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24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简介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1952-1956
摘要: 本章介绍了宁波市江北区两院院士、革命烈士、荣誉市民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人物 传略 宁波市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两院院士
  谈家桢 详见本编“传略”。
  朱祖样 详见本编“传略”。
  颜鸣皋(1920—),出生于慈城镇,曾在中城小学就读。民国31年(1942)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民国36年(1947)获科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第二机械系教授、系主任。1957年调入航空材料研究所,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钛合金研究室。1962年出任航空材料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室主任;1963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任航空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和第一、二届学位委员会冶金评议组成员;先后任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航空材料学报》、《材料工程》主编,先进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席,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理事会名誉主席等。他是我国航空材料研究创始人之一,开创了我国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应用研究和航空材料的疲劳和断裂研究。领导并参与了高温合金、钛合金和一些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在微观结构分析、合金强化机理、金属超塑性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主持航空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独创性的成果,为飞机安全设计、合理选材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5种。获得国家、部委级奖励多项,其中有航空航天部最高奖励——航空金奖和200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曾亲临母校中城小学百年庆典,并将位于慈城颜家桥头的祖居捐献给慈城镇人民政府。
  余松烈(1921—),庄桥街道人。先后就读于庄桥镇集成小学和宁波中学,民国31年(1942)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民国35年(1946)筹措创办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农出版社。1949年到老解放区山东农学院工作。1950年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开始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以及利用种间杂交改良分枝小麦的工作,。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1976年在滕县种精播试验田时,创出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千克高产纪录。到1991年,在全国累计推广达10690万亩,增产小麦44.6亿千克,节约种子10多亿千克。先后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农学奖。1990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劳动模范。199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重奖及“山东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滕县120万农民百姓授予金质勋章。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编著了《中国小麦学》、《作物栽培学》(全国院校统编教材)、《山东小麦》、《田间试验方法》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曾专门给宁波市政府领导写信,就发展家乡农业建言献策。
  陈敬熊(1921—),甬江街道压赛堰村人。民国36年(1947)毕业于上海大同中学,1950年上海交大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到北京邮电部研究所工作。1952年转至通讯兵部电信研究所。1957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研究员、副所长,1965年任七机部二院二十三所副所长,1980年被评为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依赖于地面波传播的地面军事通讯方面,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理论及工程设计工作,是中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独创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求解法,解决了地空导弹研制中其部件的关键技术;其中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设计的天线系统误差关键技术的解决,获1985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世纪60年代中期,解决了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天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二次和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为中国地空武器系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多名,有专著《电磁理论中的直接法与积分方程法》等及论文3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关心家乡建设,得知压赛河已整治一新,河边已植好树并安装护栏,十分欣慰。
  童志鹏(1924—),庄桥街道童姚村人。民国35年(1946)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旋赴美国深造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电工学博士学位,随即问国参加电信工业建设。他设计出军用电台的第一台样机,为抗美援朝前线提供电台。20世纪50—70年代,任四机部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10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歼击机雷达等机载电子设备的设计、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又领导了我国无线电卫星和运载工具测控工程的总体设计及中大型兼容型计算机工程、数据通信网、电子化指挥控制系统工程等的研制。80年代出任电子工业部电信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兼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是我国与国际联网最成功、最早的系统之一。90年代以来,主持研究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被列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稳定和培养科技队伍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技奖一等奖。发表《未来军事电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专著。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曾多次来宁波,为发展家乡科技事业解决问题,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孙儒泳(1927—),生于江北岸浮石亭,曾在浙东中学(今宁波四中)就读。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他是我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其中对鼠类雄性繁殖强度的研究和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独创性。他以8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110公里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地理变异,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提出了地理变异季节相的新概念。先后主持了10项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对于我国高校动物生态学教学也有重大而较全面的贡献,所著《动物生态学原理》获第二届高校教材评审全国优秀奖和1992年全国教学图书展一等奖,并被台湾《中国时报》组织专家评选推荐为10本大陆书之一(科学方面仅2本)。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理科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现任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虫鼠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师范院校科技教育顾问。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计亮年(1934—),祖籍鄞县北郊镇湾头(今属甬江街道)。早年父母双亡、辍学打工。1952年,通过自学以第一名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1956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核工业部衡阳工学院、广东工学院工作,1975年到中山大学工作至今。他长期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在人工核酸酶体系、氧化酶体系、超分子体系及其光电特性研究领域,完成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科研项目16项,解决了国际学术界一直未能解决的多项难题。1982—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Basolo院士研究组任访问学者时,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用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国内外有近千篇文章和专利引用其研究成果。获科技成果奖8项,包括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译著《空气敏感化合物的操作》促进了国内无氧操作合成技术的推广。主编多部教材,其中的《生物无机化学导论》获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70余名,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又获国家教委教书育人首届“孺子牛”金球奖和“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1934一),庄桥街道童姚村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师从刘思职院士攻读生化专业,196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1978年被教育部选拔为中美建交前首批访美学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研究访问,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博士后研究;1986—1988年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纽约大学等地作研究访问。他主要从事老年医学基础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揭示了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此物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细胞。后主攻衰老分子机理,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揭示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传导,证实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在国际上首先证明p16不通过端粒酶,可影响端粒长度与DNA修复能力;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抗衰作用。主持的课题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相关课题曾入选“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被选为“北京市教育创新工程”创新标兵。主编《医学老年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并创立了“中华健康老年网”。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节 革命烈士
  余毓明,1909年6月出生于慈溪县乍山乡苏梁村(今慈城镇)一个职员家庭,1920年进入慈城北门外高等小学堂读书,深受进步思想影响,1924年小学毕业到上海万生丰丝号当学徒,1928年到南京光华照相馆当职员,1939年弃业回乡寻找抗日队伍。1942年6月策反30多人编入中共领导的慈溪国民新兵团任第四中队长,和日、伪、顽战斗在苏梁、杨陈一带。余毓明的壮举对敌人威慑很大。日本头目多次要他替皇军做事,他威武不屈,铮铮铁骨,毫不动摇,1942年11月3日被顽军包围,为保护群众和战友,挺身而出。后被敌人用刺刀猛刺几十下,身躯切块,挖出心肝。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俞坚,原名俞鸣章,1910年5月出生于慈溪县慈城(今慈城镇),童年时在慈溪普迪学校。受到潘念之、柔石进步教师的影响,1937年被党委派去龙泉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5月,俞坚在龙泉县委工作,任城区区委书记,并在县政府任政工队队长,编写抗日读本刊物、歌曲。俞坚身体虚弱,又患肺病,1939年初组织把他转移至绍兴,担任绍兴专署政治指导室副主任,6月担任绍兴县政工队副队长,排演多幕剧《魔窟》,观众达3000余人。后来俞坚在江山边治病边工作,由于病情日益加重,不幸于1943年病逝于江山城关。
  杜生甫,原名杜祖全,1915年生于庄桥镇庙后周的一个农民家庭里。11岁上学,小学毕业后去上海一家医院做勤杂工,1937年失业回乡,积极参加“庄桥镇战时青年服务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担任龙山自卫中队指导员。1945年9月下旬随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后任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三旅九团独立营副教导员。1948年初,在豫东战役中英勇牺牲。
  马豪,原名冯圣发,1923年出生于慈溪县慈城东高楼址(今慈城镇)。受其大哥影响(均系中共党员),于1939年加入共产党,担任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工作,1942年到新四军浙东游击司令部入伍。1945年10月奉命北撤,1946年12月任新四军第一纵队二旅四团四连指导员。工作艰苦踏实,作战勇敢。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中弹牺牲。荣获“三级人民英雄”称号,追认为纵队模范指导员。
  葛传华,又名毓麟,1923年12月出生于慈溪县庄桥镇(今庄桥街道)。他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家从庄桥移居上海。为寻找光明,寻找抗日救国之路,葛传华兄妹5人,于1943年1月12日乘轮船到宁波,投奔浙东新四军慈北办事处。在训练学习班学习结束后,葛传华分配到龙山乡做民运工作,10月调到汶溪乡工作,11月5日被暗中投敌的慈溪县自卫总队宋清云部抓捕,迫他参加宋部,葛传华大义凛然,沉着勇敢,驳得敌人无言可答。11月20日上午在庄桥椅子湾,被敌人用劈竹刀狠命砍死,悬首路旁、暴尸街头威吓群众。牺牲时仅20岁。
  第三节 荣誉市民
  应昌期 详见本编“传略”。
  刘孔爱菊(1919—2009),祖籍宁波市江北区庄桥孔家村,历任侨民有限公司董事、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妇女联合会负责人、宁波旅港同乡会副会长、香港越剧票友协会会长。1990年,她历尽艰辛,倾洒无数心血,促成了宁波越剧团和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在香港新光戏院的联袂演出。1989年,她和先生刘浩清向上海黄浦区捐赠100万港币,在原淮海东路幼儿园旧址上修建黄浦音乐幼儿园;建成后又捐资近100万人民币,帮助添置教学设施和奖励教师。1990年,宁波宝韵幼儿园落成,她与弟弟孔庆隆合捐135万元人民币;1994年被浙江省教委批准为首批省示范性幼儿园。她又单独捐资150万元,创办了宁波爱菊艺术学校。2008年1月,她和丈夫刘浩清一道捐资500万元,设立宁波大学“刘孔爱菊”教育基金。她不仅自己参与到故乡的教育事业,还与闺中好友结成“七姐妹”,共同捐资为宁波十九中建造了“金兰科技楼”;又曾动员10位乡长每人出10万元,筹集100多万元的建校资金,在江东凤凰小区建成新文艺学校。1993年,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应明皓(1943—),美籍华人,系应昌期之子。幼时曾随父母回故乡慈城小住,在台北读完小学、中学、大学后,去美国攻读硕士,毕业于路易斯安那大学机电专业。1970—1989年在美国太空总署任工程师、MEASUX公司任生产部经理,后创办生产电子产品的INK()工业公司(印科公司),任董事长。1989年,奉父命回到台北管理家族企业,出任应氏集团总裁,主持日常工作。他热爱家乡,关心、支持宁波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投巨资创办外资企业——利华(宁波)羊毛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环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应氏棋具有限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捐赠数百万元给宁波慈善基金会,捐资150万元给慈城人民路建设,向慈湖中学、中城小学捐赠100万元建立“星耀奖助金”基金,资助慈城镇贫困学生完成小学及初中学业;同时积极引荐台湾的大企业来甬投资办厂。他还继承父亲遗志,担任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全力支持应昌期创办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1994年7月,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爱乡楷模”荣誉称号。
  姚样兴(1924—),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姚村人。20世纪50年代初移居香港经商。现为香港祥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甬港联谊会永远名誉会长。1989年,在广东惠州投资开办深丰针织厂;1994年,与宁波鄞县梅墟开发区明达针织厂合资开办明丰针织有限公司,总计投资捐资额达400万元,产品全部外销。他和夫人邹星缘多次慷慨解囊,造福桑梓,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家乡捐款建造祥星幼儿园、祥星医院等十余项公益事业,如捐资建了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学楼,车站的候车厅,捐赠了医疗、教育仪器设备等,并委托宁波甬港联谊会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还捐资200万元设立宁波大学姚祥兴、邹星缘助学金。2003年,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应鹤山(1919—),祖籍宁波市江北区庄桥。1931年中学毕业后即投身工商界。1946年由上海转赴广州,经营纱布业务,任上海纱布业旅粤联谊会会长。1948年去香港九龙继续经营纱布业,任香港纱布业公会副会长。1957年去台,与王新衡、徐有庠、徐渭沅、李泽民等集资发起创办亚洲水泥公司,历任亚洲水泥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远东纺织公司常驻监察人、亚东化学纤维公司常务董事、裕民运输公司常务董事、亚东百货公司董事、富国制衣公司董事、新加坡亚洲水泥公司董事、泛亚工程建设公司监察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监察人、台湾区水泥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及“中华民国侨资事业协进会”理事等职务。曾捐资设立“财团法人应云岗先生纪念基金会”按期拨发奖学金。2005年向宁波市急救中心捐赠价值30万元监护型急救车一辆;2006年捐赠,500万元建设鄞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2007年捐赠530万元建设宁波康宁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大楼。2008年,被宁波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