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18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佛教
分类号: B949.2
页数: 8
页码: 1823-1830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佛教的历史概况、活动场所、佛教团体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 江北区 宗教 佛教

内容

第一节 历史概况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浙东,而今江北区境也是在这一时期就有了佛教活动,是宁波最早建立寺庵的地方之一。东汉建武年间(25—56)骠骑将军张意与其子中书郎张齐芳辞官隐居于此,佛教传入宁波后,其舍宅为寺,因地处灵山,故称,灵山寺,即为保国寺前身。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在今慈城镇慈湖北畔设立书堂,后舍堂为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寺额,遗址为今慈湖中学。普济寺是江南最早的佛寺之一。
  唐朝,今江北区境内的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寺院数量增加,新增寺院有永明寺、口圣禅院、保国寺等。五代时,明州为吴越王钱镠辖地,镠信佛护教,增建梵宇,佛教逐渐进入了兴盛期。这一时期,境域内新增有赭山寺、云湖寺、法莲院等。
  宋元两朝400余年,是宁波佛教最为繁盛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天台宗的传入和中兴,禅宗的鼎盛,净土信仰的流行及“家家观音,户户弥勒”等现象的出现。此外,随着明州地区佛教的勃兴和明州港地位的上升,明州地区又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枢纽和中心地。这一时期,今江北区境内新建大量佛教寺庵。宋朝建有宝庆讲寺、潺浦经堂、菩提庵、白龙寺、崇福寺、开庆庵、树德庵、善庆寺、福源经堂、种德庵、阮山寺、妙应寺、华严院、东教寺、梅庄庵、真际庵、宝严寺、无畏堂、正济庵、永寿庵。元朝建有会龙庵(小灵峰)、幽远经堂、莲花庵、跨塘庵、横山庵、蔡氏庵、南善庵、归源观音堂、塔头庵、隆兴寺、崇善庵、报亲庵、慈风经堂、三元经堂,其中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的会龙庵(小灵峰),释道合一,其格局别具特色。
  明、清两代,区境的佛教与全国一样,虽然没有像隋唐时期那样辉煌,但是通过造家庵,供奉佛像、吃素、念佛、放生、节会等活动,使佛教信仰从寺院庵舍向民间延伸,信徒由僧尼扩大到普通民众,世俗化成为明清佛教的主流,而且佛教信仰与道教信仰和其他民间信仰之间,互相协调,深深地渗透到了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明代境内新建寺庵有饭佛禅院、慈寿庵、幽隐经堂、乐善庵、茶亭庵、宝城庵、玉皇阁、净土庵、集福庵、普济庵、宝积庵、永济庵、善庆庵、师隐庵、永福庵、朝清禅院、西隐庵、草舍利庵、谢墅桥庵、止觉庵、东镇桥庵、日相庵、祖师庵、会善庵、普度庵、思孝庵。清代,境内增建寺庵有祗园、隐息庵、法华庵、晓月庵、娑罗庵、迎宝庵、法喜庵、护龙寺、龙王堂、延生经堂、栖隐禅院、吉庆庵、天德庵、清节庵、大圆庵、密云庵、西竺庵、景德庵、华严庵、老庵、法镜庵、太平庵、云居庵、广润庵、会龙庵、法云庵、云岫寺、福寿庵、萃宝庵、慈福庵、太平桥庵、象王庵、听松庵、西亭庵、普济庵、太慈庵、慧日庵、祗树庵、永济庵、知有堂、宝云庵、戒定庵、深云庵、普陀庵、隐息庵、宁寿庵、长陇庵、万寿庵。
  民国年间,今江北区境增建的寺庵极少,其中最出名的当数慈城妙音精舍,系著名女尼本空法师弘法道场,现仍为宁波著名女尼道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各寺院的活动陷入困境。一些寺院的僧人,在住持率领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筹措药品、粮食,支持抗日游击队伍,有的为此惨遭日军枪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的佛教由衰落走向复苏。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部分寺院僧尼还俗,过上了乡居生活;继续修行的僧尼,或利用寺院土地,以耕种为生,或成立福利工厂,生产自给,走上农禅并重的道路。1961年3月,保国寺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文保所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佛事活动停止。1985年,妙音精舍与娑罗庵首批恢复活动。此后,宝庆讲寺、灵山禅寺、龙华寺、永济禅寺、护龙禅寺、普照禅寺、赭山禅寺、迎宝庵、永宁庵等相继恢复活动。至2008年底,江北区已有开放寺庵11所,常住僧人170余人,佛教又进入复兴时期。
  第二节 活动场所
  宝庆讲寺
  宝庆讲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姚江边上的青林渡北岸,始建于北宋端拱二年(989)为释宗定所创,初名为“青林庵”,后来释宗本住持,更名“西资庵”。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寺僧广清进行扩建,并奏准朝廷赐名“宝庆”参知政事楼钥题写院额。嘉定十五年(1222),宋宁宗赐额“宝庆讲寺”。传至广净,装饰佛像,轮奂鼎新,寺院“蔚为丛林伟观”。一代大儒王应麟为之撰《宝庆讲寺记》,立碑寺寺中。其后,昙华住持,新建观音殿落成后,大儒黄震撰《宝庆院新建观音殿记》,寺院名声为之大振。时为宝庆寺鼎盛时期。元延祐年间(1314—1320)改名为“宝庆教寺”。至正四年(1344)寺毁于火。至正八年(1348)寺僧肱江募资重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寺僧真珂文学和如静师,徒在郡守杨钟英的支持下,,俱兴百废,寺貌为之一新。清康熙七年(1668),,寺院焚毁。康熙二十年(1681),释守静致力重兴。康熙三十年(1691),僧崖与慈定师徒着手重建,并易名“普济”。雍正二年(1724)住持僧一归建自在堂,收复寺产,复名“宝庆”。乾隆二十六年(1761),僧普照改造大殿、山门,培植,荫木,铺砌甬道。次年又重修观音殿。同治元年(1862),大殿毁于火,寺产遭劫,寺院荡然无存。光绪四年(1878)天童寺慧修宏智住持宝庆寺,苦心经营十余年,渐次修复。光绪十五年(1889),国史馆编纂杨泰亨,重建殿宇,并重书“宝庆讲寺”匾额(今存)。光绪末年,益舟住持,重建天王殿,又对其他殿宇、厢房进行整修。民国时期,寺院逐渐破败。新中国成立后,寺院一度辟为学校,后又做过仓库及民宅。“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香火中断。1993年9月7日寺院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定名“宝庆禅寺”,释朗宇法师出任监院。此后寺产逐步收回,并,募资整修了天王殿、地藏殿,新建了玉佛殿、三圣殿、祖师殿、药师殿、伽蓝殿,新造了山门、钟楼、鼓楼、省省阁及4幢仿古厢房、放生池等。1998年后,又重建了大雄宝殿、水陆内坛、观音殿等,新建了真如塔、普渡桥、大悲殿、藏经楼等。耗资累计近2000万元。2003年4月8日复名“宝庆讲寺”。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2007年9月,释清修法师接任监院。
  灵山禅寺
  灵山禅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灵山村。寺前身为灵山庙,又称骠骑将军庙。相传汉高祖时,骠骑将军张意父子战功显赫,后辞官隐居灵山西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赈灾济贫、治病救人,深受乡民之爱戴。此后其又舍宅建寺(初名灵山寺,后易名保国寺),移居山之东麓,即灵山。乡民为纪念其功德,称灵山为骠骑山,并在其移居处——骠骑坪上建骠骑将军庙,四时祭拜,香火不断。民国以后逐渐衰落。1995年2月,经批准在骠骑坪上建寺,定名“灵山禅寺”。1996年3月18日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释戒旺法师出任监院至今。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经数年建设,耗资1500万余元,现已粗具规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三圣殿、西方殿、钟鼓楼、藏经楼等,殿宇巍峨壮观,两侧厢房齐整。重建了骠骑将军殿,供奉张意父子。殿旁一通古碑巍然屹立,记载着此处的悠久历史。
  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洪塘村下宅桥东侧。寺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1875—1908)此地尚存龙化庵。1991年,庵毁于火。1996年重建,耗资1000万余元;同年8月7日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并改名为龙华禅寺。释为正法师出任监院至今。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并更名为龙华寺。重建后的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有山门照壁、放生池、天工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圣殿和东西厢房等,其中大雄宝殿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多彩绘木雕,雄伟壮观。
  永济禅寺
  永济禅寺俗称草舍庵,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袁陈村王家,原址在其东300余米青林河西岸。寺始建年代不详,明崇祯间(1628—1644)已存,相传为僧德耀所创。清嘉庆七年(1802)僧维高重建。该寺独特之处乃是与都神殿相连,互为依存,浑然一体。都神殿祀五方治瘟之神,,百姓尊称为五都元帅。新中国成立后此处一度做过仓库,堆放杂物,“文化大革命”期间无香火。1993年8月30日复寺,并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释心意师太出任监院。心意师太圆寂后,释正心法师接任监院。其后,释照云法师代管过半年。2002年底,因城建所需迁建现址,更名为“永济禅寺,”释果律法师出任监院。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寺内现有大雄宝殿、三圣殿、放生池、天王殿、钟鼓楼和4幢厢房,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耗资近千万元。
  护龙禅寺
  护龙禅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小西门外妙湾自然村,原址在相距半里的大宝山麓。寺前身为元代学者赵偕创办的“宝峰书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建为护龙寺。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英军入侵慈城,护龙寺毁于战火,仅剩山麓厢房1幢。清咸丰元年(1851),秦姓重建大殿,未落成而圮。1999年,护龙禅寺在妙湾山麓重建。同年12月28日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释源湘法师任监院至今。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重建后的护龙禅寺有山门、大雄宝殿及厢房等,寺前石牌坊巍然高耸。
  赭山禅寺
  赭山禅寺位于宁波江北区慈城镇虹星村赭山之麓,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初名赭山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赐赭山清果院额,有寺田220亩、山田12亩。元代废弛,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仍名赭山寺。嘉靖初,寺院为女尼所居,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里人复请男僧住持。嘉庆八年(1803)僧宗传修建大殿,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造法云堂及两庑、南北厢和环翠楼、众香阁,旧有蟾山十题以纪其胜,道光二十六年(1846)改建山门。咸丰十一年(1861)毁,仅存山门及天王殿。后又重建殿宇。20世纪60年代殿宇毁尽,唯存旧址。90年代复建。2006年12月13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释妙重法师出任监院。
  普照禅寺
  普照禅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家村,寺址原为古龙江书院,墙上嵌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上著名学者徐时栋所撰“塾田记”碑。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办过童家村小学,后又易做仓房之用。2001年,释证隆法师在此地办寺,定名“普照禅寺”同年9月26日被批准为宗教个人修持活动点,释证隆法师为负责人。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寺内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等殿堂,均系原古龙江书院内清代木结构房屋改建而成。
  妙音精舍
  妙音精舍又称妙音庵,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小西门,是宁波市著名的女尼道场之一。该庵原系清代冯氏仓舍,民国初,由阿育王寺购买作为后院。民国24年(1935)6月,众居士捐资一万银圆转购,作为观宗寺方丈根慧打禅坐关之用,取名“妙音精舍”。民国38年(1949)根慧又传给其女弟子本空法师作为弘法道场。1958年,活动停止,妙音庵易为女尼劳动生产场所,(办慈城福利纸盒厂)。1966年4月,庵划归部队使用,为驻军家属宿舍,女尼外迁。1985年5月复庵,并被批准为宗教个人修持活动点,释园修师太(童月英)为负责人。随后部分房产得以收回,外迁女尼陆续返归。至1987年6月,寺产全部收回。1989年6月2日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释园修师太(童月英)出任监院。此后大殿修复,又新建了观音殿、净土堂、烟水阁、本空法师纪念堂、放生池、斋堂、天王殿等,耗资1000余万元。现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面貌一新。2001年10月园修师太圆寂,释常根师太(童文英)接任监院。2002年释安磬法师接任监院至今。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
  娑罗庵
  娑罗庵又称娑乐庵和娑罗园,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慈湖北侧。娑罗庵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为僧性忍、海藏所创。同治十一年(1872)冯允鸿修,称娑罗院。光绪元年(1875),尼莲元于其地小岙筑茅修行,定今名。民国3年(1914),尼陈善椽建殿堂、厢房,改称紫寿庵。民国18年(1929),增建庵舍。1954年,庵易为他用。1958年收回作为老尼养老静修之所。1960年改名为勤劳院。1985年复庵,并被批准为宗教个人修持活动点,释益定师太为负责人。1993年6月2日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释益定师太出任监院。1999年益定师太圆寂,释愿静师太任监院,后释安磬法师代管过两年。2005年3月,释慧性法师接任监院至今。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宗教寺观教堂。庵内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及厢房等,整个庵堂小巧古朴,是慈城古镇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占庵之一。
  迎宝庵
  迎宝庵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小西门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创建。同治五年(1866)重修,后屡经葺修,现存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部分厢房。“文化大革命”期间,香火中断。1993年8月30日被批准为宗教个人修持活动点,释则芳师太为负责人。2004年则芳师太圆寂,释照云法师代管两年。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固定宗教活动处所,释智明法师出任监院至今。
  永宁庵
  永宁庵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颜家村青林渡口,清光绪《慈溪县志》称永宁寺,俗称渡头庵,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五年(1750)里人杨邦武修,道光十二年(1832)姜宾修,咸丰九年(1859)颜继中重修。民国年间又修。新中国成立后易作他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渔业大队修船的场所。1990年复庵,庵内设施陆续修复,并重建了三圣殿、天王殿等。1993年8月30日被批准为宗教个人修持活动点,释慧和师太为负责人。2006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固定宗教活动处所,释慧和师太出任监院至今。
  第三节 佛教团体
  境域内历史上有关佛教社团的情况,未见于史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1年9月,江北区陆续批准开放的寺庵,均隶属于宁波市佛教协会。
  江北区佛教协会
  江北区佛教协会于2001年9月14日成立,为江北区域历史上的第一个佛教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有正式代表42人,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3人、常务理事7人。会长释朗宇,副会长释戒旺、释安磬,秘书长释慈目,副秘书长释为正、释源湘,常务理事金莉莉。2001年12月18日理事会改选,王介堂任秘书长。
  江北区佛教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2006年9月4日召开,有正式代表61人,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5人、常务理事9人。会长释朗宇,副会长释戒旺、释安磬、释为正、释清修,秘书长王介堂,副秘书长释果律、释源湘,常务理事金莉莉。
  第四节 重要活动和事件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在今慈城镇慈湖北畔设立书堂。后舍堂为寺,历代毁废。唐大中二年(848),县令李楚臣复立为德润院,以泽字德润,故取名之。乾符年间(874—879),敕赐应天德润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寺。至民国28年(1939)毁于战火。
  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灵山寺被毁。广明元年(880)重建,赐名“保国寺”。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又重建,其中大雄宝殿建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为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北宋端拱二年(989),僧人宗定于姚江北青林渡边建“青林庵”,后易名“西资庵”,是为宝庆讲寺前身。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僧广清扩建青林庵。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宁宗赐宝庆院额。3年后,理宗改元“宝庆”,适与寺额相合,寺僧同庆。元至正四年(1344)、清康熙七年(1668)、同治元年(1862),宝庆讲寺遭遇大火,寺院3次被烧毁。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入侵慈城,护龙寺毁于战火。1999年,寺移址妙湾山麓重建。
  民国初,阿育王寺购慈城冯氏仓屋作为后院。民国24年(1935)6月,俞福泰、林雁友、徐文俊、傅妙法等居士捐资1万银圆转购,作为观宗寺根慧老和尚打禅坐关之用,取名“妙音精舍”。1949年,根慧又传给其女弟子本空作为弘法道场,是宁波市著名的女尼道场之一。
  1961年3月,保国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文保所管理。
  1966年,赭山禅寺被拆。20世纪90年代复建,2006年12月被批准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008年4月20日,大雄宝殿重建上梁。
  1985年5月,妙音精舍和娑罗庵首批被批准为江北区开放寺庵。
  1996年12月7日,宝庆讲寺举行“王应麟逝世七百周年纪念会暨《宝庆讲寺记》碑重建仪式”,宁波市文化界150多人参加,影响深广。
  1998年10月,澳门佛教界贺龙华、陈珊瑚居士一行访问灵山寺。
  2000年4月,宝庆讲寺住持朗宇法师作为宁波佛教代表团成员,先后访问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与当地佛教界进行了友好交流。
  2001年9月14日,区佛教协会在花园宾馆举行成立大会。
  2003年4月,应重庆市佛教协会、重庆佛学院、重庆华岩寺邀请,区佛教协会会长、宝庆讲寺住持朗宇法师赴重庆华岩寺参加道坚大和尚荣任方丈升座庆典法会。
  2003年10月10日,宝庆讲寺隆重举行“宝庆讲寺修复开放十周年暨重建大悲殿千手观音圣像开光庆典法会”,国内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及西藏佛教界、云南鸡足山等海内名刹均派员祝贺。同日,举行《宝庆讲寺丛书》首发仪式,以后每年出版的系列丛书送往全国各大佛学院和各大名刹,至2008年5月已发行27种,在全国佛教界影响广泛。
  2004年5月,区佛教协会组织所属寺庵当家师到九华山等地名刹取经参访。
  2004年9月,宝庆讲寺与重庆华岩寺联合在北京工人文化宫举办“中国大陆首届佛教音乐会”,弘扬禅说,引起轰动。
  2005年2月,区佛教协会会长、宝庆讲寺住持朗宇法师应邀访问四川新都宝光寺。
  2005年4月,区佛教协会会长、宝庆讲寺住持朗宇法师应邀赴重庆华岩寺传戒,荣任三师七证中的尊证者。
  2005年5月,区佛协会会长朗宇法师、秘书长王介堂应邀赴四川峨眉山参加永寿大和尚任方丈升座庆典法会。
  2005年6月,区佛协会副会长、灵山禅寺住持戒旺法师应邀参访重庆华岩寺、龙车寺等。
  2005年10月,重庆市宗教考察团访问宝庆讲寺。
  2006年4月,香港东林念佛堂方丈圣怀大和尚应邀参加“龙华寺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海内名刹河南少林寺武僧专程表演助兴,为宁波佛教界首次。
  2006年5月,香港佛教界彬慧法师一行参访灵山禅寺。
  2006年9月4日,区佛教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宝庆寺召开。
  2006年10月,应台湾宗教清流促进会邀请,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宝庆讲寺监院清修法师赴台湾访问佛光寺及中台寺等名刹。又在香港拜访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
  2007年1月,区佛教协会组织所属寺庵当家师参访台湾佛光寺等名刹。
  2007年4月,区佛教协会组织所属寺庵当家师到河南名刹少林寺、白马寺等地参访取经。
  2007年6月,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宝庆讲寺监院清修法师,区佛教协会秘书长王介堂应邀赴云南鸡足山参加宏圣大和尚荣任方丈升座庆典法会。
  2007年10月,中国著名佛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应邀到宝庆讲寺授课,受到僧众热烈欢迎。
  2008年9月,区佛教协会组团参访江西名刹云居山真如寺、南昌佑民寺、宁都永宁寺等。
  2008年10月,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宝庆讲寺住持清修法师,区佛教协会秘书长王介堂应邀参加四川省绵阳市圣水寺方丈升座暨佛像开光法会。
  第五节 教会事业
  历史上有关江北区域佛教教会事业的情况,未见于史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北区恢复开放的寺庵相继为所在村庄修桥铺路、安装水管、老年安养等公益事业捐钱捐物,同时积极参加扶贫济困、结对助学、慈善捐款、赈灾捐款等活动。1989—2008年,江北区佛教界各类捐款累计达416万余元。其中宝庆讲寺在四川省宣汉县上峡乡助建“弘茂”教学楼两幢、校内桥梁1座、校门1座、电脑若干,龙华寺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助建“希望”学校教学楼1幢,灵山禅寺在福建省福鼎市助建“希望”学校教学楼一幢,区佛教协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璜山小学助建“弘茂”教学楼一幢,合计为希望工程捐赠款物近200万元。2004年5月,四川省宣汉县遭遇特大山洪,损失严重,宝庆讲寺购置20万余元的救灾物资运送灾区。2006年10月,宝庆讲寺又在江北区慈善总会设立慈善冠名基金100万元。2008年5月,区佛教协会组织各寺庵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3.17万元。同年10月获得浙江省慈善总会授予的“慈善爱心奖”和江北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慈善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9月26日下午,区佛教协会又在花园宾馆举行了“扶贫强村‘251’爱心工程”结对捐助仪式,承诺3年内捐助区内2个贫困村、50名贫困学生、100户困难家庭,总计60.5万元。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