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富不过三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06
颗粒名称: 三、富不过三代
其他题名: ——关于财富拐点的思考
分类号: K820.9
页数: 9
页码: 359-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镇冯家富不过三代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精神领袖具像化、重教育家族传统、财德同传治家经。
关键词: 慈城镇 冯家 三代

内容

“富不过三代”似乎是魔鬼对中国家庭下的咒语,多少年来,有多少中国家庭走不出财富的拐点;也许是“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导致了中国没有贵族家庭。难道“富不过三代”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非也,美国的肯尼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哪里是三代而衰呢?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坐上2006年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头把交椅,现传到第40代,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百度百科载,全球100家长寿家族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其中英、法、美名列前三位,各有17家、16家、15家,日本也有10家。而且第100名的家族企业也超过了225年的历史。
  那“富不过三代”真是中国家庭的魔咒了,就慈城冯氏经商而言,上述的冯存仁堂自清康熙年间创办至1956年公私合营,一直是由慈城冯氏经营的家族企业,传世9代,历时200余年,绕过了“富不过三代”怪圈;就慈城冯氏从政、治学、经商综合而言,慈城冯氏是代有达人的南省名家,传世40余代,自汉至今历时一千多年,可见“富不过三代”并非所有中国家庭的魔咒。
  在历史长河中,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外,分析慈城冯氏之所以能绕过“富不过三代”怪圈的原因,关键是教育,即教育是慈城冯氏避开“富不过三代”暗礁而驶向千年望族彼岸的航道。
  有道是“家有田子皆读书”,教育本来就是宁波大多数家庭的追求;“茂德习诗书,家声恒儿振”[1],教育还是以读书求功名的大家望族的追求。慈城冯氏既重视上述“皆读书”、“考功名”两种教育,更强调增进子姓的知识、技能,以及影响其行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上述“败落乡绅不走样”的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教育所强调的部分内容。从古到今,慈城冯氏以追求“南省名家”的声誉为目的,按照家族传统,通过宗族的祠、家等平台对众子姓实施行为处事的启蒙教化,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众子姓进行教育,从而影响众子姓的身心养成。慈城冯氏还有“精神领袖具像化”、“重教育家族传统”两种做法,以此来提升众子姓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家族绕过了“富不过三代”暗礁。
  精神领袖具像化
  慈城民间传说中,人物传说较多而且评价有分歧的,一个是赵文华,一个冯阿云。赵文华为明代奸臣,而在慈城民间却被传为勤政廉洁、足智多谋、为民办事的好人。冯阿云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冯氏子孙(参见第二章第四节),在慈城民间被传得神通广大——是商人,很会赚钱,朝廷募饷,宁波府爷跪求了一天一夜;是文人,读书中举做文章,有不少文人墨客朋友;是善人,办书院赈灾收孤儿为义子等。冯阿云被传得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颇具家族领袖偶像效应,导致一些慈城冯氏后裔开口所谈,便以冯阿云作参照。其实民间所传,误将冯云濠、冯云祥兄弟合二为一,上面已述冯云濠以治学为主,冯云祥以经商为主,兄弟俩都做善事,大多是哥云濠倡议,弟云祥筹款,兄弟俩配合默契,致使后辈世人误传。
  如今,笔者从冯阿云家族领袖现象得到启发,发现慈城冯氏有“家族领袖具像化”传统。“家族领袖具像化”首先就表现在慈城冯氏众子姓自诩为大树将军后,并撰对联“大树将军后,凌云学士家”传家传世,慈城冯氏把冯氏始祖大树将军当做家族的精神领袖,慈城八字桥众子姓还立大树将军石神像于家庙前,作为支族子孙的保护神。
  一般修谱会收集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加以记载,而慈城冯氏的家谱大篇幅记载祖先的逸事,前述的《福聚冯氏宗谱》载录祖先逸事有四卷,占总谱的近四成,参见第三章第一节。《冯氏惠宗祠支谱》更绝,既无族籍记载,又无族产记载,全部记载祖先逸事。这两谱载入历代祖先逸事,似家族集体精神具像,昭示一代又一代子孙,这是慈城冯氏的“家族领袖具像化”第二种做法。
  与第二种做法类似的“家族领袖具像化”是统宗祠福聚支,将族支历代科举人名做匾悬挂于祠堂,以祖先的科举成就激励子孙学业进取,本章第二节的“子姓有发科甲及入泮并赴任者”有奖赏的族规也是激励子孙学业进取的措施之一。可以这样认为,慈城冯氏在科举史上创下了103位举人、65位进士的佳绩,与家族科举激励机制、“家族领袖具像化”相辅相成。
  慈城冯氏的宗族体制严格却不保守,也与“家族领袖具像化”有关。道光六年(1826)前后,惠宗祠启承祠34世、35世孙众人捐资创建慈湖书院办学,其中楼正中奉杨文元(即杨简)及他的弟子等,参见第三章第三节和表十。杨文元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的哲学观点,认为“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把宇宙的变化说成是心的变化,启发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思想,此学说后被学术界称作“陆王心学”。之后,又在书院内建姜宸英祠,姜宸英是慈城杰出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慈城冯氏建祠又将姜宸英小像与诗文刻于祠壁上,以示纪念。由此可见,慈城冯氏对同邑哲学家、文学家的价值认同,也是慈城冯氏“家族领袖具像化”的另一形式,以此借鉴与吸收他姓的文化,以提升家族子孙的文化修养。
  慈城冯氏“家族领袖具像化”的文化意义,一是昭示家族代有达人的荣耀,一是起到潜移默化教化众子姓的作用。
  重教育家族传统
  清同治年间,中药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慈城冯氏筹资6万元在上海开设冯存仁堂分店,一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吴山脚下创设胡庆余堂。两家中药店后都成为上海国药店四大家之一,有所不同的是胡庆余堂至清末1911年,老板换了三茬。胡庆余堂第一任老板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商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界的一个传奇。然而显赫一时,曾经拥有万贯家财的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没给子孙留下基业,更谈不上“富不过三代”。
  同期冯存仁堂始终由惠宗祠西桥支启承祠贞房季房江房子孙掌舵,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样的经营中药,为何今有两个大不相同的结局呢?这与慈城冯氏注重教育理念有关,清同治元年(1862),掌舵冯存仁堂冯云祥委派侄子冯本骅,创办上海冯存仁堂,冯本骅为咸丰五年(1855)举人,中举四年后,冯本骅遵本生父(冯云濠)遗志捐银二千两购置位于北京宣武门南兵司中街相国寺鼎宅一幢三十余间,为慈溪北京会馆。慈溪北京会馆主要提供慈溪人进京赶考的学士临时住房,始设于嘉靖年间,后因“税息为住僧香火资入”[1]。慈城冯氏委派既有学历,又有教育意识的族人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不久的上海创办冯存仁堂,是慈城冯氏重教育传统在近代的一例。
  表十所示的捐资办学是慈城冯氏重教育家族理念的外在表现,上述的“家族领袖具像化”悬挂科举匾额、祠堂奖励等慈城冯氏重教育家族理念的内部机制,由此内外合一铸成的“重教育”理念久而久之形成慈城冯氏的家族传统,影响并印痕于众子姓。开展《田野调查》时,惠宗祠、统宗祠、大宗祠众子姓从“祖先捐资重教”、“祠堂办学奖学金”、“父亲崇教尚学”和“祖父重教的影响”等角度叙述慈城冯氏的重教育家族传统。
  谱记,兰江公(34世)有汝霖、汝震、汝霆三子,他们各立恭、敬、忠三房,其中恭房、忠房的汝霖与汝霆太公喜读书、爱藏书,他们的书房便是宁波藏书文化史有记的寄月楼与循陔书屋..咸丰初年,忠房的两兄弟,即恭房诗舸公堂弟,可礽公与冯可镛公先后高中举人,这就是慈城传说中的兄弟登科。忠房,我们称作花园冯家,因兄弟中举时间前后只相差一年,且是先弟后哥,时为轰动,冯家自然相当开心,便搭台上演了戏文,这一直是族人的美谈。(参见第六章《后书房、醉花书屋》)
  藕田小学原只招收祠堂的冯姓子弟免费上学,后来校董冯志贻提出学校要实行如奖学金那样的制度,考第一名学费全免,考第二名半免,第三名免书本费。我是统宗祠的冯家女儿,不仅能入学藕田小学,而且每学期的成绩不是考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也享受到了祠堂的奖学金。(参见第六章《母亲又生个女儿》)
  父亲(冯绍蘧)为人处事与众不同,他尊重知识爱学习,对新知识与新技术几乎是学到老,在九秩之高龄,眼睛又是1800度的高度近视无法看书的情况下,他每天还从半导体收音机获取信息与新知识。父亲早年毕业于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像父亲这辈人有这学历很了不起,因为这一高学历,父亲才能有帮助我(冯明之)们姐弟选择大学专业的谋略、智慧。无论是行医,还是做其他什么,父亲为人做事都很地道,但又不迂腐。儿时最深的印象是每晚父亲与我们一起看书学习,他还让我们每天写一帖大字。我与二姐冯亦璞,是虹口中学的学生,高中毕业报考大学,就读的专业是父亲替她选择的。(参见第六章《我家行医人》)
  读初中时我(冯津)们这一届共有四班学生,至少有200多的农村学生,可是因为吃不饱饭,学生面黄肌瘦,体弱到十四五岁的小孩子晚上无精力遗尿揭不开被子。学生坚持不了读书,经两年流生后到初中毕业时农村学生只剩下13个人。我也一样,周末回家我对母亲说:学校吃不饱饭,我也不想去读书了。母亲只说了句:读书是你自己的事,读不读随你。说完去田头做生活。我犹豫不决,想起阿爷的话,第一排是读书人坐的位置,斯文会的人是拿双份的⋯⋯我坚持到1967年高中毕业。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时为村小学民办老师的我看到《浙江日报》刊登的这则消息,阿爷的话‘第一排是读书人坐的位置’似乎又响起来了,于是我向二六市乡负责教育的干部要求报名参加高考。这位负责人说,你已经结婚了,不能参加高考。因为当时我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我就拿着《浙江日报》据理力争说,按规定老三届学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报上是这么说的。1977年考后,我填报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唯一志愿。当时,没有填报志愿指导,也不知应填报哪些院校,只知交大这个校名,因为我的小姨毕业于上海交大,结果名落孙山。1978年再考,我考上浙江农业大学农机系,毕业后当上了农机干部。十多年后,二女一儿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结果儿子圆了我的梦,他考上了交大,一直读到硕士毕业,又考入美国德州读博士,现在美国联合公司是热交换领域的科学家。(参见第六章《阿爷小像与影响》)
  (冯)春源阿哥生于老家,祖母去世后就去上海读小学,他与小叔年龄相差十多岁,叔侄俩同住在方浜路石皮弄,小叔教春源阿哥吟“碧云天,红叶地”诗,绘赠了画有菊花等花样的扇子⋯⋯春源阿哥说他终生从事化学工业,是因读高中时小叔给他的92种(现在已有100多种)化学元素表。这张元素表让他兴奋得又是抄又是背,之后的他又选择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攻读理学学士学位。(参见第六章《我家、堂哥、族谱》)
  按当代教育概念分析,慈城冯氏“精神领袖具像化”与“重教育家族传统”等种种做法,实施的是广义教育。因为家族经商的经济基础,因为崇教尚学的家族传统,促使慈城冯氏具有财德同传的治家理念。
  财德同传治家经
  慈城冯氏38世孙冯受之经营钱庄数十年,膝下二子二女,生前两次分家,传说小女儿有5万洋钿,真是当时的富二代。冯受之过世后,大女儿手术发生意外,临终前因不放心一儿三女,嘱托妹妹嫁夫君沈亮夫,后征母亲同意,小女儿嫁给姐夫,嫁妆为上海淮海中路的上房花园9号楼一幢小洋房。之后,冯受之儿辈三家共同成为冯受之创办的鸿祥钱庄股董等,而且儿子、女婿齐心协力办好鸿祥钱庄,至1956年在上海率先公私合营。其间,儿辈们还与族亲等同仁合伙创办过聚德、永祥钱庄等实业,参见第六章的《我们是冯受之的后代》、《同亲不回族的冯家亲戚》和表6.2.7。
  让儿孙回慈城认根是慈城冯氏的共同做法,图为39世孙冯迈群带儿子冯鄂棣回慈城认族亲时的留影(1932年)有意思的是鸿祥钱庄公私合营后,冯、沈两姓三家都受到时代带来的财富变化,冯受之孙辈有21人,其中孙子(女)10人,外孙(孙女)11人。两姓三家比较而言,是冯家儿女很快适应财富变化,并依靠各自奋斗,成功转型,有的儿女还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参见第四章第三节。对此,长孙冯鄂棣称祖父“为儿孙留下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胜过黄金白银”。
  冯受之的孙辈们之所以能赤手空拳干事业,是因为他们的父辈为儿女们树立了崇教尚学的理想。冯受之孙辈们的事业有成,引用冯鄂棣的话是:“既有祖父冯受之的基因,又有父亲冯迈群的影子,更主要的是以行动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咒语。”
  其实要破解“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关键是消除财富拐点,避免世人所蔑视的“为富不仁”。而冯鄂棣的“精神财富,胜过黄金白银”之说,就是财德同传的治家理念。前述的金川世家文化特性之造福桑梓与注重乡誉,其实是慈城冯氏财德同传的外在表现。第六章“百年家族的人文记忆”中,慈城冯氏或多或少也谈到财德同传的不同做法。
  分析冯受之和他的儿孙们的财德同传,其实是其家继承了“家族领袖具像化”家族传统,并按时代价值观演绎而成“有财不如有德”的教化理念,比如每年腊月,在上海七浦路延续祖辈习惯,办年货、谢年、祭祖,以示不忘本;孩子年幼时,父亲带他去上海四明公所,告诉祖父参与四明分所创办;小客堂悬挂祖父遗像,让孙辈感觉祖父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还有待人有礼貌、长幼有序教育、尊敬家里的佣人、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乱花钱等等。正如冯鄂棣所说,如此严格的教育之下,我们兄弟姐妹无法染上纨绔子弟的恶习。
  古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笔者认为,此古训乃是慈城冯氏财德同传治家经的理论依据,而冯受之和他的儿孙们以他们的实践再次论证了这一古训,也为慈城冯氏如何绕过“富不过三代”的暗礁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综上所述,无论是“精神领袖具像化”、“重教育家族传统”,还是“财德同传治家经”,都是旨在培养众子孙崇教尚学的意识,也给家族打通了绕过“富不过三代”暗礁的航路。应该说,广义的教育促使慈城冯氏避开了财富拐点,绕过“富不过三代”暗礁,从而创造了千年望族、代有达人的家族辉煌。

附注

[1]慈溪裘氏祖训,杨馥源:《儒魂商魄——慈城望族与名人》,宁波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73页 [1]《慈溪县志》(五),第47—48页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