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村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0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村体育
分类号: G812.42
页数: 2
页码: 1629-1630
摘要: 本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民间体育历史及现状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村 体育 江北区

内容

江北地区民间体育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清时期,慈城及周边就有舞龙、舞狮、武术、登山、钓鱼、踩高跷、举石头杠、闪镗等活动,有些活动与庙会神像出巡保境活动相结合,有些活动与庆祝抗倭斗争胜利相结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体育以篮球活动最为盛行。许多乡村设置篮球场,组建篮球队,一般是农闲节日多活动、农忙少活动、因地制宜、不误生产、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1957年,宁波地区举办首届农民篮球赛,庄桥代表郊区农民队参赛。1958年,宁波市举办农民篮球赛,分别在慈城、庄桥设赛区,11支男队和4支女队参赛。1965年,慈城镇举办宁波郊区农民篮球赛。1968年,费市公社周成大队成立宁波市第一支农民篮球队。1970年初,裘市公社立新大队裘大弟带领五兄弟组建了宁波市第一支兄弟篮球队,曾代表郊区参加省、市级比赛,并获市级篮球比赛第四名。1972年,裘大弟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个人。棋类也是农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1960年元旦在慈城镇举办宁波郊区农民象棋比赛,80人参赛。1961年,庄桥公社举办围棋比赛,选手16人。此外,江北公社还曾召开过三次军事体育运动大会。第三届在1965年9月举办。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传统体育项目被视为“四旧,”农村体育活动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体育运动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在慈城举办为期6天的宁波郊区农民篮球赛,参加单位有福明公社、东郊公社、西郊公社、庄桥公社、北郊公社、江北公社、裘市公社、洋市公社、慈城镇、妙山公社与半浦公社,共11支男队、3支女队。1997年,江北区举办乡镇男子篮球赛,甬江镇、庄桥镇、慈城镇的代表队分获前三名。1990年以来,江北区农村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各村均建有篮球场、健身路径、活动室、晨练点。慈城镇、庄桥街道还建有木兰扇、太极拳(剑)、老年自行车队、门球队、气排球队、地掷球队等健身队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慈城素有“浙江体育之乡”的美誉,现有健身路径60条,篮球场22个,舞蹈队4个,健身球队5个,太极拳(剑)队5个,秧歌队3个,柔力球队1个,乒乓球队8个,排舞队普及。1979年,慈城镇召开首届运动会,迄今已举办13届。慈城围棋文化历史悠久,古城“一街一河双棋盘”的建筑格局在江南乃至全国都少见,灿烂的围棋文化孕育了有“黑白世界诺贝尔”之称的应昌期。1994年,应氏家族和慈城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100万元建立“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先后成功承办协办省市围棋赛10余次。镇内围棋百人赛、十强赛累月不断,经过10余年的普及与发展,围棋爱好者队伍达5000多人次,涌现出上百名业余段位棋手,培养出了世界双人围棋锦标赛冠军黄晨等围棋明星。慈城镇先后获国家体委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9);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九届运动会群众先进集体”(1990)、“浙江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4);浙江省体委、农业厅、农民协会共同颁发的“省体育先进镇”(1988);浙江省体育局授予的“浙江省体育特色镇”(2003);宁波市体委授予的“1998—2001年度宁波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1)等荣誉和称号。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