉,不辞辛劳为学生们上课。由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也处于初创阶段,为了不耽误本职工作,父亲在安徽授课期间,采取集中突击的连续教学方式,上午上课,下午实习,晚上自己还要备课。由于没有助教来听课,许多工作都是亲力亲为,自己画图表和挂图,亲手制作标本和带教实习,不舍昼夜每次上课,除了学生,还有其他教研组的教师、助教,父亲的敬业乐教感动了师生,他们向父亲赠送了一大面锦旗,还步行数十里到车站送行,只可惜当年“依依难舍,挥泪作别”的情景没有留下照片。
  上海第二医学院由同德、震旦和圣约翰医学院三校组建,组建后的上海第二医院,首先是重组人体解剖学教授组,同时要改变各校各自采用中、英、法不同语言的教学现状,统一使用中文教材。为此,父亲与同组的同事制订了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并以此自编教材和实习教材。在医学院支持下,父亲设计、筹建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并以自创的最新方法来处置尸体和完整的离体脑标本……经过多年的努力,医学院大型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开馆。该馆一直向国内外开放,深得中外人士的赞誉。改革开放后,项目得到上海市政府科研经费,父亲与他的同事还精心策划创建了解剖学大楼,时为全国医学院校中屈指可数的解剖学大型教学基地之一。
  父亲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的是医学基础学,据学生介绍,他讲课时口若悬河,旁征博引,而且还挂上自己绘制的人体解剖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上大课时,整个大礼堂都挤满了学生,连窗台上都坐着人。
  “文革”期间,父亲在学校受到冲击,被批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他白天在学校挨批斗,受到非人的待遇,但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他对我们说,他在学校里被造反派批斗,就像德国电影《马门教授》中从来不过问政治的马门教授那样,被法西斯匪徒们用绳子捆绑后推出家门受尽侮辱……但他坚信自己是清白的,不会就此放弃自己的信念,所以一直非常乐观,从来没有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那时学校停课停学,家里也没有了保姆,我母亲不擅长家务,父亲就自己下厨房,亲自做饭炒菜炖汤给我们吃。杀鸡时还让我们在一旁看解剖过程,告诉我们哪里是鸡的心脏、肺、肝,肠子,胃又在哪儿等等。
  “文革”中父亲被关进“牛棚”,我曾在学校工宣队的逼迫下给远在外地的姐姐写信,要她与父亲“划清界限”,自己也被迫去了黑龙江农场务农。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怪我的错误行为,每当我从黑龙江返沪探亲时,父亲就会单独带我去淮海路上的“红房子”或南京路上的“德大”等沪上著名的西餐厅,点了传统的罗宋汤和炸猪排等。侍者端来罗宋汤,奶白色的浓汤上面漂着厚厚一层红油,十分悦目;两面炸得色泽金黄的猪排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面对如此精制的美食,我狼吞虎咽,而父亲则微笑地在一旁看着,让我周身感受到温暖的父爱,心里内疚无比。
  “文革”结束后,父亲获得了平反,此时他已60多岁,又重新返校。十年“文革”使中国医学界后继乏人,为了中国医学的未来,他亲自制订教学计划,指导中青年教师,带领研究生,为他们的深造联系国外学校和教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从事着教学和医学研究,为上海、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医师和科研人才,他们相继成为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的骨干力量,担当起中国医学行业的栋梁。上面说到的“解剖学大楼”就是父亲重返学校后的“杰作”之一,当然这是集体的杰作,父亲是其中的一分子。在著述方面,父亲在日本时曾编写出版《最新解剖学拉丁语名词之新改订》;1953年主编出版《正常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人体解剖学实习》;1960年出版《人体解剖学名词手册》上、中、下三册;后来还与他人合编了《中国人体解剖学名词》、《中国人体质调查》等。
  父亲兼任上海市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市软组织研究会顾问、上海市高等学校学科教授职称评审组成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担任过《解剖学杂志》、《中国人体质调查》常务编委,《中国人体解剖学名词》审订修改组成员等。1990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向父亲颁发荣誉证书,其内文曰:“冯固教授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特颁此证,予以表彰。”
  1992年10月,国务院给父亲颁发了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称“为了表彰您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一九九二年十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父亲对自己家族其他的亲戚也总是非常关心和爱护。无论是谁提出求医看病或经济上的要求,他总是亲自解决,如有疑难病症则带他们去上海市立大医院治病求医并慷慨解囊及时给予接济帮助。据三姐回忆,1945年二伯伯(父亲的二哥)离沪出走,从此音信全无。我父亲很同情自己的二嫂,于是经常去看望她并在经济上予以资助,为其支付牛奶费一直到“文革”开始。
  尽管我们家子嗣不旺,子辈四个女儿,孙辈仅两个外孙女,但父亲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对自己妻子的感情一如既往,非常尊重我母亲,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当时凡是上海报纸刊登母亲在工厂里的科研成果,父亲就会与我们一起等候母亲下班回家后快乐地庆贺一番。父亲对女儿们也是一视同仁,悉心培养。我们姐妹四人都曾是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大姐毕业于上海重点大学。我在“文革”中曾去黑龙江和安徽务农,回沪后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日语,自修中文,走上了科技外语翻译之路
  后来两个外孙女先后出生,父亲更是疼爱异常。他78岁时在从事医学教育40年后正式退休,与家里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他虽然精通日语、德语等,但仍深爱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尤其喜欢唐诗宋词。一有空闲就教外孙女背诵唐诗,还经常带外孙女逛外滩、南京路和淮海路,介绍老上海的风俗人情地貌,寓教于乐。两个外孙女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秉承了冯氏家族的优良基因和家风,从小性情开朗,尊师守纪,学业优秀,长大成人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做出不俗的成绩。
  大外孙女张韵[1]在17岁时赴美留学,学业优秀。毕业后即投身华尔街,现任美国布朗资本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取得的投资成绩曾在2009年被美国《投资商业日报》以36个月投资总回报的标准评为美国最佳成长基金,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在美国投资基金界的最高排名。[2]随后,中国《第一财经日报》驻纽约记者专程采访了张韵,在专刊上向国人介绍她在美国金融界的经历以及独到的投资理念。
  小外孙女张丹菁,也就是我的女儿,高中毕业后赴澳大利亚留学,先是进入悉尼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现正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现代传媒博士学位,以后也想与外祖父一样投身教育事业。
  2010年,张韵生下一子,即我家的第四代。其父母为他起名“CharlesFengLugo”(查尔斯·冯·卢戈)。姓名中间的Feng(冯)就是为了纪念外公并保留冯家姓氏,一脉永存,代代相传。

附注

[1]青山:全名青山彻藏,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教授,原东京帝国大医科大学校长青山胤通博士的养子,曾在该校设立了第一外科学教研室并主导其教学及科研工作 [2]西成甫: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与藤田恒太郎等著有《人体显微解剖图说》 [1]中国红十字医疗队:“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中国红十字会成立战时救护委员会,后改为救护总队,救护工作全面展开(据《中国红十字会大事年表》) [2]冯援,中共地下党员,详见冯季衡的《我的引路人》一文 [3]许学铭:1932年出生,安徽医学院1956届毕业生,其后调到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任外科副主任医师,1992年退休 惠宗祠西桥支启承祠存仁堂贞房孟房39世孙、冯固珍藏的《冯雪卿家传》(1990年) [1]张韵,1970年出生,2002年加入布朗资本投资公司管理团队。之前,先后在爱普塞隆投资管理公司、坦普顿环球投资顾问公司、花旗证券等任职,曾担任巴尔的摩市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主席等 [2]《专访美国布朗资本投资公司张韵:如何选择成长股》(《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1月14日)(百度百科)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艾弥
责任者
冯固
相关人物
张韵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