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北民营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249
颗粒名称: 三、江北民营经济发展
分类号: F276.5
页数: 4
页码: 1977-19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解放前个体私营经济、解放后的民营经济的情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民营经济 发展

内容

民营经济,即公有制经济中的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
  (一)解放前个体私营经济
  解放前,江北地区的民营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主要有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纺织、轻工、印刷、机器修造等行业。
  粮食及食品加工 清同治三年(1864)冯氏在慈城建立冯恒大酱园。民国19年(1930)在慈城镇建宁波慈城米厂;次年在庄桥镇建宁波庄,桥米厂。民国21年(1932),慈城观庄有陈杏连米厂;裘墅有林某开办的顺样米厂;压赛堰有毛某开办的久生碾米厂。民国22年(1933)慈城周边有慈兴、同德昌、元升、向生记、大生、芳号、丰大、生大等米厂,工人29人,年碾米31500石,。以上民办米厂多用柴油机作动力。宁波沦陷后,进口柴油断货,改用蒸汽机作动力。
  纺织业 清光绪十三年(1887),费市严家人严信厚等集资白银5万两,创办通久源、轧花厂,地址在湾头下江,工人300~400人,置日本产踏板轧花机40台、蒸汽发动机12台,光绪十九年轧棉花6万余担。此为浙江省内首家近代工业企业,全国最早的机器轧花厂。清光绪二十年改建通久源织布纺纱局,资本白银30万两,工人1200人,纱锭11048枚,织机230台,清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开工,月产龙门牌10支、12支、14支、16支棉纱25万两。民国6年(1917)通久源织布纺纱局毁于火灾,后将厂基售于和丰纱厂。民国8年,大成袜厂在慈溪(今慈城镇)建立,。民国11年4月,冯玉亭于北门设鸿信毛巾厂,当年7月首销1200余打,被广货商推举为模范毛巾。
  轻工业 解放前,江北地区主要轻工业有火柴、制伞、卷烟、玻璃等行业。清光绪十五年(1889)严信厚租赁小东门俞家的仓屋创办慈溪火柴厂。宣统元年(1909),江北岸中马路余茂纸行租入自,来火厂(初创者为法国人)。民国8年(1919)叶德政等集资在江北岸建粹成国货阳伞公司,又称粹成阳伞厂,产飞鸿牌钢骨铁柄晴雨伞(解放,前夕,粹成阳伞厂停产)。民国15年(1926)新大陆伞公司在江北岸设立。是年,中国和记卷烟厂在江北岸沃家弄附近设立,资本5000元,年产卷烟700箱。民国17年(1928)秋,中国永安卷烟厂(后改七星烟厂)在江北浮石亭开业。后受上海英美公司垄断排挤,永安卷烟厂因资本不济而闭歇。民国20年(1931)5月,至记玻璃厂在江北岸开设,资金1万元,从业66人,置马达机床、烧口机、裁口机等设备,产煤油灯罩及玻璃瓶、缸、罐等,年产值4万元。民国28年(1939),七星烟厂得到上海鸿昌烟行参资后复业,改名七星盈记烟厂,资金3万元,产灵桥、宝珠、鸟王牌卷烟。
  机器修造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林昌乾在江北同兴街开办广兴铁厂,最早使用8英尺皮带车床,为近代机械工业开端,光绪二十六年(1900)闭歇。是年,徐荣贵集资银圆200元,在江北岸拦河桥(今车站路)设顺记机器厂,从业5人,租广兴铁厂皮带车床,修理机器。光绪三十一年(1905),汇昌机器厂在傅家道头开设,从业30人。民国4年(1915),宁波工厂在泗洲塘开设,从业50人。民国13年(1924),顺记、汇昌机器厂产少量柴油机,供碾米、轧花厂作动力。民国15年(1926)在何家弄开设泰康机器厂,从业8人。民国37年(1948),中兴机器厂产11.8千瓦(16马力)柴油机5台、17.6千瓦(24马力)柴油机1台。至1949年,江北区域有机械制造企业21户。
  印刷业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籍商人在江北岸洋船弄(今扬善路)开办钧和印刷公司,置铅石印机10余台,铅字数十副,承印商标、书报、中西式簿记等。民国9年(1920)6月,宁波印书局在江北岸桃花渡设立。次年,宁波印刷所在车站路开业。民国16年(1927),宁波印刷公司在江北岸火车站(今江北公园址)建立,置铅印机、石印机、各类铅字、铜模浇字炉等设备,承印报刊书籍。
  (二)解放后的民营经济
  解放初民营经济概况 解放后,民营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1950年在市郊孔浦开办第一家私营三联石灰厂,职工20余人,年产600吨。1951年10月,裕昌、七星盈记烟厂合并,改名中国裕星烟厂,年产卷烟1.3万箱。1953年,江北岸有私营小工厂、商店(不包括市直管运输业和大厂)775家,从业人员912人,其中533家是“夫妻店”,占68.77%;有手工业行业45个,手工业户363户,从业人员640人。此外,流动小商贩约有900户。
  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52年,粮食部门接管部分私营米厂,组建国营和公营米厂。1954年,城区建国营宁波白沙稻谷加工厂。是年开始,全国范围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地区对私营工商业主要是采取公私合营的改造形式;对手工业、小商业则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当年,城区建立13个生产小组和1个生产合作社。同期,庄桥和慈城地区建立27个生产小组和2个生产合作社。1956年,慈城镇的昌记、泰康、集友、长丰、云升、良友、协兴、三勇等8家私营米厂公私合营,组成慈城中心米厂。庄桥的同兴、恒康、大有等多家米厂组成庄桥米厂。至是年,全区建成5个公私合营工厂,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社员5000多人,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私营经济被视作“资本主义尾巴”受到批判,其中私营工商业近于消亡。
  集体经济兴起 个体工商业、手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合作化,成为集体经济成分之一。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积极创办集体工商企业。1958年1月,江北城区在大通桥建卫星胶板厂。3月,江北居民土法上马,利用三宝居民俱乐部的10平方米房间创办江北化工厂,制造出无烟火药。下半年,同样白手起家的江北妇女硝碱厂并入江北化工厂。是年底,江北化工厂的厂址迁至姚江边,职工发展到80人,产品增加到10种,并开始试制皂素。是年,城区共兴办94家工厂(后合并为55家),成为江北城区集体经济的主要成分。与此同时,慈城镇也兴办11家工厂。
  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至1962年底,江北城市人民公社剩下工厂8家(塑料、麻线、机械五金、黑白铁、电泡、煤球、制鞋、竹木器),职工736人;运输队1个,职工439人。合计职工1175人,比1961年减少1513人。
  1965年,区内有城市公社所属企业10家,职工740人;郊区农村社队办企业129家,职工4359人。60年代后期,郊区各公社、大队普遍兴办农机具修配厂和五金胶木厂。20世纪60—70年代,城镇知识青年大批上山下乡,城乡联系加强,城市大中型企业积极帮助社队兴办企业,社队企业(1984年始改称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至1985年,全区有村办以上集体工业企业538家,从业35580人,总产值23620万元。其中,区及部门办69家,从业3606人,产值2990万元;镇乡办187家,从业17158人,产值13071万元;村办282家,从业14816人,产值7559万元。
  1986年10月,妙山乡兴办妙山铜材厂,后发展成为宁波市第一铜棒厂、宁波金田铜业总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1988年,65户商业企业由市下放到区管理,其中属民营经济性质的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53户。
  个私经济恢复和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民营经济地位得到确立,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看法也逐渐改变,并开始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80年1月,宁波市革命委员会发出《批转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管理的报告〉的通知》,放宽对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限制。1983年后,政府政策允许城乡居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并放宽对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的限制,简化登记审批手续,个体私营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5年,全区个体工商业户2189户,从业2720人,营业额1101万元。其中商业1259户,从业1369人,营业额789万元。1986年,江北全区联户企业和个体工业的总产值已达到1704.94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从业人员增加到4111人;个体、联户企业的产值在全区乡镇企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3%,增加到5.8%,其中北郊、裘市等乡的联户企业和个体工业的产值已占到本乡企业总产值的10%以上。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国家根本大法的层,而明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6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税收法规。是年,私营企业开始登记。该年,江北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3640户,注册资金833万元,从业人员5262人。
  1989年9月7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我市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年起,江北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的情况实施年度登记管理。是年,全区共有工商企业1527家,注册资金26107万元。其中私营企业254家,注册资金867万元,占16.63%和3.32%。另有个体工商户4118户,注册资金1082万元。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同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民营经济由此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1993年4月,宁波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意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同年12月,区政府下发《宁波市江北区城乡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以理顺产权关系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1994年10月,区政府发出《印发〈关于鼓励中外企业和个人投资江北工业区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1月,区委就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下发《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阐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性。
  1998年5月,江北区召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动员会议,副区长王文标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在大会上作《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讲话。6月,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政策意见》。①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信贷支持和税收扶持;提供经营场地和配套私人住宅用地;解决从业人员的实际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搞好服务等6个方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年底,全区有个体工商户7068户,从业人员8549人,注册资金6607万元,总产值4746万元,营业额5.79亿元;私营企业775家,雇工人数8043人,注册资金3.14亿元,总产值2.82亿元,营业收入1.81亿元。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增“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的内容,进一步从根本大法上保障民营经济的发展。
  2003年底,全区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基本结束,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民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2004年11月,江北区召开第三次民营企业代表大会和第六次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会上,私营企业协会正式更名为民营企业协会,并通过《江北区民营企业协会章程》与《江北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江北区委书记裘伟在大会上指出,要“创造优质环境促民营经济大发展”,再一次为民营经济在江北的大发展营造优质环境。是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江北区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58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02%。
  2008年,全区共新增私营企业777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034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2.77%和25.17%。是年,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中,民营企业②的产值占77.5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民营企业的销售额占97.09%;在星级以上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中,民营企业的营业额占98.77%;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民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82.91%。以此观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江北区经济的主体。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