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潮涌城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245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江北岸一带古时称北,清人袁均在《北竹枝词》中称“江潮趋艮乱流东,江北相传地势雄”①。江北岸原属鄞县城郊,因地处甬江、姚江北岸而得名。清时属甬东隅八至十图,有李家、张仙桥、倪家堰、砖桥、孙家、鄞定桥等地名。1927年,宁波设市,江北岸划为宁波市第五区。1931年1月,宁波撤市,复入鄞县,为鄞县第五区,面积约4.02平方公里。1931年,改设江北镇。至于江北“外滩”一词,民初甬上报刊已有如此称呼,时指江北岸外马路一带,即南至新江桥、北至浙海关。②而广义上的外滩则是指以外马路为核心的外国人居留地。
  1844年宁波开埠,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有别于租界的外人居留地。其特点就是外人居留地的主权形式上属于中国,居留地的建设与管理有中国地方当局的参与。作为开埠标志的江北岸外人居留地,到19世纪末,已逐渐发展为五洋杂处的洋场,更成为近代宁波对外交通与贸易吞吐的必经中枢。史称江北岸“道、咸以还,轮船麇集,市肆栉比,洋场风气,濡染较先。兼之汽车、铁道,轨辙交错,人杂语庞,匪复昔比”
  ③。不可否认,宁波开埠是西方列强侵华的产物,江北岸成为外人享有特权的通商居留地也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宁波开埠后,西方殖民者还利用外人居留地进行鸦片走私、掠卖人口等罪恶勾当。这里还一度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浙江全省的基地与桥头堡,从而成为宁波近代历史屈辱的一页。
  历史的进程往往是复杂多元的。江北外滩作为外人居留地也在近代宁波历史发展与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近代市政体系首先引入江北岸,以外滩为中心的近代宁波轮船业的兴起则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宁波人口与商品的流动。同时由于外滩的存在,近代宁波成为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一个中心之一。传教士在宁波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与文化教育活动,影响波及全省乃至全国。以洋货与传教士为载体的西方文化比较广泛地进入近代宁波城乡,对宁波人接纳与认同西方文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推动宁波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也深刻地改变了近代宁波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宁波人在近代中国的许多领域都颇有作为,与此不能说没有关联。
  真实是历史的第一要义,尽可能真实具体地告诉人们江北外滩的历史是本书的主要任务。但时间的流逝与文献的散佚,使这段历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为此,本书在可能的条件下注重史料的挖掘,力图以尽可能多的原始史料与细节,从不同的侧面展示近代宁波外滩的真实面相,以加深对当时历史场景的理解。
  历史值得回味。江北外滩的历史对于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的当代宁波人来说,并不是没有启示意义的。近代宁波人在遭受屈辱的情况下,不甘沉沦。他们敢于并善于学习西方文化,努力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从而在屈辱中奋起,在落后中前进,由此成就自己的宏大事业。

附注

注: ①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影印本。 ②鄞县政府建设科:《鄞县建设》,宁波印刷公司,1934年11月,附载,第27页。 ③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影印本。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潮涌城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社会篇、公共事业篇、慈善公益篇、文化教育篇、人物篇、文献篇、附录等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