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村居民消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1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村居民消费
分类号: C913.3
页数: 4
页码: 1735-17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农村居民消费1949年到2007年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关键词: 人民生活 农村居民消费 江北区

内容

民国时期,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支付生活的基本消费,以食品为主,勉求温饱。大佃农、富裕中农将余钱买田造屋,贫下中农的年收入只能维持生计,除节日菜肴略有改善外,无大宗支出。住房和家具多数系多代传用。穿着不求华丽,多用土布缝制,以蔽体暖身为主,素有“新阿大、旧阿二、缝缝补补是阿三”的俗话。20世纪50年代,农村各阶层的消费水平较接近,消费水平较低。住房和家具多为祖传或土改时分得。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粮食严重匮乏,农村口粮实行“低标准、杂粮添、瓜菜代”。70年代,农村居民的生活也仅维持温饱,少数劳动力多而负担轻的家庭凭多年的节俭,购置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基本生活消费中,副食、蔬菜、瓜果的开支超过主食。住房、较大件的耐用消费品增加。进入21世纪,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住房更新,汽车进入部分富裕百姓家,电脑网络化。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86年的1035元提高到2008年的8289元,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9.92%。其中,“八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2.2倍,年均增长28.8%;“九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20%,年均增长3.7%;“十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56.9%年均增长9.4%。与消费支出大幅度提高相对应的是,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1994年以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从1995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基本维持在40%~49%之间,由温饱进入了小康水平。
  随着消费支出的增长,农村居民的消费也由“量”的满足逐渐走向“质”的飞跃。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从1986年的440.8元增加到2008年的4394元,增长了9倍,年均增长11.02%。2008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8290元。其中,食品消费4394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53%;居住消费831元,占10%;交通通信消费639元,占7.7%;文教娱乐消费929元,占11.3%;医疗保健消费340元,占4.1%;衣着消费672元,占8.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367元,占4.4%;其他消费118元,占总支出的1.4%。
  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有了很大改善,粮、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量由增到减,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基本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食物结构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食糖的用量,酒类、饮料的消费在下降。1986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295千克、蔬菜452千克、动植物油13.4千克、猪肉26.6千克、牛羊肉4.1千克、家禽蛋17.1千克、水产品44.8千克、食糖8.4千克、酒、啤酒及饮料80.5千克。而到了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75千克、蔬菜70千克、动植物油8千克、猪禽肉30千克、水产品40千克、酒、啤酒及饮料56千克,干鲜瓜果41千克。
  农村居民的衣着需求从“保暖”转为“求美”,用于衣着的开支费用明显增加。2008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672元,比1986年的83.7元、1990年的79.3元、1995年的190元、2000年的263元、2005年的530.7元分别增长了7倍、7.5倍、2.5倍、1.6倍和26.6%。而且越来越注重服装的色泽和款式。一季多衣、款式新颖、衣着品种齐全成为普遍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居民建房陆续增多,尤其是随着“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广大农村居民的住房普遍从简陋的旧房升级为标准较高、同城市居住相差无几甚至超出城市居民居住的城市化住房。住房内设施齐全、配套,装潢舒适。2008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达831元,比1986年的302.3元、1990年的118.7元、1995年的464元、2000年的513元、2005年的1000.8元分别增长了1.7倍、6倍、79%、62%和减17%。22年间,年均增幅4.7%。
  江北区农村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中的“老三件”,自行车从1986年的208辆减少到2007年的99辆;缝纫机从1986年的80架减少到1995年的67架;手表从1986年的318只降到1995年的218只(1995年以后,缝纫机和手表未作统计)。而“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数量在迅速增长,品种不断更新升级。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中,1986年有黑白电视机78台,2007年仅有1台;彩电有13台,2007年增加到100台。电冰箱从1986年的10台增加到2008年的98台,并由单门发展到双门、多门,而且是大容量和环保节能型。洗衣机从1986年的13台增加到2008年的83台,并从单缸、双缸演变为滚筒式或波轮式。固定电话在农村居民家庭中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从2000年的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15部增加到2008年的175部。截至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热水器67台、微波炉44台、抽油烟机91台、照相机15架、家用计算机29台、影碟机36台。2008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是367元,比1986年的165.1元增长了1.2倍。
  江北区农村的交通道路,由泥土路、碎石路、机耕车道发展为水泥路、柏油路、公交车道。农村的交通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小公共汽车100%通向全区所有的101个村,彻底改变了农村居民过去出行靠步行和自行车的局面。摩托车和汽车也已进入普通的农村居民家庭。摩托车从1986年的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3辆,增加到2008年的32辆。
  江北农村曾长期缺医少药,现在则是农村合作医疗办到家门口小病不用出村。至2006年,江北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42%。2007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567元,比2005年的医保支出504.3元增加了62.7元,增长12.4%,比2000年的271元增长了1.1倍。2008年,人均医疗保健费用为340.11元,同比下降41%。
  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同交通通信并列为农村居民家庭日常消费性支出的第三位,排名在食品消费和居住消费之后。村文化宫、图书阅览室和文化队伍建设在绝大多数村已建立起来,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精神文化的消费也越来越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更舍得花本钱。2000年,江北区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447元;2005年则猛增到711.9元,增幅达59.3%;2007年再增至766元,比2000年增长71.4%。2008年,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为929元,同比增长21.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