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众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03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群众体育
分类号: G812.4
页数: 9
页码: 1629-16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企业与机关体育、老年体育、残疾人体育的情况。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概况 发展

内容

第一节 农村体育
  江北地区民间体育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清时期,慈城及周边就有舞龙、舞狮、武术、登山、钓鱼、踩高跷、举石头杠、闪镗等活动,有些活动与庙会神像出巡保境活动相结合,有些活动与庆祝抗倭斗争胜利相结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体育以篮球活动最为盛行。许多乡村设置篮球场,组建篮球队,一般是农闲节日多活动、农忙少活动、因地制宜、不误生产、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1957年,宁波地区举办首届农民篮球赛,庄桥代表郊区农民队参赛。1958年,宁波市举办农民篮球赛,分别在慈城、庄桥设赛区,11支男队和4支女队参赛。1965年,慈城镇举办宁波郊区农民篮球赛。1968年,费市公社周成大队成立宁波市第一支农民篮球队。1970年初,裘市公社立新大队裘大弟带领五兄弟组建了宁波市第一支兄弟篮球队,曾代表郊区参加省、市级比赛,并获市级篮球比赛第四名。1972年,裘大弟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个人。棋类也是农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1960年元旦在慈城镇举办宁波郊区农民象棋比赛,80人参赛。1961年,庄桥公社举办围棋比赛,选手16人。此外,江北公社还曾召开过三次军事体育运动大会。第三届在1965年9月举办。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传统体育项目被视为“四旧,”农村体育活动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体育运动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在慈城举办为期6天的宁波郊区农民篮球赛,参加单位有福明公社、东郊公社、西郊公社、庄桥公社、北郊公社、江北公社、裘市公社、洋市公社、慈城镇、妙山公社与半浦公社,共11支男队、3支女队。1997年,江北区举办乡镇男子篮球赛,甬江镇、庄桥镇、慈城镇的代表队分获前三名。1990年以来,江北区农村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各村均建有篮球场、健身路径、活动室、晨练点。慈城镇、庄桥街道还建有木兰扇、太极拳(剑)、老年自行车队、门球队、气排球队、地掷球队等健身队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慈城素有“浙江体育之乡”的美誉,现有健身路径60条,篮球场22个,舞蹈队4个,健身球队5个,太极拳(剑)队5个,秧歌队3个,柔力球队1个,乒乓球队8个,排舞队普及。1979年,慈城镇召开首届运动会,迄今已举办13届。慈城围棋文化历史悠久,古城“一街一河双棋盘”的建筑格局在江南乃至全国都少见,灿烂的围棋文化孕育了有“黑白世界诺贝尔”之称的应昌期。1994年,应氏家族和慈城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100万元建立“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先后成功承办协办省市围棋赛10余次。镇内围棋百人赛、十强赛累月不断,经过10余年的普及与发展,围棋爱好者队伍达5000多人次,涌现出上百名业余段位棋手,培养出了世界双人围棋锦标赛冠军黄晨等围棋明星。慈城镇先后获国家体委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9);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九届运动会群众先进集体”(1990)、“浙江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4);浙江省体委、农业厅、农民协会共同颁发的“省体育先进镇”(1988);浙江省体育局授予的“浙江省体育特色镇”(2003);宁波市体委授予的“1998—2001年度宁波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1)等荣誉和称号。
  第二节 社区体育
  1984年新的江北区成立后,认真贯彻《全民健身纲要》,建设体育场地,聘请社会指导员。1996年11月,江北区各街道的体育分会成立,同时举行江北区第一届城区街道运动会。
  中马街道 从1991年开始,每年举办“共建杯”社区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有抱球接力、合力越险、跳绳、拔河、乒乓球、围棋、象棋、桥牌、铅球、50米/30米迎面接力等。1997年9月30日举行军政民拔河比赛,参赛队伍8支,区公安分局获冠军。1998年9月24日在槐树门球场举行,首次“中马杯”门球邀请赛,参加单位16家。中马街道现有健身路径8条,社会体育辅导站16个,社会指导员27人。
  白沙街道 白沙街道老年门球俱乐部,经常参与者200多人,每年举办一次“双拥杯”门球赛,参赛队伍12支以上。1996年8月1日举行庆“八一”军民持火炬跑活动,16支队伍500余人次参加。1999年和2000年,代表江北区参加,市元旦环城跑活动。2003年,女子柔力球队代表江北区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优秀奖,2007年获最佳表演奖。白沙街道现有健身路径7条,社会指导员43人。1997年,街道党工委书记干爱玲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文教街道 1996年举办体育单项比赛。1998年举办乒乓球比赛。2000年扩建室内健身场地200平方米。2002年6月14日举办第一届街道全民运动会,比赛项目有乒乓球、田径、木兰拳、拔河等。此后每2年举办一次街道,运动会,设置10~12个比赛项目。文教街道现有健身路径17条,门球场与游泳池各1个,网球场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45人。2001年,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光明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工作者。2002年,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孔浦街道 1998年8月承办区家庭趣味运动会。1999年举办百人象棋、围棋赛。2005年5月22日举办孔浦街道首届运动会。街道现有健身路径19条,各类体育辅导站28个,社会体育指导员79,人。
  洪塘街道 2005年,洪塘街道第一届全民体育运动会召开,设成年、老年各8类比赛项目。第二届全民运动会于2008年举办,1200余人参加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39支运动队参赛。2005年成立洪塘教育文化体育发展协会,下辖14支文化体育团队;翌年老人节期间,团队进村进社区,开展“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我幸福”的巡回展示。同年,组队参加青岛国际杨式太极拳比赛,以22金14银6铜的成绩一举夺魁。2007年3月举行“洪塘国际长跑友好邀请赛”,有6个国家1000余人参赛。2008年,主办宁波市街道、乡镇男子篮球邀请赛:协办迎奥运“洪塘杯”宁波市关心下一代篮球赛。同年,组队参加江北区首届人才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06年,被评为2002—2005年度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又被授予浙江省体育强镇(街道、乡)和浙江小康型老年体育街道。街道现有健身路径51条,体育健身辅导站48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5人。
  甬江街道 2002年,甬江镇重阳节举办老年人趣味运动会,设5个比赛项目,参与者达600人次。2003年5月组织企业人员参加钓鱼比赛。2004年11月,甬江街道承办江北区农民象棋比赛。2007年5月,街道举行首届企业运动会。街道现有健身路径20条,体育健身辅导站2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9人。
  庄桥街道 2000年,庄桥镇成立老人钓鱼协会。2005年开始,街道每年组织老年人健步活动。2006年6月,联群村与李家村成立宁波第一支女子舞龙队。2007年举办第一届街道全民运动会,设14个比赛项目参赛运动员380人次。庄桥风筝队成立于1997年,次年举行第一届风筝比赛,项目分硬翅、软翅、龙,形。2008年举办第七届“迎奥运”老年风筝活动。同年举办第一届排舞比赛。街道现有健身路径67.5条,体育健身辅导站3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77人。26个行政村中有20个村和7个社区成立社会体育舞蹈辅导站。还有太极拳、太极剑、腰鼓扇子舞、气排球、女子木兰拳等团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已达30%。
  第三节 学校体育
  清末,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江北岸处通商口岸,是最早传播并实施近代体育教育的地区之一,江北的各类学校、学堂逐步开设体操课,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运动会。
  幼儿体育 江北区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大纲〈试行草案)》,安排幼儿园实施早操、早锻炼以及每天的体育、游戏活动;各乡村拨款或集资为集体办幼儿园添置幼儿活动器材。1996年11月,宁波首家体育特色幼儿园(东方幼儿园)成立,并与上海奥林体育幼儿园建立教学协作关系。1997年,江北区举办全区幼儿体操比赛。1998年,东方幼儿园代表队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幼儿体操表演大会,师生双获二等奖。1998年,宁波第五幼儿园代表队在市迎接省运会全民健身万人表演大会上获二等奖。同年,东方幼儿园成为浙江省体操协会幼儿基本体操训练基地;1999年参加宁波市韵律操比赛获优秀奖,体育研究论文在省获奖;2001年,在浙江省第十届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上获二等奖。2001年,江北区代表队参加宁波市幼儿体操比赛,获一等奖。2002年,宁波第四幼儿园代表队参加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幼儿体操比赛,获最佳音乐奖、二等奖。2003年,江北区幼儿代表队参加浙江省第十二届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获一等奖。2005年,东方幼儿园于天一广场参加全民健身开幕式表演。
  中小学体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的慈城中城小学,于光绪三十四年秋季举行首届“体操大会”设跳绳、拔河、迎面接力、25米跑、踢毽子等比赛项目;民国5年(1916)将围棋列入学生选修课。民,国元年(1912)创办的斐迪学堂,每周开设3课时的体操专修课,教授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并于民国9年举行体育运动会。民国5年(1916),慈城普迪小学成立并于同年开设体操课,民国12年改称为体育课,是年参加鄞县组织的学生体育运动大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今江北区境内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状况有所改善,体育教学日趋正常,但也只有慈湖中学、中城小学、宁波四中有体育专职教师,其他学校均由各类教师兼任,大部分学校采取“放羊式”教学(即自由活动)。1952年,学校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2课时,四至六年级为每周1课时。1955年起均为2课时,课程内容有列队、步伐、体操、单双杠、举重等项目,三年级以后有:球类、田径运动等。形成早操制度,课间操则有近一半学校采纳实施。“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体育课停课,1969年5月,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校体育教学逐步恢复,每年举办郊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篮球赛、中小学生排球赛。1978年秋,宁波郊区学校开始全面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984年江北建区以来,各学校都采用浙江省编体育课本,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行“两课、两操、两活动”(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课间操1次和眼保健操上、下午各1次,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动)。2002年2月始,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2000学年体育达标率小学为98.30%,中学为94.50%;2001学年小学为98.29%,中学为97.36%;2002学年小学为98.5%,中学为97.30%。截至2008年12月,江北区中小学共有体育教师79名,其中小学高级36人,中学高级5人。
  1986年,江北区文教局和体委在慈湖中学举行江北区第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同时创立江北区中小学生田径比赛最高纪录。此后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至2008年,已举办了23届。
  第四节 企业与机关体育
  新中国成立后,江北地区工业逐步发展,工人业余文化生活得到重视。1951年9月,以港务局工人为主体参加宁波市第一届人民体育大会。从1956年起,各单位普遍成立体育领导小组,在职工中组建篮球队、乒乓球队。各厂矿企业普遍推行广播操,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活动,定期举办比赛。1980年,拖拉机厂篮球队在市篮球等级赛中获第一名。1981年,宁波铁路北站男子篮球队获市篮球等级赛第一名。宁波动力机械厂在20世纪80年代共举办三届厂运动会,运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田径、射击、游泳;动力机厂足球队共获市级比赛冠军3次,还曾代表宁波市参加省联工和全国城运会比赛;1986年5月,动力机厂被宁波市授予群众体育先进集体。1990年9月被浙江省授予群众体育先进集体。1982年5月,渔业公司举办广播操比赛,1988年10月举办职工篮球和拔河单项体育比赛。1990年,拖拉机厂以车间为单位举办篮球比赛;风机厂举办象棋比赛。1996年,江北江花集团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篮球、拔河、象棋、自行车慢骑等。
  机关体育,新中国成立后处于自发开展阶段,主要是在职工中普及广播体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关体育逐渐活跃,各种讲座,竞赛活动层出不穷。1993年,江北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区机关党工委、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首届江北区机关运动会。比赛设羽毛球、田径、桥牌、广播操、拔河、篮球等10个项目参加单位32个,运动员380人次。至1999年,江北区共举行五届机关干部运动会。1996—1998年,,区机关单位还曾推行广播操制度。
  第五节 老年体育
  1987年,江北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1999年改为法人团体,采用集体会员制。2003年,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体协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健全老年体协工作网络,落实老年体协活动经费、器械及办公用房,推进全区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987年,举行江北区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项目有跳绳和秧歌比赛,白沙街道、慈城镇、中马街道分获团体总分前三名。1989年,举行江北区“老乐杯”运动会(后定为区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设6项比赛项目。1992年举办市老年运动选拔赛,即江北区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比赛项目6项。1995年第四届江北区老年人运动会,比赛项目增至8项。2001年江北区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参加单位有中马、白沙、孔浦、文教街道,洪塘、庄桥、甬江、慈城镇,乍浦乡,退教、退休干部、老干部活动中心、离休干部等13支队伍246人。比赛项目有乒乓球(男女单打)、中国象棋、围棋、桥牌、台球、门球、太极拳、木兰拳、秧歌舞等9项。中马街道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慈城镇、文教街道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至2008年,共举办6届区老年人运动会。
  2000年,区老年体协组建多支运动队,参加宁波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2001年参加市老年体协组织的桥牌比赛等4项老年人体育比赛。2002年,慈城镇老体协代表江北区组队参加宁波市第四届乡镇老年人运动会。1999—2002年,累计3000人次参加市体委和市老体协组织的大型健身操表演3次。2003年,区老年体协承办了全区第一届全民运动会老年部8个项目的竞赛活动,同年10月承办了全市老年人桥牌比赛。2002年以来,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武术爱好者在江北区城乡建立拳操健身辅导站34个,举办了太极拳、剑、刀,木兰拳、剑、圈,健身舞等培训班380余期,颁发《武术培训合格证书》7600余人次。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有国家级1人、一级24人、二级46人、三级40人。
  2003年4月成立“老体协科研委员会”每年8次进社区、农村开展科学健身和健康生活讲座,至2008年共举办各类讲座58次,撰写科研,论文17篇。2005年,江北区开展创建“小康型老年体协街道、乡镇”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老年人数由1988年的8.7%递增到2005年的58%,2006年的65%,2007年的65.7%。水孝文获评2004年度全国健康老人,马方来、翁香凤成为省级健康老人,裘如卓、金佣葆获评市级健康老人。2008年,陈余桥获评全国健康老人。2006年,江北区小康型老年体协街道、乡镇创建率达75%。同年,区老年体协会同区体育局、区体育总会、人事局、老龄委、老干部局、妇联、总工会联合发起《在全区老年人中开展“健步走”活动》,全区近3万人次参与,被省老体协授予优秀组织奖。2002—2006年度,江北区老体协、白沙街道老体协、中马街道健身气功站、老年太极拳工作站、洪塘街道老体协获评宁波市老体协先进集体,10人获评先进个人。2004年,施彭年荣获“省老年体育工作开拓者”称号。2006年,庄桥街道老年体协、曹金国分获“浙江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授予曹金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第六节 残疾人体育
  1986年10月,江北区残疾人代表队首次组队参加宁波市伤残人田径运动会,并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聋哑女子单项比赛,王伟进获跳高第三名、1500米跑第三名;马宝宝获400米跑第二名、100米跑第三名;翁惠忠获铅球第二名、跳远第三名;忻瑞娣获铅球(40公斤级)第一名;陈财君获(A4)跳远第二名。
  1989年7月,江北区体委与民政局共同举办第一期伤残人体育培训班,参加培训者22人;培养和输送的女运动员袁亚莉(今慈城妙山村人,A5级),在1991年全国游泳锦标赛中获得金牌;在1994年全国伤残人游泳锦标赛中获100米自由泳冠军、100米仰泳冠军。
  2002年5月,江北区爱心助残运动会在江北中心小学举行,来自各个街道的20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跑步、铅球、扔飞镖、轮椅篮球、乒乓球、射击等趣味运动项目比赛。在2006年7月举行的宁波市残疾人运动会上,江北区残疾人运动员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成绩,突破了历史纪录。
  2008年8月,举行宁波市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江北区运动健儿取得了破2项市纪录和8金3银3铜的佳绩。其中,10岁盲童沈可在T11F11级别的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项目上包揽了金牌;另一名视力残疾女孩姚瑶取得T13F13级别100米和200米两枚金牌,并入选省残疾人运动队。在同月举行的宁波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上,江北区选手取得了破4项市纪录和17金12银7铜的佳绩,金牌数量全市第二。其中,14岁的肢残姑娘朱诗意在S10SB9级别的25米、50米和100米的蛙泳、仰泳和自由泳9个项目上包揽了全部9枚金牌;15岁的脑瘫女孩陈涵丹、6岁的肢残小女孩徐佳玲也各获得4枚金牌。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