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潮涌城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244
颗粒名称:
页数: 4
页码: 1-4

内容

宁波的老外滩需要一种知名度。近年来中国城市掀起了一股“外滩秀”热潮,其中的不少外滩名不副实,是一些城市将滨江路改造包装起来的,而宁波老外滩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名声却因此被淹没其中。
  近代中国,在一些口岸城市的开埠区形成了独有的历史地段,叫做外滩。宁波老外滩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条约开埠区,比上海外滩早20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宁波外滩不设租界,而是发展成外人居留地,在丧权辱国的条约开埠中是丧失主权最少的特有模式,所开辟的“华洋公共通商场”成为中国洋务运动以来自开商埠城市外滩的范本,这便是宁波外滩的历史地位。沿着江边所保存下来的英国领事馆旧址(1862年)、巡捕房旧址(1864年)、浙海关旧址(1865年)、天主教堂(1872年)、江北耶稣圣教堂(1898年)、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旧址(始建于1903年,原系谢蘅窗的私宅)、宁波邮政局(1927年)、通商银行旧址(1930年)以及严氏山庄、朱宅、“宏昌源号”商铺等建筑,均明显早于目前建于上海外滩的历史建筑群。这便是宁波外滩的可读性。在国内城市外滩中,条约开埠也罢,自开商埠也罢,都有宁波商帮的实业,从而形成“无宁不成市”之共识。而宁波外滩,恰是宁波商帮的起航地。这便是宁波外滩之精神。所以,由孙善根、谢振声两位学者担纲完成的《潮涌城北——近代宁波外滩研究》课题成果,首先在于挖掘和传播宁波外滩的历史文化,让海内外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宁波老外滩。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又最深刻的物质与精神产物。每一座城市的政府都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发展城市文化这个重大问题。而城市各个区块的管理者也同样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发展区块经济社会、更新生活网络、提升业态品质的问题,并由此展开竞争。每个区块都从着眼于树立城市品牌和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以及促进城市发展活力的必要性出发,努力形成社会约定的空间形式。对宁波市民和外来者来说,如城隍庙、天一广场、万达广场等,它们具有临近性、生长性、选择性、归属感和文化意义的特征。江北的建设由此选择了打造“宁波老外滩”。
  然而以商业和旅游为动力、投资6亿元的宁波老外滩历史地段更新策略自实施以来,虽然形成了包括城建展馆、国际酒店、世界美食、城市公寓、行业会馆、生活天地等集食宿、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新商业区,产生了时尚地标的流行概念,却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没有成为外来者聚集和市民消闲的地方。在文气没有凝聚商气的同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随着时光正在流失。以原轮船客运码头旧建筑改造而成的宁波美术馆门可罗雀,变为精神产品和文化符号,这一很多宁波人心底里的精神寄托、亲情记忆和事业连接之地,正逐渐被遗忘。江北人开始反思与琢磨,规划由此引起摇摆与争论。由孙善根、谢振声两位学者担纲完成的《潮涌城北——近代宁波外滩研究》这一课题成果无疑提供了历史借鉴的价值。
  众所周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代江北岸,经济社会发展,不过160余年,功能用地从文明冲突到和谐共存,形成持续发展的业态叠加。建筑因时而变,中西交融;人居因时而迁,贫富和睦。无论传统建筑也罢,石库门也罢,每栋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是解读时代背景的不同文本。无论公益事业发展,还是工商业发展,江北的地理与人文脉络清晰,独具品质。历史的江北岸,是各种力量角逐的结果,而每一个建成的空间都在无声地书写着宁波近代史,场景转换与空间变化均折射出当时经济文化的关系。阅读完《潮涌城北——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可以让人深切地感觉到,无论是留影于历史风情中的宁波老外滩,还是如今转身为时尚的宁波老外滩,它都具有时代变革的深刻意义。
  如今,在宁波老三区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结构调整等系列功能置换过程中,符合传统价值体系的用地规划早已被打破。在三江六岸发展水岸经济的时代,区块之间形成了投资、商务、贸易、游客、就业和智力资本(主要为学者、艺术家和企业家)等的竞夺和吸引。建设本身在横度空间内要与周围环境产生关联,在纵度空间上更要与人文历史息息相关,努力找寻那些能够提供城市特殊体验设计、兼顾社会公平,能够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一部分、又让外来旅游者着迷留恋的城市品牌。承载着宁波近代一半春秋的老外滩,需要一种蜕变和放眼世界的态度,居高点就在于文化。
  老外滩毕竟是城市的精华部分,也代表着一种开放,历史上的开放曾是被迫的,现今的开放却是自主的。历史上曾经国际化过,成为商贸教化之地;如今面向国际,依然有展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当前,城市是经济全球化的节点和载体,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老外滩理应代表宁波形象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视野上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成为中外商贸、文化交往的情感驿站。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效应的快速产生,作为中马街道的管理者及其执行者,都怀着一个梦,外滩遗梦。这个梦依托于宁波市三江口核心滨水区块都市商贸金融圈的一部分将由大庆南路综合组团和桃渡路商务组团来实现,把旅游者和宁波市民带到外滩江岸边来。重话历史,续写时尚,推动节庆,激活商务,增殖业态,链接旅游,实现浪漫情调、时尚态度、品质生活以及国际化理念的集成,使市民和外来者在对多样性文化环境和精致生活的选择中,对江北、对老外滩情有独钟,爱之弥深。
  历史是具有魅力的,在当前也应该成为一种发展的优势。《潮涌城北——近代宁波外滩研究》的结题出版,对于诠释外滩文化,表达江北人实现厚重历史与发展愿望的完美结合是有帮助的,也标志着宁波老外滩的系统性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是为序。
  陈宏雄
  2008年5月26日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潮涌城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社会篇、公共事业篇、慈善公益篇、文化教育篇、人物篇、文献篇、附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宏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