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传教士在江北岸的办学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潮涌城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261
颗粒名称: 一、外国传教士在江北岸的办学活动
分类号: G527
页数: 10
页码: 115-124
摘要: 本文记述的1844年宁波开埠后,外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办学活动,其中江北岸居留地是一个重要中心。不少学校办学时间较长,办学效果也相当显著,并对近代宁波教育和宁波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外国 传教士 江北岸

内容

1844年宁波开埠后,外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办学活动,其中江北岸居留地是一个重要中心。不少学校办学时间较长,办学效果也相当显著,并对近代宁波教育和宁波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学
  1844年1月1日,宁波正式开埠。开埠当年,英国传教士、东方女子教育会委员阿尔德赛小姐(MissM.Aldersey)就在宁波城内祝都桥竹丝墙门内大屋(今尚书街东端)开设了女塾。这所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女子学校尽管最初设立地点和后来办学中心均不在江北岸,但其开办与江北岸开埠密切相关,而且其后来发展过程中是与设在江北岸槐树路的另一所女校合并办学而成,故值得一述。
  阿尔德赛是英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1837年偕伦敦会教士麦都思夫妇至南洋爪哇泗水设女塾,教育华侨女子。1842年来华,首抵香港,为入华女教士之第一人。随同她来华的有1名是其在爪哇所教的华人女学生。1844年阿尔德塞转赴宁波,独自开设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校——祝都桥女塾。学校曾接受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会(SocietyforPromotingFemaleEducationintheEast)的资助。本部设在伦敦的该会系英国基督教新教教育宣教会,是1843年受美国归正教会教士雅俾理演说影响而成立的,以在东方各埠兴办女学为目的,1899年与大英教会合并。阿尔德赛终身未婚,人称马利姑娘,一辈子从事义务教育。1857年她因病离华赴澳洲,卒于家中。①
  祝都桥女塾免费招收女学生并供给衣食起居各项费用。开设课程有圣经、国文、算术,并要学生在功课之外学习缝纫和刺绣。由于封建教育制度长期剥夺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加上中西长期隔绝,当时一般民众对借助枪炮进入中国的传教士不免有种种疑惧和猜忌。因此正值清朝道光年间开办的女塾,困难重重,谣言四起。有人说阿尔德赛是魔鬼化身,已杀死她自己的孩子,现在又来算计别人的孩子;有人说她办学是假,骗儿童去挖眼睛炼药水是真。敢于冒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常常又急又吓地赶到学塾看孩子是否安全,有的干脆就中途领回,因此,学塾生源大成问题。但阿尔德赛并不气馁,她反复上门动员,并向家长保证孩子入学以后,不但不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而且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她用热心和毅力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加上有免收学费、提供食宿、发给衣物和少量零钱等优惠措施(最初时还曾给学生家长发五文至十文一天的津贴,以弥补其女儿不在家帮助做家务所带来的损失)。这样一年以后,学塾有了15名学生,到1852年已发展到40名。学塾有限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不过为使婢弃女及最穷苦之女孩,以校中有衣食供给,故甘冒与洋人接近之危险”②。
  1844年开办的宁波祝都桥女塾,是浙江最早的教会学堂,也为全国第一所女校。教会女校的创办不仅使部分女子打破闺门禁锢,从而走上社会,开始接受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逐步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阿尔德赛的这一创举早于上海文纪女校(1851年开办,后与1861年创设的裨文女塾合并为圣玛利亚女书院)、福州毓英女学堂(1859年)和北京贝满女学堂(1864年),比梁启超和经元善发起创办,后颇有名气的上海经正女学要早54年。1844年开办的宁波女塾为中国最早的女学,已为世所公认。1934年,近代中国著名的《东方杂志》发表了褚季能的《女学先声》一文,文中明确指出:中土的第一家女学校,便是由阿尔德赛小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在宁波创办的。
  1844年开设的宁波祝都桥女塾,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无女子进学校的传统,使国民逐渐意识到女子教育不但可能而且必要。其开办确实为清末中国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我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继阿尔德赛之后,1847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柯夫人在江北槐树路设立另一所女校。最初的办学目的在于吸收信徒,培养教徒的妻子和女布道师,课程主要有汉语、圣经、数学、地理和英文。该校1849年的课程规定:“凡女生均教以本国之文字。彼等不习中国经书,惟诵读含有基督教教训之课本及接近之科学书籍而已,复以口头上之问答,俾彼等熟习圣经中之故事。数学与地理亦为彼等课程中之一部分,而尚有两学生,则学习英语焉。”③
  1857年阿尔德赛离甬时,两所女校合并办学改称崇德女校,校址在江北岸槐树路,由长老会接办和管理。进入民国以后,该校师生在甬上学界颇为活跃。1919年五四运动时,崇德、圣模二校与鄞县女师的女中学生推选代表参加市区13所中学学生代表在后乐园(现中山广场)举行会议,成立了“宁波学生联合会”,讨论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决定开展宣传并着手发起抵制日货运动。
  当时在女校读书的女生们虽然接受宗教和封建伦理教育,但随着知识面的开阔,识别是非的能力日趋提高,易于接受科学与民主思想,逐渐成为妇女解放的先行者,成为近代宁波第一批妇女运动的骨干。如1926年秋任浙江省妇运会主席,抗战时期曾任“全国妇女慰劳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委员兼劳作部长的我国早期妇女运动工作者吕晓道就是崇德女校的毕业生。崇德、圣模二校的中学部合并后,小学部于1923年单独建校,分为崇德小学和圣模小学(圣模小学在1951年为人民政府接收后改名永丰路小学,后为宁波十六中、甬江职高分部。这两所隔江相望的学校,原校舍现均为配合宁波市三江文化长廊建设而拆迁)。1924年5月5日,崇德小学学生在杨眉山的领导下拟去小教场参加学生界发起的“五九”国耻纪念活动,不料被学校当局阻拦而无法成行。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宁波后,该校学生曾在江北岸开展反帝爱国宣传,还制作纸花、枕套上街义卖,以资助上海工人,并组织去定海等县宣传。位于解放桥北面槐树路上的崇德小学在抗战胜利后由教会收回复校,兼收男女生。
  1919年,长老、浸礼两差会决定将崇德、圣模二校的中学部合并,共同捐资兴建新校舍。1923年春,城区战船街新校舍落成,崇德女校和圣模女校的中学部合并迁入,正式定名为私立甬江女子中学。学校由长老、浸礼两差会合管,委美籍徐美珍女士为校长,设旧制4年,次年改为新制,即高初中各三年。1927年,宁波开展了要求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亦通过决定,将学校逐渐交由中国人管理。同年7月,甬江女子中学由国人自办,组织了校董会,由鲍哲庆任董事长,董事会由4人组成,其中有外籍董事3人。聘请奉化籍沈贻芗女士为校长。学生人数从1929年的88人到1935年斐迪中学女子部并入,已有学生200余人,教职员20余人。沈贻芗校长为该校的发展付出许多心血,深受师生的爱戴和敬重(1990年第3期《现代中国》杂志曾以“中国第一所女中校长沈贻芗”为题专文介绍)。收回教育权后,教会学校经费上仍接受教会津贴,思想上提倡信仰自由,仍不同程度宣传宗教,其他在课程设置、规章制度等方面,与宁波一般学校已无多大差别,而特别加强外语教学。学生成绩优异者保送到沪江、之江、金陵女大等教会大学,有的出国深造。1948年,在甬江女中举行25周年校庆时,蒋介石曾题词:“天下为公”,翁文灏、陈布雷也题词以示祝贺。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再领取外国人的津贴,并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2月正式命名为宁波女子中学,1958年8月改为宁波六中,1959年7月改名宁波女中,1968年4月又改为宁波六中,1994年7月命名为甬江高级职业中学。
  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建校160年来,已培养了近3万名高初中毕业生。⑤甬江女子中学的毕业生中有不少考入金陵女子大学、沪江大学、之江大学等高校。
  《甬江声》是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的校刊,创刊于1924年5月。著名教育家经亨颐曾为该刊题“清风唱和”以示祝贺。刊物为16开本,中英文合刊,其中中文90页,英文40页。该社刊成员有26人,社长胡彩玉,书记金石音,中文部长徐诚美,顾问杨守实;英文部长应美英,顾问是美籍校长徐美珍;美术部长张赛英,顾问朱王浣青;干事部长邬静娴,顾问杜祖林。
  杨守实在“发刊语”中写道:“《甬江声》是甬江青年女子的精神生活,换言之,就是甬江女子的呼声,..希望热心教育并主张尊重女权的同志们,互相提携,共同在这国民运动的康庄大道上做一点青年所应做的事。”
  《甬江声》以刊发学生习作为主,中文部分设有“言论”、“小说”、“随笔”、“译述”、“杂著”、“诗词”、“纪事”七个栏目,载文40篇,英文部分载文41篇。该刊关注社会,提倡妇女解放。如李瑞仙所撰《什么是奋斗——奋斗什么?》就号召大家为真理而奋斗。
  《甬江声》创刊号图文并茂,共有照片15幅,内有介绍校舍、实验室、卧室、藏书室、授琴室的共5幅。载有校长、教师、学生的9幅,包括全校教职员12人、学生66人的合影,另有1幅是为平民学校招生游行的照片。有图画8幅,均为学生习作,具体为人物2幅,小鸟、花草、湾头秋景、北斗河、茶杯茶壶(静物写生)、漫画各1幅。该刊编排上也颇有特色,在中文部分七个栏目的背页载有八个广告,介绍上海和宁波的一些商店和医院,其中有一个可称之为公益性广告,内容是节制,要驱除嫖、赌、烟、酒四恶魔。
  《甬江声》创刊号的“纪事”栏有1923年6月22日至1924年5月9日的学校大事记。对研究甬江女中的校史乃至宁波近代教育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甬江声》还出过甬江女中学生习作专刊,32开共230多页,内容相当丰富,收有18篇文章(论文、散文、译文等),23篇小说,13首诗和4部剧本。
  (二)外国教会在江北岸创办的其他学校
  1845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在宁波江北岸槐树路设立崇信义塾(今宁波四中的最早源头),为浙江境内最早的男子洋学堂,其课堂教学中英文并重,并参用宁波话授课。开设过圣经、“四书”、“五经”、作文、书法、算术、英语、天文、地理、唱歌10门课程。该校于1868年迁杭州,改名育英义塾,即后来之江大学的前身。1881年,美国长老会在原校舍续办崇信书院,于1912年改为崇信中学。此后,美国浸礼会、英国圣公会、英国循道会、天主教会等也陆续在宁波设立学校。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培生于1855年在西大街真神堂开办的私塾,后称浸会中学。1923年,崇信中学与浸会中学合并成立四明中学。英国循道会于1860年在竹林巷创办私塾,1867年传教士阚斐迪主事时,改为斐迪书院,1906年该书院在江北岸泗洲塘建成占地30亩的新校舍,改称斐迪学堂。1912年,又改名为斐迪学校,经费由偕我公会拨助,设初中、高中、大学3部,共8个班级,其中5至8班为大学预科班,有学生200余人。预科毕业,免试保送上海圣约翰大学或其他教会大学三年级就读。该校入学第一个月没有考试,从第二个月始每周考一门功课,十分严格,从不轻易改变。该校亦称斐迪大学堂。该校建立以来,在中外人士的支持下,办理卓有成效,颇受甬上各界好评。1921年4月,为改善办学条件,校长雷汉伯又发起募捐,添置运动场。据1921年4月21日《时事公报》报道:“宁波江北岸斐迪学校创办已卅余载,光绪丙子开始建泗洲塘新舍,其款由中西各界人士捐集。其后学额骤增,于民国八年又建饭厅运动场各一,其款由沪甬筹集。兹该校长雷汉伯君以屋外运动场未臻完美,非所以注重体育。适有校外隙地一方待售,拟向各界募捐购筑,现已印成优美捐册分送绅商各界请求捐助云。”⑥
  1903年,天主教宁波教区法籍主教赵保禄在江北岸泗洲塘畔建办若瑟学堂,后改名为中西毓才学堂,曾开设过小学、初中、高中。⑦190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费佩德联络旅沪宁波商人李征五在江北四洲塘创办益智学堂,1909年停办。此外,1912年美国基督教神召会教士倪歌胜在草马路创办伯特利小学,1951年政府接收后改为毓才小学分部。1912年,法国天主教会在江北天主堂创办培德小学,1916年,该会又在江北慈母堂创办懿德女子小学,1939年懿德并入培德,1949年停办。1927年,法国天主教会神父陈尤传在江北泗洲塘办起经言班,1935年改为毓才小学。⑧
  对于江北岸教会学校的开办情况,民初甬上报刊也颇为关注。如1920年6月5日《时事公报》报道说:“宁波江北岸崇敬学校地当适中,校址宽宏,校舍自改筑新式以后极为明敝。今岁戴校长莅任,热忱办事,所聘教员亦甚得人,皆尽心教诲,认真管理,运动卫生异常注重,规则课程均属完善,故成绩卓著,学生发达,已有百八十余人之多云,又该校近由教职员发起义务夜校学生自治会。”⑨
  当时传教士除开设一般的中小学外,还开办了幼儿园、孤儿难童院、宗教职业院校和各类补习学校等,并参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甬城平民教育运动。开埠后,外国人在江北岸居留地开办过外国籍儿童幼儿园,雇用外国籍保姆。1919年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江北槐树路崇德女校内创办了崇德蒙养园,还开办过圣模、白沙等幼稚园。教会所办宗教职业院校有宁波保禄大修道院、宁波增爵小修道院、仁爱女子圣经学院、伯特利圣经学院、华东圣经学院等。教会还在草马路开办了专门收容遭遗弃的妇女及女婴的伯特利妇女爱养所。参与平民教育方面有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英文商业学校、义务半日学校以及宁波青年会举办的各类补习学校等。
  与其他地区一样,外国传教士在江北岸创办教会学校的目的在于传教布道,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诚如1851年8月3日,美国基督教全国协会发表的一份总结报告所言:“各级的基督教育达到了瞩目的成就,培养了一般信徒,训练了一支教会领袖,对教徒与非教徒的思想与品格进行改造和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⑪曾在宁波创办两所男女寄宿学校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斯,后来在回忆中就明确揭示了传教布道的目的。他说:“我在宁波多年办理两所男女寄宿学校的经验证明:在中国办学是最省钱、最有效的方式。它只花费教会的力量和传教士的劳力与时间的约四分之一,却为该地教会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教徒——我想超过半数。最近三四年外堂数目大增,多半要归功于本地的工作人员。这些中国人多半曾在我们所办的学校里受过教育。总之,宁波教会之所以继续成长,引人注目,建立分堂,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于我们所办的学校。”⑪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宁波近代学校最早是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这种迥异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新式学校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宁波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并对近代宁波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代宁波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并在有些方面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会学校的创办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尽管教会学校的主课是宗教,通过宗教课程与宗教活动,传教士对教会学校学生进行严格的控制,如规定宗教课程不及格不能升级。圣经是各教会的必修课,崇信义塾有“圣经书房”。早晚都要举行宗教仪式,接受“洗礼”。但是清末以来教会学校对宁波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它介绍了当时西方流行的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方面也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于造就宁波近代优秀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教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不少为现代科技知识,除圣经及“四书”、“五经”外,各学校普遍开设算术、天文、地理、格致、唱歌等课程,还特别重视外语课的开设。其教学方法与设施也多仿自欧美国家。自1897年斐迪学校在甬城各校中首开体操课后,江北各教会学校也普遍开设了体育课程。随后斐迪学校还在学生中组建了足球、篮球等运动队,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初宁波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为当时的甬城社会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
  当时教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形成的西主中辅、厚今薄古的教学格局,与中国传统书院有很大不同,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樊篱,使其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教育改革得以服务于走向近代化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它对整整一代的宁波青年学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青年学生学到了国内学不到的科学知识,尽管这些知识还夹带着一些反科学的东西,但毕竟对宁波学生起了启蒙的作用。⑫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潮涌城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社会篇、公共事业篇、慈善公益篇、文化教育篇、人物篇、文献篇、附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